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東亞史地的情懷與反思(一):日本學者眼中的中國

坪圳氏共和國人 | 2022-07-03 00:29:55 | 巴幣 1372 | 人氣 648






本書有多位作者共同寫作,有作者名會特別標出
 
  本書集結了六位日中歷史專家,拆解雙方典籍上對於彼此的印象,也從歷史脈絡、世界影響力、地域研究重新認識中國,也許能夠界定日、中、臺三方複雜糾結、恩怨難斷的關係。
 
  畢竟,談到自家歷史的時候,無法迴避中國,這是日本與臺灣的相同情結;不得不談,最好就是詳細完整的一次到位。
 
 
   「你對中國的印象如何?」擁有東大文學博士學位的鶴間和幸先生,曾在課堂上詢問文學院的大學生們這樣的問題。
 
  那是二零零五年五月底,講台下的學生,大多是歷史系二、三年級生,對於中國議題非常關心。正逢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六十周年,又碰上反日抗爭的風潮、靖國神社等問題,在日中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問到這問題,具有一定敏感性。學生回答也大致分為三種:有好感的正面印象、嫌惡的負面印象、好壞參半的印象
 
  《三國演義》所描述的古代英雄豪傑的世界、重視仁義的武俠世界、豐富的飲食文化、悠久歷史文明、高山大海的壯麗景色、一個給予日本莫大影響的國家等,是日本學生所抱持的正面形象。
 
  相對於此的負面印象就是,激進的權力鬥爭、懸殊的貧富差距、環境汙染、藐視其他國家的大中華本位思想、國民易陷入狂熱狀態、情感表現激烈、反日情緒高漲等。鶴間先生認為,中國能同時給人兩種落差極大的印象,便是一個特色。偉大文明與強烈愛國主義、富裕的沿海城市和尚未開發的區域、悠久的文化和嚴峻的政治情勢、豐饒的大自然與喧鬧的大都市,都是日本人對中國的普遍印象。
 
 
  日本人從近代開始,在評價過去文明中國的同時,也對於眼前的現代中國,抱持難以理解的負面印象。文明中國與現代中國,對日本人來說,就像是古典漢語與現代漢語的差別。接受漢字文化的日本人,能夠使用漢字標註訓讀的方式,研讀古典漢語,而且不會意識到自己在讀外國語言。
 
  雖然透過閱讀典籍,讓日本人對文明中國產生欽佩之感。但若是以近代以後的西歐文明價值來檢視中國的話,又會讓人產生如同侵略戰爭時期看低中國的情緒。這些學生的想法,跟二十五年前鶴間教授初次執教鞭之時,並無太大差異。
 
 
  還有一提,比起歐洲人認為的「紙、印刷術、羅盤、火藥」是中國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但是對日本而言,中國的「漢字、儒家思想、律令、佛教」則是更加重要的四大發明。對於當初尚未發明文字的日本,使用了中國發明的漢字來標記日語,才有今天的發展。儘管日本受惠於古中國文明才有今天,且日本與中國地理上的距離並不遠,但是日本要理解中國,仍不是簡單的事情。
 
  為何呢?因為在東亞大地上,混居著各式各樣的民族,彼此不斷進行接觸與激盪,才出現所謂的中國文明。日本不了解這些文明形成的困難,還有背後多樣化的元素,就吸收了現成的中國文明。例如,對於語言種類多樣化的漢人來說,漢字是一種用眼睛就能閱讀理解的便利工具。日本並不了解,就用自己的日語讀音去標記、使用漢字。
 
  因此,日本人透過漢字寫成書籍去認識中國,專注在儒家思想等方面上,卻脫離了中國庶民的生活文化,造成認知上的隔閡矛盾。鶴間教授在此要提醒的是:不要忘記中國文明也跟其他文明相同,也是接受大自然的恩惠後才發展出來的一種智慧累積。
 
  另外,歐洲人有著將日出之地視為東方(Orient)的說法,對於中國人來說,「東方」也不過就是相對於「西洋」概念的「東洋之地」;換句話說,傳統觀念上,中國對於東夷是沒有鄙視之意的,甚至傳有遙遠東海彼端,有著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面有著長生不老的仙人傳說。
 
