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年前準備,讀法國史:法蘭西共和國歷代領導人列表(一)

小魚兒諸葛亮 | 2021-01-25 18:26:33 | 巴幣 114 | 人氣 389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
Le premier leader Français : Maximilien de Robespierre
● 任次:法國國民公會主席(Président de la Convention nationale française)

● 政黨:雅各賓俱樂部(Club des Jacobins, 1789-1794)

● 任期:1793年7月27日-1794年7月28日【國民公會當選

● 政績:

1. 1788年,法國尚未共和,國內面臨經濟政治危機,要求召開三級會議的呼聲不斷。王室宣布召開三級會議後,羅伯斯比參選,成功當選為第三等級代表,1789年5月離開阿拉斯,正值「法國大革命」的開端。在凡爾賽期間,他曾發言提議會代表與第三等級聯合,而在一位主教以救助饑荒為由勸說第三等與一二等級合作時他發言抨擊教會生活奢侈。他在三級會議及制憲會議期間共發言276次,在代表第20位。他在演講中支持男性公民普選權、反對國王否決權、支持賦予猶太人民權、呼籲廢除奴和死刑,反對新聞審查,但並未發言反對禁止工人組織工會並舉行罷工的法案。他的提議很少被採納,迅速為他在全國贏得了極高聲望,使他獲得了「不可腐蝕者」的稱號。

2.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攻入王宮並推翻了王政,羅伯斯比並未直接參與起義。同年9月21日,國成立新的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共和國羅伯斯比作為巴黎代表中得票最多的候選人進入國會,領導雅各賓派反對吉倫特派。12月,羅伯斯比審訊國王,他發言11次,強烈要求處死國王路易,當中最著名演講稿,是《路易必須死,因為共和國必須生》。

3. 1793年6月4日,羅伯斯比當選為新國民公會的主席主持通過新憲法,保障公民享有人身、信仰、出版、請願、結社的自由,有受教育和受社會救濟的權利,規定如政府侵犯人民權利,人民有權起義。

4. 1793年7月27日,羅伯斯比參加公安委員會,改組革命法庭簡化審判程序,實行「雅各賓專政」,革命的恐怖政策懲罰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史稱「恐怖統治」,許多無辜的人都被誣告並殺害,成千上萬人被送上斷頭台,其中包括國王的親屬和大部分貴族,有人批評這種政策為「誅九族」和違反人道。

5. 公安委員會新組建革命軍,一方面平定內亂,一方面擊敗外國干涉軍,先後擊退普魯士、奧地利、英國和荷蘭的聯軍。

6. 1794年2月,頒布「風月法令」,沒收「人民公敵」的財產,分配給愛國者公安委員會在主張激進政策、要求擴大恐怖的埃貝爾派和主張寬容、放鬆鎮壓的丹東派之間保持平衡,將兩派領袖均送上斷頭

7. 1794年5月7日,羅伯斯比在國民公會提交《關於最高主宰崇拜和國家節日法令草案》,最高主宰日的慶典活動在6月8日舉行,由畫家大衛設計安排。當時擔任國民公會主席的羅伯斯比發表演講,焚毀了象徵無神論和虛無的偶像

P.S. 1794年7月初,羅伯斯比開始停止參與公安委員會的工作。7月27日當晚,國民公會宣布剝奪他的公民權,公會衛隊前往逮捕他他的下顎被子彈擊中,經過革命法庭不到半小時的審判,革命法庭宣布死刑次日下午和聖鞠斯特、庫東等追隨者總共二十二人一起被送上斷頭台。這一事件歷史上被稱為熱月政變

法蘭西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 保羅·巴拉斯
Le deuxième leader français : Paul Barras
● 任次:法蘭西督政府督政(Directoire)

● 政黨:熱月黨(Thermidoriens, 1794-1799)

● 任期:1795年10月5日-1799年11月10日【國民公會當選

● 政績:

1. 羅伯斯比的「雅各賓專政」被推翻後,1795年10月26日,國民公會解散。同年11月3日,督政府建立,拉斯成為督政府的五名督政官之一,掌管法國的行政運作

2. 1796年3月2日,巴拉斯任命拿破崙·波拿巴為法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

3. 當時的法國共和政權剛剛建立,歐洲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西班牙等對其十分畏懼,於是開始結盟打擊。而巴拉斯任用拿破崙,藉其非凡的軍事才華,自1796年到1797年一連串戰役的勝利,給了督政府前所未有穩定局面。

