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5 GP

麻痺化的以暴制暴再循環

作者:絢華│2023-12-31 13:48:31│巴幣:508│人氣:185

這幾天對於社會上發生的兩件事情民眾的反應感到搖頭,
就是吵得沸沸揚揚的校園割喉和國民法官第一個無期徒刑判決。

其實或多或少情緒有受到一些影響,畢竟是某人權團體的志工,但因為一些個人私事與疾病的問題,近年來比較少幫忙。

對於割喉案件的個人觀點:

...
......不是,啊都還要調查釐清了,在還不知道事件全貌的情況下評論不是很不妥嗎?容易造成資訊的落差不是嗎?

這其實就是整個事件我最想說的話。
雖然說真的,理論上我們也不應該知道,因為兒少法就是這樣規定,不過媒體跟民眾似乎不是這麼想。

看了很多討論,甚至說甚麼要修法查書包之類的論點,我個人都覺得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那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日本的永山則夫案與我國的湯英伸案都是超過法定成年年齡一點點而判決死刑且已執行的知名案例;同時引起廣大議論的案件,我十分建議各位參考看看這兩個案件再重新思考看看為何普遍世界上兒少法會這樣制定。

---

我想起當初在找尋志工工作類型時,原本就對獄政這個議題感興趣,曾經詢問過黃明鎮牧師的團隊,可惜該團隊要求須經過教會推薦且為教徒才有辦法加入,所以只好改選其他團隊。
然而下一個團隊剛成立不久,說白了就是觀護人出來外面開的團體,在作風上是絕對服從上面的矯正署的,這與我的理想並不符合,所以就跟該團隊的執行長爭執被炒了。

而現在的團隊在親自參與實體活動後,我很喜歡這種比較沒有過於強烈的上下關係的氛圍,所以就決定試看看能不能做點甚麼(雖然說實際上也沒有幫過甚麼太大的忙)
我還依稀記得我第一次去幫忙時,看見法務主任的書籍中有本許多筆記的「教出殺人犯」,正巧我也讀過這本書,於是就在閒暇之餘問了主任:「我們台灣有機會出現像該書作者這樣的教誨師嗎?」印象中主任是略為苦笑地說:「除了一個比較知名的黃明鎮,我想很難」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事實,特別是我相當婉惜這位已故的教誨師-岡本茂樹,這種觀察細膩的矯正人材。

當然要信奉甚麼樣的價值觀,我尊重各位的選擇意識,但至少我不希望他曾經的努力被漠視或遺忘。所以想帶各位看這位教誨師的遺作,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

引自:教出殺人犯

第一章 -那個笑容開朗的「好孩子」為何會犯罪?

-笑著說出悲慘遭遇的受刑人

「說老實話,我完全不覺得自己做了對不起受害人的事!在監獄裡聽到的很多都比我更惡劣。回到外面的世界(社會),感覺還會再做出一樣的事」

這是坐在我面前,年近40的男性口中所說出的話。地點是監獄裡的小房間。受刑人的名字假設叫香川好了,香川苦於和同房受刑人之間的糾紛,申請與我個別面談。面談開始30分後,他終於聊起自己所犯下的事件。

香川的罪名是傷害致死。雖然他表示自己不是故意殺害他,但終究是奪走了一條性命,刑期約12年,當時剩下2年多。一個在監獄裏頭關了10年的人卻認為:「我完全不覺得自己做了對不起受害人的事!」

聽到香川這麼說,任何人都會想罵他。「在監獄裡關了十年,到底都在做甚麼!也不想想受害人的心情!」「難道你還想再重踏覆轍嗎?」有這種心情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就算對他破口大罵,難道就能讓他改過自新嗎?相反的聽到別人的責罵,他反而會後悔:「早知道就不要說真話......」於是立刻拉下「心中的鐵門」,再也不發一語。香川說的是他的「真心話」,當說了真話卻被否定時,任何人瞬間關上心房,即使是受刑人也不例外。

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方法很簡單,他之所以說出「我完全不覺得自己做了對不起受害人的事!」這句話,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根源)」。首先就是要找出那個理由。「謝謝你告訴我真正的想法。」我當時先這麼說,感謝他願意說真話,展現傾廳的意願。然後,他便開始告訴我事件的原委。

