創作內容

1 GP

一時興起的牢騷

作者:JJ│2010-05-10 17:00:50│巴幣:0│人氣:448
--
--


一、
P、R、I、D、E


野島伸司拿這個主題拍過日劇,木村演的。劇情頗灑狗血,野島式的,總之大大強調出這個詞,無所不用其極的把它放到各種環境中,很強大。老實說我滿佩服他什麼都可以牽過去的。
我不是要寫這部戲,只是想到它無所不用其極的強調。它或許強調得過份誇張,但是最近我老覺得,應該說只要批評場合看多了我就會有這種感覺,「人還是要有自尊」,「自尊好像是最常被人們遺忘的東西」。


自尊是什麼?尊重自己、看重自己。放一面鏡子在面前,你看到鏡中的自己就會不自覺的站直、站正,下意識會想要打理衣衫儀容,擺出一個「能看」的樣子出來;這是一種尊重,讓那個倒影看上去「能看」;至於這個能看的標準是什麼,你自己訂。「成為讓你自己看得順眼的那個人」,成為一個對得起自己的人,成為一個你覺得能讓自己接受的人。
成為一個你覺得值得尊重的人。


不管是藝術文學娛樂影視遊戲,不管哪個領域,人各有所好也各有所精;而現在打個字和匿名就能簡簡單單發表意見或是創作,美其名是「多元」,實際上因為太過輕易就能發表聲音,反而讓人容易忘記自己到底應該是什麼身份、給自己什麼定位。人家說半瓶水響叮噹,我並不是說不要發言,只是很討厭那樣的發言態度。真正視界寬廣的人講出話來自然就是不一樣,而我實在不懂那些沒講出什麼只是批評,然後又沾沾自喜的態度。


比如說:「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他是同性戀!」……這什麼話?哪門子心得?到底想說什麼?作者是不是同性戀干你屁事啊?!=________=


我喜歡看有主觀的發言,喜歡看有風格的看法,很具個性的人生態度,我喜歡他們的視角,就算不認同,也能提供不同的看法、看事情的角度。只要講話厲害,我也不在意講話很尖(尖得很有個性而我深深欽服的對象大有人在……);但是我沒辦法忍受喪失自尊的發言。


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了,身而為人的基本尊重都做不到。那你憑什麼認為你有資格發言?


二、
自傲。


創作者一定都有某種程度的傲氣在。創作者一定會有,那是他的style,如果沒有這個東西,他就不算創作者。所以我不喜歡抄襲、翻唱和重複他國旋律,然後我拒聽。只是我不懂為什麼之前也有人可以拿這個來戰說:你們這些不聽的人就是不愛自己的文化,崇洋媚外!我選擇我覺得好聽的音樂也要扯到什麼國族意識還是地緣情結嗎? 好聽我就聽啊,不好聽我可以不聽吧?


有這份傲氣在代表他能堅持自己的理路,而發展出自己一套理路出來的人多半都會有一些想法;你可以不要跟別人吵架,但是你不能沒有自己的想法。吵架當然不必要,而沒有自己的觀點看法那就是沒有自己了。那比吵無意義的架還悲哀。


我是個很傲的人,說眼界高也可以,說我好戰也可以,很主觀很偏執……反正就是那麼回事。但我清楚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叫我自己不要批。


我不評文。即使我有想法我也不準自己公開說。


批評要評得有理有依據。如果只是心得那就差不多都是自由心証了,自由心証的東西,寫給自己看看就好,實在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為你討論到最後就是一句「啊我就喜歡!」,然後他也一句「啊我就不喜歡!」,結論就是沒有結論,那花這些時間討論是為了啥?吃飽太閒?吵到最後又不能治國平天下……也做不了任何事。


但後來我發現很多的批評也差不多都是個人主觀的放大再精密放大,也真的一個東西不管你覺得它 再怎麼好,就是有人會不喜歡,不認同,不接受;一個東西不管你覺得它再怎麼不好再怎麼莫名奇妙,還是會有人瘋狂迷戀得跟什麼一樣。你能說什麼?而與其花時間在那邊跟他辯來辯去哪個比較好,不如省下這些時間來去做自己喜歡做的、該做的事情吧。這根本不是什麼能夠討論的東西,批到最後就是回到原點。=______=


不管偏頗與否,主觀與否,如果你跟他是同行,看一眼他的作品大概能知道他有幾兩重,也大概能知道自己有幾兩重;多多少少人都具有這樣的能力。如果你寫不出什麼好東西來,那麼你怎麼能知道自己已經有那個資格去「指導」別人了?創作和作文是不一樣的東西,這又不是教作文,一條一條每個條件滿足就行了,如果你自身不具一定的文字造詣……憑什麼能說服別人相信你的標準。越是走得久,看的東西越多,我越汗顏越不敢說話。當觀眾無所謂,說喜歡不喜歡也無所謂,教人家怎麼寫……你哪位?你誰啊?


