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7 GP

【音樂賞析】從ATOLS的「呼吸」來談Vocaloid的歌者性

作者:七瀨昇/某B│VOCALOID 系列(初音未來)│2013-08-26 03:19:42│巴幣:14│人氣:507
在開始之前,先來看看這個可愛的影片吧~
超可愛的あぴミク,爆笑又治癒的顏藝實在百看不厭!
相信有些人應該覺得奇怪吧,這個影片跟要談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嗎?(笑)

我們先來看看影片的製作原理,其實就是最基本的素材剪接。
將預計要使用的元素事先拍攝完畢,然後利用複製與剪接的手法,將原本單純的素材組合成節奏豐富的趣味影片,雖然這種技巧並不是太過困難,但說這是屬於數位時代專屬的創作方法也不為過。數位多媒體製作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數位化之後,「複製」與「再生」變得異常簡單,也因此產生了這種類比時代難以達成的創作技巧。

其實說穿了,數位音樂的MIDI音源就是這種原理,將樂器的音源數位化之後,可以很輕鬆地利用軟體或硬體還原,雖然音質會因為設備而有所差異,但對創作來說卻成為了另一種風格。

而樂器的數位化,演變到後來更加進化,成為歌聲的數位化。
預先將人類發聲的基本單位化為素材,然後利用軟體隨使用者自由排列重組。

這,就是Vocaloid。

這邊就不再贅述Vocaloid相關的技術原理與發展演進,來探討一下其創作的各種面向吧。
假設以V家本身為主體,那麼根據創作者詮釋的方式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方向:

【第一人稱】
以V家本身的角度觀察並描述世界,通常主打這個方向的P,特色是實驗性風格強烈,敘事內容也較偏向哲學性,重點在於探討「如果V家真的擁有自己的靈魂,並且可以脫離人類的意志自由詮釋音樂與自我本身」的what if路線,基本上相當小眾。這類型的題材在Vocaloid發展初期其實能見度滿高的,知名的「初音ミクの消失」就是這樣一首作品,以Vocaloid自身當作發語的主體,敘述Vocaloid自身的想望。

【第二人稱】
以「V家的觀察者」出發,將其視為演員一般的存在,創作者主導著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述說故事,通常這類曲子敘事性較強,代表性作品有惡之系列或ココロ,因為V家角色本來就有外在的形象可以依託,所以創作者與視聽者可以很快進入情境之中,算是目前的主流之一。
當然,這種類型的本質其實就是「二次創作」,藉由一個特定的形象當作情感延伸的基底,也因為如此所以進入的門檻較高,如果對V家沒有認同感,那就無法將情感代入,當然,厲害一點的作者會儘量淡化原有的形象,利用技巧讓人更容易進入情境,就像有的改編作品會儘量讓沒接觸原作的視聽者也能理解一樣。

【第三人稱】
如果說第二人稱是將V家視為演員的話,那麼這個角度就是將V家視為「樂器」一般的無機質存在吧。在這個方向裡,V家本身是沒有主體、也就是我標題所謂的「歌者性」可言的,更精確一點來說,只是一個稱職的工具,只是為了將作者內心的言語轉化成旋律的工具,也是目前V家曲的最大宗形式。
一言以蔽之,在這個前提下的音樂裡,其實V家的可取代性是相當高的,因此才會有許多的歌でみた竄起,當然,這不是說V家在這個領域沒有地位,相反的,正因為有vocaloid這樣工具,才得以讓眾多的P們擁有一個不被外在現實因素染色的發聲管道,並得以專注於自我的表達。

於是,終於要進入正題了(被打爛)

【初音ミク】 呼吸 【インスト】

充滿謎團、並且資料不明的創作者:ATLOS (點選連結可以看到他們的創作列表)

從2007年就開始活躍在非主流市場中,並且發表過兩張純音樂的印象專輯,更在那之後於Vocaloid圈以實驗性風格強烈、神秘詭譎的電子樂,以及蒙太奇風滿載、色彩搶眼的PV,在NICONICO動畫上擁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與支持者。因為風格相當混雜且多變,也有一種說法是ATLOS為複數成員組成的創作團體。

這首「呼吸」是ATLOS於2012年年底發表的inst曲,也就是不含Vocal,以純音樂演奏為主的曲子。如同呼應曲名一般,隱藏在主旋律下的換氣聲、那幾不可聞的細微氣音,就是來自初音的電子音源。

於是,爭議來了,這樣的曲子是否能夠冠上Vocaloid之名呢?

就性質而言,Vocaloid的確可以算的上是一種「樂器」,也就是抽離掉角色性質之後,純粹的發聲工具,用在這首曲子當中,大概就像三角鐵之類單純的樂器,只是眾多音色的其中之一,並不具有如同主角一般的獨特性吧。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對這首曲子的標準看法,以後現代藝術手法的詮釋方式,重視元素本身的拆解、重新定義以及再構築。

然而以純粹歌曲本身音樂性的角度來看,如果將裡面的呼吸聲改採真人收音會不會影響歌曲效果?我想答案會是否定的,對我而言,以獨立性如此突出的一首曲子來說,與Vocaloid搭上線實在太牽強了。

只是,「呼吸」與Vocaloid之間的關聯,是存在於歌曲之外,也就是形而上的「概念」,其意義在於「Vocaloid也可以這樣用」,也就是說,音樂性本身已經不是重點,而是這樣的舉動本身想要傳達的意義,其作者本位的自我宣示才是最高優先,老實說,雖然曲子本身很有趣,但我反而不太能接受這是所謂的V家曲,並不是什麼好惡問題,而是定義上有點趨近於詭論。

好像哲學的「忒修斯之船」悖論,假設將Vocaloid本身的構成要素拆分到一個程度,還能算是Vocaloid嗎?

Vocaloid跟純樂器還是有一個關鍵性的不同,也就是Vocaloid還擔當了「語言」的載體,這很重要,因為這是大多數樂器沒辦法作到的,當然音樂本身也是有某些共通性的內部語言,但某種角度而言那只是屬於小眾的暗號,只是語言的一種變體,也是一種門檻極高的密碼,也就是說,拿掉「語言」……更甚者,拿掉「聽起來像人在發聲」這個類人但非人的要素之後,是否還能夠稱作Vocaloid?我想這是很值得商榷的。

我一直認為,Vocaloid之所以會受人認同,那「與人類相仿」卻又失真的特質是一個重要因素,誠然就創作而言,各種實驗性的手法我是很樂見沒錯,但看到V家本身的角色形象被抽離太過,卻又會感到心痛呢。以一個非生產者的Fans來說,我能做的,大概就是持續地關注、以及思考吧。

果然這就是人類專屬的「矛盾」嗎?(笑)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14446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VOCALOID 系列(初音未來)|ATLOS|呼吸|初音ミク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7喜歡★NanaseBard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Project DiVA... 後一篇:ミクさん6周年お誕生日お...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bingh21《鬼神之亂》
西洋呂布布萊克決定要反他的主子,歷史會重演嗎?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9:12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