香川沒考上高中便開始工作,但是無法處裡工作上的人際關係,便放棄工作加入暴走族。從那時候開始,他和暴走族的同伴一起恐嚇取財,久而久之成為同伴間的首領,偷竊機車、無照駕駛、吸食強力膠等無所不來。他第一次被送入少年輔育院,是在十六、十七歲時,前後共進出少年輔育院兩次。犯了錯之後接受輔導、再犯錯、再輔導......他的「青春時代」幾乎都在少年輔育院度過。第一次進少年輔育院時,他說自己「有反省」但回到社會又再犯錯。第二次進到少年輔育院,他說自己「已經『習慣』少輔院的生活了」。

當年紀超過少年輔育院的收容標準,再來就是送進監獄,他無法切斷與暴走族同伴間的關係,還是持續竊盜、恐嚇,又兩度進出監獄。在監獄內「老實地」工作,服完兩次刑期後出了監獄,終究還是犯下重大案件。

某日,他一如往常和同伴們一起開車飆車。看到前面的機車騎士蛇行,他就認定對方是刻意找碴,一路逼車,追上後又把對方抓起來痛打一頓,最後把奄奄一息的被害人丟棄在山林裡,揚長而去。

---

-用笑容自我防衛

講述著如此悽慘的事情時,香川臉上其實是掛著笑容的。明明是這麼殘忍的事,他怎麼「笑」
得出來?我了解很多人想說:「他根本不是人!」但這種行為其實有心理上的重要意義。

首先我們都有自己的「認定」,表達歉疚的時候就應該面帶嚴肅,或一臉愧疚,這是「後天強化」。當看到有人表情不對,就對他大罵:「笑甚麼笑!不知羞恥!」那麼,一切都白費了,這會讓好不容易才開啟的心房再度關閉。香川之所以會笑,其實是他的成長過程中下意識練就的「自我防衛」,簡單來說,就是避免自己受傷的「習慣動作」。也就是說,當父母無法承接孩子們「受傷的心」時,孩子們就失去直接表達情緒的能力,轉而用偽裝出來的情緒來封印真正的情緒(負面情緒)。

被霸凌的孩子遭到霸凌者用摔角的招式對待時,他之所以會笑,並不是樂在其中,兒是無法承受被霸凌的痛苦,只好笑出來。看到這個景象的老師,便會認定大家開心地玩在一起,而忽略了霸凌的事實。大人無法識破霸凌的真相實,最糟的結果就是「霸凌自殺」。有個說法是「絞刑台上的笑容」,指的是臨死前的死刑犯,當繩索即將套上脖子的那剎那,因為太過害怕而笑了出來。當承受不了內心的恐懼時就會開口笑,這是人類的防衛本能。雖然這是極端的案例,但我想說的是,香川之所以會「笑」,是有心理上的原因。

他之所以會養成「笑」的習慣動作,原因一定在他過往的經歷中。

我繼續提問:「原來如此。明明做了壞事,卻不覺得對不起別人。那麼,你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有這種感覺?」

「小學的時候,常常把朋友打到鼻青臉腫,那時候也不覺得自己做了壞事,也好幾次被老師狠狠揍了一頓。那時我心想:『總有一天要殺了你!』」香川思考了一下,笑著講述這段過往。

「那時候你有沒有遇到討厭的事情?家裡的情況如何呢?」我繼續追問。

「事實上,小時候我媽酒精中毒,每天都沒來由地揍我。我爸居住在居酒屋上班,每天都喝到半夜才回家,一回家就開始滔滔不絕對我說教,一講就是好幾個小時,一邊說教還一邊踹我......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年。」他答道。

「原來發生過這種事啊!不只被媽媽打,還有爸爸的說教和暴力......那時候你的心情如何?」我問。

「我從頭到尾都放空,只是一心想著:『到底何時才會結束......』」香川說著的同時,臉上又浮現笑容。

---

-麻痺情感的過程

香川在小學時,經歷過被酒精中毒的母親暴力相向,也曾被喝醉酒的父親直拗說教和暴力以對......這種毫無來由的委屈經驗即使只有一次,也會深深傷害小孩的心靈,而且傷口會持續數年,久久不癒。香川可說是長時間遭受生理虐待和心理虐待。一開始,他應該也曾經對父母的「不當管教」感到氣憤,但是小孩子如果表現出憤怒的情緒,一定會惹得力氣明顯佔優勢的父母更生氣......我們可以輕易想像當時的香川如何深陷無力感中。

長此以往,他便開始麻痺自己的情緒(內心的感覺)。畢竟常常覺得心痛實在太過痛苦,「放空」是他為了不要感覺「心痛」而想出保護「自身」(心)的方法。如此一來,心痛的感覺也會隨時間慢慢遲鈍。然後,他開始學會笑。他的「笑」是為了不要感受到痛苦,而硬是製造出來的「偽情緒」(=習慣動作)。但在周遭的人眼中,笑著對他人暴力相向的人,就只是一個殘忍的人。

