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9 GP

學生歷程檔案?好東西?壞東西?

作者:阿提風│2020-10-12 16:28:08│巴幣:41│人氣:465
【這篇是回應公會上有人在問對於有人連屬廢除學生歷程檔案的想法】



也許現在不太有人知道我了,但也沒差,看到跟本科系相關問題就忍不住浮上水面了

如果要我說的話,第一個直覺,我也覺得這個是爛東西,但如果再思考下去的話,是不是真的有那麼爛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當然對於你們來說很直觀啦)
 
首先先提到這東西「微妙」的幾個點吧
 

第一個:從高一就開始準備
 

名為「歷程」,從高一開始也是理所當然的,但對於學生來說他們不會知道說有那些課堂上的成果,是未來自己需要的,也不知道未來科系可能會用到的東西,以我自己聽到的來說,這部分最具有爭議的,大概是每學期交完系統就會鎖住(印象中好像是這樣,有錯請指證)
 
家長害怕學生交的東西以後用不到,甚至影響未來進路,學生也迷茫自己到底應該準備什麼。
 

第二點:寫故事大賽?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論點,稍微爬了一下文後看見了有些人覺得最後就是在比誰寫的故事(歷程)比較精彩,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越精彩的成長經歷,越能抓住大學的目光......只是你們可以想一個問題,難道以前的備審資料就不是嗎?
 
第三點:書那麼多要讀,又要我每學期準備?
 
這也是個很有趣的論點,當然從我的求學經驗來說可能並不能顧及到所有學生族群。一學期至少六篇,也就是說一學期20週,要生出六篇東西來......雖然對於高中生的你們來說一開始會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寫而徬徨無措,但認真講我覺得這個數量還不到這種程度(我有去查看看一篇的範例)。
 
當然最大的問題點還是回到了學生該找甚麼來當作歷程檔案,或是害怕沒東西可以上傳
 
 
再來就是其他我個人的看法了,我的話我第一個思考的肯定是「為甚麼會有學習歷程檔案?」


為甚麼會有學習歷程檔案?
 
 
為什麼?不就只是我們希望能看見一個學生的成長歷程,這麼簡單的事情嗎?
 
問題就是當我們扯到「要怎麼看出來學生的成長歷程」、「哪些東西可以當成長歷程」的時候,問題就會開始複雜化。
 
十二年國教也是一樣,扯到「手段」就會以各式各樣的聲音,但這就是莫可奈何的點,因為對於一項政策而言,手段是最重要的事情,願景多麼偉大,手段無法達到便只是空談。
 
啊,扯遠了,呵呵。然後我覺得這個東西有項特質我蠻贊同,但實際上能不能達成的情況我並不確定,那就是「強迫學生開始思考未來」這其實跟上面的第一點有點類似,當你開始思考你該放什麼資料的時候,不就同時會思考自己未來可能要讀什麼科系嗎?
 

你未來想要做什麼?

 
舉我自身的例子,以往升上了高三,甚至到了學測成績放榜後,我身旁的人還是有一大堆不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因為對他們而言,他們的高中生活不外乎就是讀書、社團、人際,什麼生涯規劃對於他們而言都還早——但我們都比我們想像中快的來到高三,面臨到未來,而要說這是臺灣教育的缺點嗎?可能至今都還是吧,我們的生涯課程對於學生的未來實在太有限了,在讀書至上的舊觀念下,常常會很少去考慮到自己的未來。
 
而這東西的出現,不外乎就是在高一就告訴你:「你未來想做什麼?」
 
當然,這東西也有缺點,就是前面也提到的問題,萬一自己終於下定決心的方向,跟以前歷程檔案的東西都不一樣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理想一點,只要你能在面試時說出合理的理由,讓教授清楚地了解到你這個「精彩」的心路歷程,或許就能教授對你的印象大大加分......
 
當然,這只「理想」,比起經歷都跟相關科系有關,這種還要看教授吃不吃得下去的不確定因子,它所附帶的各種風險,並不是學生與家長願意承擔的,這也是我認為它其中一個需要待改進的事情,那就是當學生大幅度轉換未來方向時,這制度能怎麼幫助學生?
 