P.S. 1797年夏季,保皇黨和倖存的吉倫特派在選舉中獲勝,威脅到督政府的權威,巴拉斯便開始策劃保皇黨的垮。1797年9月4日,拿破崙派皮埃爾·奧熱羅將軍、雅各賓派壓制他們的運動並發動「菓月18日政變」(Dix-huit fructidor),鬥贏了保皇黨。但到了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發動「霧月18日政變」(Coup d'État du 18 Brumaire),迫使督政辭職,驅散立法議會成員,組成執政府。而巴拉斯也就此黯然下臺。

法蘭西共和國第三代領導人 拿破崙·波拿巴
Le troisième leader français : Napoléon Bonaparte
● 任次:法蘭西執政府第一執政(Premier Consul)、法蘭西皇帝(Empereur des Français)
● 政黨:無
● 任期:

1. 1799年11月10日1804年5月18日【第一執政,奪權所得

2. 1804年5月18日-1814年4月6日稱帝,第一次在位

3. 1815年3月20日-1815年6月22日【復位,第二次在位

● 政績:

1. 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軍隊控制督政府,迫使督政辭職,將法國議會和元老院解散,奪取議會大權,並宣布執政府成立,督政府正式滅亡。拿破崙成為法國第一執政,實際為獨裁者

2. 拿破崙之後並行多項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經濟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並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響的《拿破崙法典》(《民法典》),是在政變的當天晚上下令起草的,很多條款由拿破崙本人親自參加討論做最終確定共進行一百多次會議,基本上採納「法國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較理性的原則。法典在1804年正式實施,即使是在兩個多世紀後依然是法國的現行法律。該法典對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有重要影響。

3. 1802年8月,拿破崙修改共和八年憲法,改為終身執政

4.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一世」。同年12月2日,拿破崙仿傚查理曼的歷史,為自己加冕。

5. 1805年8月,奧地利、英國、俄國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於是在9月24日離開巴黎,親自揮軍東征到10月12日法軍已經占領慕尼黑10月17日法國和奧地利在烏爾姆激戰後,反法同盟投降之後法國得奧斯特裡茨戰役的勝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並且迫使奧地利帝國皇帝取消神聖羅馬帝國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徹底滅亡。拿破崙隨後聯合德意志境內各邦城國組成「萊茵邦聯」(Confédération du Rhin),把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

6. 1806年秋天,英國、俄國、普魯士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擊潰敵軍,普魯士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拿破崙因此取得德國大部分地區

7. 1807年6月,法軍又在波蘭大敗俄國軍隊,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會面,雙方簽定和平條約,在此前一年拿破崙頒布《柏林敕令》,宣布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倫的任何貿易往來。自此,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得到確立。拿破崙一世兼任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並分別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

8.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被推翻。拿破崙於是乘機入侵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當地暴動。英國於是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30日占領整個葡萄牙。牽制30萬法軍於西班牙泥濘無法調動至主戰場普魯士前線,導致「反法聯盟」再次形成,之後他們在當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逐步將法軍趕出伊比利半島,史稱「半島戰爭」(Guerra del Francès)。

9. 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組成。奧地利在背後偷襲法國在德意志的領土,拿破崙被迫退出西班牙,率軍東征。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拿破崙很快就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簽定維也納和約(也稱為「申布倫條約」),奧地利再次割讓土地

10. 1810年,拿破崙娶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莎為妻,法奧結成同盟

11. 1811年末,法俄關係已經開始惡化,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拒絕繼續與法國合作抗英,最後俄法戰爭爆發。拿破崙率領由說12種不同語言士兵組成的675,000大軍攻入俄羅斯俄軍採取撤退不抵抗的略(堅壁清野)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軍歷經焦土政策(法軍有440,000人陣亡和重傷)後,進入莫斯科。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時在國內又有人策劃政變失敗,令他不得不返回法國,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20,000人;拿破崙稱「敗給俄國冬天將」。

12. 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雙方在現今德國境內多次激戰。雖然法軍取得多次勝利,但是針對拿破崙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直到十月的萊比錫戰役法軍被擊潰,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國獨立,同盟軍開始向巴黎挺進。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領,同盟軍要求法國無條件投降,同時拿破崙必須退位。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一次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

13. 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潛返法國,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其他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同年6月18日,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被英國威靈頓公爵以及普魯士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元帥帶領的反法盟軍所擊敗,史稱「滑鐵盧戰役」,同年7月15日他正式投降(再次退位)。其後拿破崙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聖赫倫那島」。從奪回政權到再次戰敗只有約一百天的時間,被稱為百日政權」。

P.S. 拿破崙在英國的軟禁之下度過生命的最後六年,於1821年5月5日逝世,享年52歲。屍檢報告表明他死於胃癌,但對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質疑,其中一些學者認為他也許死於砷中毒(砒霜),被懷疑是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波旁復辟(法語:Restauration)

