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蕭讓】武則天——女皇之路 第十四章 金輪垂照

作者:Zabo│2019-05-25 08:21:09│巴幣:0│人氣:120
簡介:   武則天憑著「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的本領,衝破中國封建歷史中的男性霸權,也憑著超乎常人的陰險、殘忍、深沉、謀略,一步步建立屬於自己的帝國。

  曠世女皇武則天的生平充滿傳奇色彩,她轟轟烈烈的一生,正是詭譎狡詐的政治鬥爭、糜爛奢華的宮廷密辛的縮影,更隱含著身為一個女人的苦澀與掙扎。

  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女皇,究竟如何成就自己的非凡霸業?

此文乃轉載,盜印必究
標題:【蕭讓】武則天——女皇之路
  
        第十四章金輪垂照

     武皇以女子之身,於李唐最盛時奪取神器,並成功地掌握天下十五年,基本上沒有輸給任何政治勢力,而是因時間的自然法則而終結。一個在傳統倫理上居於先天性弱勢的政權何以能維繫如此之久?持正面意見的認為,武皇大力打擊高門士族,為寒門庶族上位大開方便之門,客觀上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因而得到了中下層人民的擁護,統治基礎穩固,並以她大開科舉、破格用人來加以論證。持反面意見的則認為,武周政權屬於典型的僭主政治,無非權術治國,尊君卑臣,自始至終獨裁到底,他人無從挑戰而已。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她對宰相職權和聲望的打壓。她首創“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職,以資歷較淺的低品級官吏充任宰相,武周時期四品以下官員出任宰相已逾半數,位望既低,無力對抗皇權。與此同時,武皇大力擴展宰相數目,常年維持在10人以上,並頻繁更換,任期短的僅一個月左右,平均任期三個半月,每年更換3.6人,比太宗高宗時期的更替頻率高出三倍。從太后臨朝稱制時期算起,武皇任命了75位宰相,大多或殺或貶,她去世之際還留存在世的宰相僅有4位。在這樣的政治高壓下,諸相終日戰戰兢兢,只慮朝不保夕,不敢輕易有所作為,三省六部製互相制約監督君權的意義遂形同虛設。
  
  這兩種說法都各有其道理。其實武皇打擊士族提拔寒士也是出於鞏固皇權的需要,她畢竟是封建君主,考慮的首先是武周政權是否穩固,而非認清時代潮流、專為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服務的革命公僕。只是如何進行客觀評價,有必要把這些行為放到歷史的大環境中去觀察。比如對士族的打壓,太宗便有重修《氏族志》一事,高宗下詔嚴禁五姓七望互相通婚,至武皇大力打擊關隴豪門,三人並沒有事先商量,步調卻驚人的一致,只能說士族退出歷史舞臺已是大勢所趨,武皇不過因勢利導,沿用既定國策而已。
  
  宰相制度的變遷也同此理,因首創群相制及“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花樣繁多的編外宰相職位的,正是大唐太宗皇帝。為了削弱相權,自太宗開始,位高權重的尚書令一職虛置,由左右僕射共同打理事務,後來更連左右僕射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之職也失去了議政之權,只有中書省的兩名中書令和門下省的兩位侍中共4名法定宰相,其餘全是編外人員。武皇創“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算依樣畫葫蘆,只是更進一步連中書門下兩省的正三品宰相也常年不足額,甚至出現三省俱無長官,全由“同中書門下三品”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些編外宰相來集體議事。而到了玄宗時代,則連“同中書門下三品”都較為罕見,普遍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來代行宰相職位了。可見尊君卑臣是每代君主上臺都要施行的,不獨武皇,功過都不應該由她一個人來背。
  
  三省六部製對專制君權的確有一定制約作用,但中國傳統政治總不肯把路封死,一面規定詔書由中書省出,門下省封駁,皇帝只有批復的權力,一面又規定在特殊情況下皇帝可以不經中書門下直接下旨,稱之為“墨敕”。高宗扳倒長孫無忌後喜心翻倒,就曾不經中書門下自己一口氣提拔了十幾位官員上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武皇得以大權獨攬並非某位網友說的“制度外的成功”,而是利用了製度本身的漏洞吧。其實她以周代唐,母奪子位,說來並非全然逆天而行,也藉用了孝道這頂帽子,大臣對她的服從,更多的是因為視她為李家的主婦,而非武家的女兒吧。
  
  綜上所述,武皇的獨裁作風主要得因於她本身的性格倔強剛烈,飛揚跋扈,不憚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官僚系統,對於太宗開創的各項政治制度表現為以利用修補為主,並沒有原則性的破壞。因此在她年老體衰精力不濟之後,臣下的意見重新得到重視,宋璟便三次退還武皇的詔書,拒絕奉命行事,武皇也無可奈何。君主的個人意志終於讓位於製度,敢於監督和製約君權再度成為人們公認的名臣標準。
  
  然而無可否認,武皇的各項努力確實大大加強了皇權,所以有唐一代,由裴度、李德裕等名相,卻沒有曹操、司馬懿這樣足可廢立皇帝的權臣,可見唐代君權與相權之間的關係處理得還算不錯。“總權收柄,……萬機獨斷,……公卿百僚,俱職而已。”[1]從時人對武皇的評價可以看出,武皇不僅對相權十分緊張,也要求百官必須承意辦事,政由己出,事必躬親,縱然憂勞天下,也不給他人一點點可乘之機。
  
  除了尊君卑臣鞏固皇權之外,武皇還一改太宗高宗時代重中央而輕地方的弱點,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加大對地方州縣的監管力度。由武周開始,正式確定了十道巡查制度。唐太宗貞觀元年,為了監察地方州府,以山川形便將全國劃分為十道,派遣使者不定期巡視。然而貞觀十道直到武皇稱帝之前還只是一種地理區域的名稱,虛擬的巡查單位,沒有常設的行政機構和常任官員來管理。唐王朝此前派遣的巡查大使,時間不定,人數不定,並沒有嚴格地按照十道來執行自己的任務。武皇執政後開始正式派遣十道使者分春秋二季巡視全國,監察地方官吏的為巡撫使,安撫百姓撫卹賑濟的為存撫使。監察御史雖只是八品官,但奉帝命巡察地方,威勢甚大,所謂“御史出巡,不能動搖山岳,震懾州縣,為不任職。”十道逐漸成了凌駕於州縣之上的監察區。這一舉動引起了一系列官制改革,即使職的擴充,影響極其深遠。經中宗、睿宗、玄宗等歷代改革,道由初期的虛擬監察區性質逐漸向實體行政區轉化,到唐代後期,道與方鎮合二為一,成為凌駕於州縣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使者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乃至佔地為王,擁兵割據。是的,這就是最終導致唐王朝分裂瓦解的節度使與藩鎮割據的源頭。
  
  [1] 《舊唐書*李昭德傳》
  
  唐代中央集權比漢代又有加強,唐代的州遠遠小於漢代的郡,刺史也沒有漢代太守可以直接任命下屬的權力,官吏任免權集中於中央的吏部,故政府用人獨重京官,地方官吏頗輕其選,一般是開國武將,或者京官不稱職者外放。軍事上,唐初實行府兵制,基本杜絕了用兵自重的可能性,關內道獨占府兵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其餘諸道多不過十餘所,乃至兩三所,形成了舉天下之力而不敵關中的強幹弱枝局面。無論軍隊數目和官吏質量,地方政府都難以與中央對抗。但武皇並不因此而放鬆警惕,高宗去世中宗守孝的短短10幾天裡,她以母后身份暫掌國政,首先就是派遣軍中心腹分別前往并州、益州、荊州、揚州四大軍事經濟重鎮,與當地官府共同鎮守,以防不測,從而為嗣聖宮變廢中宗囚睿宗的政權順利過渡提供了保障。徐敬業揚州兵變,武皇只派遣一名使者單槍匹馬馳赴外地,即可於百萬軍中處斬大將程務挺,中央的掌控能力之強於此可見一斑。
  
  光宅元年,武皇改革官制,將御史臺一分為二,改置左、右二肅政臺,以左肅政臺監督京官,“專知在京百司”,“以察朝廷”;右肅政臺監督地方,“專知按察諸州”,“以澄郡縣”。[2] 左右兩臺互相監督,彼此制衡。右肅政臺每年春秋兩季出巡,春季稱為風俗,秋季稱為廉察,並定《垂拱格》專門刪定四十八條巡查格式,依照條例監督州縣。十道巡查遂成為定制。御史巡查,權限極大,除了考察地方官政績之外,審理疑難案件,還包括檢查財政經濟領域內的犯罪行為,“知太府、司農出納”,督促發展州縣農業生產,搜羅人才等等,幾乎無所不包,職權遠超前代。如聖歷二年(699年)的十道巡查主要是勘檢全國土地,不僅檢查職田,也檢查勳蔭田和民田,對田畝進行丈量登記。為了加強監察力道,武皇還不時派遣高官充任巡察大使,但只能巡察鄰道,不得巡省本道,目的在於迴避。這些措施對於澄清地方吏治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更多的是作為朝廷耳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隨著時日推移,使者權限一再擴大,御史常有充任租庸使、鹽鐵轉運使、鑄錢使等等,無形中已侵奪地方常務。但在武周時代,無論出巡的是朝官大員還是御史,都具有臨時性,事畢朝官還京,御史回臺,暫出即還,都不常駐地方。至中宗神龍二年(705 年),首開巡使常駐地方的先例,睿宗景雲年間監察使者已與地方官融為一體,並出現了軍事專殺的節度使。唐代州府原本狹小,不足以對抗中央,而道成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下屬十幾個州府,力量陡增數倍。玄宗天寶年間,節度使開始兼任採訪使,執掌監察大權和地方民政,逐漸形成集一道的軍、民、財、監察權於一身的藩鎮。朝廷原本為加強中央集權,派遣心腹侵奪地方官職權,中央的監察官遂演變成地方行政官,然此輩常駐地方之後,與軍閥勾結,缺乏節制,反過來對抗中央,唐史之崩潰,正在於此。
  