至少,真的要評論什麼的,發言之前弄清楚自己的立足點和自己的份量吧。有,我有看過態度很厲害很讓我佩服的評文者,但基本上說的再好,他的評文也不是唯一的唯一。評文這件事本身就……


算、了。


三、
『新詩還沒有辦法達成共識』


現代中國文學史我也是修過的,現代詩我也修過一年啦還是個詩人上的課(遠目),但我還是不大喜歡現代詩。
當詩失去了格律之後,就似乎不是詩了。沒有一定的格式、沒有韻腳,那跟把散文切一切有什麼不一樣,事實上現在太多的「號稱」詩作創作都是把散文切一切,那麼你說要跟散文明顯不一樣呢,就可能是耍耍修辭,變換動詞名詞形容詞,但是這叫做用得好還是用得讓人看不懂,界線很模糊,亂七八糟的,虛無飄渺……總之還真的很多人認為耍耍漂亮修辭就是詩,也有人認為要有「詩意」才是詩,但是這個「詩意」又是個什麼東西咧……更加虛無飄渺自由心証。這種東西,我後來覺得,還是不碰為妙。=______=


碰了就像是一個沒有出口的螺旋,老是會轉到近似的點,得到的更多是似是而非。


自己的雜記本我就不客氣,很狂妄的說,玩漂亮修辭,我會,可以說我認為我擅長,甚至要押韻,中文字要押韻真的非、常、簡、單;去押看看古韻,光五絕就知道有多慘烈了,入聲字會把你搞死……切句子,詞性變換,我也會啊。我會的還只是白話文這一塊的,古韻古典的那一塊我從來沒辦法做到很出色,只能勉強在對仗和格律中掙扎。但是問我,我會不會寫現代詩,我不會。我一樣也會把句子排一排,意境描一描,勾勒、對比、編排,寫一首「所謂的」白話詩,可能不到三分鐘就可以,但你問我那叫詩嗎?我,不,覺,得。


可是一堆網上的「所謂現代詩」,都是這樣寫的啊=__________=||||
然後他們說這是「創作」。


我後來在想這大概就真的是所謂的「入門太簡單」的問題了吧,當標準變得很不嚴苛,基本功都不夠,以前你不知道要鑽研多久的詞藻,看多少文學作品,練習多久的美感和文字掌控能力才能得到發表機會,現在你只要有台電腦就夠了。以前你想當個音樂家想出唱片,要先存錢買樂器、把樂器練到手長繭、苦背樂理,現在你只要敢秀就夠了。


所以深度就不見了。


不過一直都很樂觀的可愛的系主任很樂觀,他說新詩發展還沒多久啦,反正文人都是一直這樣吵來又吵去的,讓它吵下去總會有個結果吧。系主任連棒棒糖的歌詞都會抄下來當課堂教材的……他真的,非常樂觀。


四、
這篇是上課太無聊的時候寫的。=______=
因為交換學生和對岸交流的關係,今天的課看起來很像表演……所以也分外無聊。


為什麼我突然認真起來,老實說是因為受到對岸學生的態度刺激。
他們的學習環境沒有我們好,但是卻真的很認真,那是一種讓人覺得很可怕的認真。
連即席發表心得都可以引經據典,漂漂亮亮的修辭,真是隨地都可以發表一場演說的台風,雖然學弟妹一直吐他們太離譜,但想想,和他們同年級的大學生,有幾個有這樣即席演說的台風和能力?有沒有本事做得比他們好?


算了,當我不小心被什麼打到好了。XD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94866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11 篇留言

新月~☆
說到自尊。
我想最近有人問的一個問題:

男女之間相處,妳覺得最大的雷是什麼?我答~

「彼此不懂得尊重。」XD

人熟了就容易不尊重對方,
更何況毫無關係,分身眾多,幻想連連的網友呢?

