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5 GP

回應 [閱讀] 怪咖時代 內容摘要

作者:Rainbye│2017-07-13 04:09:35│巴幣:13│人氣:230
樓主原文: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606551
其實原本我只是想打一下對於文章的小心得,但不知不覺中篇幅愈打愈多,如果發成留言好像需要非常多篇、占用版面,因此決定打在小屋中了,不好意思。
-
以下心得:

大致上感覺這是一本滿特別的書,查了一下是2012年出版,個人覺得以當時來說見解頗獨到XD也很感謝樓主精心分享佳句,不過也許樓主可以考慮在一些樓主比較有感觸或共鳴的句子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與心得,讓文章更為豐富~
因為樓主引文中剛好有些內容跟我曾上過的課有所關連,以下分享我看到內文後引發的一些零碎想法(其中有部分是我原本就寫下過的想法,不過因為這篇文章而再度回想到,就剪貼過來了)。

關於人類同時渴望奇特與被接納的矛盾性讓我想到之前在大眾文化論課堂中上到流行文化的部分中曾提到一句話:
時尚是一種新穎、差異化、易變的概念,卻具有特殊的統一性,若拒絕模仿與統一性,時尚不會產生。

而這個見解又讓我想到曾在資訊社會學課堂中教到的概念,此概念是學者鮑曼(Bauman)提到的,人類同時對自由與安全這兩個某種程度上有著矛盾性的事物有所需求:
要享受「成為共同體一份子」的特權,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就是付出你的自由。.....。失去共同體意味著失去安全;而得到共同體--如果人們真有辦法得到的話--,也就表示自由很快要離你而去了。安全和自由兩者同等珍貴,且同樣是人們渴求的價值;兩者之間或多或少可以取得平衡,但它們幾乎從來就無法和諧一致而不產生摩擦。

安全與自由之爭--從而也是社群與個體之爭--,不太可能有化解的一天,因而今後可能會長期相持不下。儘管我們可能會遍尋不著適當的解決方案,或者因為失敗的嘗試而感到沮喪,但我們不會因此就放棄追尋,而是會繼續不斷地嘗試下去。生而為人,我們既無法實現願望,卻也無法停止懷抱希望。......我們不能是既沒有安全又沒有自由的人,但也無法兩者兼得、並且讓兩者的數量都讓我們完全滿意。
(以上是從我的老師的論文中對Bauman的引述文字節取出來XD)

我的老師認為,人類因為有著這個概念中所敘述的特性,因此現代網際網路群體才會發展成具有流動的群聚之特色。這樣的想法與樓主引出書中佳句的倒數第四句及最後兩句頗有相關聯。
而我的老師在論文中也提到,現代PTT中的鄉民之間的互動,其實在在凸顯了人類對自由與共在的集體追求。不論其在實質上是以互助、合作、集體歡騰或者黑特的形式呈現,其共同的特質就是「時聚時散」的流動性,這樣的流動性正是因為人們不斷在集體性與個體性之間尋求平衡。
Bauman猜測這樣的流動性可能注定了每個個體都將永遠漂泊不定、得不到安全感;而另一方面Maffesoli則認為,這種流動的群聚為人類提供的情感連帶可能是比傳統的情感連帶還要更強烈。

不過我在新社會思想史課堂中有讀一本指定參考的小說《毛二世》。此書的觀點是認為現代正邁入集體狂熱時代,也就是群眾以一致的思想、行動表現,達到共同的目標,以實現群體的利益(群體利益連結著多數人的利益)。同時,行動本身及目標達成皆能強烈地造成群體的歸屬感增進,以讓集體行動的效率更高,卻也容易走入極端,而成為盲目信仰。群體的一致化即是大眾化社會的展現,作者在書中傳述了歷史中實際曾經發生的天安門廣場群眾示威、洋基球場文教徒集體婚禮儀式,以及群眾在街頭為伊朗教長何梅尼的逝世哀悼等事件的境況作為佐證。

