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轉載]古人也知道洗手很重要(圖)

作者:L♥veC♡ffee│2020-04-01 05:32:00│巴幣:2│人氣:456
 
 
 
雖然勤洗手救不了地球,但救得了自己!
 
 
 
 
 
 
這件漢代青銅器告訴我們:洗手不認真要被老婆關小黑屋
 
2019-05-14 由 人民網 發表
 
博物館尋珍錄

關於洗手這件事,現代人大多已經內化成一種程式化的生活習慣。但在幾千年前的古人那裡,可不是這樣。吃飯用手抓,便後不洗手,天經地義,自然而然。

後來人們逐漸發現,很多身體上的毛病,大概都是因為吃東西不衛生,也就慢慢開始重視洗手。2000多年前《禮記·內則》中有四處寫道:「雞初鳴,咸盥漱。」所謂「盥」,就是洗手。東漢哲學家王充《論衡·譏日》也說:「盥去手垢。」

當然,這些典籍里記載的洗手風氣,多半還是集中在貴族群體和官宦、知識分子中。一般老百姓限於知識和觀念,以及勞作的辛苦,配套的不足,比較難做到。全民講衛生愛乾淨,無論中外,都是近代的事情了。

早在2500多年前,中國人就懂用流動水洗手了。

要說古人講究起來是真講究。至遲在2500年前的周朝,人們已經開始用流動水洗手了。當中一個重要的發明,就是匜。後來,匜成為一種成熟形態的產品,且延續了很長時間。這種東西近些年在國內的考古發現中出土不少,許多里也有收藏。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中,藏著成套的西漢年間青銅盥洗器具,當中就包括一套青銅匜,一共16件,此外還有一件銀的。這一組銅匜大小套合,歲月久遠,都鏽蝕在一起。其中的一件有「蕃」字銘文,說明它們是南越國自製的。

學者們說,從考古資料來看,作為先秦時期重要的青銅禮器之一,匜出現時間較早。西周中期時,青銅匜作為一種水器,適應沃盥之禮的需要應運而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是青銅匜的發展期,春秋中晚期是青銅匜發展的高峰期,戰國早期後則是青銅匜的衰落期。秦漢時期雖仍見銅匜,但數量已經很少。所以,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這組青銅匜,價值就格外突出。它們似乎也可以表明,南越之地在當時仍保留了較多古風。

人們現在仍常用「盥洗」這個詞。「盥」的字形,直觀地反映出古人洗手的樣子——兩隻手在上方用水澆淋,下面接一個接水的器皿。澆水的東西,就是匜;接水的器皿,則相對複雜一些。商周時期宴饗用器。古人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禮記·內則》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盥時用匜澆水於手,以盤承接棄水。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盆匜相配,西周晚期到春秋戰國則多為盤匜相配。戰國以後,沃盥之禮漸廢,盤亦被洗替代。這幾種承水器的形狀、大小各有區別,代表了不同的使用習慣和禮儀形式。用流動水洗手,說明當時人已經知道,洗手的水重複使用不乾淨。雖然節約用水,但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增加病從口入的幾率。

中國古人洗手,除了為清潔,還有一層用意是表示敬重,《資治通鑑》載,唐宣宗「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讀之」,就是這個意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匜上面出水用的流逐漸演化成柄,它自然也就轉化成和後代用的瓢(也就是舀子)差不多的東西。秦、漢,匜雖然仍有出現,但形制和功能上都有了變化。這時的匜一般以多件的形式出現——就像南越王墓出土的這樣,且形制較小。由於「禮崩樂壞」,鑒、缶等的衰落也加速了匜的衰落。

說句題外話,中國目前最早的法律判決書就發現在一件匜上——陝西省岐山縣西周銅器窯穴中的「朕」(人名)匜。上面的銘文大意是一個叫牧牛的人,因和他的上司師(人名)爭奪五個奴隸,打了一場官司。法官伯楊父當著周王的面宣布對牧牛的判決,要求他把五個奴隸還給上司,還要打五百鞭子,並罰一大堆銅(銅在古代很珍貴)。