一個人對自己內心的痛處若是變得遲鈍,也會跟著對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香川在小學之所以會「把朋友打到鼻青臉腫」,應該是他無法再壓抑內心的憤怒而爆發出來。我並不是想要合理化他在小學時的暴力行為,只是那是他發洩平時累積的壓力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對於香川的暴力行為,老師也必須以暴力壓制。「以暴制暴」這個在許多罪犯心中根深柢固的價值觀,就在過程中不斷強化。

對香川而言—在家中受到父母的不當管教→壓抑對父母的憤怒→壓力累積下在學校對他人暴力相向→被老師以暴力斥責→產生對老師(=大人)的憎恨→一回家就受到父母虐待→壓抑內心(利用放空保護自己瀕臨破碎的心靈)→在學校胡作非為→又再被罵......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奪走了他「珍惜自己與他人的心」。

如果,父母親其中一人能承接香川的情緒......
如果,老師知道香川使用暴力的真正原因......至少還能傾聽他內心的痛苦。
如果,有人(例如諮商師或周遭的大人)能撫慰香川在小時候受傷的心......
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好,能在香川小時候對他內心問題的「根」施以「養分」(=愛情)......
或許他就不會加入暴走族了,更不會在之後犯下這次的事件。

當然,我不認為小時候環境的不如意可以為闖下大禍的香川開罪。他所犯下的事件是不容原諒的。我想說的是,問題的「根」在更深的地方,而這個根已經嚴重受傷了。說難聽一點,香川內心的根,幾乎已經「腐爛」,無法感受到常人的痛苦。因此,想要協助他更生,就必須為腐爛的根施加營養。處罰無法成為營養,只會讓根繼續潰爛罷了。

要協助香川更生,就必須協助他重新「感覺」那些在小時候曾經一度感受過的悲傷、痛苦等負面情緒—就是悲傷時感覺到悲傷的情緒、痛苦時感覺到痛苦的情緒,讓他如實感受自己的情緒,並表達出來。或許有人會說:「那不是很簡單嗎?」然而對像香川這樣的受刑人而言,他們就是做不到。

對他而言,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麻痺感情的方法,現在要他面對自己小時候曾經感受過的痛苦,將會伴隨巨大的煎熬。比起對受害人道歉一千次,要他回到小時候的自己,用一句「我好痛苦」吐露真實的心情,會讓他更加痛苦。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方法未免太寬鬆,事實上這是很嚴厲的。即使如此,不這麼做,香川就無法察覺自己內心的痛苦。我不得不說,唯有如實說出自己的心情,才有重新做人的一天。

---

-一旦犯了罪,更生談何容易?

香川一共進出少年輔育院兩次,卻無法成功更生。少年輔育院與監獄不同,他的角色是非行少們的「教育場所」。那麼,香川是例外嗎?還是少年輔育院的教育本身就沒有達到成效呢?這一點讓我們用數字來檢討。

根據2013年度的《犯罪白書》一般觸犯刑法的少年再犯率,自1997年開始上升,到了2012年達到33.9%,也就是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會反覆犯罪,這是相當高的比例。

接下來,因再次犯罪而再度進入少年輔育院的少年,他們的情況又是如何?過去五年內,少年輔育院的再入院者比率為14.5%~16.4%。其中,男生15.5%~17.3%,女生7%~9.2%。只看男生的話,每六人就有一人是再入院,這個比率以之後我要敘述的結果(時間過越久,再犯率就越高;非行少年長大成人犯下事件後,就會被送進監獄)來看,絕對不低。

另一方面,成人又是如何?再犯率與少年相同,從1997年起節節攀升,2012年的數字是45.3%。因再次犯罪而被送進監獄的受刑人比例,以過去5年內為39.8%(其中期滿出獄者50.8%,假釋出獄者28.9%),實則有四成的人會重回監獄。以過去的10年內為49.5%(其中,期滿出獄者61%,假釋出獄者40.4%),將近一半的數字令人訝異。

此外,期滿出獄者的比例較高是有原因的。期滿出獄是因為無法通過假釋。沒通過的原因可能是未達「可假釋的條件」,例如外頭無人接應;也有可能是因為在監獄內發生許多問題,受處罰而無法通過。簡言之,期滿出獄者正有某些特殊原因,出獄後的再犯率才會更高。