  不過武皇疑心很重,她固然不放心地方行政,對她視為心腹的監察官也保持著必要的警惕,左右肅政臺互相監督,巡察使者時常更換,監察御史甚至可以不經過本部門長官而直接上奏皇帝彈劾長官,也就是說,把監察部門的頭頭本身也置於部下的監察之下。如此環環相扣,彼此制衡,可不像她孫子玄宗那樣“疑人不用”,大筆一揮便將大權拱手送人,自己跑去和美女鑽研音樂,由得下面胡天胡地。武皇一生從未真正信任過誰,這是做女人的悲哀,卻是做皇帝的職業道德。像她這樣做皇帝做到80多歲還兢兢業業孜孜不倦的人應該不多吧,她固然欣賞“蓮花六郎”張昌宗那美妙的笛音,可更讓她醉心的還是金鑾殿上生殺予奪的稱心快意,那是世上最危險也最刺激的遊戲。一聲令下,山河變色,萬民蟻伏,對她來說,這種快樂才是世間的極致。武周開國時新造的一套文字,現已風行於大江南北,遠至僻壤域外。現時所見,西北如敦煌莫高窟碑,西南如雲南昆陽及廣西龍州關外的石刻,無不遵用,歷百年而不變。朝廷的任何法令章程,都能雷厲風行地實施到地方,辦事效率極高。大谷文書?集成載長安三年(公元703年)三月括逃使碟並敦煌縣碟,記載了敦煌縣收到括逃使碟所作的處理,一日辦完,沒有差錯。威權獨任,令行即止,她對整個帝國的控制全面而徹底,是無可置疑的唯一主宰。歷代掌權的女主雖多,但從來沒有一個達到了這樣的高度和深度。
  
  武周王朝,是武皇畢生為之奮鬥的心血所在,她不僅貪戀君王的權力和名分,更希望武周能夠繁榮強盛,萬世永昌。治國之道,首在用人。唐代取仕的三大途徑是科舉、門蔭(即士族子弟依靠祖先的餘蔭而得官)、軍功。武皇最為看重的是科舉。
  
  注:
  
  [2] 《文獻通考*職官考》
  
  ……威權獨任,令行即止,她對整個帝國的控制全面而徹底,是無可置疑的唯一主宰。歷代掌權的女主雖多,但從來沒有一個達到了這樣的高度和深度。陳寅恪先生在分析武皇與韋後的成敗得失時便稱:“武后自高宗時挾天子威福,脅制四海,雖逐嗣帝,改國號,然賞罰己出,不假借群臣,僭於上而治於下,故能終天年,阽亂而不亡。韋氏乘夫,淫烝於朝,斜封四出,政放不一。既鴆殺帝,引睿宗輔政,權去手不自知,戚地已疏,人心相挻,玄宗藉其事以撼豪英,故取若掇遺,不旋踵而宗族夷丹,勢奪而事淺也” [3],指出二者之根本分歧正在於集權與否,對國家的控制不力是韋後敗亡的主因,可謂公允之論。
  
  武周王朝,是武皇畢生為之奮鬥的心血所在,她不僅貪戀君王的權力和名分,更希望武周能夠繁榮強盛,萬世永昌。治國之道,首在用人。唐代取仕的三大途徑是科舉、門蔭(即士族子弟依靠祖先的餘蔭而得官)、和軍功。武皇最為看重的是科舉,特別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製科考試。唐代的科考分為常科和製科。每年按例舉行的分科考試稱為常科,而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則稱制科。武皇對科舉取仕的推廣和貢獻現已成為常識,但翻查史書會覺得奇怪,因武周統治期間以常科步入仕途的人數並不多,甚至還不及高宗時代,她大力推廣的是製科取仕。世人常稱武皇首創殿試,其實就是皇帝親臨現場主持制科考試,跟宋代考生省試之後上殿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級別篩選頗有差別。唐代史有明載的製詔舉人見於高宗顯慶年間[4],顯慶四年高宗開科八門,著重於文章道德,並親策舉人九百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舉動,此後製舉就大致按照這個路子發展下去,也開了帝王親試舉人的先河。所以武皇首創殿試一說嚴格說來並不確切,只是載初元年的殿試考生上萬,持續數日之久,無論規模還是影響都遠遠超過顯慶那次吧。
  
  制舉由皇帝親下制詔舉行,考官也由皇帝臨時任命,皇帝有時還會親臨考場,及第者成為天子門生。武皇自臨朝稱制開始便頻繁地舉行製舉,平均1.45年舉行一次,高於高宗時代;常科考試卻沒什麼發展,進士平均每年錄取20人,還少於高宗時代。如此厚此薄彼,自有因緣:唐代的常舉由禮部官員主持,錄取與否也是由主司根據考試成績來定奪。唐代科舉初興,錄取比例極低,也沒有謄錄、糊名等規定,本意是考生場外的表現也在考慮之中,卻也導致請託之風大興。沒有背景也沒有名聲的寒門士子把自己的作品結成文集,上呈給達官貴人或者主考官員,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和提攜,稱之為“行卷”。為了避免文章被人束之高閣,也為了顯示自己在“史才、詩筆、議論”等多方面的才能,士子還別出心裁地寫點有趣的東西作引子加強可讀性,相當於投遞簡歷附加一封cover letter,一種新的文體——“唐傳奇”誕生了,中國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小說[5]。唐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令人吃驚,現代大學生求職實在該學著點^_^
  
  考前挖空心思取悅考官固然少不了,及第後拜訪答謝更是免不了,舉子視主司為座主,主司視舉子為門生,以後在仕途中幾乎休戚與共,關係密切。如此示惠於下的便宜事兒,武皇怎麼會願意讓別人獨占?下令嚴肅科考紀律,一要糊名,遮住考生姓名;二要謄錄,派專人把考生試卷重抄一遍,免得主司認出筆跡故意放水。只是考場紀律嚴格了,一考定終身的缺陷卻又暴露出來。再出色的人才也有臨場發揮不好的時候,接連幾位名士落榜,下面一堆人便開始唧唧歪歪。所以這些規定實施不久便廢止(一說是武皇自己廢除),而武皇對常科缺乏興趣也可以想見了。與其讓臣下做好人,不如開制科自己作座主,考官臨時指派,科目自行擬定,及第者都是天子門生,免得臣下拉幫結派。這些手法被宋朝皇帝學了個十足十,科考規定嚴格,務求公平,不管常科製科,最後都由皇帝親臨把關,無所謂座主門生,堅決不給臣下任何樹私恩的機會。進步與否,見仁見智,但已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話題。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至天授二年(691年)正值武周革命前後,武皇連年舉行製科考試,以祿位廣收天下人心。長壽三年(694年)至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又是一個高潮,武皇決定結束酷吏政治,提拔賢才經世治國。其中影響最大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策賢良方正,上萬考生雲集神都,盛況空前。武皇禦洛陽殿,親發策問,年方弱冠的張說脫穎而出,文筆俊麗,詞鋒如刀,直指武皇重用酷吏之弊,武皇欽點對策為天下第一,當即拜為太子校書,從此步入仕途。張說對策,無雙無對,武皇對他的才華贊不絕口,特意要他把策文張貼在尚書省,讓朝廷百官和外國使臣前往參觀,以光大國得賢之美[6]。如此籠絡人心,可謂極矣。想想現在的高考狀元,最多不過在二級報紙上佔一塊豆腐乾文章,而張說在上萬名考生中被皇帝欽點文章獨步當世,且專門發國際通告昭示天下:這就是我們國家新發現的大大大才子!對一個年僅22歲的少年來說,該是何等的榮耀和鼓舞!
  
  張說自此名揚天下。
  
  張說文武雙全,出將入相,文章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亦曾經略邊疆匹馬平定過突厥叛亂。他算不上正人君子(貌似唐代宰相沒幾個符合這個概念^_^),但能力的確出眾,前後三秉國政,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號稱一代文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玄宗受內禪登基為帝,但一直為太平公主牽制,張說特地獻佩刀給玄宗,要求玄宗以國事為重割斷親情,玄宗就此下定決心,同年殺太平公主,結束了武皇開創的女人天下,揭開了開元盛世的序幕。時張說46歲,正當盛年,瞻望前程,壯心不已。不知道躊躇滿志的他是否會回想起多年前洛城殿上的那位白髮婦人,那雙沉靜而威嚴的眼睛,那張酷似太平公主的面孔……持筆的手沉穩有力,掌控著天下,也掌控著他的命運。
  
  御筆落處,墨跡淋漓,風雷激盪,那是他傳奇人生的開始。
  
  注:
  
  [1] 《舊唐書*李昭德傳》
  
  [2] 《文獻通考*職官考》
  
  [3]陳寅恪:《讀書札記一集》
  
  [4] 《冊府元龜*貢舉部》:制詔舉人,“始於顯慶,盛於開元、貞元。”
  
  [5]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
  
  [6]劉肅:《大唐新語》
  
  除了張說,張柬之、蘇頲、劉幽求、祝欽明等名臣大儒,也是通過制舉步入仕途或超擢升官。他們是武皇送給後人最好的禮物,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最終照亮了大唐的天宇。除了製科之外,武皇對常科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畢竟是每年舉行的常規考試,錄取標準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當時最主流的常舉科目明經,考試的標準教材是高宗時代欽定的儒家經典《五經正義》,而儒家學說強調“三綱五常”,正是女子稱帝的天敵。武周革命前夕武后曾命學士翻遍儒家典籍為她正位天下尋找義理上的支持,結果搜索枯腸也能從《尚書》中找到一句“垂拱天下治”的話,牽強附會於“垂拱”的年號,以此作為武周受命的依據。好歹也算聊勝於無吧,然而諷刺女主執政的那句“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同樣出自《尚書》,真是大煞風景。頭腦古板的儒士三天兩頭含沙射影地上奏,這裡陰陽違和,那裡乾坤倒置,說著說著就開始指著禿子罵亮光,讓人不勝其煩。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武后一定不這麼認為,她肯定覺得最難纏的正是孔子本人。象來俊臣這樣沒有一絲人味兒的“小人”她也能玩得團團轉,更不用說王皇后蕭淑妃這些“女子”,偏偏拿那個死了一千多年的倔老頭兒沒辦法,真正令人頭疼。英國亞當斯寫過一本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裡面有種全宇宙最厲害的武器觀念槍,無論擊中誰都會立刻同意你的所有觀點。如果能擁有這種寶貝,武后一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弄到手,然後持槍見人就掃,人人服膺,天下大同。瓦卡卡,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和諧社會就此誕生^_^ 可惜二十一世紀的領導人都沒這個福氣,一千多年前的女皇更沒想頭。不過知難而退從來不是武后的風格,既然知道對自己的統治不利,那就一定要做點什麼。
  