古代洗手講究很多 一不小心客人就把肥皂吃了

古代的沃盥之禮還很複雜,比如一般人家接待賓客,要由主人為客人親手操作:長者拿著匜澆水,兒子在旁邊端著盆盤接水。客人洗完手,主人還要用雙手遞上一條擦手巾。此外,子女每天早晨要給父母送水盥洗。在今天一些地方,仍保留了主人給客人遞毛巾的習慣,這就是古風存留。
 
古代講究尊師重道,所以當弟子的也要侍候師父盥洗。《管子》載:「少者(弟子)之事,夜寐早作。攝衣共(供)盥,先生乃作,沃盥徹盥。」就是說弟子要在師父還沒起床時,輕手輕腳地把洗臉水送到房內;等師父起身後,要奉匜給先生盥洗;之後還要把盥洗用具收拾好。

作為華夏婚禮原型的周代婚禮,當中就包含了盥禮。新人入席前、入洞房前凈手潔面,有強調婚姻潔凈的意味。

因為沃盥之禮的存在,洗手在當時成了一門技術活,洗不好,不但可能被人鄙視,還可能惹上大麻煩。《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過秦,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奉匝沃盥,既而揮之。怒,日:『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而因。」當年,秦穆公把五個女子送給流亡的潛力股重耳(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作姬妾,當中包括自己的女兒懷嬴。懷嬴原先嫁給晉懷公(重耳之侄),這次是改嫁。有一天,她幫重耳洗手,重耳洗完後大概是隨手甩了甩手上的水,弄到了懷嬴的身上。懷嬴認為是鄙視自己,大怒。這個時候重耳正有求於秦穆公幫他奪回晉國政權,哪裡敢得罪老丈人呢?只好連連賠罪,脫去衣服,把自己關起來,表示謝罪。重耳此人,身段向來柔軟,這個事例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為了洗得更乾淨更方便,中國古人逐漸發現並利用一些有助清除污垢之物,其中一種就是澡豆。澡豆是一種以豆粉、豬胰臟粉等添加藥品製成的洗滌用品,呈藥製品的粉狀,用以洗手,洗面,能使皮膚滑潤。宋代以前,洗臉、凈手、浴身的時候,沒有成團的「肥皂」,而是使用澡豆。《世說新語》載:「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盌盛澡豆。(王敦)因倒著水中而飲之,謂是『乾飯』。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王敦是當朝駙馬爺,但是見到皇家用各種香料調製,裝飾得也很好看的澡豆,完全沒認出這就是平時生活中的洗手皂,和到水裡就吃了。

宋代彭乘《墨客揮犀》里還有一個故事:「(王安石)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人,曰:『此垢汗,非疾也。』進澡豆令公洗面。」王安石這個大政治家、大文學家居然每天臉都洗不乾淨?是因為工作太忙嗎?還是寫文章太累了?

中國古人還利用植物皂莢之莢果及肥珠子,也就是無患子果實去污,宋代莊綽《雞肋編》記載:「浙中少皂莢,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



大浴盆這東西,過去能當王家的嫁妝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盥洗用具還包括洗、鋗、盆、鑒等,有銀、銅兩種材質。從出土狀況可以推測,當時的人們是很珍惜這些器物的,很多器底還有修補痕跡。畢竟鑄造銅器,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高精尖技術,也是高成本產業,雖然是王家,也不能隨便胡來。

鑒這個東西也值得說道說道,《說文解字》說:「鑒,大盆也。」它的用途很廣泛。南越王博物館學者馮兆娟就指出,到了西周晚期,鑒被用來作為盛水、盛冰和沐浴時的澡盆使用。

《莊子》中說:「靈公有妻三人, 同鑒而浴。」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的春秋時期的「吳王光鑒」就是這種用法的實例。吳王闔閭以青銅鑄造大型容水器作為送給夫差的妹妹叔姬寺吁嫁到蔡國去的嫁妝。在銅鏡還沒有盛行的時候, 古人常用鑒盛水以照容貌。所謂「鑑賞」「品鑑」的「鑒」,就是從這個意思引申來的。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共發掘出土了三件鑒。腹內有雞、豬、牛、羊骨和魚、龜等海產物。另外隨之出土的還有兩枚「泰官」封泥。這些都說明了出土的鑒在陪葬之前是一件生活實用品。鑒最早是用來盛水照面的器皿,由於銅鏡的出現和大量生產,使它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用來盛放食物或沐浴等。墓中出土的銅鑒鑄造精工,其中一件頗具吳越地區容器的特點,反映了這一時期區域文化交流的廣泛。