我大學的時候,曾有老師提到網路禮節的事,
不過,好像也沒什麼人提倡……
大概是因為虛擬世界的關係吧……

所心所慾的人太多了。

05-10 20:35

JJ
如果說的是現在的愛情模式我已經放棄理會它了XD
那好像不是簡單的尊重兩個字可以講的清楚,似乎連愛情本身都失去了。
總覺得網路禮儀好像公民與倫理那種東西一樣,被提倡但是沒有人要理會……所以我其實不大喜歡論壇。總是待不久XD

其實為了這種事認真起來好像很不值,不過我還是不喜歡看到欣賞的藝術家被很隨興的亂批……=3=05-11 23:23
新月~☆
說到自傲。
我想到一句話,驕兵必敗。XD

那兒失敗?看妳在這對他們行為感到不恥,
就知道那些人在妳的心中己經失敗了,哈。

雖然,正反兩方難免有所爭執,
但,若沒有去聽聽對方的意見,
只堅持己見,要不言之無物詭來詭去,
這叫評論嗎?我看叫PK場吧!
作品變成戰場,瞬間變成別人的舞台。

令外,我覺得……
人們真正缺乏的是…給創作者支持的一顆心,
如果有這份心,我相信評論就能很有鼓舞人心吧。^^

05-11 14:53

JJ
要談到創作這塊就要扯很多了XD
我很有偏見的,其實不要太相信我……
因為「美」還有「心靈」、「情感」沒辦法一板一眼畫出個標準,最後就會虛無飄渺化。我雖然也有自己的一套信仰,但我真正討厭的是創作的教條。我討厭「規定」怎麼寫怎麼寫才是王道…其他就,恩。XD

我以前做過「努力鼓舞大家的事」,但後來堅持沒多久就覺得,啊,好累。XDDDDD05-11 23:31
新月~☆
Ptt我倒常去…去看看鬼異的風氣是什麼,呵呵~
但,我覺得我收集資訊的效率太慢了…

那個,我不是指愛情模式。只是把引出尊重來,
其實提倡網路禮節,也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吧……
或許有些自討苦吃,但創作者看到妳拼命為他抗戰,
也算是一種大力支持吧。XD

談創作的確要鬼扯很多。XD
有興趣換地方在聊,有自己的想法沒差,
反正我這人也挺喜歡找洞戳的,(喂!!

嗯,量力而為就好,在酸甜板,我一個人也會累………

05-12 01:09

JJ
PTT比電視還好看。XD
只是我不玩了。

創作者都已經是國外成名的大師了呢。我並不是說大師不能批,只是別人批的都能批得很漂亮、很能自成其理,我不解的是莫名其妙的評判……

其實我覺得你滿強大的。
至少那是我絕對做不來的事XDD05-12 01:42
新月~☆
jj好像是讀華文系的?
難怪那麼有文卷氣息...
雖然我也被人說過古代人,哈。XD

詩,我不懂。QQ
但從妳的話中,感覺妳對現代詩很不認同……
入門太低及沒深度的確是大問題,
重點是,妳說詩喪失了格律就不叫詩了,
跟後來說的這句,妳真正討厭的是創作的教條,
討厭「規定」怎麼寫怎麼寫才是王道??

似乎有點兒矛盾..?XD

05-12 01:17

JJ
欸…中文系。(這個名詞和國文系還有華文系有微妙的不同)

這牽扯到詩觀的問題,我還是認為詩就應該要是韻體,但是同樣,我也很不擅長在格律中掙扎寫古典詩詞。綁手綁腳的東西就是不適合我,重點在於當韻體這個限制一鬆綁,詩的定位就變得很模糊,新的格式也沒再起來,導致現在這樣的現象;文藝多少都要有個基本的格式的,最基本的東西像是使用標點符號正確、不要有錯字……詩的格律滿像是一種很多限制的遊戲,你要玩這個遊戲,就要先背這些遊戲規則,這是公定的。選了刀當武器,就要遵從短兵器的限制,別期待它可能讓你當長鞭用。

而我指的創作的教條,說的是把創作教條化,指的是玩遊戲的方式…像教人寫作文,一定要先怎樣再怎樣,先擬大綱、起、承、轉、合,什麼時候要放例子,要放幾個等等等…如果你不是這樣寫,那你就是錯了。
我並不認為只能用一種方式來表達,然後把別種方式都打到死。刀就一定先這樣砍再那樣砍才叫使刀,別人用其他方式就都是錯。都是自以為是,我就覺得這樣很討厭…05-12 01:35
新月~☆
哎?
有什麼不同?(好奇
中文、華文及國文,到底差在那兒呢?

看妳解釋,使我明白差在那兒了。XD
我也覺得限制太密太多就不叫創作了,
反而叫規則裏做禮物,規則是包裝紙,哈。
現代人,尤其年輕人一族,寫文章還會起承轉合的…
應該少之又少了吧...= =
看之前報紙,還有報料現在小孩寫作文一團槽,
因此,這就是被教條化,被盯上的一個原因??
不過,我覺得任何藝術都要一定基本的規則,
如妳說的韻體,我覺得論說文要舉例要有結論等,
不然通通都自創作,那大家都是大師啊..XD

話說,輕小說…
會不會跟現代白話詩一樣…
有沒有類似的問題?