  唐初的常科考試主要有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7] 政府於儒學尤為偏重,大興學校,特重明經,視其為諸科之首,及第者可授予從九品上的官職。初唐重臣裴炎、裴行儉即明經出身。明書和明算是選拔文字訓詁和數學計算方面專門人才的科目,及第者難以高升,士子興趣不大。明法選拔法律方面的人才,但革命維新不破不立,法律是個軟套子,自然被武后白眼向青雲地選擇性忽視。她的眼光落到了進士科上面。
  
  進士科由隋煬帝首創,唐初並未受到特別重視,敘階一般為從九品下階,低於明經,考試標準也有不同。明經需通儒家經義,進士則考試時務策文,而衡量進士策文好壞的標準,主要不是看文章內容,而是詞華文采,“談文者以篇章為首而不問之以經綸”[8]。《文苑英華》中載有貞觀元年進士及第者上官儀的策文(沒錯啦,就是上官婉兒的爺爺,高宗的那位倒霉宰相^_^),聲律嚴格,文辭華美,通篇用典,頗有六朝的浮艷餘風。上官儀以文名取勝,是唐初進士及第者以文名而受到皇帝擢升的第一人,從中可以反映進士科以文取士的實質。及至武后秉政,有意識地淡化經學,大崇文章,進士科的地位大幅上升。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武后已廢太子賢,全面有效地掌握政權,朝廷頒布《條流明經進士詔》,進士科加試“雜文”,並明確把“識文律”作為進士及第的首要條件。該詔令可說是唐代科舉史上標誌性的重要文件,文辭之重在進士科中得到了製度保證,由是文學大興,進士科重於天下。唐人沈既濟記述了這一過程:“初,國家自顯慶以來,高宗聖躬多不康,而武太后任事,參決大政,與天子並。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永隆中始以文章選士。及永淳之後,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遐久,寖以成風。……”[9]以致宰相薛元超竟以不得進士及第為平生三大恨之一。民間看重文學,蔚然成風,及至玄宗開天時代,已經形成了“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的社會風氣。作為執政者,武后無法改變千百年來深植於人們心底的天理人倫,但她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時人的價值取向。
  
  以詩賦取士的標準確定於唐玄宗天寶十三年,但永隆二年進士科加試雜文已經含有“賦”體。《全唐文》載有顏元孫參加垂拱元年的進士考試,省試題即為《九河銘》和《高松賦》。所以傅璇琮先生在《唐代科舉與文學》中稱開元之後始試詩賦的說法並不準確。在武后的大力倡導下,進士科與文學的結合日益緊密,天下士子尤其是需要靠科舉躋身仕途的廣大庶族寒士都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去,中國文學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盛唐氣象於斯孕育。武周時代,正是文藝初興的時代,“貴於清綺”的南朝文風和“重乎氣質”北朝風骨融合為一體,初步形成了以浪漫飄逸恢宏大氣為特點的唐文學之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武周統治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英姿勃發才氣縱橫的傑出文人,如世稱“崔李蘇杜”的文章四友(杜審言、李嶠、崔融、蘇味道),“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湖萬古流”的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和以上官婉兒為代表的宮廷詩人群。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力掃南朝餘風、開創古文運動的陳子昂,以及完成律詩定型的宋之問與沈佺期。他們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為即將到來如錢塘大潮般洪波迭湧空江百里的盛唐詩歌做足了準備。與陳子昂大致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張若虛,則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全唐,完成了“宮體詩的自我救贖”(聞一多語),標誌著唐代詩歌由初入盛的最後階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優美的詩句,描繪出正處於上升時期的武周帝國,如明月在天,清輝遍地,如閒花照水,芬芳欣悅。而統治這個帝國的是個女人,在她的精心佈置之下,一幅盛大華美的圖卷正徐徐展開。
  
  注:
  
  [7]秀才科停於永徽二年,此處不敘。
  
  [8] 《舊唐書*魏元忠傳》
  
  [9]杜佑《通典》
  
  “唐代進士科之崇重及翰林學士為內宰相,皆啟於則天。”陳寅恪先生如是說。[10] 明經偏重於帖經和問義,有點類似於如今的完型填空和問答題,以儒學經典《五經正義》為標準答案,主要考察記憶能力。而專習一經,字數有限,幾年即可成誦,不易辨高下,定人才。進士科則重在文采,雖有其主觀性,但出題範圍廣泛,不受格式限制,反而有利於靈活選拔各種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誠如錢穆先生所言:“政治問題有範圍,按年考試,應舉人可以揣摩準備,說來說去,那幾句話,不易辨優劣高下。詩賦出題無盡,工拙易見,雖則風花雪月,不僅可窺其吐屬之深淺,亦可測其胸襟之高卑。朱慶徐《上張水部》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此是當時謁舉送公卷,乞人評定附上的一首小詩。但設想何其風流,措辭何其高潔。詩賦在當時不失為一項最好的智力測驗與心理測驗的標準。”[11]另一方面,初唐時印刷術尚未普及,有條件藏書豐厚熟讀經書的往往是高門士族,詩禮傳家,先天上已佔盡便宜,但優秀的學問家不見得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詩人。作詩更多地與資質和靈性有關,與家學淵源無關,於是寒門學子也有了挑戰世家子弟的本錢。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失為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標準,因此進士科取代明經科成為取士的主流,自有其道理。
  
  武周政權雖然不久後即告結束,但進士科以文取士的標準卻流傳下來,並逐步地發展到盛唐時單純地以詩取士。今日我們所說的唐代以詩賦取士,實際上就是進士科以詩賦取士。試題在今人看來往往是不著邊際的,無關乎國家大政,無關乎民族氣節,“題湘靈鼓瑟”、“望終南余雪”……好比高考作文試題竟然是“那年冬天的第一樹梅花”。詩魂文心,靈氣飛動,在這樣氛圍下成長起來的人們,心靈該是何等的活波自在、無拘無束!才子祖詠參加進士考試,本應八句,寫到四句便棄筆而去,自言詩意已盡,不願畫蛇添足。考官愛才,破格錄取,這便是唐人風範。及至宋代,印刷術的流行帶來書籍的普及,寒門士子也能買到,於是以詩賦取士變為以經義而取士,考試制度更加嚴密,這也是一種公平。然而科考成為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徑,皓首窮經取代了昔日的浪漫吟哦,及至明清八股取士,以朱子一家之言為準,《儒林外史》中描繪范進中舉竟然喜極發瘋,正是對當時科舉制度的辛辣諷刺。而唐代,那個詩意棲居的時代,那個人性驕傲而尊貴的時代,已經不再。
  
  興亡千載事悠悠。今日令我們目眩神迷如牡丹怒放的唐詩乃至唐文學的繁榮,不能不說與武皇開創的以文取士的製度有關。讓我們懷想至今的盛唐氣象,其實不在於那幅員廣闊的疆域,不在於“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天朝風範(雖則這些的確很能滿足人的虛榮心^_^),而在於李白的詩,王維的畫,在於王翰醉臥沙場的瀟灑狂放,在於李義山那不可救藥的浪漫與深情,在於安史之亂遭受胡騎踐踏仍能憐惜街頭賣藝的胡騰兒有家不能歸的悲憫與寬容,在於數萬民間女子郊外踏歌放舞那健康而明媚的笑靨……洛陽的牡丹、揚州的明月、琵琶、古劍、煙柳、和白鳥,這些意象組成了我所深愛的唐朝,詩的王朝。翻閱唐人留下的詩篇,或清冷,或豪放,或幽雅,或恬淡,那是令我們不知不覺會用眼淚去應合的歌聲,穿越千載的時空悠悠傳來,至今仍慰藉著我們寂寞的心靈。
  
  然而在沉醉於唐詩所營造的靈性世界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詩賦取士制度帶來的負面影響,即儒學的低迷。唐初雖然三教並尊,佔統治地位的仍然是儒家思想,這一點已為學界所公認。太宗以儒治國,詔令顏師古、孔穎達考訂《五經正義》,標誌著傳統儒學即兩漢經學的統一,儒學盛極一時,但其後卻進入了一個相對沉寂的時期,直到中唐大儒韓愈異軍突起,“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高舉“道統”的旗幟,為宋學開闢了先河。而中間盛唐一段,儒學卻處於馬鞍形的低谷地帶,這對於一個文化繁盛的大一統帝國來說,是很不同尋常的。不能不說這跟武皇執政時有意識淡化地儒學有關,除了抬高進士壓低明經科之外,也可以從學校的興廢略窺一二。
  
  注:
  
