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小說 達人專欄

【歷史】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 永恆之國

小伽羅 | 2016-10-13 16:27:38 | 巴幣 130 | 人氣 1548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從過去去尋求解答,即使可能只是片面,但至少它給予了一個思考的觸點。一個王朝的興起,代表著前一個時代的殞落,是命運轉動了改朝換代的齒輪?又或者時代已揮霍完它的生命旅途?

例如明亡的原因,萬曆時代那盛極一時的東亞帝國,三十年後,轉眼已是垂垂老矣,在這個世界上曾誕生無數個強權,它們曾叱吒風雲,橫行一時,羅馬的時代已逝,那千年帝國也消失在1453年的夏天,似乎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抵擋歲月的消磨,它們的崛起是一段傳奇,而它們的殞落也引來無數的嘆息,像是余秋雨曾說的,也許帝國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已經走不動了。

1566年的9月,蘇萊曼大帝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他戎馬一生,將帝國帶向了巔峰,在他手上的奧斯曼帝國,已成了震爍古今的強權,皇宮瀰漫著哀傷,他們緬懷那位已逝的君主,此時,潛伏於國境內的一位密探,回報了一則簡短而清楚的訊息;

「帝國的輝煌時代結束了。」

繼位的塞利姆二世,他的軍隊仍然強大,勝利的號角與勇敢的戰士,仍持續捍衛著帝國的繁華。但賽利姆並非明君,他沒能挽救蘇萊曼晚期混亂的宮廷政治,他也不是一位好的戰士,蘇丹的尚武精神,在他這一代中斷了,過去「蘇丹即是戰士」,君臨天下的蘇丹,總是躍馬於激烈的戰場,他的馬刀直指榮耀,人們高喊蘇丹之名,隨著君王邁向榮耀。

塞利姆沒有,他更大的興趣是醉倒於宮女的懷裡,勇武的蘇丹消失了,他驍勇的軍團也漸漸沉淪了,榮耀真主的加齊與聖戰武士們,也不再令人嚮往,宮廷的禁衛軍開始產生了質變,這種質變擴散到了各地的軍團,帝國的擴張結束了,環繞著軍事征服的社會組織,也開始浮現了問題。

奧斯曼帝國的輝煌,在於強大的軍事力量,維繫這股力量的社會結構,一旦在軍事力衰退時,便陷入了困頓,稅賦、土地分配,階級地位環環相扣,進而引發了連鎖效應。

禁衛軍的身分高貴,他們享有許多特權,在過去他們追隨蘇丹奔赴戰場,而如今他們個個富甲一方,他們不願離開家鄉,更不可能為蘇丹浴血奮戰,和平得來不易,但帝國已蒙上陰影,從中央到邊陲,軍隊的腐化難以遏止,他們成為的一股新興力量,開始動搖蘇丹的權威,甚至是性命。1622年奧斯曼二世死於禁衛軍之手,這支擁有許多榮耀的禁衛軍,如今卻將寶劍指向君王。

國境的邊疆開始動亂,它不再是那高大的巨人威攝四方,它迅速的衰落,一瀉千里,直到一位老人遏止了頹勢,他叫穆罕默德‧科普魯律(Mehmed Koprulu)。他白髮蒼蒼,卻意志堅定,他接掌了大權,強勢且簡單扼要的擺平了宮廷鬥爭,豎立了新的典範,對內他整肅貪腐,對外他的軍隊奪得了久違的勝利。勝利沖淡了人們對帝國的擔憂,至少在科普魯律的時代,帝國迎來了一絲希望。

然而這道曙光並未持久,當人們還緬懷著往日榮光,期許帝國重振雄風之際,1683年,維也納城下,氣勢如虹的奧斯曼大軍,被波蘭雄獅狠狠地咬了一口,那一戰波蘭的騎士們,勇敢的挑戰奧斯曼的大軍,他們徹底戰勝了奧斯曼,結束了奧斯曼長達百年的歐洲擴張。

當勝利之際,似乎一切都沒問題,然而一旦戰敗,所有的問題都出現了。這一戰,重返榮耀的幻想破滅,歐洲的勢頭無人可擋,帝國走到了面臨改革的困境。

西化路線,並不受人們支持,保守的政治勢力和虔誠的宗教熱忱,扼殺了改革的良機,即使在國境之內,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西化風潮,但都沒能徹底挽回國運,多位蘇丹死於政治紛擾,改革派受到了挫敗,無論改與不改,都無法改變帝國正走向崩潰的邊緣。

直到「新秩序」的誕生,強勢的塞利姆三世,進行了鐵腕的軍事改革,這讓帝國的軍隊為之一變,但他的新軍卻不敵長期把持政權的禁衛軍勢力,最後他失敗了,他的改革之路,交到了後繼者的手上,馬哈茂德二世。

馬哈茂德承襲了塞利姆三世的強勢,他的新軍比塞利姆的還精銳,他擊敗了禁衛軍,殘忍的了結了反對勢力,他揮舞著屠刀進行改革,凡是阻止他改革之人,一律用馬刀和槍砲招呼,這暴力的手段,效果絕佳。

以蘇丹之名,隨我衝鋒,勝利!勝利!

