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迷思】莫札特效應?

作者:幽影│交響情人夢│2009-02-16 08:47:55│巴幣:6│人氣:9118
前幾篇翻譯了一些『莫札特效應』相關的CD曲目,今天在此轉貼幾篇關於『莫札特效應』的文章。

這12張CD是因為以前的同事,有好幾位生了小孩,所以為她們找的。平心而論,即使『莫札特效應』並不存在,不過可以聽古典音樂長大,應該也是件很幸福的事吧^^

===================================

莫札特音樂可以讓人變聰明嗎?----復健師觀點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free/quickqa-answer.html?de_id=76&uid=759

過去在復健醫療領域(包括生理、小兒、精神),偶會聽病人家屬問起:「莫札特效應真的可以使人變聰明嗎?」甚至在與醫療同業提起所謂的「莫札特效應」時,他們的第一句話總是:「喔!莫札特效應!那個可以改善病人認知功能的音樂!」
其實,莫札特效應在改善認知功能上未必如此「神效」!且除此之外,諸如莫札特音樂的古典音樂還有許多其他的臨床運用價值,如果站在更寬廣的角度來看「莫札特效應」,將會發現它的效應不只發生在所謂的改善認知功能,也有別的運用價值,以更寬廣的角度看它,較不易令您失望與局限。


「莫札特效應」的由來:

先來回答幾個問題:「莫札特效應能使人變聰明嗎?」「莫札特效應可以改善病人的認知功能嗎?」
這是相當需要澄清的,首先,「莫札特效應」的起始是在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三個心理學家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報告,他們給36名大學生聽十分鐘莫札特448協奏曲後,再給學生做史丹佛-比奈智力測驗,結果學生的空間推理能力增加了9分。而經過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大幅報導,人們開始認為莫札特音樂可能增加病人的認知功能,於是,「莫札特效應」這個名詞便成為了醫學界所廣泛討論的話題。


「莫札特效應」真的能改善認知功能嗎?

如果我們針對「莫札特效應」原始精神中,所提出之可以改善病人認知功能的理念加以深入探討,我們可以發現仍有幾點值得商榷:
1.「空間概念」只是「認知功能」中的一部份:
所謂的認知功能之範圍甚廣,它至少包括了空間概念、記憶、排序、人時地定向感…等方面,舉例來說,職能治療師常以評估工具LOTCA(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來測驗腦傷與精神病人的認知功能,該評估工具中即包括了四個面像(orientation、perception、visuomotor organization、Thinking Operations),共20個子測驗,當中絕大多數的測驗是與空間概念無關,因為誠如前些文字所說,「空間概念」只是「認知功能」中的一部份,即便莫札特音樂真如《自然》期刊中的研究所述,能改善病人的空間概念,也不能就此類化成它能改善認知功能缺失者的認知功能,因為很可能一些認知功能缺失者所喪失的認知功能並不是空間概念(如:記憶喪失症。)。
2.該實驗的「時效性」值得探討:
1993年的實驗的後測進行得太快!即便當下有效,也不代表日後受測者的認知功能就會一直維持在該已被提升之狀態。
3.該實驗中的評估方式需考量到「學習效應」:
前後測的工具完全一樣,間隔時間又短,幾乎可以確定會發生「學習效應」,故分數有所提高自然也就不足為奇,舉例來說,給您一張數學考卷,之後隔一段時間後再給您寫一張一模一樣的,可想而知後面那份的分數很可能大於等於前一份,無論中間間隔的時間內有否聽音樂皆可預料到將會有此結果,故不能把分數的進步全然歸功於「莫札特效應」。
4.受測者本身皆為認知功能無障礙者:
1993年的該份研究雖然顯示出聽莫札特音樂可增加受測者的空間概念,但該受測者均為正常、無病之大學生,同樣的進步效果能否發生在腦部機制已出現病變的臨床病人身上?能夠同樣地改進腦部機制已出現病變的病人之空間概念?仍是一大問號!

