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請服藥》美國現代的用藥文化

陸坡 | 2018-03-26 16:11:52 | 巴幣 90 | 人氣 2810

用藥是種罪?藥物究竟帶給我們什麼?
在台灣網路文化上有流行過一段對應的句子,當有人作出或打出荒謬的行徑時,就會有人問說:「是不是忘了吃藥?」意旨該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時更有趣的許多人會回應到:「不要說得還有救一樣。」語意無藥可醫。雖然是一個打趣的成對句,但現實中「藥物」的使用的確困擾著許多人,並改變我們當代生活。紀錄電影《請服藥》是以美國的學生與孩童用藥為主題,敘述關於阿德拉或利他能等藥物出現在美國校園甚至職場文化的狀況,訪談過去用藥的人和醫生與家長,甚至還有現在使用藥物的學生,來說明為何學生會想吃藥?還是明知有癮性的家長和醫生,又為何會演變成默許學生使用藥物的幕後者,藥物的使用究竟是一場救贖還是災難。



台灣人喜歡看病,尤其老一輩的高年齡層們更對於藥物治病有絕對的依賴性,不管是在東西方醫學.吃藥已經是一種看病文化,也是治療雜症的一環,但在當今明明沒病卻要吃膠囊保健品和維他命等等藥物和成食品的現代人,吃藥已經不只是醫病而是保養與養身的一環?但為何不從生活作息改變,而要用藥物去得到健康?即使到今也是一種很難解的問題,藥物的確有治療疾病與增加身體部分的能力,但副作用和藥物殘留卻也隨之難以被身體代謝。

紀錄電影《請服藥》是一部以校園職場用藥文化為探討的紀錄片,裡面以有讀書仙丹之稱的「阿德拉」為例,由現在服用或過去服用的學生和職場人士現身說法,有人覺得有效會繼續服用,但有人覺得長期下來是一種病態的用藥文化,甚至有人覺得這種藥物只是安慰劑,並也有家長和醫院學者與藥品廠商現身說法,說明為何人類依賴藥物,而這樣大量的用藥文化在美國是從何開始?而現在藥物對於人究竟是一種「毒物」還是「解藥」這在平行線的模糊地帶。



影片中探討美國開始普及使用這些合成藥物歷史,其中許多源於一戰與二戰時期為了讓士兵長期在亢奮的狀態下服用,甚至作為女性經痛的舒緩和持續工作的用藥。為了讓小孩學習能力增強可以長時間的閱讀或專注,曾經在六零年代甚至讓小孩服用「安非他命」或「冰毒」等當今列管的毒品,來做為學習藥物等,美國對於藥物濫用的黑暗史。而今這些在學校蹦出來的「聰明藥」雖然不如娛樂用藥的臭名,但學者和藥師卻近一步的告訴你其實成分相距不遠。

這些藥物通常是用來治療過動症和嗜睡症狀,他可以讓人專注力提高,但因為學業競爭,許多人開始因為可以合法的取得這些藥物,開始在學院販售,而使為了贏過人,為了可以比別人讀過更多書和考試取得更好的成績,藥物開始氾濫在美國校園,但也有一些孩子有過動症狀的父母認為這藥物是在幫助自己的孩子回到正常人的狀況,但對於是否能達到長期使用不用說家長,連用藥的學子也都猶豫,而其中一位長期用藥的運動員更說許多運動員用這些藥物用了一輩子。



除了電影《請服藥》外英國衛報也報導過知名大學學生濫用這些藥物的情況,而達到好成績,英國鄧迪大學神經科學主任黑爾斯呼籲因為學生年輕短期藥物的傷害不大,但是長期並隨著加重藥物劑量的使用,最後會演變成一場大災難,從輔助藥物變成藥物成癮會依賴,甚至在電影中藥師說:這種藥物不會讓你變聰明,你認為自己變聰明其實只是種吃藥迷思。但每當考試季節這些藥物的消費量卻達到約平常時期的一倍多左右,學生用量相當驚人。