  [11]錢穆《國史新論》
  
  [12] 《貞觀政要*崇儒學》
  
  唐代的學校制度非常完備,中央官學有二館六學,州縣有小學和私學。六學是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隸屬國子監,二館指隸屬門下省的弘文館和隸屬東宮的崇文館,,不僅招收貴族子弟,也招收一定數目的庶族平民,甚至外國留學生。七八品官以下的子弟可以學習各科專門知識,五品以上的高官子弟則專攻儒家經典。太宗時尊孔崇儒,學校發展極快,“四方儒生負書而至者蓋以千數。俄而吐蕃及高昌、高麗、新羅等諸夷酋長,亦遣子弟請入於學。於是國學之內,鼓篋升講筵者,幾至萬人。”史稱“儒學之興,古昔未有也。”[12]高宗繼位,薄於儒術,頗重文吏,對於士子入學研究儒家典籍缺乏獎勵和提倡,但學校仍在繼續開辦,士子對學校仍有濃厚興趣,如宰相裴炎前後總共在弘文館攻讀十年,精通《左氏春秋》、《漢書》等經典文獻。
  
  及至高宗末年武后執政,情況開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仍然要提到永隆二年著名的《條流明經進士詔》,規定進士科加試“雜文”,明經則加試“貼經”,即從經文中摘選成句,用紙糊住幾個字,讓考生填空。此後帖經漸漸成為明經科錄取的主要標準,經義降到了次要地位,考核士子對經文的理解能力讓位於單純的死記硬背經文詞句。明經和進士科的難易程度逐步拉開,以致明經出身者為世所輕。而學校主要講解儒家經義,既不適合進士科,明經科也用不上,與科舉考試脫鉤,社會需求便大大減少。而武后臨朝,祠明堂,拜洛水,封嵩岳,搞了一系列慶典,每次都從國子監選取學生充當齋郎隨行,入選者只要充當一次齋郎便可以馬上獲得出身即做官的資格,甚至立刻授與官職,免去讀經和考試之勞。[13] 既然不必熟讀經文就可以得官,學生自然無心向學,不再以經學為意了。除了有意煽動學生厭學情緒,武后還在教學師資上做手腳。原本在中央官學執教的祭酒博士都是鴻儒名家,為世所重,武皇稱帝之後專派武氏諸王及各位駙馬擔任國子監祭酒,這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談風花雪月還行,給學生講解儒家經典沒得給人笑死,“至於博士、助教,唯有學官之名,多非儒雅之實。” 一來沒動機學習,二來也學不到東西,生徒不復以經學為意,也就不足為怪了。二十年間,學校墮廢,儒學低迷,武周末期大臣韋嗣立上書指出情況的嚴重性要求改善:“國家自永淳(公元682年)已來,二十餘載,國學廢散,冑子衰缺,時輕儒學之官,莫存章句之選。貴門後進,競以僥倖升班;寒族常流,復因凌替弛業。考試之際,秀茂罕登,驅之臨人,何以從政?”[14]武皇微笑,順手就把奏章放一邊去,這正是她要達到的目的。
  
  開科舉而廢學校,文學繁盛而儒學沉寂,該如何來評論武皇給唐朝造成的影響呢?這真是讓後人撓頭的問題,但武皇也許根本不會介意,只會對著不知所措的書生們放聲大笑,這一生,她只會為自己而活。史載她廣施祿位收買人心,一面擴充科舉入仕人數,“乾封以前,選人每年不越數幹;垂拱以後.每歲常至五萬”[14],一面新增一系列官制,大量破格用人,甚至允許人自薦試官。這既收攬了不少名臣良將,也造就了大量冗官。武皇用嚴格考課,賞罰分明來加以彌補,求才貴廣,考課貴精,才華橫溢者快速升遷,屍位素餐者難以久居,流水般的官位總會找到勝任的人。她提拔的人才之多是歷史罕見的,救時宰相姚崇,陽春宰相宋璟,開元名相張嘉貞、以及文武雙全出將入相的張說、郭元振、張仁願……為子孫復興唐朝儲備名臣良將無數。當然,她殺掉的人才也絕對不少,提拔的庸才那也是相當的多^_^ 時有民謠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把推侍御史,碗脫校書郎。”大意就是現在的官兒可真多,隨便飛一塊板磚來就得砸死三個科長。才子沈金交覺得好玩,補上四句:“平事不讀律,博土不尋章。麵糊存撫使,瞇目聖神皇。”這下就犯政治錯誤了,前四句不過是一般的嘲諷詩,後面這四句可是直指皇帝老糊塗,即刻被捉來見駕,要治他一個訕謗朝政之罪。誰知武皇聽了只是放聲大笑,倒是調侃了急於邀功請賞的御史一通:“只要你們不濫施祿位,還怕天下人說麼?不用治罪了,把人放了吧。”倒是與她讚賞駱賓王文采的行事風格一脈相同。鬧了個沒趣的御史訕訕然退下,輕狂的才子繼續吟詠他的歌謠,而武皇麼,繼續我行我素地做她的女皇^_^
  
  武皇對於科舉制的改革還有一樁,她開創了武舉,以示文武並重。不少學者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她的選拔標準太過荒誕,因為考試只考射箭舉重等武藝和膂力,而不論運籌帷幄的韜略智謀。特別還要求身高六尺以上(大致相當於今天的1.8米),還要言語漂亮魁梧挺拔“神采堪統領者”;這看起來不像在選拔軍事人才,倒像是評選健美先生。名將裡面武舉出身的比例少之又少,學者們說這正反映出武舉制度的失敗。不過唐代尚武之風盛行,才資文武的官員不乏其人,投身邊塞的士族子弟絡繹不絕,民間豪俠更是希冀邊功來出人投地,而連年的征戰使得這些人完全有機會得到施展。武舉出身的比例自然少之又少。反過來說,在不缺人才的情況下,開創武舉正是一種姿態,表明文武並重,同時多開一條獲得人才的門路,這正反映出了朝廷對武備的重視。何況再怎麼說也出了一個“再造唐室”的郭子儀郭令公呢。唐代並不經常舉行武舉考試,可到底還是延續下去,直到清朝,還要舉行弓刀石馬步箭的武舉考試——武皇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並不僅僅局限於唐朝。
  
  注:
  
  [12] 《貞觀政要*崇儒學》
  
  [13] 《舊唐書*儒學上》:“取弘文、國子生充齋郎行事,皆令出身放選,前後不可勝數。”
  
  [14 ] 《舊唐書*韋嗣立傳》
  
  [15][16] 《朝野僉載》
  
  她在思想領域所做出的努力也不僅僅局限於淡化儒學。李唐皇族為了自高身價,攀附道家始祖老子為祖先,高祖視道士為皇親,掌管天子族屬的宗正寺下面特設“崇玄署”,掌管京都諸觀名數與道士戶籍。[17]太宗提倡三教並舉,實則獨尊儒學,淘汰僧尼。高宗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下詔科舉考試無論明經還是進士科都要加試《老子》。窮李家三代之力造成道先佛後的局面,現在武皇要以一人之力扭轉過來,好在她天生精力過剩,見招拆招,遇神殺神,忙得不亦樂乎。太后臨朝稱制伊始便破舊立新,改元光宅,尊老君之母為“先天太后”,名義上對老子尊崇依舊,然抬高老子母親的地位,無形中壓老君一頭;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二月,武皇於稱帝前夕禦明堂,開三教,以內史邢文偉講《孝經》,命侍臣及僧、道士等依次論議,置僧尼於道士之前。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預示她即將以佛教為武器打壓道教,以示對李唐皇朝的徹底否定。這年九月,武皇以周代唐,正式稱帝,降老子“太上玄元皇帝”的稱號為“老君”。天授二年四月(公元691年),武皇正式下制,明確規定:“釋教在道法之上,僧尼處道士女冠之前。”[18]兩年之後(長壽二年,公元691年),武皇下令把舉人習《老子》,改學她寫的《臣軌》。從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尊奉老君之母開始,武皇足足花了7年時間才將李唐的種種崇道政策一一廢除,這方面她總是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充滿無限耐心。宗教的力量不可小覷,像水也像火,能殺人亦能活人,這場精神領域上的戰爭,她不敢有絲毫馬虎。
  
  很多人都知道,武皇是以《大雲經》中淨光天女化為女身當國王土的記述作為她稱帝的依據,事後投桃報李大興佛教打壓道教,一度形成佛先道後的風氣,但這一勝利其實得來並不容易。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有僧人上表要求禁毀《老子化胡經》。《化胡經》是什麼東西呢?相傳是西晉道士王浮作的一部偽經,說老子當年騎牛出關是翻越喜馬拉雅山去了印度,搖身一變成了釋迦牟尼,所以佛教實際上是道家學說的一部分,頗類似今日有佛教徒說耶穌求道就是來印度學習佛法,耶和華實際上是釋迦牟尼的小變身^_^ 佛教徒當然非常不滿,認為這是對佛教的誹謗。武皇令朝臣評議,結果多數大臣都表示化胡是實,為經不虛。武皇只好敕令“老君化胡,典誥攸著,豈容僧輩,妄請削除,……明知化胡是實,作佛非謬;道能方便設教,佛本因道而生” ,稱佛教確實由道家化生而來,規定僧道並重,徹底否決了毀《化胡經》的建議。[19] 此時武皇稱帝已經6年,道教的勢力依然強大。因此,說武皇抑道尚可,說她斥道則不妥,她不想也不可能做到。這場佛道之爭,充滿了鬥爭與妥協,“進三步、退兩步”式地迂迴前進。於是她一邊唸佛教的經,一邊吃道教的丹;一邊規定佛先道後,一邊任《化胡經》流傳於世;一邊大興佛事,禮遇禪師,一邊不斷拉攏道教名人,暗送秋波。信仰堅定的西方君主一定覺得不可思議,同為基督徒都會為新教舊教之爭大打出手血流成河,中國的帝王們卻很少有這樣的煩惱,他們的唯一信仰就是權力,除此之外,世間別無真神^_^
  