再者,對於「莫札特效應可以改善病人的認知功能嗎?」的問題,我們可以多看幾篇之後不同學者針對莫札特所做的研究,將會發現在醫學臨床上關於莫札特效應效果的相關研究結果是相當分歧的!如:Hughes JR.,2000,Steele KM,2000,Johnson JK,1998…研究中指出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有效地幫助病人的空間概念、定向感(orientation,指對人、時、地的定向感)…有所幫助,然而像McCutcheon LE,2000,Bridgett DJ,2000…則是在研究中指出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對病患的認知功能根本沒有顯著的提升。

在差距如此大的不同研究數據之下,若要問:「莫札特效應能使人變聰明嗎?」如果以較審慎客觀的態度來思考,恐怕只能以保留的態度回答「不一定」了!


「莫札特音樂」在臨床上還可以有其他「效應」:

莫札特效應對改善病人的認知功能不一定有效?!那豈不大大減低了其應用價值?其實不然,如果多看幾篇醫學專文,便可發現莫札特音樂或是其他類似曲風之古典音樂也可以改善病人其他方面的表現,「莫札特」音樂在其他方面同樣可以發揮「效應」的!

我們若將莫札特音樂或是其他類似曲風之古典音樂在健康照顧上之應用的論文回顧給稍做整理,至少可以發現它們除在所謂的增進認知功能外,還有以下的顯著臨床應用價值:

1. 改善情緒:
有學者指出,純聽音樂可以將病人從錯誤、極端悲觀的認知思考情境中拉出,進而達到降低焦慮的效果,由於此法並不會造成太多花費,故在國外已有不少成人照護中心在使用(Gibbons, 1984, 1988; Palmer, 1989),而另一份在1998年的研究也同樣地發現聆聽古典音樂可幫助病人降低焦慮、憂傷、壓力…的情緒(McCraty et al.,1998)。

2. 增進注意力:
在Don Campbell的音樂治療的理論中有所謂的「共乘原理」(entrain),意表著音樂可使人更專注於眼前所從事的活動。舉例來說,Peter M. Scheufele, 1999即曾發現古典音樂介入可讓精神病患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Allen and Blaskovich, 1994也在研究中指出古典音樂可降低病人在活動中燥動的情況,使活動進行的更順利。

3. 降低噪動:
1950年,Michel在具有肢體攻擊行的病人之活動場所播放音樂,結果發現病人在播放音樂的當下,肢體攻擊行為要減少很多(Michel,1950);而在1990年,Patricia Courtright也用類似的介入方式,來改善病人在用參時的躁動、攻擊行為(Patricia Courtright, RN, BSN,1990)。


因此若要問:「莫札特效應能使人變聰明嗎?」也許不能很肯定地回答「是」!但若廣泛地以莫札特音樂在臨床上對病人所發揮的種種效應來說,我們覺得莫札特音樂是有相當幫助的!


「莫札特效應」的應用範圍將持續擴大:

莫札特音樂在坊間早已是雅俗共賞的好音樂,它在「音樂治療」領域中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因此醫界人士在解讀「莫札特效應」時應更多方面地去研究、探討它在各方面所可能有的療效,並給一般大眾更全盤、更正確的觀念。我們相信,日後「莫札特效應」將可在健康照護、病症改善…的使用上持續擴大它被應用的範圍,並藉著相關醫界人士的研究、開發,為「莫札特效應」這五個字注入嶄新的生命力。

(本文作者為復健師,台北醫大「醫學研究所」碩士。)

===================================

“音樂與大腦

─真的有莫札特效應嗎?─

謝豐舟
http://neuroscience.ntu.edu.tw/ep/03.htm

  音樂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人類到底如何感受音樂?音樂是不是真的有的有所謂“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可以增進我們的腦力?在神經科學開始蓬勃發展的21世紀,也許是我們開始嚴肅探討“腦”與“音樂”如何互動的時機。今年1月27日正是莫札特誕生250年,此刻來檢視”莫札特效應”應是別具意義。

  音樂是由某種樂器(包括人的聲帶)產生空氣振動,耳朵裡的中耳與內耳將這些振動轉變成電氣訊號,經由第八腦神經傳到腦部,先經由腦幹(brain stem)到視丘(thalamus),然後到位於顳葉(temporal lobe)的聽覺皮質(auditory cortex)。顳葉的損傷會使一個人在唱歌,演奏樂器或跟隨旋律方案發生困難。有時,一個人難以辨識歌曲,但在聽人說話和辨識其他聲音方面則沒問題,這種情況稱為amusia。Amusia的患者在辨識旋律方面有所障礙。

