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5 GP

【小魚說史】大宋多國志(十五):乾淳之治

作者:小魚兒諸葛亮│2014-08-09 01:15:55│巴幣:10│人氣:231
(前有 武穆平反

宋朝
  宋孝宗趙眘為岳飛平反後,雄心大盛,想對金人主動出擊──西元1163年,孝宗以陳康伯為左相,以史浩為右相,以張浚為樞密使,都督建康、鎮江、江州、池州和江陰的兵馬,為北伐做好準備。當時金國屯兵靈壁(今安徽東北部一帶)及虹縣(今安徽泗縣),準備南侵,張浚希望在其未發兵前先發制人,且主管殿前司李顯忠和建康都統邵宏淵也希望北伐,向張浚進獻進攻兩城的策略。
  張浚上報孝宗後,孝宗命他迅速拿下靈壁、虹縣兩城。於是張浚集結八萬精兵,遣李顯忠、邵宏淵兩路出師北伐:李顯忠自濠州出發,直驅靈壁邵宏淵自泗州進發,進擊虹縣
  宋孝宗有進取心是好事!可惜挑錯將領……北伐最初確實對宋軍十分有利,宋軍攻下了靈壁、宿州等地。但李顯忠與邵宏淵不和張浚又統帥無方,當金兵攻打宿州時,邵宏淵沒有出兵相救,使李顯忠遭到大敗,宿州失守,北伐也宣告失敗。《孫子兵法》曾提起過:「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 國必弱。」任用張浚這樣無能的將領,使好不容易脫離昏君當道的大宋錯失反敗為勝的機會。
  北伐敗後,主和派大臣湯思退急於求和,示意金攻打兩淮,於是金兵南下,攻破兩淮,逼近長江防線。宋廷上下驚駭,於是孝宗復召因病辭去宰相的陳康伯,陳康伯抱病以進,穩住政局,金人暫退。西元1164年,經過朝中大臣激烈爭論後,孝宗最後選擇和議,與金國簽訂「隆興和議」。
  「隆興和議」較之以往,顯得「平和」許多,內容條件大略分為:第一,宋金為叔姪之國(金為叔、宋為姪),宋可不再向金稱臣。第二,宋朝每年給金的「歲貢」改稱「歲幣」。第三,歲幣為每年銀絹各二十萬兩匹(比「紹興和議」時每年少五萬兩匹。)。第四,南宋交還先前攻佔的海州、泗洲、鄧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復戰爭前的狀態。表面上來看,似乎合情合理,也減輕了大宋在歲貢上的負擔;但實際來說,大宋仍處於劣勢,於國家尊嚴而言還是不平等條約
  糗事重現!宋朝雖然再度簽下了不平等條約,可從失敗中去探討,北伐目標未達,但金無法越過長江,宋亦未能渡黃河,雙方都沒占到多大的便宜,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大幸」。西元1165年開始,孝宗趁國家未受戰事干擾,專心理政,使國力在接下來的乾道、淳熙年間有所復甦(1165-1173年、1174-1189年),二十多年來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污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現「乾淳之治」(乾道,淳熙)的小康局面。

金朝
  金世宗完顏雍即位後,停止侵宋戰爭,勵精圖治,內政上採取中庸穩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學查問細微以激勵官吏,嚴禁貪污;對經濟採取務實的態度,並且免除不合理的賦稅,若有天災發生,立即救濟賑災
  世宗的種種措施革除了金海陵王完顏亮統治時期的很多弊政。而當時各族人民紛紛起義,他為了維持統治,利用科舉、學校等制度,爭取漢族貴族支持,又加強猛安、謀克權力,擴大女真族佔有的土地。更值得稱道的是,金世宗十分樸素,不穿絲織龍袍,使金朝國庫充盈,農民也過上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
  金世宗的改革使金朝的經濟、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史稱大定之治,實現了「大定盛世」的繁榮鼎盛局面,此外還出兵威震西夏、高麗,使這兩國臣服金朝,世宗也有了「小堯舜」之美稱。不可否認,世宗是金朝開國以來難得一見的明君。

西遼朝
  西元1163年,遼仁宗耶律夷列達十三載的治理走到了盡頭!駕崩前,念於其子年幼,遺詔命其妹耶律普速完臨朝稱制,號「承天太后」。遼國就這樣走入了難得一見的「母權時代」。
  西元1164年,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命西喀喇汗國克雷奇汗馬斯烏德將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兩地的葛邏祿人遷往喀什噶爾地區,但引發葛邏祿人的暴動。布哈拉長官默罕穆德·伊本·奧瑪爾一面安撫葛邏祿人,一面派使者向西喀喇汗國求援。葛邏祿人喪失警惕,最終得到毀滅性的打擊,勢力在河中地區衰落。隔年,遼軍進入呼羅珊,劫掠了巴爾赫;巴爾赫臣服於西遼,並向西遼繳納土地稅
  不出兩年,承天太后的決斷便為大遼帶來可觀的戰績,並無先前西夏受母權所累的敗象。