  但是,身為「東洋人」的日本卻侵略了中國,中國的日本觀也因此產生劇烈的動搖與變化。筆者我猜測,鶴間教授的意思是,除了所謂「天朝上國」的大國政治尊嚴遭到嚴重侵害這種認知操作,庶民傳承的歷史觀感也受到衝擊、自身也遭受重大損害一事,也須留意。這才是面對歷史負責的完整態度。
 
 
 
  擁有東大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任職立教大學文學部、專攻中國社會史的上田信教授,則是要開始介紹一個華人習俗:正確使用親族稱謂(這裡有台灣年輕人不知道嗎??)。
 
  在早先漢文化社會,並沒有「你好」一詞,這是近代才開始使用。如果是解放前的中國,常用的是「吃飯了沒有?」由於過去的庶民總是為了三餐煩惱,這種問候是為了給予對方關心自己生活如何的感受。不過,在步入經濟小康的現代中國,已經不太常聽到了。
 
  中國的親族分為父方和母方兩邊,丈夫親屬與妻子親屬的稱謂,也必須嚴格區分。這與日本還有其他文化當中,不論父母哪邊的長輩一律稱為叔叔阿姨就可以的習慣,是大不相同的。
 
  必須注意的是,漢字當中本來就沒有可以對應「brother」這個不分上下關係的字彙存在。以年齡高低來決定兄弟間長幼有序,或是按照彼此親屬關係、友情發展來決定誰是長、誰是幼。身為兄長的人想要維繫這種關係的話,就一定要篤行「」、「」之道,為人弟者亦須服從如此關係,環繞著「義」、「信」的無數故事,正是中國的原動力。(筆者吐槽:現代怎麼覺得,只有幫派還在這樣過生活??
 



  還有一點,就是華人很重視的輩分,也可以叫「世輩」。兩個陌生人相遇的時候,會各自回溯、確認對方父親、祖父、曾祖父等父系祖譜,若是發現任何一位共通的父方祖先的話,就會視對方為同族之人,彼此間稱呼及交往方式也會有所變化。作者甚至以徐克執導的《黃飛鴻》系列、劉偉強執導的《古惑仔》等香港電影來舉例,輩分觀念至今在華人社會生活圈,依舊有影響力。
 
  像是這樣以父方的共同親屬為思考中心形成的集團,在中國就是叫「宗族」。一般來說,以共通祖先為起點,掌握時而擴大、時而縮小的宗族動態,現代人必須根據祖先來劃分彼此關係遠近。
 



 
  世輩較接近共同祖先者為「」,離共同祖先較遠者為「卑」,彼此稱呼方式也是以這個尊卑方式而定。在宴席上遇到長輩就必須讓座,遇到同輩則講究誰的年紀比較大來決定順序。這就是以世輩為基礎模式形成的秩序規矩文化,稱為「輩分」。
 
  漢族為了明示這個規矩,想出各式各樣的方法。其中一項,就是各世輩的名字,在命名的時候會將名字給確定下來,就是所謂的「字輩」。名字如果是兩個字,第一個字要使用世輩代表字,單名的情況則必須使用共同部首。
 
  舉例來說,像是孔姓家族,共通祖先是儒家思想的開創者──孔子,儒家思想又是維持中國整個國家體系的理念,國家的權力就介入其中,決定孔家的名字用字。明帝國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決定了十個字,崇禎皇帝也制定了十個字,清代的乾隆皇帝也制定了十個字給孔家替子孫命名。到了民國時期,孔家第七十代子孫自行制定了二十個字,然後取得北京政府核准,詔告各省縣,孔家第五十六到一百零五代的字輩如下:
 
  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字輩」這個制度,在宋代的時候開始流行,被許多宗族採用。而在韓國,這種命名方式也很常見。然而,一九五零到七零年代的中國,認為字輩命名乃是封建制度下的產物,因此對此批判並廢止。人民多改採用「」、「」等革命相關文字,或像是「大慶」這樣慶祝發現大慶油田的文字來命名。到了八零年代,字輩命名傳統似乎有復活的跡象。