至少從先秦時期開始,盆的用途和我們今天已經差不多了。無論《禮記》,還是《荀子》《莊子》里,都記載了它們可以用來當炊器、量器,甚至樂器(如「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但是最多的記載,還是用來當水器,也就是裝水用,比如「盆以盛水」「浴水用盆」等。可以說,它是一種有多種用途的器具。由於體積較大,在當盛水器使用時,是在需用水較多時。(卜松竹)
 
 
 
 
 
 
 
 
 
 
青銅器中隱藏的古代餐桌禮儀 驚呆後人

2016-11-21 由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 發表于文化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報導(楊舒曼):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西餐的餐桌禮儀和用餐器皿都非常講究,且不說菜品的種類之豐富,光是十七件大大小小的刀、叉、匙、杯、盤等餐具就讓不少人驚嘆。其實,這一點在我們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長河裡真不是個事,中國的古人在食物及其器皿方面的講究較之西方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信?到陝西歷史博物館舉辦的「熠熠青銅 光耀四方」秦晉豫冀兩周諸侯國青銅文化展上逛一逛,大家便可一探究竟。


 
葷素不可同一鍋 器皿使用關係社會地位高低

民以食為天,「好吃」仿佛自古以來就是國人的本性。古代人不僅好吃,還好做,光各種烹飪器具看起來就讓人眼花繚亂。據陝西歷史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賀達炘介紹,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我國古人在新石器時代便最早培育出了粟、黍、稷、稻、菽等糧食作物。大約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起,以狩獵和採集為主的華夏先民進入到以作物栽培為主的農耕時代,糧食作物開始成為人們飲食生活中的主導。這裡就不得不提咱們的人文始祖黃帝,據《世本》和《管子》等古籍記載是黃帝讓大家普遍開始吃上熟食的,同時因為黃帝將不同地方統治起來,使各地區的文化也逐漸交匯在一起,食器的種類也隨著地區的融合而越來越多。只是在原始社會末期,食器多為陶器製作,夏代才開始使用青銅食器。

青銅器是古代王公貴族在進行祭祀、喪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時舉行禮儀所使用的器物。使用不同規格大小的青銅器皿代表著相應的等級地位。從廣泛的意義上講,飪食器又細分為用於烹飲的鼎、鬲等和用於盛裝黍稷的簋、簠、敦、豆等。


 
王子午鼎

賀達炘說在眾多的青銅器中,地位最重要的當屬銅鼎。鼎是用於烹煮肉食和盛貯肉類器具,僅用來烹煮的鼎,稱之為「鑊鼎」,是可以直接煮牲體或是魚臘等物;體型相對於「鑊鼎」略小的鼎稱之為「升鼎」,升有「升進」之意,專用以盛放烹牲的鼎烹熟的各種牲肉,以鉉扛運奉獻於中庭,但是鑊鼎、升鼎中所煮的肉大多是白肉;此外,還有一種「羞鼎」,「羞」是指盛像鹽、蜜糖、梅酸、姜辛、酒香、豉苦等味的調味品,而羞鼎則是進食時盛放調味品以為盛主食之鼎的陪置之器。

由於「藏禮於器」,貴族階級的理想、道德、心理傾向也反映在青銅餐具的製作風格上,故青銅餐具從一開始就帶上了神秘和威嚴的色彩,形成按照禮制組合的所謂鼎制度,明確規定不同地位的人使用器具的數目。以升鼎為代表,鼎數的使用分九、七、五、三或一——這樣四種使用制度,即禮名太牢、少牢、牲和特之稱,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而庶民不能擁有,否則就是死罪。在本次展覽中,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M2出土王子午鼎七件,就是典型的升鼎。