  武皇的宗教政策體現了她一以貫之的唯我所用風格。如果說敕造大雲寺,全國上下學習《大雲經》,還算是對現有經典的巧妙利用;那長壽二年翻譯的《寶雨經》就有點離譜了。新譯的經文說,佛於伽耶山頂放光明,照遍十方,授記於日月光天子,當於支那國做女王,然而這段經文純屬譯者自行添加的,刻意為武皇稱帝提供理論依據。此外還有“菩薩殺害父母”之語,以此證明武皇殺戮李唐宗室的天經地義。譯者實用主義到了肆意篡改宗教經典的地步,已經近乎無恥了,但還是得到了武皇的獎賞,則武皇禮佛的虔誠程度不難想像,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何在佛法大興的武周時代,高僧玄奘開創的法相宗反而受到冷落排擠了。
  
  法相宗的衰落一般認為是經義太過繁瑣不易傳播,又不合中國國情之故。玄奘當年千里迢迢地從印度取回真經,一絲不茍地逐句翻譯,務求緊扣原文,不像其他譯者於多有刪減文句,簡化義理,以迎合國人的思想習慣。而玄奘不願以俗意改聖言,真實地再現出印度佛學的本來面目,反而使得經義難以被普通民眾理解接受,可見國人對外來思想的喜好,仍然停留在葉公好龍階段。不過法相宗的衰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失去了政府的支持。佛教不事生產,經濟不能獨立,需要人供養,因此宗派的興盛往往依靠高僧大德傳法和護教法王的支持,一般就是帝王了。隋唐之際天臺宗盛極一時,就是靠了隋煬帝楊廣的扶持,所以隋煬帝在佛教史上有“總持菩薩”的法號,天臺宗也是第一個漢化佛教流派。不過現在有說隋煬帝不配當此名號,還是換成隋文帝的好,看來佛教界也蠻勢利眼的^_^而法相宗的開宗立派則和唐太宗的扶持分不開,玄奘被太宗封為沙門領袖,總領譯經事務,又是中宗顯的掛名師尊,和李唐皇族關係非淺。而繼承他衣缽的嫡傳弟子窺基,更是初唐名將尉遲敬德的侄兒,則法相宗的政治傾向不言而喻,從未熱衷於為武周革命大造輿論,當然也就不受武皇待見了。為了動搖法相宗的獨尊地位,武皇首先打破太宗由玄奘一統譯場的局面,接待各方譯僧,出名的有于闐的實叉難陀、印度的菩提流志、漢僧義淨等等,其中義淨是與玄奘並列的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此外她還刻意扶持玄奘弟子中的異類新羅人圓測,跟窺基的學派打對臺。這樣的小打小鬧並不足以滿足武皇的雄心,破教是為了立教,她要新的沙門領袖,開創新的宗派,全面蓋過法相宗的風頭,徹底終結李唐皇族在宗教界的影響力。她選中的這個人叫法藏,後世尊稱為賢首大師,華嚴宗的開宗之祖。[20]
  
  注:
  
  [17] 《新唐書*職官志》
  
  [18] 《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
  
  [19] 《全唐文*僧道並重敕》
  
  [20] 《高僧傳》
  
  法藏也不是漢人,而是西域康國人,祖父一代移居長安,屬於外來移民,少年時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燃指禮佛。武后之母榮國夫人楊氏去世後,度了一批僧人為她祈福,法藏便是其中之一,可算得上武后在沙門中的心腹嫡係了。武后當然著意培養,送到玄奘大師門下譯經,後因觀點不同而退出,以他為國師再合適不過了。武皇先派人去于闐求來梵本《華嚴經》,迎請高僧實叉難陀來華,主持譯出了八十卷《華嚴經》,法藏任筆受,圓測等四人任證義。翻譯完畢之後,武皇親自作序,多次邀請法藏主持講經,賜號賢首菩薩戒師,因此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華嚴經》是華嚴宗的根本經典,可以說華嚴宗得以開宗立派並成為漢傳佛教大乘八宗之一,直接受益於她的支持。[21]
  
  華嚴宗是武皇重點扶持的宗教思想體系,不過她對於禪宗也很感興趣,這主要是禪宗在民眾中影響力日益上升的緣故。禪宗以達摩為祖師,傳說他來中國之前,其師就曾教導過,你在震旦(中國)將禪宗傳至六祖時就不可再傳,因那時禪宗在中國已經非常的普遍。中國人性喜簡約,將佛學生活化的禪宗受到了大眾的熱烈追捧。五祖弘忍收徒神秀、惠能,一個主張“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的漸悟,一個主張“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的頓悟。武周時代,正是禪宗分為北神秀、南惠能的南北二宗時期,禪宗大盛,有“天下言教皆禪”之稱,達摩祖師夢想中的佛國終於在中土得以實現。
  
  禪宗發展如此迅速,武皇自然要著力拉攏,常在北方弘法的神秀備受禮遇,以九十高齡肩輿上殿,武皇親行跪禮,號為兩京法主。武皇也有恭請惠能入京,但惠能鑑於南北之爭而婉辭,北宗禪於是獨領風騷,“東山法門”成為天下行禪修道者的極宗,風行於世百餘年。從神秀入京算起,這一禪宗的領袖人物,高居兩京,君臨一切禪徒,加上時處盛唐,聲勢顯赫,天下無與比倫。直至中唐惠能弟子神會力爭,方逐漸取代北宗地位。禪宗的興盛也帶動了佛教其他宗派的發展,迎來了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有唐一代,太宗扶持法相宗,武皇扶持華嚴宗、北宗禪,玄宗崇信密宗,高僧大德輩出,各有專攻,漢傳佛教八大宗派正式形成,分別為天臺宗、法相宗、三論宗、華嚴宗、密宗、律宗、禪宗、以及淨土宗,是為大乘八宗。佛教的中國化在唐代基本得以完成,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等地,餘風惠及今日的歐美諸國,影響極為深遠。這其中自然也有武皇的一份功勞,她在位期間興建的佛寺佔了全唐的三分之一,翻譯的佛經佔唐代總數的40%。至今我們翻閱佛家經典,都會看到一首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就是出自這位女皇的手筆。
  
  淡化儒學,抑制道教,把人們的視線吸引到詩賦的風花雪月和釋教的幽微義理上去,武皇熱心地為民眾安排好精神生活,而她自己自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還應該是萬眾矚目的中心部分。從卑微的才人、侍女,到如今掌控天下唯我獨尊的女皇帝,既然當上了主角,她就絕不肯淡出視線。她自稱彌勒轉世,稱帝后即加尊號“聖神皇帝”,此後又連續加上尊號“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乃至“天冊金輪聖神皇帝”。慈氏指彌勒,金輪稱自己為轉輪王,這是同時以彌勒佛和轉輪王自居。她的想像力震古爍今,就連浩如煙海的佛家傳說裡也找不到這一出^_^ 武皇對此並不在意,如果擔心佛祖生氣,她也不會讓情夫薛懷義做白馬寺的主持了,那可是佛教東來的第一處名剎啊。為了讓這位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小情人被人看得起,武皇還破例讓他擔任主帥去討伐突厥,先後兩次耀威沙漠,不知怎麼的都沒見敵人的影子,自然解釋成突厥人懾於威名望風而逃,洋洋得意地勒石記功,凱旋回朝,拜為輔國大將軍。諸多男寵之中,武皇對於薛懷義算是最照顧周到的了。可惜依靠胯下三寸物發蹟的薛懷義,始終改不了小人習氣,他鬧得過了,太過了。
  
  認真說來,薛懷義也算得上武周的開國功臣了。當初武后為找不到稱帝的理論依據所苦,薛懷義便和法明等僧人為《大雲經》作疏以陳說符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晦澀的經文加以演繹闡發,並和當時流行的彌勒信仰結合起來,稱唐室衰微,武皇為彌勒降生,當為天下主。這說法聽來很有趣,彌勒下凡救世的信仰雖然自南北朝以來便已深入人心,但還沒聽說過他會降生為女身的。初唐老百姓受教育的程度還未普及,也的確很迷信,但畢竟不是白癡,沒幾個把這說法當真,當然也沒人蠢到去質疑。薛懷義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總算給了武皇她想要的東西,不管這背後有多少人出謀劃策,作為承辦人的薛懷義有他一份功勞。其餘如督造明堂,興建天堂,一個賣假藥的江湖郎中能夠把這諸多大事一一擺平,不出紕漏,也算得上聰明能乾了吧,難怪武皇對他另眼相看。只是彼時武皇尚是孀居的太后,雖然天下皆知薛氏的“御用國師”身份,對外還是羞答答地隔了一層面紗。薛懷義出入宮禁都打著出家人的幌子,有時還要法明等僧人陪同作為掩飾。所以薛懷義的胡作非為也就僅僅局限於走路的姿態橫點,遇到道士毆辱一頓強迫別人做和尚之類的小打小鬧,為了爭道還挨了宰相蘇良嗣一頓嘴巴,也只能忍氣吞聲無可奈何。
  
  然而世易時移,隨著武皇正式稱帝做了大周國主,這隻野雞也飛上枝頭成了鳳凰,或者他自以為是鳳凰。兩次出征突厥勒石記功更是讓他得意洋洋不可一世,唐時最重軍功,而把諸多名將搞得灰頭土臉的默啜可汗竟然不敢與他交戰望風敗逃,說出來真是威風萬分。逢迎拍馬者自然投其所好大力吹捧,就連諸武朝貴也對他匍匐禮謁,口稱薛師以示尊崇。薛懷義畢竟只是個市井混混出身,難以想像他會有看破馬屁迷陣的慧根,很快就暈頭轉向真把自己當成了大周朝不可或缺的擎天玉柱。出征突厥期間,他曾因一言不合向宰相李昭德揮拳便打,而李昭德也只能惶懼求饒,那還是李昭德最得武皇寵信的時候,可見薛懷義已經驕狂跋扈到了什麼程度。當初那個被蘇良嗣狠揍一通也只能哭哭啼啼淚盈滿腮的見不得光的地下情人,現在已經成為天下第一名剎白馬寺的主持,修建萬像神宮的高僧,勇擊突厥八面威風的大將軍,還是當今女皇有德有貌的官配。
  
  據說武皇甚至因為他的緣故而皈依了佛教,長壽元年四月(公元692年)她下令改元如意,野史里便說這是因為她和薛懷義這位如意君歡愛情濃的緣故。這說法當然沒人能證實。不過武皇接下來的製令確實充滿佛家的慈悲心腸:——禁天下屠殺及捕食魚蝦。這個具有慈善意義的禁令範圍僅限於低等動物,人不包括在內,第二年武皇便派出六道使到嶺南諸州大殺流人,因此就不好意思對別人講我們也曾輝煌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皇帝是動物保護主義者。
  
  大臣們為此抱怨萬端,說這道奇怪的製令讓他們的晚餐變得索然無味,而聰明人就不會只是傻傻地抱怨,而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想辦法讓餐桌重新變得豐富起來。婁師德外出公乾就發現驛站人員端上來一盤羊肉,而婁師德正好是檢查各地有無違法亂紀事項的監察御史,明顯違反禁屠令的事情當然是要過問的:“聖上下令禁屠,為什麼還有羊肉?”
  