 
 
  當輩分不恰當的狀況出現,甚至會令習慣這套規矩的漢人感到心理不適。賦予親族之間關係的秩序,調整義兄之間的上下尊卑,這就是所謂的輩分,是日本所沒有的文化。上田信教授表示,他曾經被一個中國留學生問起這樣的問題,那位學生研究主題,是將盧梭思想引進明治時代的日本思想家──中江兆民。
 
  她感到不解的是:一八七四年出生於「足輕」(武士家族)之家的中江兆民,在他十四歲那年,因父親過世而繼承家業,卻也成為了祖父的養子。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變成祖父養子,他所屬的世代/輩分不就提升一級了嗎?變成跟他的父親同輩,這樣輩份關係不就是亂七八糟嗎?
 
  上田信教授告訴她,日本人沒有輩分觀念,並做出一番說明。不過,在那位留學生心中,中江兆民是一位將民主主義引入日本、值得尊重的思想家。但若是以漢人角度觀之,卻覺得中江兆民來歷有違禮俗、產生違和感。這讓她感到意外與衝擊。在中國,收養子並不算少見,但是原則上仍以與自己孩子同輩為對象。
 
  筆者只能說:看來《陸貞傳奇》等宮廷劇提到的鮮卑人習俗叔娶寡嫂,對漢人來說於禮不合的嚴重性,果然存在一定的可信度。
 
 
 
  另外,上田信教授也分享一個經驗:二零零三年的西安,爆發了大規模反日運動,他的一位學生正好在西安留學,因此非常擔心他的安危,也注意到不同世代的學生差異。
 
  一九八零年代的學生們,都是聽聞身邊的人以第一人稱的立場,訴說「自己」在戰爭中的具體受害狀況。他們聽到的都是祖父母世代的人親自訴說如何被日本人所傷、親友是如何被殺等,都是說話者親身經歷之事。相較於此,二十一世紀這個世代的大學生,則是透過教育或電視連續劇、電影等媒介得來的、間接體驗了解戰爭的歷史。
 
  關於戰爭經驗,上田信教授認為日本人都誤解一件事,以為都是透過間接經驗得知的話,人們的受害者意識就會淡化。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反而會因為間接途徑,造成想像力無限上綱。
 
  換句話說,如果是親身體驗,是不會超過體驗範圍過度膨脹,如果是透過故事形式傳遞的話,那就不一樣了。日本企圖將戰爭責任問題延後解決,期待時間久了,直接經歷戰爭的當事人都去世後,這些歷史上的對立就會獲得解決,這個天真的期待可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關於中國,日本還有一個認知謬誤就是:誤以為中國政府與民眾追究戰爭責任方面是一體的。不過,中國政府與中國民眾(所謂的老百姓)之間,事實上是存有鴻溝的。
 
  二零零四年四月,這是上田信教授留學結束後首度在中國長期生活,這也是中日關係風起雲湧,在政治上彼此強烈不信任對方的一年。在網路上瀏覽國際新聞的同時,發現到日本只要遇到甚麼事,就會描述成中國的威脅。事實上,當時的中國媒體報導態度,會發現中國政府為了不讓老百姓反日情緒表面化,會進行控管動作。
 
  像是亞洲盃足球賽的決賽,日本隊有一球是先手球犯規後才破網而入的,裁判卻沒有注意到,這一球誤判甚至讓日本隊追平比數,贏得冠軍。不過當年的央視,卻是做出冷處理。
 
 
  在日本,許多民眾對於周恩來持正面評價,主要是因為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庇護許多知識份子,拯救避免更多文化資產遭到破壞,和毀譽參半的毛澤東不同。不過,上田信先生當年在中國留學時,卻有人跟他提到,周恩來犯了一個大錯誤。這個大錯誤,就是一九七二年中日建交的時候,周恩來表示中國願意放棄戰爭賠償一事
 
  就是這件事,讓共產黨在面對老百姓的時候,陷入兩難局面。因為從頭到尾執行抗日戰爭的,只有共產黨而已。當年蔣介石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認為與其先抗戰,應該先根除國內的反對勢力。相較於國民黨的行為,共產黨則是長征華北,持續貫徹與日本作戰的立場,這也是共產黨政權正當性的歷史根據所在
 