法蘭西王國第四代領導人 路易十八
Le quatrième leader Français : Louis XVIII
任次:法蘭西國王(monarque de France)
政黨:無
任期:

1. 1814年4月11日 – 1815年3月20日【第一次在位,後被拿破崙反撲

2. 1815年7月8日 – 1824年9月16日【第二次在位,拿破崙投降後

政績:

1. 路易十八在位期間採取妥協穩健的方針,理論上實施開明專制,實際上執行君主立憲制其睿智地尊重國會並重視經濟建設,因此人民逐漸接受並支持這位「跟著外國軍隊進來」的復辟國王。

2. 路易十八剛開始進行第一次議會政治試驗國王擁有行政權和立法動議權不久又解散了議會。重新選舉的議會中,擁護君主立憲的自由派占了多數,政治逐漸清明,負責能幹的大臣也極力去恢復法國的地位與國力(如首相塔列蘭)。

3. 1820年2月13日,王位繼承人阿圖瓦伯爵之次子貝利公爵遇刺極端派援引神聖同盟的外力,趁機逼迫溫和派首相德卡茲辭職極端派組成內閣,強化天主教會的力量並逐漸進行思想控制,許多市民稱作「黑色恐怖」(因教士穿黑袍)。路易十八對此無力干預,自嘆自己是一個「連馬背也跨不上去的騎」。

4. 雖然信奉自由主義的市民對阿圖瓦伯爵日漸增加的保守勢力日漸疑慮和不滿;但時下法國的農、工業卻因為好景氣的繁榮進步,因此以農民為首的勢力仍給予國王熱誠的愛戴

P.S. 1824年,路易十八一病不起,由於無子女,王位由67歲的弟弟阿圖瓦伯爵(查理十世)即位。此時法國不但已經恢復國際地位與軍政實力,也重建了經濟繁榮。

法蘭西王國第五代領導人 查理十世
Le cinquième leader Français : Charles X
任次:法蘭西國王(monarque de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824年8月16日-1830年8月2日

政績:

1. 查理十世在即位後,由於對「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時所受的折磨難以釋懷,因而對自由主義極度怨恨,對新秩序加以抗拒。故推行一系列反民主政策,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由於他對天主教的強烈熱情和貴族政的厭惡,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

P.S. 1830年8月9日,法國發生「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查理十世的統治被推翻,查理被迫遜位,再度流亡英國。法國王位最終由他的堂弟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繼承

法蘭西王國第六代領導人 路易-菲利普一世
Le sixième leader Français : Louis-Philippe I
任次:法蘭西國王(monarque de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830年8月9日-1848年2月24日

政績:

1. 路易-菲利普一世即位後,在右翼極端君主派和社會黨人及其他共和黨人之間採取中間路線,以鞏固自己的力。

P.S. 1846年,法國工農業蕭條,人民普遍不滿,引發「法國二月革命」(révolution de Février)。路易-菲利普一世於1848年2月24日遜位,隱居於英格蘭的薩里並於1850年去世。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第七代領導人 拿破崙三世
Le septième leader Français : Napoléon III
任次:第1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法蘭西皇帝(Empereur des Français)

政黨:無

任期:

1. 1848年12月20日-1852年12月2日【總統,選舉勝出

2. 1852年12月2日-1870年9月4日【稱帝

政績:

1. 波旁王朝隨著路易-菲利普一世遜位而垮臺,被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取代。憲法出爐後,總統選舉隨即在1848年12月10日展開。路易-拿破崙(即拿破崙三世)意外地取得了壓倒性優勢,以5,600,000票擊敗了1,500,000票的卡芬雅克他以重建秩序,創建強力政府,建立社會保障,整理整個社會,重建國家榮為宣傳焦點

2. 路易-拿破崙上任第一年,施政小心謹慎,任命中間偏右的秩序黨成員為官員,避免和保守派占據的議會發生衝突。路易-拿破崙通過支持教宗重建世俗管治,來拉攏天主教派成員。同時間,他又通過推動教宗進行自由主義改革,來拉攏世俗派

3. 1850年,議會通過了一個新的選舉法,限制了普選權,也縮短了總統任期,由四年改為三年。很多低下階層因此被禠奪了投票資格。路易-拿破崙抓住機會,利用低下階層來消滅政敵。他拉攏親信,爭取軍隊支持,巡遊全國發表演說譴責議會,並聲稱自己是普選權的保護者

4. 1851年,路易-拿破崙又通過了法盧法重建天主教會在教育制度當中的影響力。同年12月2日,他發動了政變,穩固自己的地位。

5. 1852年1月初,路易-拿破崙發布新憲法,在表面上保留了民選議會,重建了普選權。同時間,議會擴大了總統的權力,延長了總統的任期。同月20日至21日期間,全國舉行了一次公投,結果顯示92%的投票者都支持新憲法。議會很快就變成了橡皮圖章,形同虛設,實權完全由路易-拿破崙所掌握