  廚子答道:“這羊不是我們殺的,是豺狼咬死的。”
  
  婁師德微笑:“這只豺狼倒很懂事。”
  
  廚子受了鼓勵,再接再厲地端上一盤魚。
  
  婁師德問:“怎麼還會有魚?”
  
  腦子不拐彎的廚子答:“也是豺狼咬死的。”
  
  婁師德不愧為舉朝公認的厚道人,嘆口氣告誡說:“你還真是腦子不拐彎,你應該說,是水獺咬死的。”[22]
  
  武皇對臣下的種種明知故犯行為顯然心知肚明,但並不十分在意,想必她也覺得這禁令不太人道。讓人納悶的是既然不合理為什麼又不廢除,而是聽之任之地實行了八年之久,直至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她服長生藥病癒,下決心抑武興唐還政長安。在這八年裡面,這道奇怪的禁令一直存在,既妨礙了普通人的生活,也妨礙了法律的尊嚴。人們心照不宣地編造著“豺狼咬死羊”的謊話大快朵頤,為了一償口腹之欲調笑戲辱法令,原本為了向佛祖表示忠誠,卻在全國范圍內造成謊言妄語的口舌之孽,神聖過界一步便成就荒謬。
  
  不能理解武皇為何會允許這種狀態存在,上上下下心口不一自欺欺人,只能說她當時可能也正處於非正常狀態吧。據說長期處於順境的人往往會過度膨脹,迷失自我,當時武皇正值權力的巔峰,大周帝國已經成立了七年,政敵消滅得差不多了,各種反對勢力沉寂,國勢趨於穩定,一切盡在掌握中。她身體健康,精力充沛,69歲時還齒落更生,76歲時又重新長出兩條眉毛,尊號一個又一個的加,群臣山呼萬歲,稱她為真佛在世,必將長命百歲。長期被人神化,她是否也會漸漸迷醉於自己編織的謊言之中,認為自己真的並非常人?
  
  我想,這種趨向恐怕是難以避免的。君不見現在的一些小明星,一夜之間有幾個人認識,也會認為自己是神的孩子,肩負使命來到世間,何況武皇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帝。她有大把理由認為自己獨獲天眷,超塵脫俗。河內老尼淨光如來、嵩山妖人韋什方都深得武皇信重,認定他們能為自己預言未來,合藥長生。她相信天地間一定有神秘力量存在,助自己取得非凡的成就,也助自己長生不老,大周萬世昌盛,就像明堂之巔昂首向天的金鳳,迎接著上蒼滿溢的祝福與庇佑。她的身體那麼好,有什麼理由認為她不會一直一直活下去呢?大周看起來那麼穩固,有什麼理由認為天意會逆轉乾坤會顛覆呢?明堂之巔,金鳳壓龍,大周天下,我自為王。她從心理上和事實上都壓到了李唐皇族,而她的自我崇尚以及對象徵武周天下的明堂的崇尚也達到了巔峰。聖曆元年正月(公元698年),武皇親享明堂後下制:每月一日於明堂行告朔之禮。也就是說,她要把明堂作為行告朔之禮的固定場所,並且要每月都舉行。這一行為實已接近瘋狂,也嚴重違背禮制,所以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而作罷。武皇作為一個冷靜理智的女政治家尚且有昏頭的時候,薛懷義一個小混混就更認不清楚自己是誰了。
  
  注:
  
  [21]《佛祖統記》
  
  [22] 《太平廣記*御史臺記》:廚人曰:“豺咬殺羊。”師德曰:“大解事豺。”乃食之。又進鱠,復問何為有此。廚人復曰:“豺咬殺魚。”師德因大叱之:“智短漢,何不道是獺?”廚人即云是獺。師德亦為薦之。
  
  此時武皇已經開始廣置面首,但薛懷義堅定不移地認為自己無可取代,他與皇帝的情份是別人難以比擬的,他為她建造象徵大周的明堂和天堂,他助她登基稱帝寧靖邊疆……真個允文允武奇男子,天生聖人偉丈夫,就算武皇后宮窩藏了一堆男子漢大豆腐,他薛懷義也必然是那與眾不同的硬梆梆的豆腐乾。因此對於爭寵的花花草草們,薛懷義表現出一種皇后般的高貴與輕蔑,他甚至不常到宮裡去,而多居於白馬寺,有時候皇帝宣召也愛理不理。在“天子呼來不上床”的傲慢與涓狂下,我們幾乎可以聽到薛大和尚發自內心深處的嚎叫:俺絕不僅僅是個男寵!
  
  武皇是很尊重他意願的,她一向風流而不下流,雖則依然迷戀年輕男子的身體,卻沒興趣強暴男人。所以她很快就另結新歡御醫沈南璆——這方面近侍們總能近水樓臺先得月;而懶得去理睬壞脾氣的舊情人。薛懷義著實有點吃味,但誰叫他頭腦發熱擺譜在先呢?沉靜下來的薛大師決定做點事情來挽回局面,也讓天下人都睜眼看看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她與他既然是因佛結緣,那就做場法事來“yesterday once more”無疑是最佳方案。
  
  證聖元年(公元695年)正月十五為上元佳節,朝廷按例取消宵禁,放燈三天,家家張燈結彩,天下狂歡。有詩云:“火樹銀花不夜天,遊人元宵多留連。燈山星橋笙歌滿,金吾放禁任狂歡。”足見當時盛況。薛懷義精心準備,挖了一個五丈深的大坑,結彩為飾,將佛像從坑底徐徐拉起,說是天降祥瑞地底湧出佛像。觀者如堵,人山人海,四下里一聲大喊,健兒拉動彩緞,佛像徐徐升起,真個地動山搖,聲勢如雷。薛懷義又殺牛取血,繪製了一幅二百尺高的巨大佛像,說是自己割破膝蓋繪成的血圖,於正月十七日高掛在天津橋南,大設齋宴,極盡奢華。場面浩大,萬頭攢動,薛懷義滿心期待著武皇會親自駕臨,在皎潔明媚的月光照耀下,在千姿百態的花燈映襯下,微笑著向他走來。她和他會在月光和燈影裡重逢。
  
  一個時辰過去了,至尊的情人還是沒有來。想她,想她,想她……
  
  兩個時辰過去了,依然不見玉輦的蹤影。想她,想她,想她……
  
  三個時辰過去了……
  
  你無情!你殘酷!你冷漠!你不講道理!
  
  薛懷義終於忍耐不住,一腳踢翻了案桌。
  
  她一定是故意的。她把他苦心準備的一切視作垃圾般不屑一顧,故意讓他在天下人面前出乖露醜,淪為笑柄。
  
  薛和尚這回真的生氣了。
  
  都說女人吃醋如河東獅吼森然可怖,其實男人吃起醋來要生猛得多,武皇當日也不過把情敵宰掉而已,沒敢把皇宮一起燒掉。失意的薛懷義惱羞成怒,竟於當夜縱火,焚燒天堂。天堂裡供奉的巨佛原本夾雜著粗麻建造,遇火極易燃燒,霎那間火勢沖天,真個成了失火的天堂!當初天堂曾為風所摧而重建,日役萬人,採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如今萬千繁華,悉成灰燼,餘勢猶為歇止,蔓延燒及明堂。金碧輝煌的萬像神宮,頃刻間化為一片火海,烈火熊熊,直沖霄漢,神都洛陽照耀得如同白晝。
  
  這真是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當時武皇正大宴群臣,親眼目睹了火災的發生。本欲組織救援,西北天空突然無云自雷,一串連珠般的驚雷炸響,如蒼穹炸裂走霹靂,震得人心神顫栗,惶然生懼:
  
  ——這已經不是火災,而是……天譴!
  
  上蒼彷彿在這一刻伸出了它震怒的手,要親手懲戒狂妄的世人。風聲已變得極其淒厲而妖異,尖嘯如鬼卒揮鞭,嗤嗤聲不絕,二百尺高的血佛繪像竟被暴風撕裂成片片破布!
  
