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白馬義從 調查

作者:五右衛門│2010-08-14 14:09:46│巴幣:0│人氣:826
沮授為監軍,白紹:「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在三國的征戰中,「白馬義從」只是一顆流星,它是公孫瓚的精銳騎兵部隊,可惜,只經過短暫的輝煌,就在界橋戰役中被袁紹的大將鞠義殲滅了。公孫瓚是在和北方少數民族的作戰中以勇猛豪邁而成名的,他善使雙頭鐵矛,《後漢書》曰:「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白馬義從後擴充成相當規模的部隊,一時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可惜,界橋之戰公孫瓚碰上了他一生的剋星鞠義,白馬義從就此一蹶不振。「。…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這是一個典型的用弓弩擊破騎兵的戰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資料提到趙雲原是白馬義從之一,也算給這支精兵保留了種子。
 
 
筆記:
公孫瓚喜歡白馬,對外用兵時常常騎白馬,所以游牧民族稱呼期為白馬將軍。
公孫瓚選了三千精騎,盡乘白馬,號曰「白馬義從」,當他的親衛隊
烏桓族為了洩恨,畫了公孫瓚的圖,騎馬射之,射中的就高呼萬歲,可見其對公孫瓚與白馬義從的恐懼
公孫瓚善使雙頭鐵矛,是和北方少數民族做暫以勇猛豪邁而成名
 
三国最强轻骑美喻的一支“弦控”  
名曰:白马义从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些史料(摘自百度百科)  
“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  
这两段,描写的都是瓒手下的白马义从。  

史料记载中首次出现白马义从是在181年,那么它的组建极有可能在179~180年间。白马义从原指跟随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瓒在与匈奴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由于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  

在浩瀚的三国历史中,白马义从就像一颗流星,只经历了短暂的辉煌。白马义从是瓒为对付匈奴的轻骑而组建的,在打匈奴的那段时期,白马义从经历了最辉煌的一个时期。白马义从是典型的轻骑兵部队,有着强大的机动力和射程优势。从赞能依靠长期这支轻骑部队威震塞外,并让匈奴这样的骁勇善战的轻骑“世家”闻风而逃,不难看出,白马义从无愧于三国时期第一轻骑的美喻。  

让我们看看史料中记载中,匈奴是何等惧怕瓒的白马义从:“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辉煌后就是坠落……在界桥之战中,瓒的白马义从碰到了它的克星——鞠义的八百先登。战局的情况,史料同样有记载——“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白马义从被歼灭,罪魁祸首当为瓒。在那场战斗中,瓒犯了几个严重的错误!  
1、见敌兵少,便认为对方弱,轻视对方战斗力。  
2、不会活用战术,死板的摆了个阵型就往前冲。  
3、低级的用轻骑去对弩兵(八百先登属弩系)正面进攻。  
三个错误,导致白马义从险遭全歼,最后跑出了一个赵云,后来也在刘备身边出名了……(跑题了)  

综观这支部队,并非很强,因为它没有重甲,抵挡不住弓弩的射击,不善于平原野战之外的战场(这就是为什么白马义从打匈奴在行了……)。若不是三国轻骑少有出名,白马义从也难担第一……  

总结:白马义从,属“弦控”系。身披轻甲,主武器为枪(长约1.8米),次武器为弯弓。所骑马,名曰:乌丸马(因为白马义从都是骑白马,所以也可以叫:乌丸白马)
 
 
筆記:
「公孫瓚與數十善射之士,皆乘白馬,已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原本是公孫瓚軍中的數十善射之士,後擴充為三千人
口號:「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因而得名白馬義從
為了對付匈奴輕騎而組建。最典型的輕騎部隊,有強大的機動力以及射程優勢
沒有重甲,抵擋不住弓弩的射擊。不善於平原野戰以外的戰場
控弦士
輕甲
主武器:槍(長約1.8米)
次武器:彎弓
馬匹:烏丸馬(烏桓族出產的馬
 
 
白馬非馬說
戰國名家公孫龍所提出的一種認識論。馬是通稱,白馬含有白的特性,是馬的一種,故認為白馬不等於馬。其旨在揭示名﹑實的不同。

公孫龍子不提赤馬、墨馬偏提白馬,其中意味何在?
 