05-12 17:37

JJ
中文系教的是古典中國文學,以發揚國學為終極目的。
國文系是師範體系的稱呼,他們會有「教程」這部分。
華文系是新爬起來的東西,他們到底想幹麻好像還很模糊;似乎比較現代和「本土文化」一點,會有「華語教學」和重視語言學的部分。


文學流變大概會依循這樣的脈胳:一個文體被創造出來,然後被文人拿去精緻化,設一堆規則,慢慢就綁死了沒有新意;接下來又會出現再打破規則的新文體,再被精緻化…如此循環。這是文學史告訴我們的。

其實你這裡這樣問我,我給你的回答,只能說一定很老派很古板;
我想了一下要怎麼說得中肯一點,但想想算我乾脆直接承認我就是老古板。然後一定會變得很囉嗦……以下請忍耐我一下|||

我覺得「創作」和「作文」是不大一樣的東西,作文你可以教,可以教人家怎麼議論,可以遵循教條,5W1H有沒有,順序寫下來,有條有理。但是創作這種東西你不能教,你要怎麼說「這樣寫才是美?」或是「那樣寫才是好?」

提一個點叫做「為文而情」和「為情而文」,假如今天你失戀了,在那個情感下的衝擊下你寫出來的文字,不管你怎麼寫,都會具有某種「感人」的力道;但如果今天你是刻意要去寫出「失戀」,讓你寫個三天三夜都做不出那種調調。這就是差別,而我,只是我自己,我覺得文章最重要的東西,就在於這個「感人」的力道。

然後要表現出這個感人的力量,你要練的東西應該是基本功,就是文字的掌控能力。這東西建立在於多讀、多練、多寫,很枯燥乏味的,現在已經沒有人想理它。沒有人想讀純文學的作品了,就像越來越少人具有文言文閱讀能力,更別提寫作能力了。05-12 22:39
JJ
加上現在大概就是網路文學、輕小說當道,這樣說好了,大眾文學有大眾文學的標準,我不喜歡的東西,就是拿大眾文學的標準來批判純文學的走向。並且以大眾文學的創作標準為唯一標準。
「你們文人就是專寫些讓人看不懂的東西啦!寫出來的東西讓人看不懂有屁用喔!」「你們這些人自以為是的批判輕小說,輕小說有什麼不好,你們只知道閉門造車!只會賣弄!」

然後他們就開始教小朋友。「寫小說要做的第一件事,列大綱!不要管修辭!不要讓別人看不懂!」

我也不能說這樣錯了,可能條條大路通羅馬吧。只是我就不是很喜歡就是了,文學如果不再提倡美,那它還算不算文學?如果它只是要敘述清楚,那把筆記、社論、論說文、日記……全算文學好嗎?XD
如果有人做一點詞藻修飾,這點馬上會被批……

我覺得沒有必要。真的,沒有必要。
而且也沒有必要把所有的詞藻修飾都歸類為「看不懂」和「賣弄」
當然到堆砌的程度固然太過,但是也不用除得那麼乾淨,自稱「創作者」,卻連一點點基本耍弄文字的技巧都不具備,還要批人,我覺得實在……=______=

我不是說寫文章一定要寫得詞藻華麗美不勝收什麼的…
我只是覺得很難過,現在沒有人想理純文學的基本功。XD

輕小說算是大眾文學的部分。其實我是不看的,沒興趣。然後大眾文學、大眾文化都有淺白通俗的特點…但也會像流行,來得快,退得快。你可以把輕小說看做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通常這個不能拿來認真探討比較。
和「詩」還算是文學四大類中的一大類文學體,能由文學的角度來探討不一樣。不過不管是什麼,只要扯上「現代」、「後現代」變得多元了,就會喪失標準。
看看當代藝術們,藝術系的應該更加頭痛XD05-12 22:39
新月~☆
話說…
絕對做不來就不要做吧。XD
有空有心時,偶爾伸手拉人一把,
或許一些話語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唷。^^

我想,這也是學文字的一種使命感吧……

05-12 17:40

JJ
我其實做過很多次。
這是爛個性的問題……大概修不好了=_____=


只是像新月那樣的模式啊,我是絕對做不到的:P05-12 22:36
新月~☆
呵..這塊領域不是我所長,
所以我也不知怎麼覺得妳是老派古板,XD
且不覺得囉嗦,聽妳分享許多給我,我是開心的。^^

