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3 GP

【書語】苦中作樂,鮮紅尖叫下的刺裸烙印「簡語」

作者:赤紅時夜│2022-05-13 03:11:51│巴幣:112│人氣:167

〈什麼東西無法轉化為愉悅〉

  尋求短期痛苦的另一個理由是釋放訊號。商店老闆將自己的醜事透露給客人的理由?是為了留下好印象,引誘客人再度購買?
  又或者這不是什麼詭計,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但商人有意無意間談論自己的犧牲導致的醜事,其目的則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善良印象。

  借鑑自動物研究與演化心理學,一派學者認為人類諸多的反應、品味、行為,是為了宣傳自我、建立良好形象。
  當事人選擇受苦,你們看到當事人的選擇,應該要給他更好的評價。此時痛苦的愉悅來自於社會層面的凝視。

  我們會宣傳自己的甚麼特質?各式各樣。堅強是其中一項,亦即承受痛苦與辛勞,甚至主動追求痛苦的能力,我們藉此彰顯自己的生理與心理有多麼堅毅。至少,原本動機大概即是如此。

  或許自殘行為具有類似訊號的作用。除了常見的各式理由外,自殘可能是為了表達求助、困境,所以有人很生動地將自殘形容為「鮮紅色的尖叫」。

  此種理論的版本之一是由艾德‧海根的團隊提出,他們將自殘視為高代價訊號。訊號對生物而言非常具有價值,透過訊號可以傳達自己的狀態,例如強大、聰明以及危險等類型。
  然而多數類型的訊號有個缺陷,那便是任何個體都能發送,且真假難辨。解決辦法是提高訊號的代價──有些訊號是需要足夠的資源或動機才能夠傳送出去。而這代價的強烈程度則成為驗證真實的可辨度。

  自殘的現實,便是因為只有遇上嚴重問題的人才做得出來此種傷害。自殘能強烈抓住他人目光,以自殺作為威脅便是一例。
  差別在於口頭威脅是可以作假,而且時間拉長便會失去效力,而自殘則是直接付出巨大代價,所以更具有取信於人的辨識度。

  以上的論述仍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一如訊號的遮掩以及對象的針對性等,即便高代價訊號只是假說的一環,不足以完整對於自殘行為提出解釋,其中還涉及情緒調節、自我懲罰等心理驅力誘使的自殘成因。

  反之,如想更深入了解痛苦所帶來的愉悅,也可從反面來思考甚麼樣的事物是無法被轉化為愉悅。

  最直接的答案是:過分強烈的痛苦,以及永久性的肉體損傷。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45847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書語|有多痛就有多值得|什麼東西無法轉化為愉悅|釋放訊號|演化心理學|鮮紅色的尖叫|真假難辨

留言共 2 篇留言

下午八點三十三分
原來有一部分的人是這樣呀

05-13 06:56

掬月
如果只是回答,「什麼東西無法轉化為愉悅」,我的答案大概是「漠視」跟「無助感」吧。
無論做什麼都不會獲得回應,以及,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

話說回來,呃,老實說,也許自殘的確是相當強而有力的訊息,但這種訊息一旦傳遞出來後,也往往是無法逆轉的時候了。
因為並沒有多少人會認為,做出自殘行為的人與自己是同一類人。即使自殘者就算後來放棄自殘,我想在大多數知道這件事的人眼中,對方仍然是個未爆彈吧。
人,一旦認為對方與自己是不同的兩類人,往往就不會想反覆嘗試理解對方了。

05-20 21:08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3喜歡★u74123691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MadcatClan』... 後一篇:『達奇』《最後一戰:瑞曲...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aa1357932大家
各位有空可以來我家看看畫作或聽聽我的全創作專輯!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6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