另外,2011年《犯罪白書》的統計數字顯示出一個值得深思的結果。當期的特集是「少年犯、年輕罪犯的現況與預防再犯」。我們可以從以下這段統計數字來探討少年犯或年輕罪犯的再犯情況。首先,1996年~2010年,自少年輔育院離開5年以內,又因犯罪被送進監獄的比率,男生為9.3%~13.5%,女生為1.5%~3.3%。而2006年離開少年輔育院的少年犯,5年內再被送進監獄的比率為9.2%,兩者幾乎無異。然而,如果統計離院5年以上,之後再被送進監獄的比例,1996年離院者中有25.1%符合。也就是說,離開少年輔育院5年以內的比率為每10人中1人;當超過5年後,約每4人就會有1人因犯罪而再次入監。原以為隨著離開少年輔育院的時間越久,應該會更遠離犯罪,沒想到實際情況卻是相反,再犯率不減反增。

再看年輕受刑人出獄後再度入獄的情況。出獄年度起算5年內再次入獄的比率,男性為34.6%~45.9%,女性為21.8%~33.1%。近年有下降的趨勢,2006年出獄者5年內再次入獄比率為34.0%。然而,1996年出獄者累積再入獄率,卻攀升至55.1%。把統計範圍擴大至出獄後14年時,實際上就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人會再度入獄。與少年犯的情況相同,超過5年之後,再犯率就會顯著攀升,半數以上的受刑人都會再度回到監獄。

此外,《犯罪白書》中也針對少年輔育院離院者進行追蹤調查,統計離開少年輔育院後進到監獄的比率。根據調查結果,調查對象644人當中,進過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者為21人,其中因犯罪而被判刑的比率高達38.1%;兩度進出少年輔育院者有159人,其中被判刑的比率為27.7%;只進過一次少年輔育院的257人當中,被判刑的比率為14.4%。由此可知,年紀越小就進入機構受保護的人,抑或是進出少年輔育院次數越多的人,其問題越嚴重,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因犯案被送進監獄的比率也越高。由以上統計資料可知,進入機構的年齡越低,或是進出少年輔育院、監獄的次數越多者,離院之後5年以上,因再犯而再度入獄的比率越高(進過少年輔育院者屬於「首次入獄」)。可見當少年時期一度接觸犯罪後,要徹底脫離絕非易事。

回到香川的例子,他兩度進出少年輔育院,年近40就已經第三次被關進現在這所監獄,可以說他是步上了「最糟糕的一條路」。當然,他自己和周圍的環境都有問題,但也可以說是當年少年輔育院的教育未能讓他重新做人。若是如此,接下來我想問的是,少年輔育院裡究竟都進行了那些教育?實際情況我將會在下一章介紹—那些少輔院的教育現況令我震驚不已。

------

分享的部分就大概到此就好,有興趣的人我個人很推薦入手看完。
有續集,我手上的是舊出版社的,前陣子也才剛入新版本還未拜讀續作,同樣也歡迎一同探討。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8564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6 篇留言

十六夜 月光
講真的,當我看到場外有人提議廢除兒少法,還得到許多人附議時,我就知道這個國家的司法大概爛完了....。
如果以後看到甚麼「多次入獄的人會莫名被消失」「國家有奇怪的外匯來源」「器官庫突然多出許多新鮮器官」....我一點意外都不會有....

01-01 12:13

絢華
在我看到網紅聽了前議員的建議「與其打給廢死聯盟不如打給天道盟」然後真的跑去這麼幹,並且毫不在乎地認為公開當事人的姓名就算被罰也是替天行道時,我有類似的想法

不過這是我悲觀主義...
雖然悲觀,但也與一些友人討論後稍微收拾好情緒,才寫出這篇的
當然這個影響力一定不會比主流媒體高
但做我們這類工作的人就是這樣,能多引起一個人的自我省思是一個
所以即使悲觀還是得面對就是了
01-01 13:55
十六夜 月光
等等....有新聞連結或案件名稱嗎!?
這種事情....

