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驚悚小說《嘿,好久不見》

廢墟貓 | 2020-07-12 20:40:22 | 巴幣 62 | 人氣 1124

本文恐有劇透,請閱覽者注意。

  「雖然有些事情很危險,有時候我們仍必須放手去做。否則我們就不是人,而是一文不值的廢物了。



書名:嘿,好久不見(Kommer Aldrig Mer Igen)
原作:漢斯.寇培爾〈Hans Koppel〉
翻譯:陳靜芳〈Jamie Chen〉
版本:繁體中文
分級:輔導級
相關標籤:懸疑、私刑、監禁



內容簡介

  以為塵封已久、無人知曉的往事,隨著兩張熟悉面孔的出現,變成了加害與受害的最佳理由。

  伊娃從小在寄養家庭間流浪,度過荒唐的青春期,即使有了深愛她的先生麥可和女兒,仍經常不由自主與男人調情外遇。因此當伊娃某日下班後失去聯絡、甚至夜不歸營,麥可只沉溺在妻子可能又紅杏出牆的痛苦中,警方只懷疑是麥可自導自演。沒有人知道,伊娃已被綁架囚禁在新鄰居家的地下密室中,只能透過一具正對著她家的監視器螢幕,看著思念的丈夫與女兒,卻完全無法觸及他們……



(以上摘自博客來簡介)





貓的感想


  先說整體結論。這本書買著很久也讀過三次,整體用幾個視角互相穿插交代的敘事流暢易懂,但沒有特別的亮點。讀完會對整本的主題『監禁』有記憶,然而也僅止於「好像有個故事在描述監禁與虐待。」如此而已。探討關於『復仇心理以及虐待行為』之類方面的深度,可以說頗不足夠,是本讀完後,也不太知道要寫些什麼新突破思考線路或感想的作品。可以說有點警示作用但效果就如同『聽個別人的個案』,還是個讓人覺得『被報復很活該』的個案。

  這本書的故事導向看似獨特。它由乍看身為被害者的伊娃遭到不明原因綁架開始,轉而讓讀者發現她曾經是個令人髮指的加害者。當然個人看這本書後,發覺整體並未特別要著墨闡述『原諒別人也放過自己』、『救贖』、『讓被害人領悟曾犯的錯誤』等等這些道理。大概只有『自食其果』的另一個例證吧。

  想著伊娃在最後還對著囚禁自己的新鄰居夫婦說:「我當時只是個孩子!」要說可憐不如說可悲又可惡,她一點都沒有悔意,只會拿自己當年的懵懂無知作藉口,死亦不足惜矣。反過來說施予凌虐的新鄰居夫婦也是異常偏執地凌虐對方,到一個幾乎可以說是頭腦似乎已經讓報復影響到精神污染的境地。



  如果當初伊娃欺凌被害者後,曾經在過程中萌生悔意並且勇於認錯努力去道歉,是否可以避開最後這樣的命運?但她無可救藥的價值觀與無所作為,令被害者上吊自殺,那時她跟其他三人組到底躲去何處又或者逍遙於何處,讀者不得而知。根據後面故事發展,他們極有可能是乾脆將之忘記,因為對他們來說害死最初被害者的兇手,不是他們。

  可悲,但不值得同情與憐憫,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想起最早被伊娃一干人等侮辱而最終選擇自殺的女孩,這群人不過罪有應得罷了。犯錯不是不能原諒,而是必需要真心誠意悔改,通常越大的錯相對要付出比那錯誤更多的代價才有可能彌補。況且只是有可能,被害人及其家屬也可以不接受。對別人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先思考後果會對彼此造成多大的傷害吧。

  亞馬遜通路的讀者評價,有讀者認為『復仇者在洗腦被害者應該具有的悔悟』這段相當有趣,有讀者直接表明當故事在討論警察辦案流程時根本混亂,回到加害者與被害者卻顯得鮮明,並讓人有想趕緊翻到結局的欲望。我認為假設在被害人與加害人之間的心理描寫再深刻細緻地編織心理活動流程,會更具有說服力。《請問我是誰》這本心理描寫便相當細微入裡,當然我想《好久不見》是意指寫個看似被害人實則加害人的驚詫,只是效果並非預期,打發時間倒也還是個能讀的故事。

創作回應

廢墟貓
呃喔,趕緊修正,邊聊天邊整理文章的下場就是忘記自己還在編輯就發出去(不
2020-07-12 20:43:19
駱駝商旅
好像有看過類似情節的電影還遊戲...忘記了@@
2020-07-12 21:03:23
廢墟貓
彷彿有一種各大黑暗系電影的某些小橋段,拉出來放大描寫的感覺嗎XDDDD
2020-07-13 09:32:18
戒子
感謝推薦懸疑推理
戒子蠻喜歡這種類型的書~[e12]
2020-07-13 09:49:10
廢墟貓
不客氣,XDDD我也喜歡懸疑推理小說,這本比較偏向懸疑驚悚,推理成分較低: P
2020-07-13 09:50:18
小天
當初只是個孩子這句話還蠻好用的...( ̄▽ ̄)
如果長大後有做一些事情來當贖罪的話...
或許故事真的就都不一樣了...
是說歐美國家好像常有鄰居綁架監禁的故事出現...XD
印象深刻的電影大概就是蘇西的世界跟恐怖社區...XDDDD
2020-07-13 11:36:56
廢墟貓
真的齁……就算是小孩不懂事那又怎麼樣呢,不等於可以脫罪呀。該受的審判是該接受審判,但是被處罰的分量是他該跟被害人兩相達成協議的,所以才需要客觀的第三方協助,這是為什麼要有法官的原因吧。雖然現在不少案件也流於形式化,很多判罪還要看法官是不是有問題……

歐美國家說好像思想開放,其實也很激進吧,尤其是提到宗教信仰,為了信仰而驅動自己做出不像自己事情的人,不在少數呢。
2020-07-15 11:05:50
艾爾琈
兩部都看過,好久不見的表述比較直平
請問我是誰比較細膩
題材的話兩本給人的印象都不太會忘記大綱
但好久不見的魅力真的……比較沒有XD
2020-07-19 11:08:54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