6. 新憲法通過後不久,路易-拿破崙就準備稱帝。為了取得合法性,參議院在1852年的11月20日至21日,在全國舉行了另一次公投。結果,97%的人都支持路易-拿破崙稱帝。12月20日,路易-拿破崙稱帝,建尊號為「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

7. 拿破崙三世在1860年之前,都在實行獨裁統治,他利用審查制度來阻止反對自己聲音蔓延,操縱各地選舉,剝奪議會實權

8. 1860年之後,拿破崙三世開始對反對派讓步他允許議會自由舉行辯論,出版會議記錄,放寬審查制更在1869年任命自由派成員埃米爾·奧利維耶為首相。歷史學家稱這段時期為「自由帝國」時期。

9. 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不但對義大利發動了戰爭,而且和英國簽署了商業條約。他想重振議會,扶植一個政黨,並通過這個政黨,間接地進行管治。兩大政治陣型都視之為擴大權力的良機。其進行大規模工程,推行野心勃勃的外交政策令法國政府迅速負上巨額債務。政府赤字高達1000萬法郎,負債接近10億法郎

10. 拿破崙三世為了重振商界信心,將部分責任交給議會,因此放棄了議會休會期間自由舉債的權力,同意預算案應該逐項逐項投票表決。不過,他保留了逐項逐項修改預算案的權力,以免財政大權完全落入議員掌中。此舉激怒了不少議員。各種各樣的反對派組成了一個政治聯盟,成員包括不滿教宗政策的天主教徒、正統主義者、奧爾良主義者、保護主義者和部分共和主義者。外交政策遭到失敗進一步破壞了拿破崙三世的地位。

11. 拿破崙三世促進自由貿易降低貸款利息進行基礎建設以確保國內經濟繁榮發展。他和鄂圖曼男爵、佩爾西尼公爵一樣,認為赤字所造成的的負面影響,將會被後來所產生的效益抵消。拿破崙三世致力打破貿易壁壘,這在法國歷史上是少有的。

12. 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法國產業迅速現代化。在這一時期所進行的工業化發展,對商人和勞工來說都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工程人員依照奧斯曼男爵的計劃,改造巴黎,拆除貧民窟,拓寬道路。勞動工人遷居市郊,在當地工廠出售勞動力。信仰聖西門主義的人是拿破崙三世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他們稱拿破崙三世為「社會主義皇帝」。聖西門主義者當時設立了一種新式儲蓄機構,信貸動產(Crédit Mobilier),向公眾出售股份,並將得來的資金用於產業投資之上,引發了經濟快速發展

13. 加利福尼亞和澳洲1849年起的「淘金熱」(Gold Rush)增加了歐洲的貨幣供應。波旁王朝時期大量出生的人開始成年促進了第二帝國的早期經濟貨幣供應增加,物價穩定上升,吸引了公司進行資本投

14. 全國鐵路長度在19世紀50年代,由3,000公里延長到16,000公里,提高了礦井和工廠的生產效率。55條小型鐵路合併為六條大型鐵路

15. 在海上運輸方面,新式鐵製蒸汽船取代了傳統的木製帆船蘇伊士運河也在斐迪南·德·雷賽布的主持之下,由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建成,開始了全球航運貿易的新篇章

16. 19世紀30年代,阿爾及利亞開始接受法國統治。拿破崙三世和之前的政府首腦相比,對阿爾及利亞土著更加有同情心。他遏制了歐洲人遷往內陸的浪潮,將他們的居住區域,限定在海岸地帶之內。拿破崙三世又釋放了當地叛軍的首領阿卜杜·卡迪爾,並且向他每年發放一筆150,000法郎的養老金。他准許穆斯林教徒以理論上平等的地位參軍,加入政府機構,移民法國。穆斯林教徒甚至可以擁有公民權,不過這樣做要遵守法國民法,不承認伊斯蘭教法法庭。一些憤怒的穆斯林教徒將他的做法解讀為,取得公民權,需要放棄信仰。

17. 拿破崙三世最有影響力的阿爾及利亞政策是改變土地產權制度。這一做法表面是出於好意,但實際上破壞了當地傳統的土地管理制度,奪走了很多土著的土地。他放棄了國家對部落土地的產權,支持政府在三代人之內,將部落產權拆解為個人產權大部分被劃為公共產權的土地,都被移民占用,而當地的法國官員又傾向於這些移民,這破壞了拿破崙三世的政策。法國官員任命部落首領,最重視的是親法程度,而不是影響力。不少部落首領上任後立即出售了部落的土地