我覺得不管做什麼,即使是創作,通通都要練基本功,
也就是妳說的文字的掌控力,也就是要多讀、多練、多寫,
確實眼枯燥乏味,之前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感到有點小痛苦...XD
大概是「看不懂」及「非白話」的關係吧…
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心就會想簡單想單純,
文言文??平時我讀晏子讀荀子等古書,都會被人歸到異類,= =
只能說…人心真的不古了啊……

其實,文言文也有他的美,及動人的力道,
我看電影英雄及包青天對白就感受的到了…真想學起來。XD
詞藻修飾也是,當人不願去了解他,不願去感受他的美時,
就會認為在搞文字遊戲,賣弄文騷……看來我也挺古板的?XDDD

聽說妳一個文體被創造出來,然後被文人拿去精緻化,
設一堆規則,慢慢綁死,沒新意了;
接下來又會碰出打破常規的新文體,再被精緻化…
如此循環,週而復始…

加上批判,不懂裝懂,自以為是的評判…
讓我我覺得又是文人相輕惹的禍…
看不慣舊文體就看經它,然後創一個打破他,
打破了,被人看輕,加油添醋,又被精緻化,
之後,一精緻,又被看輕,嫌複雜,
什麼繁文縟節,又創一個……

所以…我在等…看輕小說什麼時候被精緻化,哈。XDD

JJ不看的大眾文學的!?
那痞子蔡,妳覺得算大眾文學嗎??

05-18 14:58

JJ
我覺得痞子蔡算是大眾文學,因為他算是網路小說XD
網路小說有一個特質是看你能不能賣錢,有人氣、有錢賺就會出版…


他的作品我頂多看到懈寄生,之後就沒再看了,說實在話,純愛小說不是我的興趣
我不看的是輕小說……大眾文學多多少少還是會接觸。就…很隨興;純粹是個人喜好問題。
偶爾有人推給我,我就看一看,喜歡就看下去,不喜歡就不追。
網路小說很久以前我追過星子的太歲,另有一個我很喜歡的作者是DIV。(這個喜歡作者本身的程度大一點)
也有些我覺得很厲害很厲害的網路作家,那文筆好到我很敬佩。


拿痞子蔡比造一些現代作家或當代作家如張大春、駱以軍、白先勇、林海音、徐志摩、錢鐘書、龍應台、沈從文;甚至朱少麟、張曼娟等等;大概能夠明白「純文學」和「大眾文學」的差別。


我不知道輕小說算不算是一種新的文體,因為小說這文體本來就有啦……
它沒有像詩→詞;詞→曲那樣。是一個「打破小說的新文體」
有沒有作者拿去精緻化,這個我沒在接觸也不是很了解。
我是覺得它好像還在輕化中,連手機小說都出來了‧___‧……


我小時候是看文言小說和背唐詩起家的,接觸的也是像琦君、林海音、張秀亞、余光中等人的作品
一開始的時候我很不習慣,現在我想想算了,有人罵說文人自命不凡什麼的,
後來聽到上課時教授說:「文人不騷怎麼叫文人啊?」也就釋懷了。真正的老學者前輩們都沒說什麼了,
比我有學養學問深厚多的老師們、前輩們都沒說什麼了,那我又抱怨什麼批什麼呢XD
我走我自己的路,這樣也就是了。XD


沒差啦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很多好故事,這樣就好了。XD
還有我可以看得開心的故事,這樣就好了。05-21 22:17
小夏的放大鏡
我開始有點想去把小屋中的東西都砍掉了 = =° (汗)



第三篇的新詩我想講些個人看法。:)

新詩也發展了一段時日了,我自己不喜歡五四時期的新詩,也不太喜歡新月派的格律新詩,跟舊詩比起來它的格律不嚴謹,更不保證這樣的格律能「製造」出「好詩」。

舊詩有格律,有些基本的要求,那麼就算是一首內容或其他方面上「不是那麼好」的舊詩,它至少是一首合格的詩,有一定的水平。……
這是形式上的品管。

舊時戒嚴,新聞報章內容要經過審查,大家都叫著要新聞自由;而今媒體權被大量濫用,又有人跳出來說太過自由了要管一管,……
這是內容上的品管。
而這似乎又比形式更難管了。(不是一直以來都這樣嗎?)

