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純造型的作品,以魔物獵人的世界觀所設計的自創生物。
一種生存於沙漠地區的鋏角種大型魔物,與一般鋏角種擁有的兩對大小差不多的步行足不同,顎蜘蛛的後足比前足大上數倍,擁有驚人的跳躍能力,步足末端呈彎鉤狀,猶如雪橇增大與地面接觸的面積使之不易陷入沙中。
頭部一對發達的觸肢特化成了極短但猶如龍種巨顎般的顎鉗,發力便可夾碎大型魔物的粗骨、厚殼,將獵物絞碎成肉團後就像咀嚼口香糖般吞噬呈濃湯狀的營養物質,最後吐出不易消化的獵物殘渣。
配合類似頸部結構的多段體節,使得顎蜘蛛擅長在沙地上奔跑追逐獵物,在接近獵物的剎那伸展脖子將顎鉗咬住目標弱點將其撕碎獵殺,其狩獵的姿態令人誤以為是未知的獸龍種。
顎蜘蛛會挖掘地穴以絲線加固巢穴,由於蛛絲擁有抗菌的能力,吃不完的肉團會以蛛絲包裹儲存在地穴中。所以不論飢餓與否都會積極狩獵。
主要以小型魔物如小盾蟹、鳥龍、斧甲蟲、草食龍為主食,也有能力狩獵飛龍種魔物、尾晶蠍、砲甲蟲等大型魔物。
顎蜘蛛會在沙地上用顎足將沙子挖掘、堆高形成猶如太陽般圖形的巨大迷宮,沙漠風颳過時會被甬道分流引導在地畫中央形成湧升氣流,顎蜘蛛會從絲疣中織出綢緞般的蛛絲,藉由絲疣的控制,像蛇般扭動、盤繞捕捉湧動的氣流,帶動顎蜘蛛在空中盤旋捕食獵物,屬於少有的在成年後能在天空滑翔的鋏角種魔物,遠看就像一條龍在空中舞動,這種行為是雄性顎蜘蛛的求偶儀式,地畫迷宮越大能形成的湧升風越強,顎蜘蛛就能在越高的空中飛舞吸引雌性,這展現了雄性的力量與技巧,雌性是不會製造地畫的,當雌性選定了心儀的對象後會跳入湧升風中與雄蛛盤旋起舞,雄蜘在空中排出紡錘狀裝滿精子的精莢而雌蛛接受納入體內後從空中直接墜入地畫中心鑽入沙下雄蛛準備好的食物儲存空間享用食物,一邊排出受精卵,當雌蛛吃完食物,將受精卵產下後,會把已經消化吸收完營養呈白色細沙碎片狀的食材殘渣清出育卵房外,白色的細沙從地畫中心被風擴散出去,將放射狀的地畫染成了白色的太陽,一方面是雌蛛宣示此地的所有權,一方面是白色的細沙能反射太陽光的熱量,能讓育卵房的溫度不會過高。
產完卵後雌蛛休息一下便會離開,而雄蛛會躲在用絲加固的沙下地穴保護卵,當幼蛛孵化後,雄蛛會在湧升風最大的時候破開育卵繭房讓幼蛛乘著氣流飛向遠方,當幼蛛離開後雄蛛便離開回到遊獵的生活
顎蜘蛛主要以避日蛛為主題結合了暴龍的顎、馳龍的足所設計的生物,我喜歡頭部比例大的怪物,例如頭部與身體的比例到2:3或1:1的造型,但現實中脊椎動物擁有這種比例不是畸形就是胚胎、幼體,沒辦法設計勉強符合邏輯的生物造型,但如果是節肢動物也許可以,變將龍頭設計成並排而生的鉗肢,古蛛般的多節頭胸部,折疊的步行肢足,便能讓節肢動物模擬我所喜好的巨口雙足步行暴龍了。
有興趣看更多作品可以到我的Facebook:紙藝迴廊www.facebook.com/Paper.Art.Clo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