18. 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英法關係並不緊密。在1846年至1865年間,先後擔任過外務大臣和首相的巴麥尊勳爵力圖維持歐洲均勢。因此,英國甚少與法國合作。1859年,英國曾擔心法國入侵英國。巴麥尊勳爵沒有在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當中支持採取攻擊姿態的拿破崙三世

19. 拿破崙三世挑戰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最終令兩國之間爆發「克里米亞戰爭」。他在戰爭當中和英國聯手作戰。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在戰後得到提高,是繼拿破崙戰爭之後,列強之間爆發的首場戰爭,標誌著維持和平的聯盟制度在半個世紀後開始瓦解。這一場戰爭也結束了歐洲協調和四國同盟。1856年巴黎和會召開的時候,法國在外交方面達到了高峰

20. 1857年,拿破崙三世在英國和波斯之間進行調停工作,促使雙方在3月簽署巴黎和約。

21. 在東亞方面,拿破崙三世向建立印度支那殖民地邁出了第一步。1858年,他批准查夏爾·里戈·德·熱諾伊利率領艦隊遠征安南(越南),目的是為受到迫害的法國傳教士作出報復,以及迫使當地政府接受法國影響。1861年,法軍全面進攻安南。1862年,戰爭結束,大南被迫將三個南部省份割讓給法國,法國人稱這一地區為「交趾支那」大南同時開放三個通商口岸,允許法國戰艦自由出入柬埔寨水域,給予法國傳教士行動自由,並且賠償法國軍費。但是,法國並沒有介入安南東京爆發的越南裔基督教徒起義,任由當地政府鎮壓起義者,導致上千名基督徒被人殺害,引起了傳教士的不滿。

22. 在中國方面,法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當中,與英國聯手進軍北京。中國被迫在貿易權利方面,作出更多讓步,同時准許西方船隻駛入長江、給予基督徒平等地位、向英法交出巨額賠款。法國介入越南事務,為法國提供了對華施加影響力的平台。華南最終成為法國的勢力範圍

23. 1866年,朝鮮國雲峴君李昰應殺害多名法國傳教士。為了懲罰朝鮮,駐華法國外交官,在未經巴黎批准的情況下,派出海軍武裝介入當地事務,卻遭到了失敗法國的影響力在當地下降

24. 1867年,法國向日本江戶幕府派出軍事代表團,以協助幕府推行軍事改革。

25. 拿破崙三世擔任總統時,曾派出軍隊遠征羅馬,推翻羅馬共和國,恢復教宗管治。稱帝後,1859年4月,拿破崙三世和薩丁尼亞王國首相加富爾伯爵達成秘密協定法國以得到薩伏伊和尼斯為條件,幫助薩丁尼亞尼亞將奧地利勢力逐出亞平寧半島,統一義大利。同年,他向奧地利發動戰爭,在馬真塔戰役和索爾弗利諾戰役中擊敗了奧軍,結果,奧地利向薩丁尼亞割讓倫巴底地區。就在此時,拿破崙三世決定不再介入義大利事務。此舉為時已晚,不能阻擋義大利統一的步伐。他幫助薩丁尼亞的舉動,令國內的天主教徒開始反對他。拿破崙三世企圖通過駐兵羅馬來糾正這一錯誤。但這一錯誤已經無法挽回,他此後也不再推行傾向於天主教會的政策,他甚至在1863年,任命維克多·杜爾偉為教育部長,世俗化教育制度。法國駐軍在普法戰爭爆發時,撤離羅馬

26. 拿破崙三世制定了一個美洲計劃,計劃的重點有三個,第一個是承認美國內戰中的美利堅聯盟國(美國南方權),並且與之結盟。第二個是介入拉丁美洲事務,在當地建立君主制國家,並且增加與拉丁美洲的貿易來往。第三個是控制墨西哥,建立以馬西米連諾一世為首的墨西哥帝國,當作拉丁美洲和聯盟國之間的緩衝國

27. 法國軍事介入墨西哥是拿破崙三世推行冒險主義外交政策的例子之一。他以墨西哥欠下外交債務為由,介入墨西哥事務,企圖在北美建立一個君主制國家。這一計劃得到了反對世俗主義的墨西哥保守派支持。以門羅主義為宗旨的美國,因為身陷內戰,無力理會外務。拿破崙希望聯盟國最終能夠勝出內戰,並認為,得勝的聯盟國會接受墨西哥新政府實現這一計劃,障礙重重。1862年5月5日,法國軍隊在普埃布拉戰役,被武器落後的墨西哥軍隊擊敗。這是法國軍隊在滑鐵盧戰役以後第一次戰敗。全世界為之震驚,鼓舞了墨西哥人繼續作戰。在往後五年裡,墨西哥人一直在進行游擊戰。1863年,拿破崙在墨西哥保守派的支持下,將一個哈布斯堡家族的馬西米連諾一世扶上皇位,墨西哥共和派在法國軍隊的進攻下,被迫撤出城市,在鄉間繼續進行抵抗活動

