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GP
4/1「和睦四瑞」圖的介紹
作者:阿霞│2022-04-01 21:14:23│巴幣:2,024│人氣:1105
「和睦四瑞」
西藏文化中表示敬老及和睦共處的「和睦四瑞」圖
在藏傳佛教中,有一幅常見的有趣構圖:一頭大象立於大樹旁,象背上頂著一猿猴,猴背頂著一兔,兔背上又有一鳥。這張構圖稱為「四和合」、「和睦四獸」、「和睦四瑞」、「和合四獸」等名稱,表示敬老及和睦共處的意義。
「和睦四瑞」圖源自《佛陀本生經》,經載:古昔有國名為「卡舒嘉耶」。此國連年戰亂無止息,忽有一年百姓安樂,戰亂平息,國王便沾沾自喜地以為一己之福澤惠及國土。
有一天,國王遇上一位智者。此智者恆修禪定得証神通,而且常作真實語。智者告王曰:「百姓之安樂乃由貴國境一谷中四靈獸和合共處之功德感召,非由大王之福德而起。」王乃親領侍從前往谷中查察,見一大象立於樹旁,背上頂著猴子;猴子又背負一兔,兔背上為一鳥。智者乃曰:「此四獸之坐相乃為大王與國民展示敬老及和睦之意義。小鳥為先住山谷中者,為土中之種子施肥﹔在種子生長為枝葉茂盛的樹時,為後來的兔子提供食物﹔在樹結果時又為再後來之猿猴提供所需﹔在生長成大樹後,最後入住谷中的大象得以遮蔭。四獸同意以年齡為尊卑依據,和合共處、扶幼敬老。四獸之功德惠及貴國得享今日之太平。」國王聽後心生恭敬,便下令國民學習敬老及融洽共處之道。
此寓言後來在「宗教意義」上便引申為:小鳥為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成佛前的過去世﹔兔、猴及象則分別為佛陀的親近弟子──阿難、舍利弗及目犍連三位尊者的過去生。
此後,在古印度文化及藏傳佛教中,便常引用此典故開示和睦共處、注重社會道德秩序的重要性,並配合以「和睦四瑞」圖展示,「和睦四瑞」圖遂發展成為和諧、融洽的吉祥象徵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4242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