《禮記˙檀弓上》:「戎事乘翰,牲用白。 鄭玄˙注: 翰,白色馬也。」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縣言黃龍見。茌音仕狸反。於是有司奏,以為魏得地統,宜以建丑之月為正。三月,定曆改年為孟夏四月。服色尚黃,犧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馬』,建大赤之旂,朝會建大白之旗。(1)改太和曆曰景初曆。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雖與正歲不同,至於郊祀、迎氣、礿祠、蒸嘗、巡狩、蒐田、分至啟閉、班宣時令、中氣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歲斗建為曆數之序。

(1)臣松之按:魏為土行,故服色尚黃。行殷之時,以建丑為正,故犧牲旂旗一用殷禮。禮記云:「夏后氏尚黑,故戎事乘驪,牲用玄;殷人尚白,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戎事乘騵,牲用騂。」鄭玄云:「夏后氏以建寅為正,物生色黑;殷以建丑為正,物牙色白;周以建子為正,物萌色赤。翰,白色馬也,易曰『白馬翰如』。」周禮巾車職「建大赤以朝」,大白以即戎,此則周以正色之旗以朝,先代之旗即戎。今魏用殷禮,變周之制,故建大白以朝,大赤即戎。

白馬的用途可見一斑。

 
在三國中,亦曾以白馬做為牲品而立誓。
 
《三國志魏志滿田牽郭傳》
建安十三年,從太祖征荊州。大軍還,留(滿)寵行奮威將軍,屯當陽。孫權數擾東陲,復召寵還為汝南太守,賜爵關內侯。關羽圍襄陽,寵助征南將軍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將軍于禁等軍以霖雨水長為羽所沒。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壞,眾皆失色。或謂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圍未合,乘輕船夜走,雖失城,尚可全身。」寵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聞羽遣別將已在郟下,自許以南,百姓擾擾,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後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寵乃沈白馬,與軍人盟誓。會徐晃等救至,寵力戰有功,羽遂退。進封安昌亭侯。

則白馬在當時的曹營當中,在作為禮儀祭祀上確實有一定的作用在,因此方以沈白馬做為立誓的誓盟之證。
 
 
不過可能也因為這個沈白馬的壞兆頭,使得曹軍損失一名戰將—「白馬將軍龐德」。
 
《三國志魏志龐德傳》
侯音、衛開等以宛叛,(龐)德將所領與曹仁共攻拔宛,斬音、開,遂南屯樊,討關羽。樊下諸將以德兄在漢中,頗疑之。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仁使德屯樊北十里,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與諸將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隄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虛發。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斬之。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羽攻益急,矢盡,短兵接戰。德謂督將成何曰:「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與麾下將一人,五伯二人,彎弓傅矢,乘小船欲還仁營。水盛船覆,失弓矢,獨抱船覆水中,為羽所得,立而不跪。羽謂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德罵羽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羽所殺。太祖聞而悲之,為之流涕,封其二子為列侯。文帝即王位,乃遣使就德墓賜諡,策曰:「昔先軫喪元,王蠋絕脰,隕身徇節,前代美之。惟侯式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寡人愍焉,諡曰壯侯。」又賜子會等四人爵關內侯,邑各百戶。會勇烈有父風,官至中尉將軍,封列侯。

可憐的龐德像是一匹被沈浸在水中的白馬,毫無用武之地,只能被當成祭品般,做個國家鬼來報復關羽。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英雄記曰:公孫瓚擊青州黃巾賊,大破之,還屯廣宗,改易守令,冀州長吏無不望風響應,開門受之。紹自往征瓚,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彊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彊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義追至界橋;瓚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營中餘眾皆復散走。紹在後,未到橋十數里,下馬發鞍,見瓚已破,不為設備,惟帳下彊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別駕從事田豐扶紹欲卻入空垣,紹以兜鍪撲地曰:「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入牆閒,豈可得活乎?」彊弩乃亂發,多所殺傷。瓚騎不知是紹,亦稍引卻;會麴義戰迎,乃散去。瓚每與虜戰,常乘白馬,追不虛發,數獲戎捷,虜相告云「當避白馬」。因虜所忌,簡其白馬數千匹,選騎射之士,號為白馬義從;一曰胡夷健者常乘白馬,瓚有健騎數千,多乘白馬,故以號焉,紹既破瓚,引軍南到薄落津,方與賓客諸將共會,聞魏郡兵反,與黑山賊於毒共覆鄴城,遂殺太守栗成。

公孫瓚陣形:

(公孫)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1.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應意指手持長戈作為緊密陣形,防止敵兵用騎兵隊突破。
2.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這有點像是雁行陣,由左右兩邊先發動騎兵隊攻擊敵軍。(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直接用騎兵衝擊敵陣。)
3.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白馬義從應該是馬弓隊,以騎射的方式攻擊。但數量上比起兩翼的騎兵隊應較少。(瓚有健騎數千,多乘白馬,故以號焉..)