28. 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聯邦(美國北權)取勝。美國政府作出實際行動,支持反抗軍,除了向他們提供武器之外,美國政府還派遣戰艦到墨西哥海域設立封鎖線,以防法國駐軍得到支援。持續不斷的游擊戰對法軍造成的損失不斷擴大。美國威脅法國,要求法國撤兵,否則軍事介入墨西哥。拿破崙三世因此在1866年撤兵。共和派在次年就推翻了馬西米連諾一世,並且在同年6月19日處決了皇帝。

29.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軍在多場重要戰役中戰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普軍長驅直入。沒軍事經驗的拿破崙三世不肯回到巴黎,也不肯交出兵權。同年9月2日,他在色當會戰中被普軍俘虜。

P.S. 拿破崙三世被俘六個月後,獲准和妻兒一起流亡到英國。他在奇斯爾赫斯特卡姆登宮渡過餘生。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第八代領導人 阿道夫·梯也爾
Le huitième leader Français : Adolphe Thiers
任次:第2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871年8月31日-1873年5月24日【自行就任

政績:

1. 在1870年的外交危機中,梯也爾是少數反對與普魯士開戰的人。但在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他拒絕和談並加入決心將戰爭進行下去的國防政府Government of National Defense)。9月末到10月初間,梯也爾為求外國干預,或至少是調停,到訪英國、義大利、奧地利與俄國。他的請求並未被各國接納,就如他試圖說服普魯士宰相俾斯麥與國防政府談判未遂一樣

2. 當法國政府被迫投降時,梯也爾重新踏入政壇。在大選後的1871年2月17日,他成為了臨時政府首腦,正式頭銜為「chef du pouvoir exécutif de la République en attendant qu'il soit statué sur les institutions de la France」(法國政體決定前共和國行政首腦)。他讓議員相信,和平是必要的,所以,在1871年3月1日,繼續保持和平的議案以超過五比一通過

3. 1871年3月18日,巴黎爆發一場大規模起義,梯也爾隨後命令陸軍奪去國民衛隊的數百支大炮。他將政府、部隊撤至凡爾賽。巴黎人在3月26日選出了一個激進的共和、社會主義市政府,定名為「巴黎公」。4月初,政府軍與社員間爆發了戰鬥。雙方無意和談,戰鬥持續至5月,在巴黎城郊戰鬥。在5月21日,政府軍突破城防,持續一個星期的巷戰開始了,被稱為「la Semaine Sanglante」(血腥周)。成千巴黎市民在戰鬥中喪生,或被軍事法庭草率地處決。梯也爾常被批評為這場屠殺的命令者,但他回應道屠殺是軍隊開展的,並非由他命令的,而且認為這樣對待叛亂者並無錯處。超過一萬二千人被特別軍事法庭審批,其中23人被處決,超過4,000人被流放至新喀里多尼亞。梯也爾在法國與政治左派的印象蒙上了陰影

4. 梯也爾的強烈的主見深思熟慮的性格戰後法國的重建有很大作用

P.S. 1873年5月24日,梯也爾辭職,退出法國政治圈。

法蘭西共和國第九代領導人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
Neuvième leader Français : Patrice MacMahon
任次:第3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873年5月24日-1879年1月30日【被推選

政績:

1. 麥克馬洪作為保皇派,他在總統任內頒布了第三共和國憲法,奠定之後共和國政治體制的基礎。

2. 麥克馬洪之後主張擴大總統職權而發生了憲法危機

P.S. 共和派1877年取得國民議會的控制權後,麥克馬洪與共和派不合,被迫於1879年下台辭職,由共和派控制的國民議會接管政府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代領導人 儒勒·格雷維
Dixième dirigeant Français : Jules Grévy
任次:第4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無

任期:

1. 1879年1月30日-1886年1月30日【總統選舉

2. 1886年1月30日1887年12月2日【總統選舉,連任

政績:

1. 格雷維在職期間,他努力縮小自己的權力,避免行使過多權力影響共和派控制的國民議會,堅持要有一個強大的立法機構,這使得法國總統在此後的80年成為虛位元首(但事實上此後80年看似有行政權的總理仍是一個弱勢職位,通過一次不信任投票,迫使總理領導的內閣總辭,內閣幾乎每年改組兩次,後來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更試過幾次處於無政府狀態,故領導力未必比虛位元首的總統大)

