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小心帶風向!新聞媒體如何用標題對你下暗示?

解凍豬腳 | 2020-11-27 20:15:02 | 巴幣 20452 | 人氣 4474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在近年網路媒體興盛的年代裡,隨著記者產出來的垃圾新聞越來越多,這句話也變得越來越流行。

  你有沒有試圖瞭解過新聞媒體呢?當你在指責這些記者都是低能、新聞內容越來越沒有營養的時候,你知不知道其實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乃至價值觀,從裡到外都深深受著媒體影響(甚至操控)呢?

  今天就來簡單聊聊關於「媒體」吧。



。媒體與政治:怎樣才能「中立客觀」?

  怎麼樣的媒體,才算是優質媒體?在日常生活中,你應該會很常聽到一般大眾對於新聞媒體指責:

  「報導偏頗,一點都不中立!」
  「媒體怎麼可以有立場?」
  「這個媒體很明顯就是藍色(或綠色)的啊!不要看了吧。」

  事實上,如果抱持著「媒體應該要中立客觀」的前提去質疑、期待、要求一家媒體,那都是本末倒置的。其實媒體界並沒有真正的中立客觀(特別是涉及政治議題的時候),如果你拿一個不存在也不可能達到的標準去期望媒體遵守它,那當然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不過,談到媒體不免就要提及政治,因為它最貼近生活現實,也是最能反映所謂的媒體「立場」的議題。在談及媒體立場之前,先來聊一下我們可以怎麼思考政治議題,接下來也才更能理解媒體如何去表達他們的「立場」。

  首先必須要有個觀念: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反映了這個人認為國家應該如何運作比較貼近他的理想。在任何的政治議題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每一項選擇都有好有壞,而其中每個選擇的效益和成本在不同人眼中的價值排行都不一樣。

  比方說,2018 年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第 9 案次:「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 311 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 4 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

  當你選擇同意或反對的時候,其實如果你就單單只是用「反日本核食」五個字去理解這個條文,然後草草地蓋下同意或反對票,那就說明了你是膚淺的。就拿這個議題來說,可以想像,如果只是簡單問你要不要吃「核食」……廢話!蠢蛋都知道有核污染的食物不要吃比較好,難道不是嗎?

  如果陷入了這樣的思維,那麼你已經掉進了「對與不對」的陷阱裡了,只用「是否正確」來看待政治選擇,那就是魯莽的。若要考慮到「是否從日本核災相關地區進口食品」,其實可以有很多思考面向:

  1. 食品安全:從核災地區進口的食物,殘留量能有多少?進口的時候檢測有多嚴密?國內訂定的核輻射殘留量標準夠安全嗎?

  2. 國內經濟:一旦恢復進口,是否會造成對台灣本地農民的衝擊?它能夠提升台灣農產品的競爭力嗎?國內可買的產品選擇會因此變得更多嗎?

  3. 國際關係:開放進口,是否會讓台灣對日談判的政治籌碼變得更多?日本會有可能因此在各方面的議題上更支持台灣嗎?

  最顯見的是這三個面向。這些問題沒有正確答案,就看做出選擇的人(你)怎麼衡量。比如說在殘留量檢測,會有人認為「台灣在這方面把關得不夠嚴密,只要有疑慮的東西無論如何能免則免」,也會有人認為「其中輻射殘留量過高的食物在進口的時候就會被過濾掉了,不用擔心」……每個面向大致上考量過後再做出選擇,政策(乃至國家未來的模樣)就會被眾人所決定。

  那麼這時候再繞回來看便能明白:在時常必須做出抉擇的政治議題上,能有所謂的中立客觀嗎?

  因此,一旦今天有人告訴你他是中立理性選民,你八成也不用跟他繼續聊政治了,因為所謂的政治立場中立客觀,實際上就代表了這個人根本沒有中心思想,又或者他想要用「我並不是哪一方的長期支持者」的話術來表現出「我做出來的最後抉擇才是真正能夠代表『正確』的那一方」,這樣的思考模式是無益於討論的。



。為什麼媒體無法「中立客觀」?