此役公孫瓚被麴義所敗,主因敗在大意,輕視麴義的兵微將寡。

麴義善用強弓硬弩迎擊公孫瓚的騎兵隊,這是以寡擊眾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而當公孫瓚敗了幾陣之時,竟能突擊袁紹兵力最薄弱之處,應該也不是瞎矇矇到的,而是有所為才是。但因為自身的兵力損失太多,所以才沒繼續進攻。而麴義復來迎戰,恐怕是公孫瓚不敢久戰的最大原因。

而突擊袁紹的部隊應該就是白馬義從。

「(公孫)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

這同於先前所述,白馬義從是馬弓隊,方能有弓矢如雨下之攻勢。


北方人愛騎白馬,諸如:公孫瓚、龐德以及黑山賊等等。

典略曰:黑山、黃巾諸帥,本非冠蓋,自相號字,謂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謂輕捷者為張飛燕,謂聲大者為張雷公,其饒鬚者則自稱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稱李大目。張璠漢紀云:又有左校、郭大賢、左髭丈八三部也。

因此出身常山真定的趙雲,既跟隨過擁有白馬義從的公孫瓚,多少會帶有趙雲的坐騎可能是白馬的主觀式印象,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至於三國演義的趙雲形象就不多談了。


不論趙雲所騎乘的白馬是在那個時期:白馬義從時期、當陽長阪時期、從外水上江陽時期、漢水空營計時期、一次北伐箕谷疑軍時期。

趙雲所騎乘的白馬,即是我所謂的良馬,原因同上所引用的白馬資料。

在三國有名的赤馬-「赤兔」,雖然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民謠傳說,不過與白馬相較,白馬較接近原始的野性。

如:「白馬河的白馬」一呼而能得到眾馬的回應。

比起《三國志》兩則關於赤兔馬的資料,我反而相信白馬在三國時代的軍士心中擁有更高的地位。

畢竟,白馬傳說可是從胡夷而至界橋,後延燒至樊城的白馬將軍。說不定劉備的「時先主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這「烏丸雜胡騎」中也有白馬義從在呢!
 
筆記:
公孫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應意指手持長戈作為緊密陣形,防止敵兵用騎兵隊突破。
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這有點像是雁行陣,由左右兩邊先發動騎兵隊攻擊敵軍
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白馬義從應該是馬弓隊,以騎射的方式攻擊。但數量上比起兩翼的騎兵隊應較少
 
 
鑒於穿越小說裡,主角動不動就研發出雙蹬以及馬蹄鐵
可想而知,三國時期的單邊馬蹬只是為了讓騎兵方便上馬
「無奈三國」中,有一段話
張飛:當初我師父硬逼著我騎在馬上揮舞兵器,用力過猛就會摔下來,這使得我必須夾緊雙腿,以致於我的下盤非常穩固(懶得重新找,我把我印象中的意思打出來就好@~@)
 
「惡漢」中,描述公孫瓚最喜歡的一首歌: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脩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
似乎公孫瓚比較適合與屬下一同沙場征戰的生活...?
 
先前在一本被作者自己腰斬的書(還沒出書就是),重生之白馬將軍
描述東北王張作霖被日本軍閥炸死後,穿越到三國變成長相俊美的白馬將軍公孫瓚
裡頭的描述到是變成公孫瓚善始「雙矛」
原因為何?
文中描述,公孫瓚與劉備同為盧植的弟子
因為公孫瓚善使雙矛,因而在劉備投靠公孫瓚後為了拉近觀係,也使用了雙矛
但是因為劉備的手太長,所以拿雙劍剛剛好
所以這關係是逆推回去的?
劉備用雙劍>劉備和公孫瓚是師兄弟>公孫瓚用矛>公孫瓚善使雙矛
這倒是作者自己穿鑿附會了
 
在「張遼新傳」中
裡頭有描述,穿越成張遼的主角發明了「槍」這個武器
從而讓趙雲改矛用槍
依照下文所述,三國是有槍這個東西的阿...
 
http://forum.gamer.com.tw/C.php?page=1&bsn=09188&snA=58738
先來看一下官方職業介紹
槍,百兵之王,古稱之為矛....
 