2. 格雷維的外交政策十分明智,特別是在普法戰爭慘敗後,他抵制了向德國復仇的民族主義要求,並反對法國擴大在非洲的殖民地,但支持法國在越南的擴張

P.S. 格雷維於1885年12月連任成功,但1887年因其女婿捲入一場政治醜聞,雖與他本人無涉,卻被迫辭職。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一代領導人 瑪利·弗朗索瓦·薩迪·卡諾
Onzième leader Français : 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
任次:第5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共和黨左翼

任期:

1. 1887年12月2日1893年12月2日【總統重選

2. 1893年12月2日1894年6月25日【總統選舉,連任

政績:

1. 卡諾在職期間發生了政治冒險家喬治·布朗熱將軍的謀反、勞工騷亂無政府主義運動巴拿馬運河公司醜(1892年)。即使如此,他在這7年間設法保全了自己的名譽。

P.S. 1894年6月24日,卡諾在里昂博覽會發表演說後,被一個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擊傷致死,葬在先賢祠中他傑出的祖父旁邊。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二代領導人 讓·卡西米爾-佩里埃
Douzième leader Français : Jean Casimir-Perier
任次:第6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894年6月27日-1895年1月16日【總統重選

政績:

由於佩里埃駕馭不了他的總理夏爾·迪皮伊,又遇到德雷福斯事件Affaire Dreyfus)所引起的激憤情緒,很快就成為左派政界人士攻擊的目標

P.S. 佩里埃任職僅6個月後辭職。放棄政治後,他任昂贊採礦企業的董事長。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三代領導人 菲利·福爾
Le 13e leader Français : Félix Faure
任次:第7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溫和共和黨

任期:1895年1月17日-1899年2月16日【總統重選】

政績:

1. 1895年,福爾對無政府主義者運動大赦,使埃米爾·普格(ÉmilePouget)等幾位著名無政府主義者從英國亡返回。任內大搞殖民擴張活動

2. 1896年,福爾在巴黎接待俄國沙皇,出色的風度與機智,讓沙皇留下好印象,也鞏固「法俄同盟」

P.S. 1899年2月16日,福爾在愛麗舍宮與30歲的Marguerite Steinheil在他的辦公室進行性愛活動(口交)時,因內出血猝死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四代領導人 埃米爾·盧貝
Quatorzième leader Français : Félix Faure
任次:第8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899年2月18日-1906年2月18日【總統重選】

政績:

1. 盧貝在任期間巴黎成功舉辦1900年的巴黎展覽會與英國締造協約解決他們在布爾戰爭和德雷福斯事的尖銳分歧

2. 1905年,通過了「政教分離法案」。

P.S. 盧貝總統任滿後退休,1929年12月20日去世,享年90歲。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五代領導人 阿爾芒·法利埃
Le quinzième leader Français : Clément Armand Fallières
任次:第9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906年2月18日-1913年2月18日【總統選舉】

政績:

1. 1911年4月-11月,法利埃遭遇「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並出兵摩洛哥。最後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政治地位,並把德屬喀麥隆東北部分領土讓與法國(今查德共和國南部);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西接德屬喀麥隆鄰近地區(今加彭共和國北部、剛果共和國北部、中非共和國西部、查德共和國西南部)轉讓給德意志國權充新喀麥隆屬地,以作補償(法德邊界調整後,德屬喀麥隆面積由46萬5千平方公里增至76萬平方公里;法屬赤道非洲面積則是減少29萬5千平方公里,幾乎分成北內陸、南鄰比屬剛果、南濱海三塊飛地)。得到德國同意後,法國於1912年3月30日簽訂《非斯條約》,將摩洛哥列為法屬保護國,正式把它轉為殖民地

2. 法利埃在其總統任期內加強與英國和俄羅斯的協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在1907年簽訂的互相諒解和互相支持的「三國協約」(Triple-Entente)。

P.S. 法利埃任期結束後未參選連任。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六代領導人 雷蒙·普恩加萊
Le seizième leader Français : Raymond Poincaré
任次:第10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民主共和黨

任期:1913年2月18日-1920年2月18日【總統選舉】

政績:

1. 1912年至1913年,普恩加萊就任總理兼外長期間,確立法國對摩洛哥的殖民統治

2. 1913年至1920年,普恩加萊任總統期間,積極備戰,促使內閣通過3年義務兵役法。過程中還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3.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派駐法國公使1913年10月6日,法國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於首都巴黎設立中華民國駐法國公使館。

P.S. 普恩加萊卸任後,1920年任賠款委員會主席,復任總理兼外長,主張對德採取強硬政策1923年出兵魯爾,迫使德國繼續支付賠款1924年在議會選舉中失敗。1926年取代E.赫里歐,另組國民聯盟政府,任總理兼財政部長1929年因病退出政界1934年10月15日卒於巴黎。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七代領導人 保羅·德夏內爾
Dix-septième leader Français : Paul Deschanel
任次:第11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民主共和黨