  風助火勢,聲勢更增;三千世界,碎為微塵。
  
  火舌在半空中吞吐飛舞,墨黑的夜色已被染作絳紅。在熊熊火光包圍下的明堂與天堂,煙霧升騰,光影憧憧,顯現出一種無可匹敵的非人間的美,輝煌燦爛如天神們在舉行一場狂歡的盛宴,又虛幻縹緲得如同釋尊唇邊的一聲嘆息: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在火舌的吞噬下,明堂之巔的金鳳漸漸熏黑了顏色,暗淡了光彩,隱沒在流動的火光裡……
  
  這場大火一直燒至天明,嚴奧鴻麗的明堂和天堂俱化為一片灰燼。
  
  曾幾何時,她推倒了李唐的乾元殿,在敵人的心臟處建造起屬於她的萬像神宮,金鳳壓龍,笑向蒼穹……
  
  曾幾何時,她潛謀革命,下令召集李唐宗室齊聚明堂,嚇得這群驚弓之鳥不得不鋌而走險發動叛亂,任她名正言順地斬盡殺絕,以鮮血鋪就登位之階……
  
  拜洛圖,禦明堂,訓群臣,發政令……這莊嚴華麗的殿宇就是大周朝的象徵,那傲立於明堂之巔振翅欲飛的金鳳就是她的自我寫真。
  
  御座上的女皇必須用盡全身力氣才能控制住自己氣得發抖的身子:
  
  ——這瘋和尚是否知道他乾了什麼?他毀掉了她畢生為之奮鬥的心血結晶。
  
  可是她不能公開懲辦薛懷義,因面首爭風吃醋火燒明堂洩憤實可算得上醜聞,萬萬不可張揚出去為天下笑,但也不能說是天火,那會被認作上天不佑大周降災示警,事實上已有臣子以此為由要求武皇立即終止一切歡宴,謝罪於天。心虛的武皇本已準備應承,卻有馬屁高手出面反駁:“明堂是布政之所,又不是社稷宗廟,發生大火是福是災還不一定呢,幹什麼要聖上自貶呀?”
  
  “對呀對呀,昔日武王伐紂,軍隊過河時便有天降大火,如今火流王屋,正是彌顯大周之祥。這是祥瑞,不是天譴!”
  
  “所言甚是。臣聞彌勒初成佛道時便有天魔燒宮,七寶臺須臾散壞,這是大吉大利啊!”
  
  ………………
  
  可見養幾個博學多才的馬屁精還是很有用處,總能在適當的時候用舒服的言辭撫慰你傷痕累累的心靈,隨手拈來一個妙到毫巔的典故化解一切尷尬。
  
  武皇於是順理成章地繼續歡宴,把明堂火災推到值宿工匠的身上,說他們烤火不慎以致失火燒毀明堂,又派薛懷義上陣監督重造明堂,表明這事真的與他無關,一切不過是謠言是捕風捉影是子虛烏有。
  
  上蒼仍然眷顧著大周,而薛師也仍然是武皇的親密戰友,他又奉旨督造鑄銅為九州之鼎和十二生肖的神像,各依方位鎮守四方,象徵著武周帝國江山永固。九鼎鑄成之日,女皇親臨題字:羲農首出,軒昊膺期;唐虞繼踵,湯禹乘時。天下光宅,海內雍熙;上元降鑑,方建隆基。
  
  此銘文鐫刻於九鼎之中最為高大的蔡州鼎,末尾有“隆基”二字,後來被視為她孫子玄宗皇帝李隆基啟運的吉兆,但在當時當然沒人這麼附會。
  
  一切都很正常,彷彿那場蹊蹺的大火不曾發生過。武皇行若無事地處理著政務,容色鎮定沉靜如古井無波。可是她心中明白,一切都已經不同了。她能騙得了天下人,唯獨騙不過她自己。
  
  那個特殊的元宵節必將讓她永世難忘,那無云自雷的異象,那被濃煙熏得發黑的金鳳,必將一遍又一遍地在武皇的腦海中重現。天命真的要離她而去了麼?神明真的已經開始厭惡她的狂妄了麼?
  
  她彷彿自一場迷夢中甦醒過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哪些福分是她不該得的,哪些天機是她不應曉的。
  
  自稱能預言吉兇禍福的淨光老尼首當其衝,成為武皇炮轟的對象:“你不是常說你知曉過去未來事麼?為什麼不告訴我明堂會失火!”老尼惶遽不安,當下便與弟子四下逃散,武皇遣人一一捕獲,盡數沒為官婢。南下嶺南為武皇採製長生藥的韋什方聽聞此事,即自縊身亡免受一番苦楚。
  
  雖接受臣下的諫言未曾下制自責,但武皇已變得低調而務實。她悄然除去了“慈氏越古”的尊號,“慈氏”指彌勒,“越古”指超越古今,大約是覺得這些說法僭越太過,又下制求天下直言。用法寬平的徐有功,能幹博學的魏元忠,沉穩厚重的狄仁傑,現在都召回朝堂,受到重用。武皇一向有分辨賢愚不肖的能力,如果她願意,完全可以做到讓能者在職,賢者在位。至於那個不三不四卻自以為了得的薛懷義,自然也有他該去的地方。
  
  小男生有志氣是好事,可是玩個性玩到武皇面前未免找錯了對象,只為顧及人言不便立刻動手。眼下民眾都已淡忘了此事,這賊禿驢的死期也該到了。事情自然要做得精密周詳,不能留有後患。武皇找來愛女太平公主,母女倆一番計較,依計安排停當。
  
  洛陽皇宮,隋時稱作紫微城,自武皇稱帝以來幾經修繕,無論在建築的氣魄上,還是在防衛的嚴謹上都超越前隋。宮城內有九州池,其池屈曲,象徵著東海之九洲,居地十頃,水深丈餘,平素鳥魚翔泳,輕舟搖曳,風景絕佳。池中有島,島上有瑤光殿,亦為前隋所建,遍植花木,掩映軒陛,四面蔭茂,靜謐清幽。武皇便在這瑤光殿內設宴款待薛懷義。
  
  當日武皇尚未發動革命之時,常以此地與薛懷義幽期密約,因地處隱秘,一泓碧水阻隔,不虞外人撞見,現在倒正好用作薛懷義的斃命之所。待薛懷義剛剛出現在瑤光殿,武皇事先安排好的百餘個健壯婦人立刻一擁而上,將他撲倒。薛懷義雖說也練過幾天拳腳功夫,卻哪裡敵得過這許多兇惡婦人!被結結實實地捆成一坨,拖拽到瑤光殿前的林木之下,嘴裡塞布,一陣亂棍劈頭蓋臉地打下去,只有出的氣,沒了進的氣。伸手一探,沒了鼻息,果是死了。
  
  風搖樹影,如魔如幻,一代男寵就這麼香消玉殞。武皇並不停手,以輦車載屍飛馳白馬寺,趁勢將薛懷義平日豢養在寺裡的一干侍者惡僧盡數拿下,該處死的處死,該流放的流放,免得污言穢語流傳於外。至於薛懷義的屍體,則焚化了造佛塔,算是毀屍滅跡外加廢物利用,此時離他傳奇式的發跡正好十年。可憐薛懷義尚未年長色衰,便消失得連渣也不剩,帝王果然都不是好東西,不管是男皇帝還是女皇帝^_^
  
  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本來不過是洛陽城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吹點小牛,賺點小錢,過他的小日子,和這宏大的時代風雲扯不上絲毫聯繫。卻不幸被千金公主的侍女看中,帶進了公主府,更不幸事後被千金公主發掘出他的“天賦異稟”,當禮物轉送給太后,就此開始了他光怪陸離的一生。一夜之間他有了高門士族才能擁有的高貴姓氏,成為天下第一名剎白馬寺的主持,當今駙馬稱他為季父,諸武朝貴尊他為薛師,昨天他做夢都高攀不上的大人物,現在都要反過來向他獻媚諂笑。他只是個小人物,沒讀過多少書,一下子處在這種上下倒錯的巨變中難免忘乎所以,看不清楚自己其實也就是那個高貴婦人的手中玩物而已。可若換了其他人,突然如馮小寶一般一步登天,又能表現得有多好呢?不管如何,從垂拱年間到證聖元年(公元685-695年),由臨朝稱制的太后變為君臨天下的帝王,武皇一生中最輝煌的一段歲月就是和這個男人一同度過,現在他已經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骨灰摻雜在黃土裡修建成佛塔,彷彿世間從來就沒有這個人存在。事後回想,恐怕武皇心中也多少有些唏噓慨嘆吧。
  
  十年光陰,彈指即逝,人的一生又有幾個十年?回望白馬寺的佛塔,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下依然風華萬千;然晚來風急,拂動簷角的塔鈴,其聲泠泠,與蒼涼的風聲相應和,卻又不免帶上幾分淒楚了。
  
  自從參與除掉薛懷義的密謀之後,太平公主已成為武皇的心腹,見母親悶悶不樂,便慷慨地將閨中愛物張昌宗送給母親。張昌宗是故宰相張行成的族孫,貴介公子,俊雅溫文,決不同於薛懷義那種粗人。他有兄長張易之,兄弟倆一同得幸於武皇。張易之也是位風度翩翩的美少年,精善音律,姿容絕世,眉宇間一段不羈意態,銀狐般的邪魅動人。張昌宗則更為精緻秀美,傳說他膚白如雪,眉目如畫,更難得談吐風雅,善解人意。曾有人讚他“美如蓮花”,即刻遭到反駁:“怎麼能說六郎美如蓮花,應該是蓮花美如六郎。六郎解語,蓮花豈能解語?”這一著名的馬屁出自綽號“兩腳狐”的宰相楊再思之口(此人一輩子大概也就這件事被人記住),張昌宗也由此多了一個“蓮花六郎”的雅號。張易之自然就是五郎了。這對兄弟倆今日該算作是花樣美男了,真個春蘭秋菊各擅勝場,看得人口水一地,只覺少看誰一眼都是天大的憾事,武皇當然不必為此頭疼,她兩個都要。
  
  張氏兄弟現在已經完全取代了薛懷義的位置,滿朝文武自然又是趨之若鶩地逢迎拍馬,爭著為他們牽馬執鞭。不過二張畢竟是公卿子弟,不似薛懷義般惹是生非,安分守己地專心侍奉皇帝。史載這二人頗為敬業,整日錦衣敷粉,口含雞舌香,千嬌百媚,吐氣如蘭,出入但聞得香風陣陣,便知是皇帝寵妾來臨。武皇見狀越發憐愛,愛屋及烏地拜二張之母韋氏、臧氏為太夫人,百般賞賜自不必說,還敕令臧氏看中的鳳閣侍郎李迥秀做臧氏的兼職情夫,可謂奉旨通姦。當年輕俊秀風流自賞的李迥秀看見雞皮鶴髮的臧氏盛裝華服地向他走來時,臉色真是精彩之極,引得女皇一陣大笑。其後李迥秀日日借酒澆愁的悲慘生活也成了武皇和她的小情人常常調笑的對象。和這些青春美貌的少年郎在一起真是養眼養心啊,日子總是過得特別輕鬆愜意。她常和二張歡聚宴飲,間或奏以絲竹,或賭博助興,在少年輕顰淺笑如有魔力的眼眸裡,在觥籌交錯嬉鬧戲謔的笑語中,頹然醉倒,渾不知東方之既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可是她為何仍然感覺空虛,心如同嘆息的風一般徬徨不安?
  