敔簋

除了鼎,青銅器中還有一種重要的食器「簋」。簋是食器中最常見的一種,與現今的大碗用途類似,主要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一般與鼎並稱,成為重要的固定的器物組合。如果說鼎如同我們現在所用的鍋的話,簋則意味我們餐飲時的碗;鼎專用以烹飪或盛肉食,而簋則專以盛放黍稷食糧。形狀一般為侈口、圓腹、圈足。耳的數量不一,分有耳與無耳,有耳的又有兩耳、三耳、四耳的。簋在商時無蓋,西周、春秋時常帶蓋,且有方座或三足,戰國之後漸為敦所替代。商周時期簋是與鼎一樣重要的禮器,簋常以偶數出現,並常與奇數列鼎相配合,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的禮制。



夔龍紋鬲

鬲(lì)作為一種漢族古代煮飯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銅鬲。青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



父辛甗

甗(yǎn)專用以蒸炊,下面鬲盛水,甑置食物,其下舉火煮水,以蒸汽蒸炊食物,作用同於現在的蒸鍋。甑底有一銅片,通稱為箅,箅上有十字形孔或直線孔,以通蒸汽。但在出土的商代銅甗中,多不見中間的箅,唯甗腰處內壁附有凸起的箅齒,可能不是直接放食物於銅甗上,可能用竹做的籮、筐等盛稻黍,再將其放於甗上。



環鈕簠

簠(fǔ)是中國古代漢族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基本形制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青銅簠出現於西周時期,消失於戰國,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



應侯盨

盨(xǔ)是漢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來盛黍稷的禮器,從簋變化而來(雖然它們看起來並不像),西周中期偏晚的時候開始流行。


 
蟠虺紋敦

敦(duì)是古代漢族的食器,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現在春秋時期,後來逐漸演變出蓋。到戰國時多為蓋形同體。常為三足,有時蓋也能反過來使用。



狩獵宴樂紋豆

豆,古代盛食器和禮器,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同名陶器,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形制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豆作為禮器的一種,常以偶數組合使用,《禮記·禮器》載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之說。青銅豆出現在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



酒器多達數十種 且形制豐富多樣

中國是酒文化的發祥地,穀類釀成酒始於殷,而用來盛酒的青銅器皿也盛行此時。在博物館裡,人們時常會駐足在殷商時代的青銅酒器面前,驚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創造了形制豐富多樣、造型獨具匠心的青銅酒器。

在周朝,對青銅酒器作了明確的規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壺。這種青銅酒器的格式和規格一直沿襲到清代。在商周時期,按用途酒器可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煮酒器有爵(溫酒)、角(溫酒)、斝、盉;盛酒器主要有卣、尊、壺、區、卮、皿、鑒、斛、觥、瓮、瓿、彝等;飲酒器主要有觚、觶、角、爵、杯、舟;貯酒器有鍾、鍅等,值得一體的是湖北隨州曾候乙墓中的銅鑒,可置冰貯酒,故又稱為冰鑒。



應事爵

據了解,現在已經發現的最早的銅製酒器為夏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爵。爵,青銅製,有流、兩柱、三足,可用以溫酒、盛酒、飲酒,盛行於殷代和西周初期。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現中是非常常見的。目前,學界對爵用途的猜想主要有三種。第一種,認為爵是斟酒器,斟酒器就是用來把酒倒在更小的飲酒器中,類似於喝白酒的時候從酒瓶倒進小酒壺裡。第二種是飲酒器,在現代的古裝劇中,古人都是直接拿著爵對嘴喝的,也是爵留給大眾的普遍影響,其實這樣的行為從史實上來說是有待商榷的。第三種是溫酒器,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因為在考古發現中,有一些爵的杯底有煙炱痕,在炭火上加熱過。但是大多數爵沒有這樣的痕跡,而且三足加熱稍久,青銅中的錫成分就會析離而損壞器表,這個說法也有爭議。

在爵上,大家通常會看到兩個銅柱。關於這個銅柱,也有幾種說法,和爵的用途一樣,學界仍然沒有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是用來喝酒時頂住鼻樑的,也是有勸酒的含義,這種說法是建立在爵作為飲酒器的基礎上。第二種說法,銅柱是用來掛濾網的,古人喝的酒很渾濁,影響口感,所以在倒酒時掛一個濾網也無可厚非。