  因此,共產黨政權經常向人民提到過去對日抗戰歷史,且要凸顯共產黨軍隊的英勇,勢必也得描述日軍的殘暴。對於實際受到戰爭傷害的老百姓來說,自己向日本索求賠償的機會卻在中日建交的過程中,被硬生生地奪走了。因此若是過於強調日軍的殘暴,老百姓的批判矛頭,也有可能轉向當今政權。



浙江省義烏市的崇山村-現存戰爭遺址
 
  關於中共政權在控管抗日情緒的證據?一般抗日劇拍攝時,傳統日本兵的形象,就是士官/兵長要留一撮小鬍子、莫名其妙的虛張聲勢、要笑不笑的開槍,張嘴閉嘴都是王八蛋(Bakayaro)、吃飯的時候會喊「meshi、meshi」,軍隊面對群眾都是面無表情地在移動。像是上述形象,已經有點像是觀眾的默契一樣被搬上大螢幕。
 
  對於中國政府來說,這種不煽動情緒的僵硬刻版印象,才是安全的。這些被定型戲劇化的日本兵,與現實中的日本人也是切離的狀態,換句話說,純粹只是抗日戰爭中擔任全國敵人的樣板角色罷了。觀眾在觀看同時,不會思考日本是否真的有這種人,就好像美國不可能真實存在超人一樣。
 
  在日本也擁有高知名度的中國演員姜文,其所執導的電影《鬼子來了》,由於沒有取得中國政府的許可,就擅自參加國際影展播放,中國政府禁止其在國內放映,也強制暫停了姜文所有導演活動。為什麼中國政府要嚴格處理這部電影呢?上田信認為,實際去觀賞這部電影的話,會發現這部片多是採用形式美學的手法描述日軍集體殘暴行為,關鍵可能就出現在這個地方
 
  這些日本人演員在詮釋一些諷刺橋段的時候,因為導演嚴格要求,帶給我們觀眾的是一種會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臨場感、真實感,這和過去中國電影中常見的日本兵,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形象。
 
  (在中共黨治理下,連仇日都已經娛樂化不能好好紀念?不知道該笑還是該憐憫wwww)
 
 
            (下一章待續)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帝國人
我喜歡姜文,尤其是讓子彈飛,鬼子來了也是,是公允的看待中國國內事務的導演跟演員,而且成就很高(法國文藝騎士),至於中國史的學習,有不少人覺得刪減中國史到底行還是不行,因為中國不像羅馬476跟1453就已經爆炸了,他還在而且有很強的政治影響力加上負面形象,但中國史必須要讀,就跟在西方不能不讀羅馬史一樣,況且仇恨值都在垃圾共產黨身上,民初的大師不能抹滅,所以日本的漢學才這麼發達(畢竟政治經濟相關又有文化聯繫),內藤湖南一類的學者對於中國史的研究實際上多了很多角度,不若錢穆一類的史學家或多或少都有點民族主義情緒,所以嘗試用多種角度去看,在中國專制的政治下,這也是必須的
2022-07-03 00:51:54
坪圳氏共和國人
感謝,帝國人來得真早~~
2022-07-03 00:53:56
坪圳氏共和國人
其實放入東亞史,脈絡更完整
2022-07-03 01:03:57
οπτασία
好文章! 感謝
2022-07-03 06:22:12
坪圳氏共和國人
不客氣~
2022-07-03 06:41:52
大漠倉鼠
一個超級沒有安全感的政權,什麼都要管又什麼都管不好XDD
2022-07-03 08:14:42
坪圳氏共和國人
倉鼠早安,難得這麼直接批判呢~~
2022-07-03 08:16:29
冰河裡的胖蟹
有一本美國人研究日本人的人類學研究成果用菊與刀形容日本的兩面性,不知道中國可以用哪兩個東西來形容
2022-07-03 17:39:33
坪圳氏共和國人
怎麼形容都會辱華XDDD
2022-07-03 20:20:35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