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2 GP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想

作者:風乎│2022-03-01 22:11:48│巴幣:130│人氣:166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可以說是近代人都需要去了解的一本書,這本書一言以蔽之,便是在探討人們為何會得心理疾病以及如何治癒的故事。說是治癒,我想以「救贖」稱之都不為過,可以說是一趟心理救贖之旅。或許我們早已成年,但心中的孩子卻始終未獲得重視,帶領心中始終沒有長大的孩子「成人」便是本書一大重點。

蛤蟆先生總共去十次諮商,第一次諮商,便給了蛤蟆先生以及讀者一記當頭棒喝,是「誰」要來尋求諮商,那付費的就會是誰,蛤蟆先生認為那只不過就是要錢的一種手段,然後心理諮商師居然就直接說「我不需要錢,你可以回去了」,直接打算中斷這次諮商。正常人聽到肯定會百般不理解的吧,甚至會帶有憤怒的情緒,想著「那我來看你幹嘛呢,平白惹人嫌嗎?」當然諮商師並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我們從來都沒有思考過,到底今天來諮商是為了什麼?是應了誰的請求?是病人自發性的來諮商嗎?還是只不過是別人要求他才去做諮商。有效的諮商有個大前提,那就是病人和諮商師都要真心地為這場諮商負責,只有透過雙方的配合,諮商才會成功。話語時常會令人誤會(後面也有一段誤會),唯有仔細思考對方想表達什麼,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進行判斷,而非立即跳腳發怒。

蛤蟆先生這本書提到人有三種狀態,分別是幼兒自我狀態(像孩子一樣)、成人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幼兒時,就像被仁慈的獨裁者掌控(注:此為書中原文),會因應父母的各類情緒而有多種應對方式,而且不能反抗或逃跑。基本上有部分人直到成年(年齡)都還是透過幼兒時的記憶去應對人生各種困難,這裡就必須講到兒童最基本的情緒,根據書中所述,也就是快樂與熱情、憤怒、悲傷、恐懼等等的情緒,如果要從心理創傷而言,快樂與熱情並不會造成心理上的創傷,所以省略不談。其次便是憤怒等負面情緒,憤怒有很多種的表達方式,並不會都是外顯而強烈的,舉正常的例子來說,叛逆這種表達方式大概可以說是小孩最嚴重的反抗模式,那有沒有比較不那麼外顯的憤怒表達方式,當然是有的。特別是當父母特別的嚴厲時,身為子女的孩子硬碰硬吃多了苦頭,自然就會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諸如退縮、拖延的表達方式。透過這種較為溫和的表達憤怒的方式,孩子發現這樣比較不會受到嚴厲的懲處,自然就會轉而使用軟性的抗爭方式。而這也導致部分人士在未來(成年)遇到人生困難時,也會採用當年不受過大懲罰的方式來進行防禦,這樣的狀態,基於是從幼兒時期延續至成年(假設)後,是屬於定型(不會改變)的狀態。那父母自我狀態又是什麼呢?簡而言之也就是套用父母的觀點進行思考,基於我們從小到大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同樣的,我們也會套用父母的思維進行思考,此時的我們就是處於父母自我狀態。無須思考行為的對錯,而其中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便是「譴責」,身為父母狀態時的我們,會想要管教小孩,最直接而簡單的方法便是譴責小孩,透過「我是為了你好」的言詞來對小孩進行管教,此時的我們便是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此時的我們是套用父母的模板來進行思考,所以也是屬於「定型」(不會改變)的狀態。那麼終於來到最後一種狀態,也就是成人自我狀態,身為一個「成人」(此處指心靈上),思考問題理性而不情緒化,會進行自我省思,乃至自我覺察。與前兩者不同的是,心靈與思維上有著成長空間。對於當下的情緒也較能同感,也就是所謂的有「同理心」。

諮商師與蛤蟆先生曾在一次諮商中差點吵起來,前情是因為老獾(經常使用父母自我狀態)想要管教並剝奪蛤蟆引以為豪的學校的總理事,老獾認為蛤蟆並不具備繼續擔任學校總理事的資格。迫於老獾的威嚴,蛤蟆非常心不甘情不願的暫時同意了老獾的說法。但是又覺得非常不甘心。此時他來到了諮商師面前,向他講述了這件事情。然而,諮商師居然說他在玩一場遊戲,一場「我很可憐」的遊戲,說他與老獾共謀玩這場遊戲。蛤蟆已然理性蒸發,認為諮商師是在「指責」他。(前面有提到有一場誤會,便是在此)諮商師道歉了,他明白此時的蛤蟆已經聽不下去,甚至無法思考他為何會這樣說。那麼,諮商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他提出了其實每個人都在玩心理遊戲這樣的講法,分成了四個部分(心理地位)「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以內文的話來說「『好』代表任何一種美好的特質」,「『不好』代表任何一種不美好的特質」。套這個模式去說的話,如果是「我好,你不好」的人會怎麼想呢?通常這種人會是以父母自我狀態去進行思考,可能會以「譴責」他人來提升自己的權威。如果是「我不好,你好」的人會如何去進行思考呢?這種人通常會以兒童自我狀態進行思考,會玩一種「我很可憐」的遊戲,因為我不好,所以自憐自艾。會去「順從」別人而覺得自己卑微。最理想的狀態是「你好,我好」,但這也是最難的狀態,唯有常常使用成人自我狀態進行覺察與認可才有機會達到這種境界。

內文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蛤蟆請求諮商師時,諮商師嚴肅的說了一句話:「不能由別人允許自己應該要做什麼,你自己決定想要做什麼就去做。」(讀者有擅自改動部分內容)把錯歸給他人很方便,但是我們都應該去承擔責任。一味的說都是某某的錯,那於事無補。只有成長的自己才可以解決問題。有時候,我們只能選擇原諒傷害過自己的人,並好好體會當時的自己究竟遭遇什麼,只有我們才有辦法去治癒自己。諮商師的立場或許總結一段話便是「讓病人去學習,去思考,而不多做敘述。」而長大的我們,也需要去覺察我們內心的想法,成為一個「身心」都能負起責任的「成人」。我們都受過傷,還有機會痊癒。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40010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1 篇留言

泡菜牛肉鍋
看了風乎的介紹後也覺得這會是一本我會有興趣的好書,感謝你的分享與推薦[e35]

03-01 23:00

風乎
謝謝你的喜歡^^好書值得分享,內文有趣充實^^03-01 23:1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2喜歡★creampuff12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祝賀新年... 後一篇:現在的我還看得見愛...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86189642看到的人
看到的人會變得幸福哦~ヾ(*´∀ ˋ*)ノ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2:27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