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反思心得]讀孤舟《遊戲評論文及其困境》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19-12-11 09:39:47 | 巴幣 42 | 人氣 639

反思:讀孤舟《遊戲評論文及其困境》
文章標題:[達人專欄] [孤式遊戲談] 淺聊遊戲評論文的創作與小小困境(文章連結)

已拜讀。在情緒上以及所看到的現象,我贊同該文的陳述,但與其說遊戲評論文沒人看,不如說,相比實況或做個影片能達到的人氣,文章讀者數量之少讓作者沮喪。

回到原點:為什麼寫評論?作者的立場是,希望記錄一種感動。感動來自兩點,第一是選擇特定遊戲;第二是遊玩告一段落的總結。

遊戲評論者也非無所不能,尤其評分的效度。主觀上的好惡,需要評論者的修養,避免西施效應,「我愛它,所以它是神作」;客觀上,擅長和不擅長遊戲類型,影響評論者遊玩什麼左右、不遊玩什麼作品,進而影響評分的比較對象。

本文乍看聚焦遊戲評論文,但談到了評論文的困境,故有能與小說評論文呼應之處。作為純文字的限制似乎越加凸顯。純文字比起影像外型更加深刻的同時,犧牲了更多直觀體驗。

誠如小島秀夫在少年時期的抉擇:電影VS小說。選擇製作遊戲,毋寧是折衷方案。你無法滿足支持者,甚至雲玩家/雲讀者,或者面對競爭優勢的娛樂影片,你只能選擇不寫、少寫或者寫心酸。或者依照本文提議,在評論文中加入更多影像要素。

結論是悲觀的嗎?或許,但同樣可以樂觀的思考,「為什麼在乎這議題?」是因為自己不被認可、自己認可的遊戲不被認可,或者單純從玩家社群中失聯的寂寞感?

我的觀點是,離群索居是一個好機會。不寫文,可以讓自己玩更多遊戲。或者玩更多遊戲,直到值得寫的,以記錄自己在此遊戲「生存過的證明」。

創作回應

說書人 貓皮
  以文字來評論遊戲的問題,在於生產文章的流程以及產文的效率。
  貓皮三個層面的心得都寫過,以下是貓皮所得出來的結論。
  以電影、小說、遊戲等三個載體來互相比較,並且排除作者個人文筆等共通性的問題。
  
  看完一部電影約1-2小時就可以開始著手寫心得。
  看完一部小說約3-12小時就可以開始著手寫心得。
  玩完一款遊戲約8-30小時才能開始著手寫『攻略向』的心得,要玩到50個小時後才能寫比較深入的『劇情向』心得。

  因為遊戲要寫的層面太多了,光是淺一點的話,就要寫遊戲性、觀感、先導劇情、入門攻略等等,深一點的話,還要作含地圖完整攻略包、全劇情分享、全技能全裝備分析等等,那個時間花下去是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如果要寫的東西一多,文字出產的速度就會開始追不上影片+口述,並且逐漸拉開距離。
  純以作者的立場而論的話,寫遊戲心得確實是一件十分有意義,但是十分沒效率的事(因為不同工時轉而換算獲取的成果,幾乎是完全一樣)。
2019-12-11 10:37:17
兔二:滾你奶奶的
誠如彼得杜拉克所言,非營利組織的產物,在於行動過程產生完整的人,深刻心得文的最深讀者與獲利者,或許是作者本人。
2019-12-11 10:56:07
說書人 貓皮
如果不是讀的最深的讀者,又怎能寫出有說服力的文章呢。[e3]
2019-12-11 14:52:29
兔二:滾你奶奶的
說服力是個好東西,希望低能兒都來一點(;´∀`)
2019-12-11 16:51:01
柊貳男
評論文中加入影像要素是個很好的辦法。
就我個人而言,若是看到整頁滿滿的字,某些時候也感到頗疲乏,如果字太多又太小,還需要靠一邊讀一邊反白來提醒自己看到哪裡XD
這時候,若在文章中間插入圖片(可能與本文相關,也可能只是單純的吐槽用圖片),可以起到一種分段的效果,能夠讓人喘息甚至於會心一笑

其實類似的作法在影片上也常常看到,像是某些U2評論片或是科普片,U2主不會一直講一直講,而是會適當的停頓以及插入圖片,讓觀眾(我)得到休息也不至於疲乏
2019-12-12 22:05:55
兔二:滾你奶奶的
最近接觸一些學習的觀念,譬如「知識卡片」。後來發現,大致上是指如何找出知識的結構,以及適當圖像化的技巧。

這引發我思考,甚麼是一個教學匠該具備的能力。否則,學生或者觀眾自行接觸資料就好。在這個角度上,我認為老師是傳播業,能力分成兩個面向:

1. 拆解(譬如找出書上敘述的隱藏關聯);
2. 圖像化(尤其以圖解,譬如流程呈現事物的變化、圖表呈現數值)

這可以拆成四種類型:
1. 拆解X、圖像化X(天才型)
→這種人可能過目不忘,成績很好,但沒有傳播上的優勢。若沒有特別熱忱,則能力上的劣勢,不適合當老師。
2. 拆解O、圖像化X(說理型)
→擅長找出案例、概念、理論中隱藏的關聯,從而易於分解知識。若能針對學生的條件,選擇適合學生的說法,則有當老師的優勢。
3. 拆解X、圖像化O(美工型)
→擅長把現有的描述,選擇適當的圖像,譬如流程呈現事物的變化、圖表呈現數值,使學生容易了解。即使不擅長開發理論,找到好的範本,圖像化則是其優勢。
4. 拆解O、圖像化O(自耕型)
→具備找出知識的前一步能力之外,也擅長圖像化傳播給學生。

認真來說,圖像是個好東西。只是要原本寫文的人徹底轉成影片製作,恐怕還有硬體或學習軟體成本,還有流程簡化的問題。如果能夠當作演講思考,或許圖片的展示,以powerpoint的模式呈現,是不錯的折衷方案。

我體驗過作影片壓片轉檔的痛苦,硬體等級不夠真的不能搞QQ
2019-12-17 15:47:28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