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Razer無線滑鼠新力作-Viper V2 Pro

淚眼風 | 2022-06-04 13:17:37 | 巴幣 1338 | 人氣 7112




Razer推出了最新高階無線滑鼠《Razer Viper V2 Pro》,從一推出就受到很多玩家的關注,與上一代Viper Ultimate相比有非常多不同的地方,也做了相當多的改進,目前有黑色以及白色可以選擇,黑色版為58g,白色版為59g,這是因為漆面不同的關係,其他部分都是一樣,採用最新與原相合作的Focus Pro 30K 光學讀取頭,除了各項規格為市面上讀取頭最高以外,也擁有更好的表現相容性,與上一代相比更省電,非對稱中斷、智慧追蹤、動作同步這些功能增強,在至少2mm厚的玻璃上可以正常使用,採用了第3代Razer光微動,在手感上更為堤升;將使用充電座的充電功能取消,也取消掉兩側防滑橡膠、右邊側鍵、底部開關、指示燈以及上殼尾部的LOGO燈,這些取消掉的部分讓滑鼠減輕了非常多重量,有玩家覺得沒差也有玩家覺得有差,這些都是需要取捨的,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來了解《Razer Viper V2 Pro》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支滑鼠吧!!!



外盒是用上下硬紙盒的方式,與現在很多手機的外盒設計相同,採一貫的Razer黑綠風格,正面有滑鼠圖片、型號、特點圖示、Razer標誌以及HyperSpeed標示。




側邊有標示內容物。




背面為滑鼠特點介紹和多國語言介紹。




上紙盒內有泡棉將滑鼠壓住,滑鼠則是用塑膠泡殼固定。




內容物有Razer Viper V2 Pro、2.4GHz接收器、USB轉換接頭、Razer SpeedFlex充電線材、防滑貼、歡迎卡、說明書、Razer貼紙。




規格

連線方式:

無線Razer Hyperspeed Wireless(2.4GHz)、

有線SpeedFlex 充電線 Type-C

電池續航力:最長可使用 80 小時(持續以 1000Hz 動作)

讀取頭:Focus Pro 30K 光學讀取頭

DPI:30000,原廠DPI設定為400、800(預設)、1600、2400 與 3200

最快傳輸速率:1000 Hz

最大移動速度IPS:750

最快加速度:70G

可編程按鍵:5

微動開關:Razer第3代光學微動,9000萬次點擊壽命

內建記憶體設定檔:1

鼠貼:100% PTFE

線材:SpeedFlex 充電線 Type-C接頭

尺寸:126.7 x 57.6 x 37.8 mm

重量:黑色58g、白色59g



Razer Viper V2 Pro外型與Viper Ultimate相同,但取消右邊側鍵,只有左側有側鍵,為對稱右手設計不打洞的輕量化無線滑鼠,重量部分Viper Ultimate為74g而Razer Viper V2 Pro黑色版58g、白色版59g,重量部分減少了20%左右,兩個顏色重量差了1g是因為漆面不同的關係;Razer Viper V2 Pro外殼一樣採用磨砂漆面,但比起Viper Ultimate更粗所以防滑性更好。



評測為Razer Viper V2 Pro白色版本。













附的防滑貼片,可貼於左右鍵以及兩側。如果希望有更好的防滑效果可自行黏貼上去。




Viper Ultimate兩側是有防滑橡膠設計的,而Razer Viper V2 Pro則是取消掉,兩側與上殼相同為磨砂漆面,我自己使用是覺得不會有滑掉的情形,如果希望有更好的防滑效果就自己將防滑貼片黏貼上去。



Viper Ultimate的防滑橡膠有許多玩家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因為磨擦的關係造成防滑橡膠損壞,現在取消掉而是採附上防滑貼片的方式我覺得是比較好的方式。




左側兩顆側鍵點擊感明確,不管是直接按或是上撥的方式都相當不錯。







與Viper Ultimate相比,Razer Viper V2 Pro按鍵比較凸出,這樣的設計在按壓時不會有拇指肉陷進去的情形。




左右鍵採分離式設計,微動開關採用Razer第3代光微動,手感明確,比起2代又更為明確。



光學微動開關因為是採紅外線觸發,點擊壽命會比一般採用接點觸發的微動開關高很多,因為沒有氧化、變形的情況,反應時間也比較快。




滾輪採用凱華編碼器,外層有橡膠材質包覆,刻度感普通,中鍵點擊感明確不會過硬。




滾輪的高度比起Viper Ultimate的更高一些,在滾動時比較不會有誤觸中鍵的情形發生。




滾輪後方為訊號、電源、DPI的指示燈。




上殼尾部有Razer LOGO,取消了發光設計。




與Viper Ultimate對比,燈光取消對於喜歡的燈光效果的玩家會覺得滿可惜的,但我個人對於燈光是可有可無的,而且這樣也滿好看的。







底部可以看到與Viper Ultimate有很大的不同,取消了接收器收納處,因為沒有支援充電底座所以也沒有了充點接點機構,也取消獨立的電源開關。




充電底座雖然方便,不使用時滑鼠放著也相當好看,但接點會有接觸不良的情形出現,如果遇到的玩家可以試著用電子接點清潔劑清潔看看,Razer Viper V2 Pro取消掉可以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但還是覺得滿可惜的。