  講完政治,就可以回來談媒體了。你可能會覺得,就只是講個媒體而已,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大篇幅去聊看起來毫無相關的政治?其實關聯可大了,無論是政治、法律、人文、藝術,只要是談及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任何議題,總有一個基本的「立場」,才能有接下來的論述,因為你只有在「不談」的時候,才能稱得上「沒有立場」。

  既然媒體需要刊載揭示這些資訊,那麼有立場就是必然的。實際上,新聞媒體在刊載訊息或播放畫面的時候,無論是攝影師的拍攝角度、記者提出的問題、標題文案的用字遣詞,也全都無可避免地隱含了媒體本身的立場。

  比方說,如果一個新聞媒體想要讓某個政治人物看起來不親民,那他們的攝影師就可以從低處往上拍,表現出一點也不卑微的感覺。不只這樣,有的時候記者團隊錄到了一些素材或畫面,但真要搬到檯面上播放的內容也許就那麼一丁點而已,那麼團隊總要做出一些取捨:「怎麼樣的素材才是對團隊有益的?」來篩選掉其中沒有用的素材——尤其是媒體時常會受到財團的影響,團隊通常不會傻傻地選擇會得罪金主的報導內容來砸自己的腳。

  這樣的取捨可能是出自於刻意的,也有可能是無意間的。總而言之,當團隊從裡面「選擇」出了最後要播放出來的素材的那瞬間,他們就已經無可避免地表達出了「立場」。

  同樣拿日本核災地區食品的案子來說,不同立場的記者就可以有不同的問法:

  「近期內發生過核災的地區所出產的食品,會不會讓你覺得有食安疑慮?」像這樣的問句,其實在記者提出(或設計問題)的同時,早就已經預期了受訪者應該會回答媒體團隊想要的「會」的答案。

  「如果核災地區經過科學方法檢測發現殘留量很低,甚至跟台灣的本土產品平均殘留量差不多,那吃起來就比較不會那麼害怕了吧?」這樣的問題也是,只是換成反面的立場了。記者提出問題的時候,已經預期了受訪民眾會回答「比較不會害怕」的答案。

  然而,這兩個問題明明問的幾乎是同一件事情。於是記者把問問題的片段省略掉,只放上受訪者回答問題的片段,同時在字幕上標註:「(會不會擔心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如此一來,不同立場的媒體便能分別做出「民眾擔心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和「民眾不擔心日本核災地區食品」的報導了。



。你的世界觀如何被媒體所建立?要怎麼避免被「帶風向」?

  如果你要求的是「價值觀完全不受媒體影響」,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打從你人生第一次睜開雙眼起,你接收到的任何資訊,除了能夠當場見聞、親身經歷的人事物,那麼世界上的一切就通通都是經由媒體來讓你知道的。

  舉個顯見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北韓是個不太能自由表達個人想法的國家(我已經講得很委婉了)。他們的人民從小到大接收到的資訊只有由國家所控制的官媒來提供,大部分的北韓民眾甚至沒有辦法連上其他國家的網路。在他們眼中,直呼其領導人「金正恩」的名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更沒有辦法想像世界上居然會有某些國家的人可以用侮辱的詞彙來攻擊他們的國家元首,因為他們從來就沒看過「能夠批評領導人的那些國家」是長什麼樣子。

  ——問題來了,你去過北韓嗎?如果沒有,除了親自去北韓走一趟以外,你能確保你所認識的北韓就一定是真正的北韓現況嗎?最可怕的正是如此:你所認識的關於北韓的一切,也全都是媒體告訴你的。這也是為何不同立場的人之間總是互相指責:「你就是被媒體洗腦了!」同時只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說穿了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局外人,每個人都是被媒體「洗腦」的人。

  不僅僅是狹義的電視新聞或平面媒體,社群媒體(比如 Facebook、Twitter)也是有危險的。由於社群媒體本身有自行設計的一套演算法,讓你只接觸到你想看的東西(這些社群網站甚至可以暗中動手腳,不讓你看到他們不想讓你看到的消息),所以時間久了,你的同溫層就只會變得越來越厚,變得只看得見你支持的人物、團體、政黨、作品的相關正面言論——接收同溫層訊息的生活習以為常,支持對象的負面消息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可信。

  如果想在各種媒體日日夜夜對你灌輸價值觀的過程中保持清醒,我們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多接觸幾家不同的媒體,同時好好認識它們,瞭解它們的立場——沒有錯,永遠不要用「中立客觀」作為標準去期望任何一個媒體——然後再從這些可能相互衝突的資訊當中,自行判斷出最符合想法的結論。



。要怎麼判斷媒體的立場?

  新聞媒體的立場,通常不會直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而是藏在新聞文稿的字裡行間。仔細審視你平常看到的新聞標題,把每個動詞、副詞、問句,特別拿出來探討看看,就會有收穫。實際上,近年的新聞標題已經常態性地使用了很多非中性詞彙,但通常這些詞彙不拿出來探討就不會被發現,而且還能躲在標題裡默默地影響大眾的價值觀。

  要是直接拿既有的新聞來作例,感覺會顯得好像我在批評特定的幾家媒體。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就稍微模仿一下媒體會有的口吻,另外下一些範例標題吧。