一般是指長槍
也就是比較屬於武術的那種
跟長槍很像
一般來說手能握的地方(棍)會比較短
輕,能單手揮武或是投擲
 
不多說
直接po專業的介紹
槍與矛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但總體而論比較大的差別在於具有殺傷力的槍頭。近世的中國槍通常會裝上槍纓,可擾敵視線及阻塞敵方血液噴出(槍頭刺中敵身時),矛則沒有。古時矛為人類的主要狩獵工具,後來演變為戰爭中使用的武器。一般而言,矛指身輕而且能作投擲的武器,而槍多指以手緊扼使用,不會主動用作投擲的武器。
 
 
另一人的發言:
 
  在英文中,「Spear」可解作槍或矛。 「Javelin」,可稱作擲矛或標槍,多為較輕身及專門設計作投擲用途的Spear。
 
  中國標準的槍形的武器總共有「」、「」、「」等稱呼,「矛」和「鈹」這兩種稱呼比較早出現分別是在商代東周,「槍」與「槊」則是在三國時代才出現,所以三國時代前無槍與槊一詞
 
  槍頭形狀:有些槍矛的刃部被製成焰刃狀的槍頭,蛇矛,亦作蛇矛槍,因於棍的頂端有如蛇般彎曲的雙面刃而得名。蛇矛除了能像槍矛般刺,亦能砍。(演變所附加的功能)
 
  從我看過你給的資料上來理解,這種長槍型武器本來是從古代稱之為「矛」的器具慢慢演變成後來較多稱之為「槍」的武器,在遠古時代本來器物就不先進,所以矛這種東西相對的可能無法像槍一樣有比較強大的殺傷力,隨著器物演進,這種武器也賦予了更多功能或者強化本身的缺點,我理解的意思是:槍是矛隨著時代演進的產物,沒有商周時代的矛,也就不會有演變的槍,倒是不懂硬是將兩者區分有何意義。所以你的意思是、當矛消失了之後馬上出現槍,或者是當槍出現了之後矛這種東西就不存在了嗎?所有的器物都是慢慢演進的,形似的兩種東西都會有重疊的時代,當處於過度階段的工具,實在沒有硬是要賦予它什麼名稱的必要吧
 
 
 
制於馬具...
    马鞍和马镫是全套马具中继马嚼和缰绳之后最重要的发明。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因此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骑兵就是如此。
甚至在宮下英樹所繪製的「戰國」系列漫畫裡也有說
武田赤備隊(即武田騎兵)乃是騎馬制戰鬥地區後,下馬戰鬥
 
    尽管有这么多的文献证据证明汉代鞍镫的存在,缺乏考古方面的实证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所发现的最早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是东汉末年作品,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图2)和鞍马彩绘木雕;而最早具备马镫的雕塑作品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中的骑马乐俑(图3),因这批俑中有马镫者只是在马身左侧鞍下有一个三角型镫具,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侧则没有,且骑者的脚也未踏于其中,所以被认为是马镫的雏形,即用于上马的器具;致于最早的实物双马镫,则是辽宁北票十六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鎏金铜裹木质马镫(图4)。但迄今为止,对于西汉和东汉初年的高桥马鞍及两汉马镫,却始终没有发现其实物和能够证明它们存在的艺术作品。

    未发现不等于没有。既然通过史书可以推测出它们的存在,就应该从“为什么这些东西没有出现”的方面去思考。

    鞍镫产生于东亚是肯定的,但它们的发明是否中原汉地呢?从需求促成发明的角度上讲,很难想象一个以稼穑为生的农耕民族会比终年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对此有更急切的需求。从而可以推断,最早发明鞍镫的荣誉更应该属于匈奴等北方民族。这样,寻找其实物证据为何不存的方向就应转向匈奴。