鼠貼採用100%的白色鐵氟龍材質,改為圓滑的設計比較不會有刮鼠墊的情況發生。







將電源開關以及DPI切換整合在同一顆按鈕,長按為電源開關;DPI預設共有5段可調整,400/800/1600/3200/6400,可透過軟體調整DPI以及幾段。




採用與原相合作開發目前市面上最高階的光學讀取頭原相PAW3950。



DPI最高為30000,IPS為750,最快加速度70G,比起上一代更為省電可達80小時的續航,對於表面的相容性表現更好,在厚度2mm以上的玻璃也能正常運作,精準度達99.8%,非對稱中斷段數更多可調整更細微。




滑鼠前端為線材接孔,連接線材可做為有線滑鼠使用或是充電;終於換成了大家期待很久的Type-C接頭了。







Razer Speedflex線材可連接滑鼠充電或是做為有線滑鼠使用,另外可搭配USB轉換接頭使用。



線材附有塑膠整線帶,線材採用定製的Razer Speedflex線材,不是那麼很軟的傘繩線,軟硬適中,搭配鼠線夾移動滑鼠時阻力不會很大。




USB轉換接頭與線材連接後,放置在桌上離滑鼠比較近訊號較強,也比較方便插入拔起。(2.4GHz接收器出廠已經插在轉換接頭上)




使用Razer Synapse 3軟體

說明從左到右,由上而下



共有四個介面

自訂為按鍵設定,可設定的功能有鍵盤功能、滑鼠功能、靈敏度、巨集、裝置設定切換、切換設定檔、Razer Hypershift鍵指定、啟動程式、多媒體、windows捷徑、文字功能、停用。



下方可切換標準以及Hypershift,Razer Hypershift鍵就是類似鍵盤Fn鍵功能,透過複合鍵的方式讓滑鼠的按鍵功能增加,這功能其他廠商也有,我覺得這樣的設計相當不錯。




性能可設定DPI、Hz,另外可進入Windows滑鼠設定。



DPI可設定需要幾段或是1段就好,DPI以100為一個單位調整,最高為30000 DPI



Hz可調整125、500、1000。




校準的部分就是滑鼠墊表面校準



智慧追蹤就是不管在哪種表面,只需要調整你想要的工作高度,有低中高3段可選。




勾選啟用非對稱中斷,抬升距離有26段,放下距離有25段,可自行調整適合自己的。




電力部分可以調整多久進入睡眠模式以及設定幾%進入低電量模式,低電量模式時滑鼠的效能會下降,如果你是玩遊戲的玩家,建議將他設定低一點。




使用感想:

Razer Viper V2 Pro與上一代的Viper Ultimate外型相同,為對稱右手中尺寸滑鼠,取消掉右側按鍵這樣可避免因為握法的關係去誤觸到,低背的設計不管是趴握、抓握、點握都滿適合的,但還是要看個人喜好,如果是喜歡手掌靠在背上的就比較不適合了,中尺寸加上重量59g在移動上相當的靈活、輕巧,如果你之前沒有使用過那麼輕的滑鼠可能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適應,滑鼠重量越輕不一定一定越好,這部分還是要看個人的喜好以及習慣,因為電池的關係重心會比較偏後一些,但使用起來不會有容易抬頭的狀況,我會留手汗但不是很嚴重,側邊並沒有容易滑掉的情形發生,但如果想要防滑效果好一點可自行貼上防滑貼片。



左右鍵採用第3代的光微動開關,Viper Ultimate一開始是使用1代當時的手感很差,但2代就改進了許多,後面批次的Viper Ultimate也改為2代,現在3代的光微動開關又更進一步的優化,手感更明確不會有糊以及肉的感覺,在快速點擊時延遲低,不會有跟不上的狀況發生。



原相PAW3950是目前市面上最高階的光學讀取頭,DPI最高為30000,IPS為750,最快加速度70G,這些基本上是用不到的,精準度從上一代的99.6%提升到99.8%,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都無法感受出來,這些都比較屬於技術實力上的展現,但是表面相容性部分表現更好、更省電有更長的續航力這些就是有感的了,在FPS遊戲使用上非常的精準到位,不會有掉幀的情形。



模具的精細度、做工、用料都是很不錯的,售價為4590元,以高階滑鼠來說是還可以接受的;為了減輕重量犧牲了一些功能,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取消掉右側按鍵,對於左手玩家或是需要比較多按鍵的玩家是比較可惜的,Razer Viper V2 Pro目前的評價都是滿正面的,如果你需要一支無線遊戲滑鼠,那它會是一支滿不錯的選擇。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