  「無業男酒駕害死人後竟返網咖打電動!網怒:判死刑也不夠」

  從這個新聞標題下去分析,我們可以注意到很多細節。注意:這裡我們不討論善惡與對錯,只討論這些文字裡面可能藏有什麼樣的意義。

  首先,我們可以在「害」這個字判斷出「酒駕的行為通常會造成負面影響」的意思,這個應該沒有什麼疑慮。接下來可以注意到記者稱酒駕的主角為無業男——其實本來記者也可以單純用「民眾」來稱呼肇事者而不影響事件描述,但是記者選擇了在這個語境上可有可無的「無業男」來強調他無業的身分,這樣的做法就已經潛在地讓民眾將「無業」和「負面行為」連結起來,那也就可能促進了「無業的人通常比較容易做出危害社會的負面行為」的想法和輿論。

  之後,標題裡面的「竟」這個字解作「竟然」,「竟然」這個詞彙本身是轉折語氣,它就已經隱含了「本來應該……卻……」的意義。透過藏在副詞裡的方法,記者就成功地把「肇事後應該留在現場協助處理後續」的價值觀,濃縮到「竟」一個字裡。

  接著看後面這句「網怒:判死刑也不夠」,這個環節非常重要!這裡用到了「網」(即網友們)來表達「這是網友的意見,而不是我們媒體本身的意見」的潛在意義。

  既然提及這個,就不得不說到著名的「溫莎效應」(Windsor Effect)。溫莎效應指的是,由第三者所間接傳達的訊息,看在接收者的眼中會更有價值、更值得信任。

  比如說,如果今天有一家公司想要對你推銷他們的減肥食品,最好的做法並不是直接告訴你他們的產品能減掉多少贅肉,而是讓你看到有很多和公司無關的人告訴你他成功靠著這家公司的減肥食品甩掉好幾公斤,因為,與其讓公司自賣自誇,那還遠遠不如讓第三方的力量來影響你(詐騙集團也喜歡用一人分飾多角的方式來騙取信任)。

  這件事情拿回到媒體上面來看也一樣。如果讓你知道這是「網友的意見」,那麼你就會基於溫莎效應以及社會化的需求,也逐漸跟著有了「酒駕的行為罪無可赦,這樣的人真的應該判死刑(或其他極刑)會比較好」的想法。

  風向就是這麼帶起來的。

  我們再來看看不同立場的媒體,可以怎麼樣下正反面的標題。我們假設有個政治人物,名字就叫做豬腳:

  「街上遇愛心筆強迫推銷 豬腳霸氣嗆:滾遠一點」
  「說好的親民呢?途遇賣筆大學生 豬腳臭臉斥:滾遠一點」

  「上台演講吃螺絲遭老友揶揄 豬腳嬌喊:別糗我啦」
  「平時自稱好口才? 豬腳演講頻吃螺絲」

  「霸氣」這個詞是近年媒體很常用到的,這個詞本身就隱含了英雄主義,把它拿來形容豬腳叫賣愛心筆的大學生滾開的行為,就變成了「豬腳的行為是正當的、仗義執言的」;拿第二組案例的「嬌」也是基於類似的概念,用這樣的詞彙形容豬腳的行為,那就變成了「豬腳的行為是可愛的」。

  反之,如果媒體想要替豬腳塑造負面形象,媒體可以在不扭曲事實的情況下,摻入一點看起來沒那麼友善的詞彙進去,甚至再加上一點問句——不要懷疑,只要打了一個問號,媒體就可以把主觀的想法推得一乾二淨,甚至還能辯說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讓你也跟著對豬腳的形象有所質疑,進而產生負面觀感。

  沒錯,就像這樣。只要仔細端詳,你就可以從標題所描述的文脈、背景,以及形容詞、副詞去感受到媒體如何幫同樣一件事情、同樣一個行為塑造成他們想要表現出來的不同形象。瞭解了媒體有意圖幫某個群體、某個對象塑造出正面或負面的形象之後,你就可以從中推測出這個媒體有可能傾向於支持誰、反對誰,也就能藉此瞭解哪家媒體在造神了。

  關於媒體,我們就聊到這裡吧。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可以輕易地得知世界上各個角落的大小事——但在你接收別人給予的訊息的同時,切記,永遠不要停止思考。



封面圖片來源:いらすとや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滾輪式制震宅
買了某網路特價衛生紙 吃晚餐開新聞就看到這品牌衛生紙比較短新聞
2020-11-28 00:29:05
雨丸✰“ReのLife”★
現在新聞都只能當作參考ㄌ...
2020-11-28 00:36:59
Dusky
豬腳不發場外ㄇ
2020-11-28 00:56:16
雲靖軒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通常兩方說法的交集最接近事實,但是先決條件是其中一方的嘴沒有被堵起來,才能得到足夠的資訊做獨立思考
2020-11-28 08:53:20
汐鹿生
今天不要說媒體好了 場外的風向也蠻有問題了
2021-08-08 16:52:13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