競爭市場激烈與好鬥心,讓學生利用偏門方法只為了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故造成這用藥文化的其實並非這些學子的責任,廣大社會名校迷思與過度利益取向跟貪得無厭的金錢至上的經濟體系才是用藥的源頭,一位工程師就曾說出自己因為老闆的案子而用藥熬夜三天不眠不休,最後一起工作的人卻病倒的,而美國許多影集和電影也都展現出這些用藥文化的影子,可以說為了更強更厲害,藥物已經是這場學校試卷勝負的一環,而造成學歷至上的因子究竟是藥物,還是那「別說好像還有救」的社會學歷至上的濫觴呢。




文章原址:《請服藥》美國現代的用藥文化
更多動漫畫電影書籍資訊請參照個人網站
可以點選網站內廣告給予作者小小的支持
喜歡的話請到粉絲團電影書籍回收桶按讚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茶壺裡的砂糖漬睡鼠
關於樓上有人提到的利他能...
Adderall是右旋安非他命 (左旋右旋差異很大,常常一個是藥一個是毒。兩者正常情況不會互相轉變),利他能則和安非他命不同。
腦是個神奇的東西,雖然說是中樞神經興奮劑,但它興奮的是抑制行為的腦區,所以反而可以達到控制的效果

要是你覺得我在唬爛,又不想查利他能,可以去看看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的肢體抽搐,屬於神經異常興奮,可是問題卻是興奮神經的多巴胺不足,讓某些抑制運動的腦區無法正常活化運作

不對,所以我昨晚根本不該碰什麼糖尿病,舉這個例子就好了嘛?!
雖然不是一般認知的慢性病,卻是精神疾病的範疇QAQ
2018-03-27 10:31:14
陸坡
影片裡面有提到這點,利他能的出現,基本上是藥劑師為了自己老婆研發的產品,之後的濫用其實藥商可能要負很大的責任(過度推銷功效)但的確片中也探討利他能造成的藥品依賴,雖然不想吃藥但是又不得不吃來跟其他人競爭,我想這是本片想要探討的地方~
2018-03-27 10:45:34
人生最爽的事莫過於此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512/63360e41e8f5f605e2d37632f90305e6.JPG
2018-03-27 10:34:01
東方
我覺得這只是商人的行銷手法創造出來的文化
2018-03-27 11:09:48
陸坡
看看有沒有藥品贊助商~
2018-03-27 15:30:48
茶壺裡的砂糖漬睡鼠

這部影片本身確實有介紹患者與藥品,重點也是針對濫用藥品的一般人。可是社會對過動症存有不少迷思與誤解,其用藥又一直受汙名化,我認為影片未清楚說明過動症生活中潛在的用藥需求,患者與常人的界線並不清楚,因此有誤導觀眾,將過動症視為無必要需求卻仰賴用藥者的風險。

最近國外醫藥議題的風向很亂,排斥醫藥、提倡未經證實的自然療法等聲浪猛烈,我分不清這部影片呈現內容的手法,是否對患者用藥一事存在特殊立場。不過,也有可能是我自己對議題太敏感,抱歉留言得有些離題。

希望世界上多一點陸坡大大這樣的人。
2018-03-27 12:20:14
陸坡
其實這也是影片的一個盲點:你怎麼分得出來是誰在藥物濫用?因為過動症或嗜睡症患者基本外表看不出來,尤其在當今壓力很大的學業和職場競賽,如果有用藥的就一律歸類成濫用,其實對於病人是不公平的。
 
但是又因為國外醫藥的取得往往是醫生取向,或是有門路的人可以得到這些藥,而且不排處也有人利用自己的症狀多取得藥物販售給他人的狀況,其實爭議和討論的點很多,但一個多小時的紀錄電影,只能講很片面,主要還是讓大家對這個濫用藥物的議題有關注,可能才是影片的重點。

[e16]
2018-03-27 15:37:06
任孤行
TLC
有一個節目 飲食診斷室
用食品取代藥物
2018-03-27 19:13:36
陸坡
其實這才是正常,一般都不該用藥物代替食物
2018-03-29 14:48:3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