他重建了帝國聲威,奧斯曼的威名將再次君臨世界。

他做到了,在稅賦、經濟,以及政治組織,都有了新氣象,然而,儘管他不願承認,終究無法戰勝一樣東西 – 時間。

好不容易迎來的希望,隨著他的病逝,再次走向了沒落,帝國的財政陷入了困境,大量的外債、開支,迫使它在外交上舉步蹣跚,甚至在國境瀕臨動亂之際,它只能向地主、平民妥協交換忠誠,最後逐漸分崩離析。

這一路走得艱辛,內憂外患的兩百餘年,它苦苦支撐、垂死掙扎,一心一意想重振榮耀,跌跌撞撞的走了很長一段路,這一條名為歷史的旅途,最後它耗盡了能量,倒下了。

詩人經過了,搖頭嘆息。替它加冕了一首長詩,紀念它曾有過的輝煌。

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 永恆之國。它受人讚頌,也受人謾罵,它的故事結束了,最後被寫入歷史,在一次又一次的爭辯中,它的身影,似乎更模糊了。

創作回應

其實部分中國人民的所做所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近代以來中國從原本東亞高高在上的天朝,淪落為帝國租地、軍閥割據勢力橫行的地方,曾經瞧不起的日本也在甲午一役狠狠教訓中國。尤其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更是中國頭上一大桎梏,1940年代初期美國率先放棄在華不平等條約利益,接著抗戰打贏獲得世界五強的地位,可說是中國自信第一次建立。

後來中共建國後,靠著人民志願軍在韓戰把聯合國軍(美國)從朝鮮最北方打回中間,這對當時人們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可說是自信第二次建立。

再來就是改革開放這30多年了,從一個世界排名第8經濟體爬升到世界第2,且從2010年跟日本兌換順序後,這6年中國經濟總量翻了一倍,日本則幾乎沒啥成長...
2000年初中國看台灣依舊是進步、先進的象徵,那時還時常有偷渡客來台灣找黑工,結果16年後別說一線城市,就是二、三線城市市容都狠狠超越台灣各直轄市了。連續多年的暴發式經濟成長,使得他們建立了第三次自信,但是很可惜有些人物質提升,心態卻無法跟上腳步提升。有強國自信是很好,但寧願韜光養晦也不要處處秀肌肉 夜郎自大好...^^
2016-10-26 21:52:12
小伽羅
我認為中國式的飛躍成長,並不是值得歌頌的事,原因很簡單,它的社會被撕裂了,沿岸城市的飛躍性成長,是犧牲了內地城市的產能、動力而來,貧富差距不斷拉大,他們的環境、品質,甚至文化都沒來的及跟上,或者得到成長,他們就像是集中所有能量在某些部位的運動選手,一旦被看破手腳,就再也逞不瞭雄風了。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近幾年來他們動盪的政治環境,海潮政策的圍堵計畫看似毫無作用,但中國不該用武力、飛彈作為誇耀地位的存在,即使老美衰退,也還不到中國接班,或者說中國想擠身一流強國,先搞定它的內部問題再來談吧,否則它只會被視為眼裡死盯著隔壁海島鄰居的暴發戶。
2016-10-28 09:36:57
其實它現在就是70~80年代的台灣,那個只顧發展經濟,藐視自然環境保持,認為人定勝天的感覺。

像是過去中國長期賤價出售稀土至國外,然而稀土的開採捨棄了很多其他土地物質,對土地傷害非常巨大,內蒙的開採區即是如此,也因為這樣,這些年它們輸出減少很多同時也提高價格,畢竟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

暴發戶雖然是有些令人反感,但是不可諱言,現在一堆旅遊業、交通車、旅館、飯店、手信電店都很依靠它們的光臨,這也是很大問題。當初這些業者看到有利可圖,沒有評估只靠單一旅客 萬一來源減量 沒有其他旅客來源分散風險,所以現在度寒冬就在那怪政府怎樣怎樣的。
也就是說老共熱戰發動前,光用經濟戰就可以充分達到內部齟齬 統戰台灣了。