  她已經七十多歲了,就算將天下的美少年都齊聚宮中,又能享受得了多久?銅鏡裡映出來的那個人影,早已不復昔日容顏。曾經光潤如玉的肌膚,被高宗皇帝稱讚過無數次的前額,如今已在歲月指尖的輕撫下鈍暗枯銹。二張縱然美貌絕世又如何?他們燦爛的青春,就像這滿園的春花,霎一霎眼便會消逝。但這九重宮闕,萬里河山,仍將以巍峨壯麗的形態存在下去,沉默而莊嚴,等待著它們新的主人。
  
  是的,這就是事情的真相:世間原本沒有任何一個男子可以真正滿足她,即使美貌多姿如張氏兄弟。惟有大周朝、惟有至尊的權力,才是她永恆的情郎。她不惜以親生子女為獻祭,也要換得大周的萬世昌盛。
  
  於是鑄天樞,封嵩岳。徵收天下銅器鐵器,以四夷君長集資捐贈的名義,鑄就“大周萬國述德天樞”。天樞為八棱銅柱,高九十尺,矗立於神都正南門的定鼎門內。天樞底部以八條蟠龍負載為基,麒麟獅子等瑞獸環繞,頂部有騰雲承露盤,四條飛龍人立而起捧出火珠,火珠高一丈、圍三尺,金彩輝煌,光侔日月。整項工程耗銅五十餘萬斤,鐵三百三十餘萬斤,錢二萬七千貫。[23]武皇一反往昔提倡週唐合一以安撫舊臣的態度,在碑文中盛讚武周革命之功,貶損李唐之德,並刻上百官及四夷君長的名字。天樞落成之日,敕令朝臣賦詩為記,大大張揚了一回。
  
  次年,武皇下令免天下百姓租稅一年,起程封嵩岳,祭后土。三十年前,她曾以皇后的身份,從李治登封泰山,如今既然是武周天下,便改封禪地點為中嶽嵩山,以示與李唐劃清界限。不過中國歷朝歷代都以泰山為封禪聖地,此番武皇以女主身份登封嵩山,不僅使她成為中國封禪史上惟一的女性封禪者,而且是惟一在泰山之外舉行封禪大禮的君王。標新立異到這個地步,武皇也自有道理,她說她夢見中岳之神姓武,跟自己同姓,所以很有必要祭祀本家^_^少林寺的和尚真是高興萬分,這一來又多了N件文物傳世。
  
  如此的決絕,是急於擺脫李唐的陰影吧。忙不完的工程,停不下的腳步,彷彿只有通過不停的奔波和忙碌,她才能舒緩壓抑在內心深處說不出口的焦灼和疑慮。藉著這次封禪典禮,武皇又把中岳的神靈給封了個遍,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靈妃為天中黃後;夏朝帝王啟為齊聖皇帝;啟的母親為玉京太后。封禪又封神,忙了個不亦樂乎,一輪鬧哄哄的大戲唱罷,期待已久的明堂重建工程終於,終於,終於完工了。
  
  新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規模略小於舊制,號為“通天宮”。明堂之巔仍然鑄有金鳳朝陽,高達兩丈,這一點倒是不弱於舊制。武皇大喜,傳令大赦天下,改元萬歲通天,她要以“天冊金輪大聖皇帝”的身份,再享明堂。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是她的新尊號,比昔日的“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謙虛了很多,自稱帝位受命於天,隱含祈求神靈保佑之意。新明堂也改稱“通天宮”,武皇是希望藉這條通天之路重新掌握神秘的天意吧。只是據佛經所言,“天”雖然神通廣大,福報深厚,但依然是有情眾生之一,逃脫不出六道輪迴之苦,是沒有資格冊封轉輪聖王的,更不必說彌勒化身的皇帝菩薩了。不過佛經從來不是武皇的行事準則,自然不會為此煩惱。
  
  初夏四月,正是神都洛陽風物最美的時候,陽光已經漸轉炙熱,但仍留存著春日的溫柔。在這樣的天氣裡故地重遊,應是懷舊的溫暖多於感傷吧。
  
  明堂仍然是那麼富麗堂皇,金堆玉飾,每一處細節都精雕細琢,務求工巧。變幻奔騰的雨雲,鱗爪飛揚的蟠龍,昂首嗔目的怒獅,無不栩栩如生,彷彿觸手即可感知猛獸利爪的鋒銳。一切都是嶄新的,卻並不陌生,同樣的位置,同樣的造型,她早已見過千百回,熟悉得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上圓下方,四門八窗,下層布政,上層祭天……九條雕龍仍然恭順地匍匐在中層重簷之上,烘托出寶頂金鳳的氣象萬千。
  
  鳳霸九天,群龍俯首。
  
  或許是剛剛竣工的關係,寶頂之巔的鳳凰顯得特別輝煌燦爛,色彩亮得甚至有些刺目,陽光直直地投射在它舒展的雙翼上,鮮亮的尾羽上,泛起一溜金色的火焰。料想它的羽翼應該已經被曬得發燙了吧。但金鳳仍然昂首向天,沉默不語,像在倨傲地對抗著整個世界,又像在虔誠地向上天祈福。雲天深處,是否真有神秘的天意存在,主宰著世間的一切興衰成敗?
  
  通天宮。
  
  明堂自古被視為君權和神權的雙重象徵,帝君可以通過這處聖地和神靈溝通人事與天象。如果明堂真的能鋪就一條通天之路,那麼沿著這條路上升,再上升……直入欲界色界無色界等諸天,便到達六道之中福緣最深、果報最厚的天道。
  
  諸天勝境,只有歡樂,沒有愁苦;只有光明,沒有黑暗。天人們往來翔舞,潔淨的身體燦然生光,如一抹橫雲般掠過長空,也不會投下片刻陰影。這群六道中最值得艷羨的寵兒,有著世人難以企及的美貌和神通,即使入香池沐浴,翩然而起時瑩潤的肌膚上也不會沾有一滴水珠。他們生活的全部就是以妙法愉悅身心,食為天廚妙味,人間任何廚子都調不出如此美味;衣為天衣無縫,霓虹般曼妙輕飄,不似凡物千縫百補。天人的精力似無窮盡,身體不知疲倦,在他們漫長的一生中,無須睡覺,無須休息,甚至不會眨巴一下眼睛,以免耽誤片刻享樂的辰光。他們來去無礙,飛馳在夢幻與美的殿堂裡,宛如旋轉的火輪,永不會停留在一個境地。
  
  然而作為六道的有情眾生之一,即使是天人,也擺脫不了死亡的威脅。據《大毘婆沙論》所言,天人彌留之際,將出現五種衰相:其一、頭上花萎;其二、腋下出汗;其三、衣裳垢膩;其四、身體臭穢;其五、本座不樂。
  
  天人五衰。
  
  往昔的快樂如金沙般傾瀉而下,艷絕的力量自十指尖不住滴落,頭上的花冠漸漸萎謝,腋下也出現了惱人的臭汗。天人飛翔時身體會奏響五種樂音,現在樂聲已變得喑啞,華美的霓裳也沾染上塵埃。曾經如琉璃般清淨光明的身體,開始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象內核已經腐爛的果子,由內及外地透射出來。魅惑和力量一點一點地離體而去,即使拼命眨巴著眼睛,也打點不起精神。即將從極樂之境投入輪迴的苦海,如由高山跌墜深淵,定力全失,生大恐怖,即使目前安寧的生活也讓他們厭倦不耐,不安於座。
  
  疲倦……衰亡……
  
  即使是天,也無法避免!
  
  蒼穹高遠,白雲寂寂。
  
  剛經歷過明堂火災的武皇,再次踏入這所神聖的殿堂時,她會想些什麼呢?
  
  白髮婦人默然而立,衣飾華貴,身形孤寂,如明堂之巔的金鳳。
  
  時光匆匆,掠過她的髮梢,不作絲毫停留。
  
  史載:明堂重建後不久,狂風大作,寶頂金鳳被風吹折,是天意?是巧合?武皇無奈之下決定更改為火珠,構成群龍捧珠的形制,中國建築史上一鳳壓九龍的奇景從此成為絕響。
  
  注:
  
  [23]唐書稱薛懷義為太平公主的乳母出面指揮將其縊殺,通鑑不信此說,有考異,今從之。
  
  [24]各文獻所載天樞形制各不相同,此處從唐人所作之《大唐新語》
  
  蒼穹高遠,白雲寂寂。
  
  剛經歷過明堂火災的武皇,再次踏入這所神聖的殿堂時,她會想些什麼呢?
  
  白髮婦人默然而立,衣飾華貴,身形孤寂,如明堂之巔的金鳳。
  
  時光匆匆,掠過她的髮梢,不作絲毫停留。
  
  史載:明堂重建後不久,狂風大作,寶頂金鳳被風吹折,是天意?是巧合?武皇無奈之下決定更改為火珠,構成群龍捧珠的形制,中國建築史上一鳳壓九龍的奇景從此成為絕響。是年,天下大旱。武皇親享明堂後不足一月,東北契丹部落即在首領李盡忠、孫萬榮的帶領下,打著“尊唐反週”的旗號起兵反叛,攻陷營州,史稱“營州之亂”。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40416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jimrs523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異事錄》第十二章 玉真... 後一篇:《異事錄》第十三章 詭道...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86189642祝福
看到的人會變得幸福哦!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08:5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