如您所說,新詩完全沒有這樣的管控機制。

但不管新詩舊詩,我想有些美學上的要求仍是不變的。

05-21 20:19

JJ
新詩的發展似乎「還不夠久」,雖然我是覺得它很久,但是它「還不夠久」,所以它「還不成熟」;五四那段時期,只能說是「嘗試階段」的嘗試,胡適寫的所謂「詩作」,叫詩嗎?你覺得,像詩嗎?
他們試著在開發新的路子,只是還沒成熟。新月派那個也是一種嘗試,不過我覺得徐志摩做得滿不錯。


你提到各種文體的都講究所謂的「表現手法上的探討」,你知道為什麼我專吐詩?因為我覺得就只有詩暖昧不明。它和散文之間的分別至今連學界都沒個定論,而寫一段「所謂詩」太簡單,當一個好詩人卻太難。大量大量大量拆句子,隨便組合組合的東西被稱作「詩」在發表,而它到底好在哪裡又算不算詩讓人迷茫。這個「文體」本身的定義就讓人迷茫。


跟我一直很討厭「報導文學」這東西一樣,這東西和新聞的界線一樣讓人覺得很迷茫。


表現手法上的探討,散文、小說、戲劇都有個「基本形式」可循,但是「詩」卻被打破了啊!新詩創作者們大喊著:強調詩要押韻的人根本是錯誤的門外漢,可悲!新詩根本就不用遵從格律形式!那它的標準到底在哪裡啊?這個嘛還在發展中沒有標準答案,問一百個人一百種不同的說法。我覺得能評詩的人很厲害很強大,但他如果評的東西只要超越「基本格式」就是「主觀」的境界了到主觀的境界就是虛無飄渺了。

你怎麼能知道作者真的想寫啥?你又怎麼知道這樣寫就叫做好?你怎麼評這樣叫用得好這樣叫用得不好?

散文可以探討起承轉合,小說可以探討故事性、筆調、人稱,戲劇我不熟但它也有一定的格式在,可以去探討「表現手法」。四大文體中,獨獨新詩似乎完全沒有理路可以循。是不是詩、好不好……
它連「基本表現手法」都「不限定」了,根本沒有一個「基本格式」或是找出一個「共通點」,具說服力的「標準」來讓人評判啊!!!!05-22 01:05
JJ
我這麼說吧,你看「美」的表達,是古典詩做得好,還是新詩做得好?你看所謂的「詩意」感,「美感」,是古詩做得好,還是新詩做得好?當一個號稱精煉的文體,卻變成一個最好入手的文體誰都可以寫詩誰都可以當詩人自稱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是詩,然後你好像也找不到什麼實實在在的標準去說「欸……你這東西不是詩喔?」


那我寧可還是認為「詩如果不押韻、不遵守嚴謹的格律,它就不是詩了」;也省得在那邊虛無飄渺。


後現代藝術放一個小便斗在那裡,告訴你說「這叫藝術」,你買不買帳?然後有人出來跟你說,你不相信它,是因為你不懂藝術,你是門外漢。你做何感想?05-22 01:05
小夏的放大鏡
之前聽羅智成談現代詩,他提過現代詩縱使沒有格律、韻腳,也會要求音樂性。(更明白指出,音樂性,或說節奏感,不是像方文山用韻腳塑造出的那種「廉價的節奏感」而是一種「內在的節奏」。)


您說「當詩失去了格律之後,就似乎不是詩了。沒有一定的格式、沒有韻腳,那跟把散文切一切有什麼不一樣,事實上現在太多的「號稱」詩作創作都是把散文切一切。」這段話我覺得滿有討論空間的。

於是我做了一些嘗試,試著將它反過來:把一首詩的分行取消,用正常的標點符號,看它會不會就此變回「散文」。實驗題材包括網路上的詩,包括自己的舊作,包括名詩人的作品,實驗結果發現,如果「不分行的詩」看起來和散文並無兩樣,那它極有可能不是一首好詩。──有時,一首被打回原形的偽「詩」,甚至也不是一篇「好的散文」!

──反過來說,有些很有詩意的散文,像是司馬中原〈如歌的行板〉,切一切說不定還會被誤以為是詩咧。……

不管是新詩舊詩,美學上的要求都是必要的,同理,不管詩或散文,文字的質量也同樣被要求得達到一定的水準,(「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辭而已!」歸去來辭是韻文,不是散文,評者卻將它與散文並論,可見作品本身的內容價值和它的形式一樣重要。)畢竟表現形式只是個媒介。每個人可以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

與其說新詩因為失去了格律而變得「沒有品管標準」,變得「入門太過容易」,不如試著建立一些較普遍廣泛的標準,畢竟有格律也不能保證製造出的就是好詩,形式上的要求與爭辯,對新詩已無很大的意義,內容上、或是表現手法上的探討(不只是詩,散文或其他文類不也要講求這些嗎?當然我必須承認,這比在形式上定標準真的困難多了)也許更適合當作品評新詩的標準。