大理朝
  大理景宗段正興即位後一年(西元1148年),開始著手處理父親段譽先前所頭痛的芒刺─三十七蠻部。他與中國公高量成商議過後,統領大軍成功掃蕩了三十七蠻部,所率部隊更有「飛騎軍」的美稱。自此,一向不大不小的大理國運逐漸昌盛,軍事強大番邦各國都前來朝貢。而景宗之所以能成功平定叛亂,絕非偶然!景宗幼年時就擅長武功,喜歡搏擊之術,相信在戰場上自然能派上了用場
  除了軍事上的建樹外,大理景宗還重視經濟的建設:他開放了「騾馬貿易」。每年三月,景宗都會在葉榆城西點蒼神祠開放市場,用來交易騾馬。每到這時候,點蒼祠外都會商賈雲集,各藩國商人都聚集到市場上;特定時間內,西域各國、吐蕃與大理交界的古宗都會到葉榆城以物換物;到了晚上,葉榆城內的五華樓前都會載歌載舞,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城內還會有西域各國的魔術表演;大理王室的後妃也回到鬧市出遊,在五華樓上觀看表演,並對演員們進行賞賜,這種場面,年年如此。大理跟宋朝建立聯繫以後,宋朝官方經常派人到葉榆城購置騾馬、象牙軍方也派遣人員到大理購軍馬數以千計,自開放馬市的政策興起以後,段氏與宋朝便不再隔絕。到了一定的時間以後,中國公高量成父子就會親自到葉榆城,舉辦馬術比賽從中篩選最優良的寶馬獎勵給國中有功的十位將官其他的優秀馬匹,便會用高價賣給宋朝購馬的官員。由此判斷,大理國除了貿易昌隆外,騎兵整體素質即便不如北方的金國,還是有相當的戰力
  暫且撇開景宗,說到一向功高震主的高家身上,是這時期的一小插曲──說也奇怪,高量成明明有自己的兒子,可是他卻在不久之後將相位讓給了侄子高壽貞?自己退居老楚雄城。當時百姓為高量成的德行所感動,而將此城改名為「德江城」。在大理,高家的相位約同於皇位,從高升泰以下,或者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高量成在位期間便將相位讓出,是一件十分反常的事情?「傳姪不傳子」的行徑更是奇上加奇了?參考高氏後來的不斷內鬥和奪權,有學者在此做出判斷:「高量成的讓出相位很有可能跟一場高氏家族內部的政治鬥爭有關。」簡而言,這或許是高量成掩蓋自己野心、粉飾自己形象的一個政治手段?而也有一說是:「高貞壽於1150年時平定滇東三十七部有功,高量成迫於壓力,才讓位給高貞壽。」當然,亦不排除是因高家之前的逾矩行為幹得太多,到他這一代便良心發現也說不定呢(支持《陰謀論》的人應該不認同此說)?只可惜現今記載大理國的史料有限,無法真正還原當時的境況,就留給其他高手自行判斷吧~
  回到景宗的經濟建設上,他每三年都會遣使到大宋朝貢,大宋也必定會在此期間購買數匹良馬。後來不知何故?大宋的邊關拒絕段氏的使臣進入國境,高氏緊急將這個消息報告給正興。從此以後,段氏不再對大宋朝貢,但沒有拒絕大宋的使者入境購馬。馬市上萬商雲集,一般是湖廣(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諸地區)、四川等地的商販,他們用大宋出產的絲綢、書紙、筆硯、胭脂、花粉、人參等來交換大理境內的騾馬、象牙、犀角、鹿茸、山貨、藥材、刀劍等等,交換方式多是以物易物,馬市的開放能夠長達二十多日。可見即便大宋拒大理臣民於邊境之外,仍是保持一定的友好關係。但對大宋來說,沒與持有「飛騎軍」的大理打好根深柢固的盟友關係,是大宋的一大損失?因為兩軍結盟,必可變弱為強,抵禦北方大敵的勝率更高(此為空談,已無法證實)。
  西元1172年,四月時大理國內發生大霧,持續了十六天才散去。六月,也許景宗認定這是不祥之兆?於是禪位為僧,立其子段智興為帝,史稱「大理宣宗功極帝」。至於「功極不功極」呢?就留到下回分解了!

西夏朝
  備受重用的漢將任得敬,羽翼漸豐……西元1156年,曾提拔過他的晉王李察哥去世,任得敬便擴大了私有勢力
  西元1160年,任得敬受封楚王出入等同皇帝。夏仁宗李仁孝可說是愈來愈沒面子了……
  相較於其他四國同期間的發展,西夏堪稱「尺寸難伸」,近乎失去昔日大國的尊嚴。


(未完待續,緊接著請見證 成吉思汗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54576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2 篇留言

巨鼠
「不傳侄不傳子」的行徑更是奇上加奇了<<<<<所以他到底傳給誰?XDDDDD

08-09 09:51

小魚兒諸葛亮
筆誤XD08-09 11:26
PC011630
小魚大大總算又開始連載了~等好久^^

08-09 20:48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5喜歡★johnchiu081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個人偏好、創作水準,兩回... 後一篇:【小魚說史】大宋多國志(...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ilove487奇幻小說連載中
[達人專欄] 《克蘇魯的黎明》0685.絕對不許分開!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7:51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