  到底是左腦或右腦負責處理音樂訊息呢?有人學者認為是右腦,有些則認為是左腦。由於音樂的聆聽與欣賞牽涉到極複雜的過程,包括記憶、學習及情緒,腦的許多部份可能都參與音樂訊息的處理。腦波研究顯示,大腦左半球和右半球對音樂都有所反應。

  學者在癲癇手術進行中,讓病患聽音樂並記錄其顳葉的神經細胞活動(neuronal activity)。在清醒狀態下,病患分別聽取一首莫札特的歌曲,一首民謠或是“Miami Vice”的主題曲。這些不同的音樂對顳葉的神經細胞活動有不同的影響。莫札特的歌曲及民謠引起48%的神經元活動減低而Miami Vice主題曲引起26%的神經細胞減低活動。另一方面,莫札特歌曲和民謠使20%的神經細胞增加活動,Miami Vice則使74%的神經細胞增加活動。有些神經細胞確實會產生與音樂同步的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這些證據顯示,顳葉確與音樂的某些面向有關,但至今尚未找到其間確切的機制。

  幾年前,學者報告聆賞古典音樂會增進“記憶”。由於他們使用的音樂是一首莫札特的曲子,因此就以“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名之。許多民眾在報章雜誌看到這項訊息,產生了聆聽古曲音樂會增進記憶力(memory)及智力(intelligence)的印象。事實上,整個事情並非如此單純,且讓我們稍加檢視。

  在這篇1993年發表於Nature的論文,研究人負讓大學生聽取下列三者之一各10分鐘;(1) Mozart’s 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 major(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2)讓人放鬆的音樂(relaxation tape)。(3)寂靜無聲(silence)。隨後,受試學生立即接受一種spatial reasoning test (取自 the Stanford-Biret intelligence scale)。結果顯示,聽取莫札特歌曲的學生,其測試成績優於聽取放鬆音樂和寂靜無聲二組。研究人員發現這項效果只持續10-15分。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聽取莫札特歌曲的學生其記憶力確有增進,因為目前認為:處理音樂訊息及處理spatial reasoning的腦部路徑是相同的。

  其他研究單位嚐試去重覆這項實驗,但卻功敗垂成。有一個研究,使用backward digit span test來測試莫札特效應,但看不到任何效果。所謂backward digit span test是讓受試者聽取一串數字,然後讓他們倒背出來。顯然,”莫札特效應”之有無與研究人員所使用的測驗方法有關。有些學者認為1993年的論文有些瑕庛:(1)受試學生數目太少,(2)聽取莫札特的歌曲可能並未增進記憶力,而是放鬆音樂和寂靜無聲減低記憶力。1999年kenneth Steele 等人在Psychological Science學刊報告:他們重覆1993年莫札特效應的原始研究過程,卻看不到類似的結果。因此,他們做了以下的結論:沒有證據支持運用“莫札特效應”來進行智力的增進(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support basing intellectual intervention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Mozart effect)。

  報告莫札特效應的研究團隊後來也進行對學前兒童(3-4歲)的研究。他們將學前兒童分成四組,分別給予8個月的訓練。第一組為鍵盤訓練(keyboard lesson),第二組為歌唱訓練(singing lesson),第三組為電腦訓練(computor lesson),第四組則不加訓練。八個月之後兒童們接受二種測驗:(1)組合拼圖(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2)辨識形狀(spatial-recognition reasoning)。結果顯示,接受鍵盤訓練的兒童在spatial-temporal test有顯著進步,而且這項效果至少持續一天。至於在spatial-recogrition test方面,四組都沒有可見的效果。

  有些學者則去研究猴子到底有沒有莫札特效應。他們讓猴子聆聽莫札特的鋼琴音樂15分鐘,然後進行記憶測試。結果顯示:聽莫札特音樂相較於聽其他韻律或背景躁音(white noise),並不會增進記憶。相反地,在測試當中,同時聽莫札特音樂,會減低記憶力;而聽取背景噪音(white noise)反而會稍微增進記憶力。1998年美國喬治亞州州長Zell Miller分發免費的古典音樂CD給該州每一個新生兒的父母。事實上,莫札特效應的原始研究是針對大學生,而非幼兒,因此這位州長是有點衝過頭了。

  古典音樂,或莫札特音樂,或莫札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是否會增進記憶力或智力,仍屬懸案。不過神經科學的發展確實提供了解到探索音樂與記憶,甚至音樂對人類各方面影響的大好機會。音樂研究更是我們瞭解人腦奧秘的一個絕佳切入點。



取材文獻

1.Rauscher FH et al: 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Nature, 365:611, 1993.

