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7 GP

緊張理論

作者:祅。│2021-09-15 07:40:22│巴幣:14│人氣:1022
※用手機看的人,傷眼抱歉

緊張理論又叫挫傷理論,英文是Strain Theory

緊張理論的概念很簡單,主要是在說,這個社會上的所有人普遍追求功成名就,像是賺很多錢,考試考很好這些東西。
這個理論有個重點就是他相信人性本善,還有主要著重在低階層的青少年犯罪。

當人們無法實現或到達社會期望的目標時,就會產生挫折或壓力。
但由於資源分配不均,因此不管是誰一定都會有受挫的時刻,所以根據這個理論,每個人都可能產生犯罪或是偏差行為。

雖然人心本善,但如果缺乏合法取得成功的管道時,人們可能會利用犯罪或偏差行為來達成目標,或否定該目標以其他目標代之。

而缺乏管道的這種情況大多存在於低階層青少年身上,因為他們的社經地位較中上階層的青少年低,缺乏合法達成目標的機會,在遇到挫折的情況下,他們多會選擇和自己有相同情況的青少年組成幫派團體,利用各種違法行為適應社會。

接下來是幾個和緊張理論有關的理論。

第一個是安格紐(Agnew, Robert)一般化緊張理論(General Strain Theory)

安格紐認為有各種事件會產生負面情緒,像是考試考不好,和朋友吵架等等。
他將這種情況稱為"負面情緒狀態(negative affective states)"而這種負面情形狀態可能由以下四種狀況引起:
負面情形
狀態
例子&說明
未能達成
正面目標
無法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
期望和個人成就的差距 和他人比較並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時,就會產生壓力和挫傷
個人正面刺激移除 失戀、親友死亡或重病、失業
負面刺激
出現
犯罪被害、被家暴、體罰、生活挫折
以上四種情況彼此獨立,但可以同時發生,並產生更大的效應。
而這些造成挫傷了因素,可能是慢性、反覆的一點一點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讓他越走越偏,也有可能一件事情就讓那個人大爆炸,然後犯罪。

安格紐的理論主要是在說明承受壓力和挫傷的人容易犯罪,解釋了為何社會上各階層的人會犯罪的原因,而非只聚焦於低階層者。

再來是墨爾頓(Merton, Robert)社會結構與亂迷(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墨爾頓認為每個社會都是由文化目標和文化手段構成,文化目標是社會上人人追求的社會理想,而文化手段則是追求理想的方法。

墨爾頓將文化目標和文化手段排列組合後,
得到了五種不同的社會適應方式:
文化目標 文化手段 說明
順從型
(Conformity)
+ + 最普通的普通人
革新型(Innovation) + - 普通的犯罪者
儀式者(Ritualism) - + 不在乎目標,只在乎過程是否符合規定或期望。例如宗教儀式、機關團體的組織
退縮者(Retreatism) - - 例如許多有毒癮的女性會藉由賣鮑鮑來換取金錢以購買毒品,其他像是精神異常者、自閉症者、乞丐、酗酒的人和藥物濫用者等
反叛者(Rebellions) +/- +/- 反叛者會試圖推翻原有的社會目標和手段,以新的文化目標和手段取代,這種人通常都是革命家

第三點是柯恩(Cohen, Albert)幫派副文化理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

柯恩認為犯罪行為是低階層少年是對中產階級文化和價值觀的一種反抗。
當出身低階層的小孩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獲得社會承認和老師的喜愛時,就會產生身分挫折、緊張和壓力。
這種時候他們會有以下三種適應方式:
適應方式 說明
進取小孩的角色
(the college boy role)
不管環境有多惡劣,進取小孩始終都會認真努力的追求自己的目標。在柯恩的理論中,這種小孩往往會因此遭受更大的挫折,但現實中卻是完全相反的情形。
街角小孩的角色
(the corner boy role)
街角小孩就像教室最後一排那幾個偶爾會翹課的同學,可能會在學校角落抽菸,作弊、不寫作業之類的,他們最後會留在對他們相對舒適的低階層中,從事體力工作,成為安定社會的一分子。
偏差小孩的角色
(the delinquent boy role)
因為無法達到中產階級的目標和要求,所以偏差小孩會用諷刺、嘲笑和敵對的心態看待現有的社會價值,柯恩稱這個現象為"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簡單來講,反向形成的蓋就是傲嬌XD
為了追求成功和安慰,偏差小孩會試圖用犯罪或是偏差行為取得他人的尊敬和榮譽,便慢慢形成犯罪副文化。