在青銅酒器中,還有一種和爵很相近的飲酒器叫「角」,同樣是三足,圓腹,從形制上看,角的特殊之處在於沒有立柱,而且前後兩翼翹起,但就功能而言,爵和角似乎有些重複,都是比較小型的酒器。角的出土和傳世數量遠遠地少於爵,商周之際發展為造型精美的禮器,流行於周中期之前,之後開始衰落。

大鳥紋卣

伯各卣

此外,在考古發現中,還有一種酒器數量很多,它就是「卣」,古代盛酒器,在盛酒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在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秬鬯 (juchang)一卣」的話,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卣就是專門盛放秬鬯的,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

賀達炘表示,在中國古代青銅器中,酒器占很大比重,被統治階級用來祭天祀祖、宴饗賓客、歌功頌德,待其死後則與其同葬於墓中。對於國家來說,青銅禮器作為社稷的象徵、威權的體現。而對於個人,則更多是身份和地位的體現。例如《禮記·禮器》中記載:「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禮記·禮器》中記載:「尊者獻以爵,卑者獻以斝」。

斝(jiǎ)是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後,定為御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註:山西襄汾出土過一個陶斝,製作精美;但考古發現,裡面盛放的是豬肉,所以應該是烹飪器物。)

目紋觚

觚(gū),是漢族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觚初現於二里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見。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註:飲酒時如需溫酒而飲則用爵,不需要溫酒則用觚,所以爵、觚常配對而出。

析父丁觶

觶(zhì)是中國古代漢族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青銅製,形似尊而小,或有蓋,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從字形特徵不難看出,這類酒具大多源於上古獸角製作的水器。《禮記·禮器》:「尊者舉觶,尊者舉觶。」鄭玄注稱:凡飲酒時,三升曰觶。

觥(gōng)是古代漢族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有的觥全器做成動物狀,頭、背為蓋,身為腹,四腿做足。觥的裝飾紋樣同犧尊、鳥獸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

亞共庚父丁尊

尊,今作樽,是商周時代漢族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青銅器,尊的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尊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後期已經少見。商周至戰國期間還有犧尊,將尊鑄成牛、羊、虎、象、豕、馬、鳥、雁、鳳等動物形象,統稱為彝。

獸面紋盉

盉(hé)是漢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青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

戶方彝

彝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見於貴族墓葬中。方彝是宋人以這類器形體作方形而確定的稱謂,至今沿用。有個別為長體有肩式,似二方彝合併,稱之為偶方彝。

渦紋罍

罍(léi)是漢族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於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餐前飯後要洗手 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

商周時期,貴族舉行禮儀活動或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以表示虔敬。在《禮記·內則》有這樣一段記載:「進盥(洗手洗臉),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澆水)盥,盥卒授巾」,即年長的侍者持匜向貴族手上澆水,年幼的侍者端著盤在下面承接棄水。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盤盉」相配,而西周晚期到春秋戰國則多為「盤匜」相配。古人的盥洗可不像今天大家為了講衛生那麼簡單,那是一套嚴格的行為,盥洗的用具都被歸納在禮器之中,只是戰國以後,「沃盥之禮」漸廢,盤也被「洗」替代了。洗,古代日常盥洗用具,流行我國大部分地區及諸多民族。作用相當於今天的臉盆。銅洗最早出現在戰國晚期,漢代最為流行。

據了解,因古人盛水的器皿,絕大部分是用於盥洗,因此水器又被稱為盥器。大致可分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種,可分成盤、匜、鑒、盉、盆、盦、皿和罐等八類。

蟠虺紋匜

「沃盥之禮」中,使用的匜是商周時期用青銅鑄造的一種洗漱器皿,相當於現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蓋,有的體高,有的全身布滿花紋,造型不一。它是中國古代貴族舉行禮儀活動時澆水的用具,出現在西周中後期(約2700多年前),盛於東周。匜形橢長,前有流,後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為青銅製,漢代以後出現匜金銀器、匜漆器、匜玉器等等。

瓦紋盤

與「匜」相互成套的「盤」,商早期和晚期的盤均為圓形,敞口,平緣,腹較深;西周盤多為圈足,附耳;春秋戰國時期,圈足盤數量漸少,多為平底無圈足,折腹,圓底,式樣接近於漢代的「洗」。唐宋時期還出現了銅盤,但多作托盤用,已失去盛水等功能。

