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展覽推薦】烏鬼 Stories We Tell To Scare Ourselves With

妮爾波莎 | 2019-04-03 13:35:44 | 巴幣 12 | 人氣 321


封面照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asia-dance-bangkok-cambodia-1807558/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烏鬼 Stories We Tell To Scare Ourselves With》,展期其實已經快結束了,但我是上個星期才知道有這個展覽,很高興自己沒有錯過這個展覽,在此分享給大家。


  如果還在煩惱年假沒有地方去的話,不妨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好好逛個展。門票加語音導覽只要50塊,若真的很喜歡,可留念的導覽手冊一樣也才50。套句現代人常講的,CP值真的超高。館內提供免費置物櫃,放置包包無負擔逛展,但請記得攜帶手機和耳機,在每個展廳前面的說明牌上掃描QR Code,即可收聽免費的導覽。


  展覽名「烏鬼」取自《臺灣志略》裡的「烏鬼,番國名,紅毛奴也。其人遍體純黑,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如平地。」從行文的歷史背景裡,可以推測「烏鬼」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烏鬼」也許是黑人、也許是東南亞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如平地」肯定是騙人的。


  展覽藉由這樣的主題,來探討我們對於不解事物的恐懼與排斥,正如同主題的英文「說來嚇我們自己的故事」。那些並非事實的恐怖故事,有時是為劃分「我們」與「他者」、加強凝聚力的工具,那是必要之惡,也是人類歷史的黑暗面。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們(大多來自台灣及東南亞)藉由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嘗試去紀錄、凝視那樣的人性深淵,主題橫跨了外來者、移民、異教徒、酷兒、殖民、戰爭等。


  逛完展時,我突然想起了小學時發生的事情。那時我問父親「台灣是屬於東南亞還是東北亞呢?」父親的眼睛沒有離開工作台,回答道:「台灣是屬於東南亞。」


  小時候我是十分崇拜父親的,畢竟他是某個水庫上游的小村莊裡,邊幫忙家務、邊照顧弟妹,但還是考上縣裡第一志願的人。然而幾天後國小老師的抽考,我才發現在地理的分界上,「台灣屬於東北亞」是多數人的共識。


  然而,以近代歷史來說,我總以為台灣與東南亞諸國比起真正屬於東北亞的日本,是親近許多的。我們都背負著不同卻又相似的殖民的、戰爭的、種族鬥爭的、身分不斷變換的歷史。


  展覽由藝術館入門左側的走廊開始,左手邊布置成東南亞諸國的歷史時間線,右側的展廳則是台灣藝術家顏忠賢以七下西洋的鄭和為靈感,頗有祭弔意味的作品《三寶殿》。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足跡遍步南洋,以此作品為開場是再合適不過了。


  為了不影響觀看體驗,以下我只約略介紹3個我非常喜歡的作品和幾張照片,最後提供以我有限的閱讀經驗裡,幾本跟這些主題有關的書。


賈凱‧斯里布特(Jakkai Siributr)
  泰國藝術家,本次展覽最喜歡的藝術家。他以自己擅長的織品,敘述了泰國南部北大年(Patani)地區的佛教泰國與伊
斯蘭穆斯林之間的衝突。

《更衣室》Changing Room







  互動式的設計,觀看者可以穿著泰國軍外套(上面繡著泰國穆斯林的生活情景),又同時戴著男性穆斯林戴的白色小圓帽,小圓帽反面凹過來,又變成了迷彩色的軍帽,繡著泰國軍國主義形象與屠殺穆斯林的景象。

《78》






  紀念泰國南部城鎮德白(Tak Bai)78名示威者死亡事件。黑色的外觀象徵伊斯蘭教的卡巴天房(Kaaba),裡頭放著繡有78名受難者名姓的穆斯林傳統白色服飾。那些名字乍看之下是阿拉伯文,仔細看卻又會發現泰文字母的影子。


梁廷毓《斷頭之河》The Beheaded Stream



  非常非常喜歡的作品!敘述了我幾乎忽略的「原客衝突」這樣少見的題材。藝術家在原始泰雅族獵場的關西、龍潭地區,詢問客家耆老,並錄下用擲筊的方式,與土地公、三山國王、無頭鬼詢問原客衝突的種種事情。

堤莫斯‧庫斯諾(Timoteus Kusno)《老虎之死》The Death of Tiger




  我對於民族的原始傳說都十分感興趣。《老虎之死》用「偽」紀錄片的方式,描述了印尼在1791年,在日惹由王室舉辦的鬥虎節(Rampok Macan),除了影射當時統治者的無上權力、觀眾的噬血,以及暴力的合理化,也同時指出仍存在在現代社會的對他者壓迫的意識形態。


相關小小小小小小書單:(涉略有限,本數不多)
非小說──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儘管已經是舊書了,卻依然在我心目中神書之列。內容雖然偏論文形式,但行文簡單流暢,田野自然生動,書內部分的現象,還持續發生在台灣。

阿潑《憂鬱的邊界:一段跨越身分與國族的人類學旅程》
  什麼樣的人就會寫下什麼樣的遊記。阿潑的東南亞遊記裡沒有吃喝玩樂,有的是對歷史、對殖民、對種族、對邊界的思辨與追尋,極其浪漫又深邃。展內所探討的主題,在這本書裡都可以找到。

Anne Fadiman《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
  故事場景雖然在美國,但病人黎亞與病人的家庭是越戰在美國尋求庇護的苗族人,記錄了醫病雙方在語言不同的情況下,造成的誤解與傷害,內容橫跨了苗族的歷史文化,以及移民到美國的處境。

小說──
Eka Kurniawan《美傷》
  印度尼西亞魔幻寫實文學作品,主角為荷蘭兄妹相戀後生下的孩子,擁有四分之三的荷蘭血統,身上有著印度尼西亞古老的詛咒。歷史維度橫跨荷蘭殖民時期、二戰、印尼獨立、印尼內戰。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
  台灣二戰少年兵與其後代的故事,敘述戰爭的傷害、記憶傳承、身分轉換,以及活在沒有戰爭時代的我們,要如何去理解戰爭。

創作回應

人一兌
我以為台灣是東亞???
2019-04-03 20:30:53
妮爾波莎
以方位來說好像是這樣沒錯?不過名字既然有定義、劃分個體與主體的功能,台灣是東亞?東北亞?東南亞?背後都有不同的意識與意義。
2019-04-05 12:17:51
dog
4/26~29在台北世貿也有展期哦
2019-04-03 21:35:54
妮爾波莎
哦哦哦,原來如此,台北世貿人潮比較多,希望能吸引更多人看展
2019-04-05 12:18:32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