至於修辭,我承認會耍修辭不見得等於能寫好詩,我甚至對過於搬弄修辭的文章很厭惡,不過和其他方面的標準(內容、創作目的、影射的對象、有沒有「詩意」……等等幾乎沒有標準可言的標準XD)比起來,從修辭去探討一首詩的好壞會相對較容易、較客觀,但難免流於浮泛了。像有些奇詩就很難用這樣標準去看。


字數爆了 XD (汗)

05-21 20:20

JJ
阿門,我就知道有人會拿那段話來踢館(笑)


是啦,你可以跟我舉出一堆反例來說「詩」和「散文」的分別,
但就像你提的,有「詩化散文」也有「散文詩」這東西出現啊?
那麼詩和散文的界線又在哪裡?
那我為什麼不能叫這個東西是「詩化散文」要叫它「詩」?
我為什麼要叫它「散文詩」不叫它「散文」,標準在哪裡?


喔沒辦法反過來,少了一些標點符號,詞序換一換,這樣就叫做「詩」了嗎?就不是散文了嗎?
那算不算「散文詩」呢?你說拼不回去不像文章,要不像文章很簡單啊=______=
但是這樣就叫「詩」嗎?


我要提的點是,今天你,扯到這麼細,那就已經流於主觀意識之爭了,而我覺得扯到這麼細很無聊很沒有意義。這幾個問題你可以跟我講出一堆很細很細很細的定義,balabalabalabala,但可能對我完全沒有說服力。


這問題就像「報導文學」到底是「報導」還是「文學」?你的界線真要說,就很模糊。
你跟我提「內容」上的標準和「內容」上的美學,那麼孩子我問你,
這個標準是什麼你定義給我看。


你要拿尺來量給我看「怎樣寫才叫做美」嗎?
要拿個容器標準給我看什麼叫做「詩意」嗎?

那既然沒有了那把尺,你要怎麼說它很美它又不美,我就覺得它不美咧,怎辦?

你要怎麼告訴我說「這首詩寫得很美」,扯到「內容」、「意象」,真的就是「自由心証」,自由心証的東西最後只會延伸到一堆虛無飄渺的螺旋上去,而,我,覺得這東西真是無聊透頂。05-21 22:05
JJ
這就是所謂「打破標準」的後遺症,我要提的東西是這個,於是就這個也好,那個也好…
表現手法?我可以說我覺得這樣的表現手法很爛,但是另一個人卻說這樣的表現手法好極了。
標準在哪裡?既然都沒有人說「這要怎麼寫了」,當然就變成「喜歡不喜歡」,我看順眼不順眼,
那麼這東西去評、去看去探討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不是沒讀過席幕蓉、鄭愁予、余光中、向陽、路寒袖、鯨向海、瘂弦……這些「就算打破格式」但我卻非常喜歡他們的作品的「詩人」的白話作品,我也沒有要踢新詩的館的意思。我只是覺得新詩真是個虛無飄渺的東西。我不想碰。
是啊,是也有人做得到,是也有人可以做得很好,「內在的格律」我也認同,但是那個標準還是很虛無…


但是我不大想去碰新詩這塊,因為我還是覺得太自由心証,至少我覺得我寫不出什麼好詩,也搞不懂什麼「詩意」的標準,我會的東西可能就是耍耍修辭玩玩文字組合組合,但也可能有人跟我說,哇,你這真是好詩。
然後我就覺得很迷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孩子,所謂的「晉無文章,唯歸去來辭而已」那個典啊……主要是因為陶淵明的隱逸和他的品性被推崇的關係。
我想跟韻散啥的沒有關係……||||||||||| 而且陶淵明的文風本來就偏向淺白。是從他開始轉向淺白的。
中國文學從魏晉以後,就偏向重內容而不重形式了。
而這跟時代思想、社會背景還有文風有關係,我不大懂你舉這個典要跟我說明的是什麼XD



對啦,表現形式只是個媒介,形式和內容一樣重要。
我提修辭能力,不是說你一定要多會耍辭藻什麼的,而是如果你要以「文人」或是「詩人」自居
但你連「文字基本掌控能力」都沒有,那你還算什麼文人?