其實早些年(現在比較少)那些中年以上跟團參加的陸客來台參觀,都是西裝正服來的,有些台灣人就笑說明明是來放鬆度假怎麼這麼莊嚴,但是咱們的爺輩早年在台灣各地旅遊或後期剛開放出國旅遊時也是這樣穿,甚至日本人60年代出國也是如此。
原因無他,難得才有機會到外地見識,自然想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出去,這樣拍照及交流才有面子,那些嘲笑的人 其實蠻令人莞爾的 >皿<
2016-10-28 17:03:21
小伽羅
是的,所以我覺得台灣不必去嘲笑中國,因為過去我們也走過相同的路,只是對於一個明顯充滿敵意的國家,台灣似乎需要點警戒,然而弔詭的是,這個國家有時精神錯亂的很。

有句話說得很有趣,這年頭最愛中國的不是中國的百姓,而是台灣的明星、商人,文人和政客。
2016-10-30 07:37:38
以前流傳「商人無祖國」,現在應該更名明星、商人、政客無祖國..哪裡有錢與權那兒就是他們的祖國。

台灣的最好對照應該是烏克蘭吧!同樣隔壁盤據一個不友善的大巨人,一個曾經和俄國共組一國斷斷續續300多年,一個大約和中國為一國200多年。也都是內部意見沒有統一,烏克蘭西部偏向歐盟、東部則偏向俄國。台灣也是統、獨(華獨、台獨)意見並立。同樣也是俄國對於烏國給予資源輸送便宜販售、經濟貿易讓利,而其背後當然也是對舊有勢力範圍念念不忘。最終兩國鬧翻,西方各國對俄的制裁只有經濟一面..但這也無法阻止其併吞領土的事實。

所以可以把烏克蘭的待遇當作是我們的參考,也許哪一天面臨類似的事情我們還能一廂情願認為所謂西方大國會為了民主、自由的概念,而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

坦白說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保持模糊維持現狀,「急統就是急獨,急獨就是急統」。雖然無奈但就是國際現實阿~
2016-10-31 20:42:27
小伽羅
國際的現實始終如此,過於理想化而忽略了事實不應該,但也無須過於悲觀,台灣四百年來風雨飄搖,還不是這樣顛顛簸簸的走過來了,所以說我始終認為這條小番薯的生命力很強的,只是上頭有不少汲取它養分的人,卻不怎麼喜歡它。
2016-11-01 22:45:30
因為上頭的人只顧擷取養分,又不思貢獻回饋於此。
君不見檯面上這些大官們荷包哪個不是8位數就是9位數,軍公教享受18%、月退俸的人中這些領最多受益最大,結果到頭來最基層的人們好比那些孤身來台的榮民伯伯一個月拿不到二萬的生活費也跟著被汙名化。又這些身家顯赫的人們還有顏面長期領取對他們來說只是零頭的年終慰問金,還要被點名才說放棄此權利..

又這些顯赫的人們絕大多數都有在海外置產,其實這問題也非台灣有,對岸高官也是一堆於美置產。這些人共通點都是為祖國好,為祖國而戰。然而很多純樸的百姓被言論吸引,搖旗祝喊,然真有問題時,他們往往是最被保護的一群,此時海外置產之地才是他們的新祖國。

說來令人好笑,這些自稱最本土、最愛台的政客,相較於被他們批評流亡難民、寄生蟲的榮民伯伯,到底誰才是最親近回饋於此地的人呢?政客們忙著培養政二代繼續家業,死後又忙著逃稅分產事宜。而這些榮民多數孑然一身,生活開銷以最低限度花費,死後卻將多年存款捐助需要幫助的單位、孤兒等。他們將一生獻給了這塊異地,不譁眾取寵指安然低調過完一生,雙方所作所為高下立判。
2016-11-03 20:28:34
小伽羅
所以政治上許多現實層面,還有所謂必要之惡,時常是令人痛心的點,但不可否認的很多時候我們難以改變一些現狀,只能就自己能力所及去做一些改變,例如在海灘上撿拾一個垃圾和拯救數萬民難民,發字的善其實是一樣的,即使結果而言後者更勝於前者。

但許多所謂的大善之舉,卻都是由無數的小善念所組成的,我曾經很排斥政治,我覺得那是分差勁的事業,但後來我漸漸明白了,所謂溫和的改變,也是一種改變,即使可能成效無法立即看見^^
2016-11-06 11:00:49
天樞D奧古斯特布麗
萬象因果,有起有落。
2017-03-17 13:01:3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