而這些身心靈受挫的小孩子很容易聚在一起形成幫派,最後成為犯罪副文化,且犯罪副文化的具有以下幾種特性:

1.非功利性
犯罪副文化裡面,犯罪通常是毫無意義的,他們不會因為需要錢而偷竊,只是因為好玩才偷錢

2.多樣性
犯罪副文化的犯罪行為具有多樣性,他們可能會偷東西、強劫、打破人家玻璃,反正他們覺得啥好玩他們就幹啥

3.邪惡性
犯罪副文化中的成員會犯罪只是想要享受他人的痛苦和違反禁忌的快樂

4.即時享樂性
犯罪並無長遠的目標,也沒啥特別的技巧,只是圖一時的快樂。

5.團體自主性
這點是在說幫派內的成員無法忍受外來的壓力或限制,成員非常團結,關係異常緊密,但是不同幫派彼此敵視對立。

柯恩的理論主要集中討論青少年的犯罪副文化,雖然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低產階級的小孩能避免進入犯罪副文化,但是其理論依然有受到批評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實證,例如進取小孩在柯恩的理論中,會因為一再遭受挫折,而更有可能成為偏差行為者,然而事實是越想上進的孩子越不可能成為偏差行為者。

再來就是,反應形成這個東東是一個很難衡量的概念,最後,偏差行為並非全部都是無理性、非功利性和邪惡性。

最後一個理論是克勞渥和奧林(Cloward and Ohlin)差別機會理論

克勞渥和奧林在柯恩的理論加上了差別機會和和犯罪具有專業性的概念,使其理論更具說服性。

1.差別機會(differential opportunity)
是指一個人有不同的機會可能獲取成功,也有不同的機會可能參與犯罪副文化。
如果一個小孩無法以合法管道獲取成功,但同時他也沒有機會參與犯罪副文化,則他成為幫派份子的可能性會大幅降低。

2.不同的犯罪副文化:
犯罪副文化
(Criminal Subculture)
是指少年犯和成年犯罪者間有很好的聯繫。在犯罪副文化裡,經驗老道的犯罪者可以訓練年輕人犯罪所需的知識和技巧,如何銷贓或是逃過員警追捕,也能約束年輕人不犯下過多的暴力行為。
衝突犯罪副文化(Conflict Subculture) 在衝突犯罪副文化產生在完全無法提供合法與非法機會的地區。這種區域通常充滿了流動人口和敗壞的環境,其成員主要從事暴力活動,以武力和對立的幫派互鬥,以取得其他人尊敬。在這裡的犯罪具個人性,沒有組織,也較沒有保障,也沒有年長犯罪者供年輕者學習。
退化犯罪副文化(Retreatist Subculture)
其成員不與正常社會交往,為了維持他們的習慣,例如酗酒、毒品,他們經常從事性工作或是販毒等相似的非暴力犯罪。
許多退化者是雙重失敗者,不能以合法的方式取得成功,也不能以非法的方式或去成功。但有些雙重失敗者會成為柯恩所謂守法的低階層的街角小孩。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26628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3 篇留言

沙織姊姊♥
我覺ㄉ犯罪學很討厭

09-15 09:51

祅。
那會我還蠻喜歡ㄉww09-15 12:08
Kono MuMi Da
這兩篇都說ㄉ太好了!喜歡

09-15 12:41

祅。
真的ㄇ,我好感動,謝謝你><09-15 16:08
DIS黒き銃神(祭絲tama子)
這種文可以多來一點

09-15 16:07

祅。
以後應該會定期出這種文XD09-15 16:08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7喜歡★ku901205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犯罪理論發展... 後一篇:重大公告...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olanncolann
【繪圖創作】【優嵐】2024生日賀圖 2024/4/3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5910498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5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