如果你不能用「文字來創造美」,那你寫的東西,還能叫「詩」嗎?(笑)
詩可是「精煉」的文字喔。

就算是古典詩也有淺白的啊,但那也有「精煉」的感覺。我說的修辭能力,是這個東西。


我說,你如果不從一首詩的文字表達能力來看它的文學性,你還要從哪裡看?05-21 22:06
JJ
--------



如果,今天隨便哪一個人都可以當記者,那麼新聞的專業就被解體了。


同理可証,如果,今天隨便哪一個人都可以當詩人,那麼文學的專業也被解體了。
我討厭的東西,就是「文學的專業」被解體這件事。


我並不是說它不存在,但它的確因為這樣就很隨意的被解體了。
我很懶得吵架,因為我這個人很主觀。
所以其實你也不用太過認真,當牢騷看看就好;雖然我還是很認真的回你了……05-21 22:07
小夏的放大鏡
結果我還是認真把它看完了。= =


我也不想吵架,
要論起來我的觀點可能比您還要舊。XD

歸去來辭那段我主要想說的是,本身夠好的作品,不管分在哪一類,都無礙於它的好(當然他說晉無文章,文章一詞可能也是廣義的,這先不論,再講下去又太細了)
任何被稱作詩的東西也得有詩的該有的質
(我記得有人提過內容與形式的不可分性,不過這也只是就理想面來說,目前詩這個詞被用得太浮泛,很多理論愈來愈派不上用場)

新詩會出現多少有時代的需求(時代的困惑?)在內吧。


我想您對文學的理想蠻高的,所以對來路不明的東西不願碰。這點我很佩服。 : )
(包括對一個時代文學環境文學氛圍的理想,雖然想這些是很傷神的事)

至於專業被解體的問題,我覺得還是留給歷史去煩惱好了。
時間會證明一切,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的東西反正也不可能被留下來XD



P. S.
好奇問一下,現在的中文系大概都在學什麼呢?(現在好像又多了個台灣文學系)
(我是可以問我媽,但是畢竟是二十年前了……)

雖說大學對我來說還是幾年後的事。(遠目)
不好意思問了這麼多。

05-22 22:06

JJ
哈哈哈哈哈哈。XD
對不起,真是辛苦你了。


老實跟你說,其實看到你,有一點點看到過去的我自己的影子。
所以有的時候很多東西,我一直卡在「要不要跟你說」的那個點上,
衝得久了,在我心裡的話出來就會很刻薄。
真是對不起。


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有每個人的文學觀,有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喔。
而我純粹不喜歡那種「被輕化」的世界,和「專業不再存在」的世界。
簡單的說,就是看到一堆人拿著新詩的「淺顯易入門無限制」當保護色,自稱自己的作品多了不起,
我就會覺得很鄙夷。我知道時間會做出評判,新詩也還需要發展的時間,
但我看到就會覺得很生氣。這是個性爛的問題吧…


而專業被解體是無可奈何的,你說現在還有人會文言文嗎?XD
還有人會寫古體詩嗎?
我的教授還用文言文寫碩士論文呢!現在的碩博士論文連「學術價值」都不知道哪裡去了!


你提出的很多點,有的時候我想跟你講很多,想想又覺得好像太主觀,算了。
有興趣你再私下問我好了。
我希望我的回應沒有嚇到你,你問我我倒覺得很好呢!05-22 22:16
JJ
中文系在學什麼啊,「發揚國學」。
小學:文字、聲韻、訓詁。這是三大必修也都滿重的課,有的系會有甲骨文,不一定。
國學導讀、文學概論這兩門是基本功必修。
文學史、史記、詩選、詞曲選……
再來就是經學、義理思想(老子、莊子、荀子、四書)
文學看各系的專長,陶謝詩、蘇辛詞、楚辭……。
頂多會有現代散文和現代詩、現代小說和現代戲劇。啊,我們系還有編輯採訪和應用文。


每個系的專長和取向不大一樣,但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和作古的人打交道的東西XD
要說「現代文學」的比較少,至少我進的這個系是非常古典的系,這點我倒是很慶幸。


至於台灣文學系,它的取向會比較現代一點,因為「台灣文學」嘛(其實我覺得它的出現本身就帶有政治色彩…)
但會比較偏重的就是日治時期的作家們,作品有比較多的民族意識和政治立場……(那些東西煩啊=___=)
賴和、楊逵、呂赫若等等……


另外多多少少都會學一點語言學概論。和語言學相關的東西。
我其實是半路出家的中文系……一開始我追系上的課程,追得滿辛苦的。每個學校不同系著重的地方不一樣…我能提供你的資訊也有限啦。


你的母親是中文系?還是國文系?
問這個是純好奇。XD05-22 22:30
小夏的放大鏡
我媽是中文系的,後來才去修教育課程,跑去教書。

(雖然現在教國文是一件很無力的事 = =)

05-25 20:00

JJ
當老師是偉大的行業。
我打從心底深深的這麼覺得。05-26 23:21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note2460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MV】Life for... 後一篇://Elu/vei//t...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millali大家好~~
這次來COVER理想混蛋的歌啦~~歡迎來小屋聽歌~~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2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