總結
 
 
最後來說說,為什麼我在一開頭會覺得這東西很爛吧。
 
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個沒有才能的人,我唯一可以搬得上檯面的才能,就只有讀書,但隨著升上大學後,開始認知到這個才能其實也不怎麼樣,比我強的人多的事,我十分羨慕那些有各式各樣才能的人,因為對於我來說,如果我是接受這個學習歷程檔案的制度,我可能除了一些課堂學習到的東西能掰以外,我根本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寫。
 
但某方面,也許真的是以前的自己不夠了解自己,不夠去思考未來的自己能做的事情。但我不後悔啦,因為後悔不能解決任何過去的事情嘛......啊又不小心離題了。
 
總之,用一句話作結:我覺得這是很有想法的一種辦法,但其他的配套措施不夠清楚,甚至這些配套所造成的麻煩,遠大於它所存在的目標,再加上太多族群能從中獲得的利益量不同,使得這件事情越趨複雜化。
 




啊,等等,結果我好像完全對於連署廢除這件事情都沒有回答到欸,原來我整篇大偏題嗎,呵呵。


一句話:連署什麼,都是每個人的自由,前提是這份自由並非是遭到他人所引導的自由




以上,感謝聽我廢話,然後應該讀書的我還是花了一小時在打這篇東西。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94632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8 篇留言

大帝
「難道以前的備審資料就不是嗎」

沒錯,以前的備審也是。所以這兩個東西的差別就在於以前的備審資料是在累積了三年的豐功偉業後在高三下學期展開的說故事大賽,而現在的學習歷程則是從高一就開始的連載說故事大賽。

所以本質上其實沒差多少,只是把以前高三煩惱的問題,塞到高一就開始煩惱焦慮。好處在於這樣至少高一就提醒可憐的高中生們要趕快刷點好看的資歷,壞處就是以前可以把所有東西塞在一起,現在為了讓學習檔案看起來不要太空,還得找一些方法讓檔案看起來充實一些,而以前流行的高一高二追求自我、高三拼命創造奇蹟的方式大概也沒辦法使用了。

而另外一個問題是過去備審在二階佔的比重是各校系自己決定,但是現在教育部似乎打算規定各校系的二階中,學習歷程的佔比要超過一半,這導致學習歷程成為了升學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套制度實行後各校系到底會收到什麼人?究竟是筆試、面試表現優良符合校係標準的人,還是擅長撰寫學習歷程的人?另外,這樣的規定是否又會讓家長間的軍備競賽越演越烈,沒資源投入軍備競賽的孩子比過去更加吃虧?畢竟絕對會有家長找人捉刀完成學習歷程檔案,也絕對會有補習班提供這樣的服務,甚至應該說大家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然後每次考試制度或是教學制度改革時,教育部都會出來說要減輕孩子壓力,這句謊言才是問題的根源。考大學的門就這麼窄,競爭人數就這麼多(雖然也正在變少),那麼壓力就是這樣,無論用什麼方式包裝這個升學制度,壓力是不會改變的。教育部打著解決壓力的名義,修改考試與教學制度,卻讓這場升學的軍備競賽越來越失衡,這樣的方向只是讓老師與學生越來越痛苦而已。

10-12 17:02

阿提風
合理啊,所以我覺得太多時候我們的教育制度真得過於理想化,仔細去看一些政策內容,其實我是知道他們的立意都是良善的,只是牽涉到「手段」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大堆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是他們考量不周的還好解決,但有時候就是一些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又有時候想要達成實質平等,這些社會上的優勢又會出來哀哀叫10-12 17:44
阿提風
然後這種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啊回到以前完全都用考試就好啦10-12 17:45
阿提風
但這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有資本的人還是讓他們的孩子補習,沒錢補習也不知道如何讀書的孩子,還不是也會在制度下形成犧牲品10-12 17:46
大帝
完全考試時期,沒錢補習、不知道如何讀書、家長沒空盯的小孩是劣勢
備審時期,沒管道參加活動累積資歷、沒有錢學習特殊才藝的小孩是劣勢
學習歷程時期,沒參加特殊活動、沒錢請人美化學習歷程的人是劣勢

這些東西共同點很簡單:窮、家長沒能力或沒時間教育小孩、協助小孩尋找資源的家庭,永遠是劣勢。所以回到剛剛那句話:與其在考試制度這邊改來又改去,不如看看要怎麼樣弄出弱勢家庭的輔導措施甚至保障名額。只不過,假如弱勢家庭有保障名額,大概就會出現那種靠房租月收幾十萬卻喊自己窮的家庭來鑽政府機關漏洞了。

至於為什麼會有不少人覺得過去聯考時代窮人比較容易出頭天,那天在家裡跟老爸聊了一番後意外得到了答案。

因為以前窮人多。

在老爸的那個年代,台灣社會只有一丁點的有錢人(黨政高層、部分成功商人、地方望族),一些些的中產階級(公務員、教師、或是其他白領階級),其他人的家境普遍不怎麼理想,反而是有點窮、窮、非常窮的差別。那是個高社經地位家庭較少、其他人差距不大的時代,所以就算生在比較貧困的家庭,只要你比其他貧困家庭的子女更努力,就有出頭天的機會。但是這個年代台灣的社會階層已經改變了。很有錢的人變多、有錢人變多,連中產階級也變多,這樣的情況下弱勢家庭就更難競爭了。