    如前面所说,公元4世纪入侵欧洲的匈奴人使用木制的马鞍,而他们所使用的原始马镫也只不过是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由于无论是原来居住还是西迁途中经过的地域,多半是稀树草原和沙漠,缺乏树木,这必定会限制制作高桥马鞍的数量而仅供贵族和作战士兵使用;同时在需要将供应不足的木材用于制造马鞍和弓的情况下,也不大可能再改进制造木质马镫,致于主要用于打造武器的金属则更加缺乏,用其制造马镫更加不可能。因此4世纪时的软式原始马镫应与两汉时代的匈奴马镫无大差别。反观冯素弗墓的双马镫,已经是很成型的东西,自然不会是后世马镫的祖先。那么在此之前,必定经历过一个相当长阶段的原始状态。因为西方记载中匈奴的“绷带”状软式马镫已具备了后世马镫固定双脚的功能,因而与长沙西晋墓骑俑仅用于上马的单镫相比,它更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马镫的祖先,而上马用的镫具只不过是为真正的马镫提供了外型上改进的榜样而已,因双镫也有帮助上马的功能,所以在它改进之后单镫就被取代了。 说到这里,一看便知,原始纯木质马鞍和用皮革、麻纤维制作的马镫(或者说只是一种“绑带”而已),甚至是后来使用木制而无金属外皮的马镫,都是极易腐朽而难于保存至今的,即使能够保留下来,那些外表仅仅是一条麻布、皮带的物品,要准确判断它们的用途也是难上加难。这就是为什么始终没有发现汉代马鞍尤其是马镫的原因。

    除去这些,还有一些国外考古发现和国内存在争议的艺术作品。如上世纪初蒙古匈奴墓地的发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诺音乌拉山脉一座陵墓墓室中的随葬品,这座陵墓是1912年一位蒙古采金工程师偶然发现的,1924年对它进行了科学性发掘。……幸运的是发现了一只中国漆杯,上有两段铭文,因此得以确定六号墓的年代:公元一世纪初左右。事实上,这是匈奴单于乌珠留的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备鞍的马匹。马勒、马嚼和马鞍类似于斯基泰时代阿尔泰地区的同类物件。马鞍通常由填以毛料的两块皮垫构成,不过少数马鞍配有一个木框,前后装有鞍头,并且配备马镫。配有马镫的马鞍象征了一大进步。”(29)乌珠留单于死于东汉初年,如果能够证实这真是乌珠留的墓,无疑是给汉代鞍镫的存在增加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另外据称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个贵霜(公元1~5世纪)铜壶,壶壁浮雕花纹上有两个手持长矛的骑马骑士,马上均有绳索状脚镫。(30) 而云南石寨山发现的处于西汉时期的古滇文化青铜战争场面贮贝器的顶部,也有一个骑无鞍马者的鎏金塑像,其双脚拇趾套在鞍前垂下的绳圈中,起到马镫的作用(图5),虽然其形制决定了只能用于跣足民族,但它的存在至少说明马镫的早期形态应近乎于此,而不是由上马用具发展而来,同时也表明了高桥马鞍的发明不一定早于马镫。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中,有一头横卧的石牛,在其背部即有线刻的鞍镫,是欧亚大陆能见到的最早骑镫,但其制成年代受到怀疑,原因是有人认为其上骑镫系后人所刻。而证据确凿的反映西汉马鞍和两汉马镫的文艺作品一直都没能找到。 鞍镫的实物不易保存是客观现实,可为何汉代的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中也没有它们的影子?这个问题比较令人费解,但至少有一种解释可以初步说明其缘由,那就是审美方面的原因。在历史传统中,一件新物品投入应用后,经常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在美学上被人们——尤其是艺术工匠——所接受,在此之前制作的很多作品都仍然会保留它出现前的样子,即艺术创作上的“惯性”。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中国晋代以后也不乏表现没有鞍镫或有鞍无镫之骑手和马匹的作品。比如图6中的持槊骑兵和图7的披铠骑士,皆无鞍镫的痕迹,而使用长槊的作战方式与加剧骑手不稳定性的重甲骑兵的产生,都是以鞍镫的使用为基础的。再如在唐朝,马镫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昭陵六骏”身上的镫具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图8),但图9中的骑马队伍却都未装备马镫,如果说是平民百姓缺乏财力倒还罢了(其实一副马镫也不见得是什么很贵的东西),而这里却是堂堂王家的盛装出行,且其所行路程也不会很短,否则规模如此浩大、擎着众多旌旗就没有意义了,那为什么所有的人还都让双脚空垂在那里受累呢?这只能说明绘制这幅画的人无视马镫的存在,也许他是感觉不美观,或是有其他什么原因,但终归是未将其画上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国,在西方中世纪以后的美术作品中,也往往出现忽视马鞍和马镫的倾向,如图10中的匈奴王阿提拉,既无马鞍又无马镫。众所周知,正是匈奴人的三棱椎箭、高桥马鞍和原始马镫打败了罗马人的大盾、投枪和短剑。此种“疏忽”如果不是故意的,很难说得通。这种东西方艺术创作中共有的“惯性”对鞍镫进入艺术作品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和迟滞作用。
 