而此書作者也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影像式的社會,人們常利用影像的概念操弄價值與觀念。像之前金曲獎結束後出現的許多新聞中可以看到,有許多媒體刻意將年輕世代與上一代劃分界線,將「五月天」的形象與上一個世代作連結,並注入樂觀世代的概念,而將「草東沒有派對」的形象與年輕世代作連結,注入焦躁、發洩、解放等概念。這樣同時舉出對立兩方的敘事方式看似客觀,但其實很有可能媒體所描繪出來的對立便是虛假的。
現代媒體的敘事看似多元,但其實都容易將人們導向他們所想要傳達的意識中。像是我這堂課老師曾在課堂上說的,媒體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反偶像的影像,使人們趨向這一概念,但反偶像本身其實便是媒體創造出的「新偶像」。


p.s.我滿喜歡樓主引出的「從遠方看,什麼東西看起來都差不多。貼近觀察時,幾乎每一個人都很奇特。」這句話~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64217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4 篇留言

floraelm
感謝Rainbye這篇回應~我對於「生而為人,我們既無法實現願望,卻也無法停止懷抱希望。」這句話非常有感觸呀~(抱歉我實在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後一段金曲獎那件事我也印象深刻,我看到的報導還把這兩個樂團描述成「溫拿」和「魯蛇」之爭(...),而「草東沒有派對」的回應也是希望媒體不要朔造對立(真是不錯的回應),但我不懂媒體這樣的操弄對他們有什好處?無論如何,多數大眾的想法就是會被媒體控制啊~

07-13 10:00

Rainbye
很開心你也有所共鳴[e35]
不必介意,我也常有不知該如何確切表達的時候~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因為經歷過了一些事,而突然讓一些自己曾經很朦朧混沌的想法開始清晰。

草東沒有派對的回應真的很棒呢!忘記是五月天、還是只有瑪莎,在輿論熱烈的當下也有在臉書發表感想,看到他們兩方一來一往的溫暖交流,真的覺得很感動。我想是因為他們站在類似的立場、經歷過一些相近的困境,也才會如此明白彼此的辛苦與價值吧~他們都是非常令人敬佩的創作者。

關於你的疑問,以下是我亂猜的。
我覺得有可能媒體一方面是為了操弄兩邊粉絲的對立,以鞏固自己的地位與說服力,因為如果他什麼都不做,我認為以世代的傾向來看,這個世界的主要發聲者會漸漸變成偏向民間分散的作家、音樂人、社會團體等。《毛二世》中有提到類似的想法,只是小說一開始是把作家形塑成世人崇拜的對象、當時原本是作家會提出改變時代的見解,而他的價值取向就是所有人的價值取向;但當他鋪陳到後面的時代,這種模式已經過時,真正改變人們意識的角色反而從作家讓位給了恐怖主義群眾。所以這本書的立場應該是想預測未來主導社會的會是恐怖組織而不是創作者。
另一方面也可能媒體就是覺得設定對立衝突的標題,比較有爆點、容易提高點閱率吧~或者單純地想要製造社會整體的對立傾向、降低社會信任感,因此不管是什麼事件,他們都有可能用這樣的影像手法進行操弄。他們可能就是看不慣這個社會走向進步與協調(因為自己太爛了,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概念?)07-13 21:42
floraelm
台灣樂團圈已經很小了,再對立也太悲哀了...應該說,台灣已經很小了,還要製造對立是想怎樣[e28]

感謝解惑~非常認同第一個理由(我現在依然是千頭萬緒卻不知如何表達的狀態,等想法清晰了再想出來吧[e27]),另外想分享一篇文章: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89/article/5107

07-13 23:22

Rainbye
哈哈~謝謝你分享文章,獲益良多[e12]
感覺文中主要偏向政治解釋,不過我也覺得這篇文也有部分提到內容跟我在資訊社會學小組做的報告主題滿有關的。
大概講一下,我們的報告主要內容是在講網路特性造成其中資訊大部分都是不可信任的,提到的網路特性大概包含速度性、高度互動性、易竄改性與匿名性等,因為有著這些特性,像LINE的各群組總是常常能看到很多無從查證的假消息~
另外我們也有從一些理論分析為什麼人們會相信網路謠言,從發訊方來看,人們較易輕信專家權威或熟人朋友的話;而從收訊方來看,收訊者個人特質若是容易主動從網路搜尋資訊,也容易造成誤信;而環境上因素如同文章中所描述到的資訊爆炸、以及沉默螺旋的群眾氛圍使得群眾認知表面上看來一致偏向某一方。
我們也有在報告後半部分特別提出「廣告勸服」這種包含利益成分的假消息,也就是包著意見分享外衣的廣告,這種廣告常運用反面陳述手法以說服民眾,像是「十個不買iphone6的理由」(其實內文都是在推銷iphone);還有一種手法則是扮演客觀的資訊守門人角色,但實際上漏洞百出。該篇你分享的文中提到,重點不再是真實是什麼,而是誰才是那個決定真實的人,我想這就是一個類似守門人的概念吧,如果你能站在關鍵地位,那麼一切的走向好像都可以隨自己操控、故事隨自己編寫。