2.Rauscher FH et al: Music training causes long-term enhance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 Neurol Res 19:2, 1997.

3.Steele KM et al: The mystery of the Mozart effect: failure to replicat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366, 1999.

4. The Musical Brain: http://faculty.washington.edu/chudler/music.hfml

===================================

美國瑞士專家指莫札特效應為都市迷思
http://tw.epochtimes.com/bt/5/8/14/n1018552.htm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四日專電)瑞士及美國心理學家發現,所謂古典音樂有助於智力發展的「莫札特效應」是個「都市迷思」,對失敗教育制度的反射心理。
莫札特效應於一九九三年表於權威的NATURE科學期刊,兩位加州大學教授的實驗證明,聆聽十分鐘莫札特奏鳴曲,有增長智力效果。

他們指出,古典音樂可提升心智。但是此後,再沒有人可以提出同樣的結論。其它的研究甚至指出,莫札特效應沒有事實基礎。

瑞士紐夏泰大學教授邦格特與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希斯最近共同研究,想瞭解莫札特效應為何風行美國,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的英國心理學期刊。

他們發現,為了消除對失敗教育制度的恐懼,大家轉而對莫札特效應感到興趣。

他們分析了一九九三年至二○○二年間的五百多篇新聞報導,結果顯示,對教育制度不滿與莫札特效應報導數目間有關聯,有些州甚至大力提倡在學校及託兒所使用古典音樂,或是發送CD給父母親。

一九九八年,佛羅里達州甚至通過立法,要求託兒所每天播放半個小時古典音樂。

邦格特說,一九九三年NATURE發表研究結果後,新聞記者就趨之若鶩,雖著時間過去,也就積非成是。

雖然在一九九九年,媒體也大幅報導莫札特效應不存在,但這些資訊並沒有受到重視,古典音樂有助於腦力的想法仍然普遍。再加上商業利益介入,更助長了這個現象。

邦格特承認,他們的研究主要在凸顯過度強調科學研究的結果,對改變莫札特效應迷思可能不會有太大作用。

8/14/2005 9:20:09 PM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4869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莫札特|交響情人夢|

留言共 2 篇留言

Kazamiwu
大大請問一下!!
國興衛視的黃金傳說裡面!
試吃的時後有一段音樂很好聽!
上網查了一下!資料上說是:
"莫扎特的第一號小奏鳴曲第四樂章"
可是我去奇摩音樂和很多網站上都找不到這首歌?
想請問這首歌真正的名字叫什麼?
我有找到試聽!
日本網站找到的試聽!

03-06 16:40

幽影
非常抱歉,現在才回答

莫札特6首維也納小奏鳴曲(6 Viennese Sonatinas KV.439b for Piano,KV.439b)

試聽那段是第一號第四樂章

モーツァルト/6つのウィーン ソナチネ 第1番 第4楽章/pf.佐野隆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4n7KkVJgE

全曲:

Mozart 6 Viennese Sonatinas (Comple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NtAx_HaAo10-27 22:30
yau
現在才看到這編文章和回應,我猜的是「小奏鳴曲第四樂章」是筆誤吧,首先沒寫什麼樂器的奏鳴曲,而且大部分奏鳴曲是三樂章的,所以只好等樓主更正吧。

10-20 19:30

幽影
非常抱歉,現在才回答

莫札特6首維也納小奏鳴曲(6 Viennese Sonatinas KV.439b for Piano,KV.439b)

試聽那段是第一號第四樂章

モーツァルト/6つのウィーン ソナチネ 第1番 第4楽章/pf.佐野隆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4n7KkVJgE

全曲:

Mozart 6 Viennese Sonatinas (Comple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NtAx_HaAo10-27 22:3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angelguga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翻譯】Mozart E... 後一篇:《赤月》幻之附錄RPG...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lanlee888鴨子
我失去了這座城市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02:31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