10-12 18:24

阿提風
雖然好像近幾年的數據有顯示臺灣的中產階級也在萎縮啦,但相比以前還是比較多,而現在每個家庭的平均收入也一定是比以前多的
10-15 10:07
阿提風
但較低階層是否能靠著教育翻身....也是現在還一直在討論的
10-15 10:07
玹竹以墨
階級再製這種事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不可避免卻又希望能解決的事。受到好的教育的父母,更有資源及能力去給他們的孩子獲得好的教育。所以教育資源的分配比起各式各樣的方法都要來的重要。
其實教育部跟學校真的能做到的很有限,家庭教育也是影響學生極大的地方,就算學校提供了許多的資源及管道讓學生能夠去探索、去參與,很多時候只要家長說一句「我的孩子只要把書讀好,成績好就夠了」,我身邊有個媽媽就是這種想法,結果女兒才小五搞得像當初我高三時一樣,學習對他來說只剩下痛苦,最慘的是,她成績也好不到哪去,每天只剩下被罵跟補習。

10-13 13:50

阿提風
其實從一些研究都可以看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不比學校來的小,有時候甚至是家庭的決定因素還比較大,然而現況是有些家長會將教育的責任都推給老師與學校......10-15 10:09
阿提風
每個人也對教育的想法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就認為讀書才是一切,但也沒考慮過孩子的身心發展10-15 10:10
玹竹以墨
其實我們都是相信孩子的本性就是會對這世界感到好奇,折個紙飛機能飛出去,就可以笑的很開心,並且研究怎麼折能使飛機飛的更遠,這樣的過程都是一種學習,重點在於引導與啟發,不論是誰,在獲得「懂了」這個感覺的時候,必定會產生興奮與開心的情緒,這種東西就叫做「成就感」,然而在升學主義以及追求效率的社會氛圍下,這種教育方式既不能保證學生的升學、也會覺得讓學生慢慢探索是浪費時間的一件事。

10-13 13:51

阿提風
可惡,你讓我想到皮亞傑(x
不過近年來,也有一直在談填壓式教育的問題,而這幾波教改的理念某部分就是想減輕這些.....只是手段不夠完善加上社會上的意識還沒有跟上10-15 10:13
玹竹以墨
而台灣的社會整體氛圍,家長是否有足夠的耐心甚至財力來陪伴孩子去探索,若學校真的以此種方式去教育學生,又有多少家長願意認同且配合?
有這種信念的、有錢的送體制外學校,沒錢的花時間想辦法自己教。其他家長就像百喻經裡那個希望馬上看見女兒長大的國王,不在乎過程,把女兒交給名為學校的醫生後,期待著醫生能馬上令他的女兒長的優秀又美麗。
多元的升學提供學生有除了讀書以外的方式能夠選擇,但我認為,只要學校、家長、學生乃至於整個社會依舊會被升學主義給制約,那不論換那種升學模式,都只會產生一樣的問題。只能說,改變制度也許是想從方法上來去削弱這種現象,但教育本就不是短短幾年就能看到成效的,要經歷個十年二十年後才能真正體現出其價值。

10-13 13:51

阿提風
教育改革的成果,真的是要十幾二十年我們才能看到東西,這真的不是馬上改的前兩年就有效果,而你一開始所說的我認為十分有限....因為這不可否認的就是目前社會結構上存在的問題10-15 10:14
玹竹以墨
皮亞傑離我好遠了,我現在只記得帕夫洛夫的狗(欸

10-15 12:18

樹懶寶寶。•́ωก̀。
我蠻想知道學習歷程檔案對於重考生是不是蠻不利的啊、雖然說考試能考但是到了申請這一關就有問題了吧?

10-15 12:23

霧島悠樹
出發點是好的,但手段跟執行有困難,也不見得是有效的吧
其實整個社會大環境、大觀念就出問題了
家長的觀念、社會長期的風氣就是這樣,哪可能會因為這樣一個政策說改就改

但我倒覺得學生就照實寫,平常多讀書,把自己的想法寫上去也好,真的沒有就沒有,何必擔心、甚至還要寫一堆無聊的故事...教授也不會想看的

01-14 02:2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9喜歡★k8801012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妖精之森的起點... 後一篇:伸張正義?還是盲目跟從言...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hreekingdon幸運看見的你
給你一顆紅心~讓你能保有一整天的好心情~祝你有個愉快的一天喲(<ゝω・)~❤看更多我要大聲說9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