“两汉时期马鞍子也是没有发明的,三国有没有还无法定论,所以无法在马上直接厮杀,演义中三英战吕布也许就没这么潇洒了,马都夹不住。”的观点,说明对古代历史熟悉的同道很多。
  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因为以前没有了解过,于是去网上查。搜到的较可信的内容我组织了一下:根据现有的说法,东汉末年出土的骑俑已经有单边马镫和高桥马鞍,也曾出现在木雕上,但从未见过实物证据。
  但我贼心不死,回去翻书进一步求证,后来在袁庭栋所著的《解密中国古代战争》中找到了更有力的佐证,有段相关的文字我摘录了下来:从我国的考古资料来看,殷周时期的马主要用于驾车,所以没有鞍。战国时期出现了供骑乘的鞍垫,现在在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的陶战马身上可以清楚地见到,或可称为“低鞍”。......文献中最早的马鞍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六韬》“车骑之将,军马不具、鞍勒不备者,诛”,和《史记.留侯世家》“下马踞鞍而问”。今天仍在使用的高马鞍的形制形成于西汉,王室贵族已经“盛饰鞍马,竞加雕镂”。(可见“鞍垫”始于战国,成熟的“高马鞍”始于西汉)
  ......已知最早的马镫见于长沙西晋墓出土的陶俑,是只起上下踏脚作用的短蹬。在东晋的陶俑中就见到了有如今天还在使用的长蹬。已知最早的长马镫的实物是在辽宁一座北燕时期的墓葬中发现的.......(可见马蹬直到三国以后的晋代才出现并发展成熟)
  早在《庄子.马蹄》中就有记载“善治马”者的治马措施是“烧之,剔之,刻之,烙之”。除了“烙之”是烫印记,前三样都是修马掌的举动。(说明马蹄最早出现,至今至少两千年)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国时期的英雄们,骑马厮杀时有鞍但无蹬,脚没有着力点,要靠双腿夹紧,小腿用力尤甚。
  由此也可以想象,三国时期的英雄们,如果碰到小腿肚抽筋,那原因只有三个:1、缺钙;2、没有热身下河洗澡;3、长期骑马。
 
 
筆記:
馬鞍以及馬凳都已經存在了
馬蹬只有在馬鞍左側,謹及小腿一半高,推測是上馬用的(馬蹬到晉代才發展成熟)
 
總結:
白馬
皮甲or輕甲(輕騎兵)
單邊馬蹬(位於馬鞍左邊,謹及小腿一半高)
馬鞍(到底是高馬鞍還是低馬鞍阿...)
馬嚼
韁繩
槍、彎弓、雙頭鐵矛(上述文中有說,槍為百兵之王,但在相聲瓦舍中卻說,槍是兵刃之賊。惡漢中對公孫瓚的描述則是手持馬槊)
 
口號:「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684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三國|軍團|公孫瓚|白馬

留言共 1 篇留言

ST聖天
嘛~~俺三國熱愛馬超=ˇ=

08-14 21:30

五右衛門
馬超...
基於某些原因目前是在查公孫瓚白馬義從的資料
也許之後會去查馬家軍吧= =+
是說相較於馬超、馬岱和龐德
我更希望能看到以馬休、馬鐵為主角的穿越小說呢...08-14 22:24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j1109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FF16(7/25,錢包... 後一篇:點名文 part2...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in881205大家
小屋不定期更新冷門西洋歌曲推廣與Reddit鬼故事翻譯唷!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1:50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