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6 GP

【YouTube內幕】Shorts正在改變你的收視習慣!

作者:YouTube研究員│2023-12-22 21:39:54│巴幣:12│人氣:473
風吹ケイ




記錄過去一年Shorts所觀察到的現象
長片製作者該被淘汰嗎?





短片紅利?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短片的流量或是你原本知道有在做短片的人,流量變少了或乾脆停更短片了?這是我最近發現到的現象。撇開他最近的爭議,Joeman前陣子分享的短片經營心得似乎就透漏了一點端倪,就是YouTube有一陣子是有給Shorts紅利的,但那紅利近期應該是結束了。(可直接跳最後一段【長片製作者的困境】看重點。)





紅利結束後會...

我同樣舉「DaFuq!Boom!」這個世界有名的短片製作者為例,他在上半年創下了自身流量新高後,接下來每個月就都是持續下滑的狀態;當然有些人可能會想說,這可能跟他的影片看膩了有關吧?或許是如此,但這也恰巧是短片的一個問題,就是一旦演算法不再推你的短片,或是一旦你的短片所能觸及的觀眾已經見頂,紅利失去後,你的曝光也將迅速往下回落,所有你期間獲得的推播、訂閱戶都是浮雲,後續都無法維持住你高峰時的流量。





流量並不可控

而且Shorts有極度的不可控性,哪怕你是再大的頻道、創作者,你的短片都有可能得不到演算法的青睞,以至於你的訂閱數並無法等比的轉換成短片流量,例如連「MrBeast」也出現過這狀況。





停更短片會...

原本Shorts大家都曉得能帶動長片流量,甚至是訂閱數,畢竟連官方都這樣講,但近期似乎短片帶動頻動成長的助益在下降了,我舉個例子,「Airrack」目前1470萬訂閱,他從去年初開始上傳短片,成效非常顯著,讓他在一年之內得到了800萬訂閱,並且他的長片流量也因為短片的加持而經常破千萬次觀看,幾乎可說是第二個MrBeast了,可說是靠Shorts走紅非常經典的案例之一。

然而他在今年六月的時候短片突然斷更了,直到上個月才重回更新短片,可是現在不論是他的短片還是長片的流量,都已不如去年那樣高,甚至說低非常多,奇怪的地方並不是在於他流量掉很多,而是為何他會在半年前突然斷更,並斷更長達近半年,好像他提前知道短片的效益在今年下半年會驟降一樣,因為他斷更前還正處在他流量的高峰,沒道理說親手把自己的前途給葬送掉。





農場廢片重出江湖...

最近我也常常刷到一種短片,通常來自印度或孟加拉製作的短片,事實上那些短片連短片都稱不上,就是非常沒有價值的網路影片合輯,然後可能為了避免被演算法判定重複上傳,就把畫面分割成上下兩部分,上面放合輯,下面放自己的視訊「佯裝」在反應,而更廢的點就在他們只是錄了一段自己的臉,並沒有真的在反應那些影片,然後每一個合輯就都用同樣的錄影去假裝自己在反應,超爛!但偏偏這種爛片的流量卻很高,有點像是Shorts的演算法在走以前有段時期長片農場片盛行的老路,這點YouTube真的要改,怎麼會讓這種廢片去佔據你本來想推的短片的曝光?(YouTube搜尋「Respect」就能看到一堆這種爛片了,但建議搜尋完就好,別點開給他們流量)





只有歐美地區受惠?

最後也是最重大的一點,其實這我之前就說過,Shorts演算法跟過往長片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全世界都是用同一套演算法。眾所皆知YouTube有分區域,就是logo右上角顯示的地區,例如我們就會多了一個「TW」在右上角,英國是「GB」,日本「JP」類推,這個其實不單單只是地區劃分,連演算法都不是共用的,你切不同地區去看各地區的發燒榜都長不一樣就是最好的說明。

但Shorts卻不是如此,當然每個地區也有每個地區當下正在熱播的短片,可是那種破千萬次觀看的短片,都是往世界各地去推送的,這就代表Shorts演算法在一些情況下極有可能是世界通用的,而這就對台灣創作者比較不利,因為那些能在世界範圍持續得到曝光的短片,要嘛是講英文,要嘛不說話,可是台灣的創作者普遍是不熟悉這種模式,就使得台灣目前只出現一個能衝破地區限制的短片創作者「奇軒Tricking」,除此之外就沒第二位了。