任期:1920年2月18日─1920年9月21日【總統選舉】

政績:

1. 德夏內爾尚未就任總統時,1912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國家演說家,發揮了重要作用。

P.S. 德夏內爾就任總統8個月後,因健康問題而倉促下臺。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八代領導人 亞歷山大·米勒蘭
Le dix-huitième leader Français : Alexandre Millerand
任次:第12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無

任期:1920年9月23日-1924年6月11日【總統重選】

政績:

1. 1920年1月,米勒蘭組成新一屆內閣,任總理兼外交部長。任內,新政府主要關心《凡爾賽和約》的實現,取消了8小時工作制,鎮壓了工人運動

2. 米勒蘭並不隱諱他有意修改憲法,增加總統的權力

P.S. 1924年5月,占多數的激進社會黨以左翼聯盟的名義在選舉中獲勝,他關於總統職權的主張,與該派發生衝突。該派攻擊他公開支持保守派,置總統嚴守中立的傳統於不顧,致使他無法組成一個可接受的內閣,1924年5月舉行議會選舉後,左翼聯盟大勝,獲315個議席,米勒蘭被迫於1924年6月11日辭職

法蘭西共和國第十九代領導人 加斯東·杜梅格
Le dix-neuvième leader Français : Gaston Doumergue
任次:第13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激進黨(Parti radical或Parti radical valoisien,1901 - 2017)

任期:1924年6月13日-1931年6月13日【總統重選】

政績:

1. 杜梅格任內經常發生內閣危機先後換過15個內閣,經常出現政治不穩定局面。

2. 對於德國崛起的民族主義持堅定的反對立場

3. 1928年12月22日,中國外交方面隨著國民革命軍北伐幾近尾聲,法國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P.S. 1934年2月,在他卸任總統職務3個月後,又組織新政府。但他建立一個有廣泛基礎的各黨派聯盟計劃和憲法修改方案均告失敗,同年11月8日辭職,完全退出政界。

法蘭西共和國第二十代領導人 保羅·杜美
Le vingtième leader Français :Paul Doumer
任次:第14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激進黨(Parti radical或Parti radical valoisien,1901 - 2017)

任期:1931年6月13日-1932年5月7日【總統選舉】

政績:

1. 杜美妥善的處理了安德烈·馬其諾阿里斯蒂德·白里安逝世而引起的內閣危機

P.S. 1932年5月7日,在所羅門羅斯柴爾德公館被俄國無政府主義者保羅·戈爾古洛夫刺殺身亡。

法蘭西共和國第廿一代領導人 阿爾貝·勒布倫
21e leader Français :Albert Lebrun
任次:第15任法蘭西總統(Président de la France)

政黨:民主聯盟

任期:

1. 1932年5月10日-1939年5月10日【總統重選】

2. 1939年5月10日─1944年8月9日【總統選舉,連任】

政績:

1. 勒布倫在未就任總統前,1900年作為左翼共和黨成員選入眾議院,曾加入內閣擔任公職,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時政策。後來加入民主聯盟並在1920年當選為參議員,1925年至1929年間成為參議院副議長。1931年至1932年還當了正式議長一年。

2. 1936年2月8日,中華民國駐法國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並派駐大使。

3. 194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與法國在內的26國簽訂《聯合國共同宣言》。1943年8月1日,因納粹德國佔領法國,中華民國宣布與法國維琪政府斷交並撤館

P.S. 1939年成功連任,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被納粹德國擊敗擊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瓦解,成為納粹德國控制下的「維琪法國」(Régime de Vichy),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勒布倫的總統職位於1940年7月10日被納粹德國扶植的亨利·菲利普·貝當取代,並於同年7月15日逃亡到維濟耶(法律上任期尚存)。1944年8月9日當盟軍解放法國後,勒布倫會見了戴高樂將軍,並承認他的領導,說他沒有正式辭去總統,是因為國民議會已經解散離開,沒有人接受他的辭職。二次大戰結束後他正式歸隱,至1950年3月6日在曠日持久的疾病中死於肺炎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攻擊者試作型
我一直記得一個笑話:法國國旗的藍色是象徵自由,白色是平等,紅色是博愛,而黃色代表永不放棄的勇氣
2021-01-25 19:14:23
小魚兒諸葛亮
嗯嗯
2021-01-26 15:02:29
jimmy
投票選出皇帝。
2021-01-26 00:33:57
小魚兒諸葛亮
某方面來說,的確是XD
2021-01-26 15:02:42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