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再談正覺同修會之《大法鼓經》

作者:加一@曹洞宗/三論宗│2019-11-14 12:12:10│巴幣:6│人氣:273
在我自己所看到的正覺同修會之宣傳單裡,有提到在講「大法鼓經」之說,而其實「大法鼓經」有很多事情必須澄清

(當事宣傳單)

在印順長老的《印度佛教思想史》中有以精密的史觀解釋我們所知的如來藏思想,以下引用原文:

「我,如來藏,佛性(buddha-dhātu),約義不同而體性是一。《楞伽經》(世親同時或略遲集出的)近於瑜伽學而傾向唯心說,也覺得「如來藏我」,太近於印度神學的「我」了,所以特加以解釋,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上——中)說:
「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
「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為離外道(我)見(妄想)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楞伽經》意不同:愚夫、外道都是執有自我的,「畏無我句」的,如說無我,眾生不容易信受。為了攝引外道,所以說如來藏(我)。如外道們因此而信受佛法,漸漸了解真如、空性等,「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就能遠「離不實(的)我見妄想」」

初期的如來藏思想在楞伽經所主張的是為:「於一切法空的緣起上就世俗的方便說」,也可見印順長老在書中原文提及:


「初期大乘經中,都說一切法空寂,為什麼不說空而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呢?「本論」提出了五點解說。一、心性下劣的「有怯弱心」,覺得佛道難行,心生退怯,如知道自心本具如來藏,就能精進不退了。二、修學大乘法的,容易「輕慢諸眾生」,總以為自己比別人殊勝。如知道如來藏是一切眾生所同具的,那就應該常不輕(Sadāparibhūta)菩薩那樣,逢人就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了。這二義,是針對大乘行者說的。三、「執著虛妄法」:小乘學者,分別蘊處界等自性,執虛妄法是有而不能說沒有的。如知道如來藏為依,而有生死與涅槃,就不會執著虛妄法事相了。四、小乘行者以為:成佛是非常希有的,多數人(或少數人)是不能成佛的,這是說沒有佛性——成佛可能性的,是「謗真如佛性」。如知道依真如說佛性,佛性是一切眾生平等共有的,就不會謗真實法了。這二義,是針對小乘人(一分通於瑜伽學)說的。五、「計身有神我」,這是一般人,特別是外道。如《楞伽經》說:「為斷愚夫畏無我句」,「開引計我諸外道」,「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不說一切法空而說如來藏的理由,「本論」所說的五義,是相當正確的!「釋論」卻專在如來藏學上說,失去了適應眾生的對治、鼓勵、誘化的善巧方便」

我們能明白在這裡如來藏的思想緣起於要使外道能接受一切法空而委婉的方便,然而到了後期與唯識學說的影響,逐漸跟阿賴耶識一起討論,兩者的不同也可詳閱原文以及同一人的另一著作《如來藏之研究》。

明白了如來藏興起本來意義,在回到大法鼓經的議題

而在中華佛學研究所內李志成教授所講的《印度哲學與其精神》中便有提及《大法鼓經》在大乘後期出現,由如來藏的擁護者宣傳,對如來藏思想大力之鼓吹。

「初期如來藏思想,是屬 後期大乘經,計有五部:一、《大方等 廣如來藏經》二、《大法鼓經》,三、《央掘魔羅經》(Angulimalya)。四、《勝鬘師子吼一乘 大方便方廣經》。五、《不增不減經》」

在其同時,除了如來藏的支持者,「法空持第一空」理論的《大空經》,兩者互相批判,而在此大法鼓經中便有提及鞏固如來藏信仰而攻擊空論者之論述。

在原文多處指出,在該經典的理論中佛陀:「爾時世尊復告迦葉:『汝不堪任法欲滅時餘八十年護 持正法,南方菩薩當能護持……」迦葉答言 :『……一切世 間樂見離車童子,則是其人。』」
但離車童子不肯應迦葉之請:「先請大德,然後及我, 我是俗人,性根下劣……」
「爾時,世尊復告迦葉:「汝今聞此大法鼓, 於我滅後 四十年中,當護持正法……然後『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 子』,於正法滅八十年,當以五繫縛彼惡魔及其眷屬如縛小 兔,廣當宣唱大法鼓經。』」

這裡看到論文原文的結語:

「《大法鼓經》雖是大乘後期之經典,我們在前面已提到, 但其思想卻著重早期如來藏的。本經說:「衆生輪迴生死── 我不自在,是故說無我義;然諸佛所得大涅槃,常住安樂」,故有我義。「有我」與「無我」之介定,在於「不自在」 與「常樂」之上。這尚不及「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之深義。
雖然本經也提到「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以彼(佛)性 故,一切眾生得涅槃」但它的譬喩有同《法華經》,如「窮 子喩」、「化城喩」,卻有些不類;因為《法華經》雖然 講「諸法實相」,但也講「一切法空」。而本經(大法鼓經)則說:「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 「有餘說」的意思是有待補充,有條件地,相對真理;「非 有餘說」才是完善的,無條件地,絕對真理。相對眞與絕對 眞怎可用同一譬喩呢?
我們在前面已指出《大法鼓經》是在後期大乘中集成的, 但其思想卻是針砭《大空經》的,從而了知本經是晚於《法 華經》,而其譬喩自然是從《法華經》因襲而得。孰合乎思 想素樸,沒有深入之思辨原則了。」

在原始經典如阿含經中,從增一阿含提出「如來藏」一詞,並僅作為「總持」三藏、三乘以後原始經典便沒有見到如來藏思想的具體文獻。

我們便能明白,正覺同修會所鼓吹的「大法鼓經」之源流,其本來便是攻擊「不信如來藏思想者」所編輯的,因此以這個經典之說法來作為佛陀的教法,似乎確實是值得質疑的事。

個人雖然尊敬正覺同修會部分弟子對佛法之熱誠,但因爲道場混淆而做的誤解、並用誤會攻擊其他宗派是非常不妥當的。(´;ω;`)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59125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4 篇留言

阿霞
您是專門研究佛法的人嗎?我看你寫得很專業。

11-14 12:19

加一@曹洞宗/三論宗
不是(´;ω;`)只是對佛法有熱誠的年輕人,受到一位台大佛教研究中心的善知識啟發的。11-14 12:21
貴姓
這位佛友,您很有慧根阿[e17]

11-14 17:02

加一@曹洞宗/三論宗
(´;ω;`)不是慧根,其實是腦洞(?)11-14 17:32
(´奶Д子`)
你懂得好多哦

11-14 17:09

加一@曹洞宗/三論宗
不多(´;ω;`)跟一顆馬鈴薯差不多而已11-14 17:32
剪不斷理還亂
用流暢的文筆,表達出完整的意思,看得真是讓我慚愧兼汗顏。就追蹤了

11-14 18:00

加一@曹洞宗/三論宗
(´;ω;`)沒有很流暢的說,其實比較怕偏題講太多(´;ω;`)比起追蹤不能直接交朋友嗎11-14 18:0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hellonewlife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11/13】最近塗鴉(... 後一篇:【11/18】用手機試畫...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eon770530巴友
我的小屋首頁共有4篇健身相關證照心得文,對健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喔!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8分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