而且嚴格上來說奇軒也沒真的突破,為何?因為縱使短片為他得到了900萬訂閱,但卻完全沒轉換成他長片的流量,這也正好驗證了Shorts的演算法跟長片演算法完全不同步,以至於他並沒有獲得如歐美創作者般短片所帶來的真正效益。台灣目前我也沒看到有人因為短片流量高而帶動到長片成長,這或許也是為何台灣的百萬網紅普遍是沒那麼熱衷於製作短片的主因。





對長片創作者的衝擊

1830萬訂閱的知名創作者現身說法,剛好就在我昨晚發文的當下也發了一部片講今年YouTube強推Shorts所產生的問題,滿巧的。





長片製作者的困境

發現這名創作者提到的一點更嚴重,就是YouTube強力推Shorts的結果,並非是增加使用YouTube的用戶數,因為嚴格上來說YouTube在幾年前成為第二大搜索平台後用戶就趨近飽和了,YouTube主打Shorts的目的是想奪回那些被Tiktok搶走的觀眾,不是增加新的觀眾,而這點就很麻煩,這就會變成說長片製作者即使配合YouTube方針開始製作短片,流量也有所回升,但充其量就是回到過往水準,不會變多!而且Shorts的收益終究遠不及過往長片的收益,所以帳面的觀看次數也不會如以往那樣賺錢不說,這些觀看次數也不會成為「黏著度高的觀眾」你每一部短片不僅都是新個開始,新的觸及,你的長片還不一定能獲得短片助益,這就是目前很多長片製作者陷入到的困境,到底是要做還是不做?

觀眾就是那麼多,不會再更多了,但觀眾的目光漸漸被短片佔據,未來長片製作者只會越來越辛苦,今天不是說什麼你長片流量變低代表你不努力,活該被淘汰,在短片佔據市場的架構下,很多不需要經過複雜剪輯,甚至不用花心思絞盡腦汁的短片卻能獲得大量流量,對於熱衷於製作高品質、高內容附加價值的長片創作者來說,卻莫名被淘汰?這不太合理吧?這種趨勢到底是好是壞真的值得審思。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85109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4 篇留言

街頭上的藝術
謝分。

12-23 03:15

YouTube研究員
[e19]12-23 09:43
YouTube研究員
補充一點在留言區,而且短片盛行只會讓網紅變得越來越廉價,影片中就有舉例今年國外一場網路創作者線下見面會,結果有好幾名在抖音破百萬關注的網紅,整場會下來大多數時候都是沒有半個粉絲來找他們合照、互動的,就是說短片造成了觀眾也開始不在乎這是誰製作的,我隨便看隨便滑過刺激完多巴胺就結束了,按Follow或subscribe只是系統叫我按的,我並不在乎我追蹤的到底是誰,所以一些目前握有網路聲量卻開始大頭症的人,真認為自己還能紅很多年嗎?在這波短片浪潮下可未必

12-23 14:21

手斤口
研究員你好
想請問你我開YT營利要邁入第三個月
1天大概是1000~2000觀看再跑
今天發現上周六被砍了一堆觀看次數
快17000
有點不太懂這個機制
這樣是正常的嗎?
那月營收結算時是不是也會比預估拿的營利還少

01-30 20:20

YouTube研究員
你是說原本累積的觀看被砍一萬七?還是週六當日曝光被砍一萬七?如果是後者可能是因為上週六有大事吸走曝光(例如鐵拳事件),如果是前者,那就比較少見了,最後拿到的分潤確實有可能比後台預估的少01-31 08:56
手斤口
原本累積的觀看在當日被砍一萬七,我寄信給YT方了。後續有消息我再來回覆。

01-31 09:02

YouTube研究員
哇那就比較嚴重了,看官方怎麼處理了[e11]02-01 08:44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6喜歡★asdfg846053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YouTube時事】j... 後一篇:【YouTube經營】2...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haosolivier巴友們
小屋繪圖更新,這次是法環中的藍色老婆大人喔!歡迎入內觀賞!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1:47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