這大概也就像我在科學社會學中上到的法國社會學家Guy Debord提出的景觀社會論,他認為人們在這社會中,是處於身歷其境卻又遠離真實的狀態。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如新聞、廣告、流行、以及各種商品或科技物,都可以說是遭到他者因特殊理由刻意操弄的,這些事物對我們訴說的事情並非真正的真實,而僅是背後操弄者希望人們了解到的真實。由於人們與真實之間不是直接觸碰的關係,中間有著「物」的隔閡與扭曲,人的知識與經驗很可能大部分都是虛假的;然而人們卻因這些物所創造出的實感氛圍,感知到身歷其境的錯覺,其實這些身歷其境是虛構的、或者零碎的,而人們久而久之會對分辨真假感到疲乏或遲鈍,漸漸地將非真實的事物信以為真~07-14 03:28
Rainbye
不過該篇文中有更進一步提出,人們已經走到不止是信以為真的地步了,而是根本怠於分辨、將一切表象看做理所當然的真實。
網路的資訊真的很不可靠,最主要問題還是資訊太龐大了、真的很難吸收,也因此人們取得知識的方式,真的愈來愈被動、怠惰思考,由於社群網絡的興起再加上這種心態,更讓每個人都變成彷彿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封閉起來,只接受自己身邊所能觸及的資訊。但是我們又很難遠離網路資訊帶來的負面傾向,因為我們真的太依賴這一切,像我也實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了google等搜尋引擎,我們的生活會如何,現在不管想取得什麼資訊,查字典、找餐廳、問各種生活瑣碎問題等等,通常我們總是第一個優先google一下。
不過雖然現代是個遠離真實的時代,我還是覺得至少比曾經的封建社會只崇尚單一的價值還要好就是了。另外,我很喜歡文章最後段所描述的,孤獨但生氣蓬勃的生命型態--正是因為處在這樣的資訊劣勢,若我們都能擺脫怠惰思考,不斷挖掘世界的真實面貌,那一定極為令人雀躍。

話說我覺得文章下面有一位留言者提到的看法值得思考,他運用post-factism的想法,回過頭來批判post-factism或本篇文章的意識形成。他是這麼認為:「今天宣告post-factism 的人可能是一票菁英 ,無法面對主流政黨與政治派系政策的長期失誤,造成社會兩極化的現實,藉口社會文化變遷來自我療癒。」07-14 03:29
floraelm
感謝分享~我也覺得現在的時代還是比以前好,還是可以利用網路尋找可靠的資訊,還是有機會接觸到真實,不像過去只能接受擁有權力者要你接受的訊息。但多數人還是只想待在同溫層,先知總是寂寞的。
想找「景觀社會論」來看,但感覺內容對非社會學系的人來說好像蠻難的~

07-14 22:00

Rainbye
景觀社會這本書不是我們指定閱讀書目、只有上課中稍微介紹一部份內容,所以我不是很確定它好不好讀。不過我貧乏的筆記中有寫到,此書作者被稱為實務界的布希亞,既然他所關注的是日常實務,應該書中會有比較多針對具體事物的闡述,我覺得應該不至於太難讀。
但因為是學術著作,應該還是有蠻多詞語不容易一看就明白意思、必須要查詢,而即使我是社會學系學生,也沒有對這些大師用的詞語就比較熟悉......所以讀起來應該需要花的力氣也是差不多的~只差在可能我們比較習慣了這個「費力」的過程,因此心理上比較輕鬆。
我查了一下,它好像只有簡體中文版沒有繁中版。07-15 00:02
floraelm
了解了,感謝^^等有繁中版再找來看...

07-15 19:23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5喜歡★a912140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水北打天使長三成就... 後一篇:閒話...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olanncolann
【繪圖創作】【優嵐】2024生日賀圖 2024/4/3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5910498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5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