01-01 17:37

絢華
搜呱吉跟小商人 最近期的新聞就是了01-01 22:52
抬頭仰望繁星
所以放了一堆數據說再犯的可能,這種抓到就是直接行刑
完整杜絕再犯的可能,人家替天行道說毫不在乎,這邊推薦你信仰一下加特林菩薩
原諒它們是佛祖的事情,我們是送它們去見佛祖
收起你們那些無謂的同情心吧,還是你是受害者家屬再來跟我講放過少年犯
這次那個毫無悔意,殺一儆百 殺雞儆猴阿
亂世當用重法,窮凶惡極的罪犯毫無人權可言,他們泯滅人性、良心,別說他們家庭教育失能
教出這樣的孩子,毫無悔悟之心就拖去槍斃,法警不敢開槍那就受害人家屬來,
以暴制暴怎麼了?用愛與信仰關懷,關一關讓它們又出去再次犯案?
每個人都需要為犯錯負責,社會就是那麼簡單,收起你們無謂的同情心吧
想過受害者家屬的心情嗎?
公布又怎了?那種犯人,法律是道德的最底限,憲法保證人們生而有權
但已經不被當人了,你怎麼不說他們剝奪別人的生存權?
既然已經是犯人,罪證確鑿,不管他動機為何,就已經不是一般普通人了,你怎麼還把他們當人看?
就是有這種人這種想法少年犯才肆無忌憚,對,有冤獄有江國慶,但這次割喉請問哪邊有冤的成分
只看到滿滿的不可教化,對於不可教化之物就是處以極刑,這是法律存在的意義吧
保護少年犯?are you kidding me 少年犯一樣是人 殺了人不用承擔刑責嗎?
那要法何用? 不是今天因為年歲我就可以肆意殺人的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Rx3fLEKgw
不是詼諧不是反串 我很正經地告訴你 省省吧 你那無謂的
就說要杜絕再犯,你與其去做志工不如努力一下考法警
保證無再犯可能 就地正法

01-04 14:14

絢華
抱歉,我個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所以不相信甚麼上帝的存在。
至於原諒?那本來就是被害者或其家屬的權利,我哪裡文章說要原諒他們了?
所以甚麼無謂的同情心抱歉,我不買單,別把我沒說過的話用你的想像加諸到我身上。


看你也關注了我的日誌這麼久,這次是第一次留言吧?
你好好檢查一下文章,確認自己的閱讀能力是否曲解他人的原意,再重新思考一下。


我對法警沒興趣,我是覺得既然你這麼憤慨不平的否定我的觀點,適合考法警的人應該是你自己才對。
01-04 14:22
抬頭仰望繁星
沒必要讓家庭失能的家庭成為社會共業,兇嫌的父母最好也順便抓去處裡一下

01-04 14:15

絢華
你乾脆說誅九族算了,好好思考一下連坐處份會牽連到多少無辜的人。01-04 14:24
抬頭仰望繁星
特別回應留言,廢除兒少法還蠻棒的阿
本來法律就是最低限度,不能做的事情
不管你幾歲,還是你今天未達成人就可以去殺人放火
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若你有至親,或是物業產業
家樂福被屁孩放火燒。求償無門再來說廢止
你有這樣的經驗或是這樣的家人嗎?
再者,物質的毀損還能求償,如果今天是人命哩?
試問你要怎麼求償?一命賠一命
還是我活該死好走在路上被刺,還不能討個公道,
你今天 不要說我們支持死刑的都只會開大絕
只要你有家人被罪犯行形式槍決,
你還能出來說廢除死刑,不要讓恨意蔓延,那我就服你!
就那麼簡單 設身處地 你們自私也未受害者家屬想一想阿
想犯人的背後動機幹啥
他就是做了
不管他是家庭失能或是 還是你要拯救他的家庭失能
給他溫暖的家
省省吧 沒辦法穿梭時空回到過去
事情就是發生了 他就是做了 成為犯人 那麼動機就沒那麼重要了
探討其能避免下一次悲劇嗎 很難吧
把所有可能抹滅 才是真正遏止的方法
死刑就是要真的有去執行才有嚇阻力

01-04 14:21

絢華
正面回應你,這個問題很常碰到
「只要你有家人被罪犯行形式槍決,你還能出來說廢除死刑,不要讓恨意蔓延,那我就服你!」

堅決不變,與其殺了他還不如讓他賺錢來補償我。
一顆子彈殺了他除了有些人可能會很高興以外還有甚麼實質的幫助?
我曾經看過律師說過這就跟打手槍一樣,爽完就沒了。

這樣你服了沒?


你不好奇動機我好奇阿,如果我是被害人家屬我更好奇
當我真的沒想過被害人家屬立場啊?01-04 14:30
光化靜翔
朝聖

05-10 18:04

絢華
沒有 這裡不是聖地 鄉下地方 請隨意就好05-10 23:22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5喜歡★nasee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雜記-道德的發展... 後一篇:虛與實的思辨...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e975483216 挖R災
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5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