曾侯乙冰鑒(來源於 網絡)

說到水器中的禮器,還有一件大型水器不得不說。鑒,古代盛水或盛冰的器皿。體積大,像盆更像缸。鑒初為陶質,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現青銅鑒,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最為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它平底,窄口緣,有肩,雙耳或四耳,有耳為獸首銜環。古人在沒有使用鏡子之前,通常在鑒內裝滿水來照影,因此,後來人們也把銅鏡稱為鑑。「鑒」還用於盛冰,與後來的冰箱功用一樣,最著名的要數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的曾侯乙冰鑒,被稱為「最原始的冰箱」。它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鑑,鑒內置一尊缶。冰鑒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鑒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當然到冬天時,也可依次方法,往鑒內注熱水,使缶中的酒升溫,起到暖酒的作品。

龍紋盉

盉(hé)流行於商代至戰國,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調酒。基本造型為圓腹,帶蓋,前有流,下設三足或四足。商周時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檔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則多做成空心。春秋戰國時,盉口變小,腹部扁圓,流往往做成彎曲的鳥頭或獸頭狀。

瓿(bù),漢族古代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於盛醬。流行於商代至戰國。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裝飾饕餮、乳釘、雲雷等紋飾,兩耳多做成獸頭狀。

盂(yú)為古代大型食器,兼可盛水或盛冰。青銅盂最早見於商代晚期,流行於西周,春秋時期尚有所見。青銅盂一般體型較大,故而常與青銅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飯食或肉食乃取自盂中。
 
看更多投稿作品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7351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部落閣話題|維基百科|庚子之亂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lcoffee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轉載][GE]雷蒂雅的... 後一篇:[巴哈]【部落閣話題】2...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巴哈About (63)
巴哈小屋.佈景.勇造.MAIL (154)
巴哈畫室~GE&AFK (97)
巴哈畫室~雜圖 (386)
部落閣話題 (384)
勇者大廳獵奇 (377)

Granado_Espada (23)
其他版本資訊 (364)

l-WY_News (656)
版更明細 (71)
商城武器+人物+裝飾抽獎 (406)

l-Database(資料庫) (86)
文章Article&搞笑kuso (108)
綜合討論discuss (229)
裝備資料&取得製作(92vs100) (119)
影片.音樂.Movie.Music (140)
姿勢Pose&角色Roles (147)

l-Guide(攻略) (13)
副本.MCCduplicate (85)
任務Missions (170)

l-Photo (483)
原畫.桌布 (51)

└Server_Event (43)

lcoffee (23)
$不給你看專區$ (146)
$不給你看GE區$ (82)
內有惡犬 (132)
垃圾桶+EPUB腳本 (161)

╚GE日記 (1843)
GE點裝.洗屬.敗家 (568)
GE朋友與我 (429)
GExuite+dropbox (233)
GE抽抽 (175)

╚GE筆記 (281)
GE更新事項.板主記事 (63)
GE活動紀錄.任務.倉庫 (258)

╚GE圖片 (585)
GE任務對話 (263)
GE活動對話 (178)
GE怪物圖鑑 (96)
GE閃光系列 (162)
GE哈拉板.精華區 (250)

=非GE之收藏or轉載= (315)
維基.知識家.百度 (283)
clickme.ptt.笑話 (428)
好人.好事.好話.好詞 (131)
教學.好用程式 (102)

A.C.G. (346)
PokémonGO (267)
PKMG紀錄 (192)
劍與遠征AFKarenaData (100)
劍與遠征AFKarenaMCC (43)
劍與遠征AFKarena (82)

M.N.T. (1354)
攸關眾人的事 (126)
動漫畫小說心得 (547)

CHAT(閒聊) (1836)
工作見聞+便利商店公仔瘋 (720)
GoogleDoodle (320)

未分類 (2244)

huaing123孬種🙂
讓我等到這麼晚,然後還是夾著尾巴落跑了⋯⋯敢連續兩週搞我、卻不敢承擔至少補償一點的責任?🙂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4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