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兵學》《孫子兵法》《謀攻篇》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研究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10-11-13 12:04:32 | 巴幣 8 | 人氣 1494





  謀攻篇的這段,「伐謀伐交伐兵伐城」,這句話主要是針對「伐城」作說明。參考前後文之後: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
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

  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單從文句可推:
  解釋一:殲滅了對方三分之一的數量,但還是攻不下城,攻城之災。
  解釋二:耗費了己方三分之一的數量,但還是攻不下城,攻城之災。




  
  <古之注釋>

  不過說也奇怪,我查了孫子集註{三民書局,古籍重刊},裡面對於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集註--清一色都是指我軍。

  「曹公{曹操}曰:將忿,不待攻器成,而使士卒緣城而上。如蟻支緣牆,必殺傷士卒也。」

  「杜佑曰:守過二時,敵人不符,將不勝心之忿,多使士卒蟻附其城。殺傷我士民三分之ㄧ也。言攻取不拔,還為己害。故韓非曰:『一戰不勝,則禍暨已』。」

  「李筌曰:將怒而不待攻城,而使士卒肉薄登牆,如蟻之所附牆,為木石斫{註:ㄓㄨㄛˊ,且非石部,是斤部。}殺之者,三有一焉。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災。」

  ...ECT,還有其他古人的註解,且不引用了。

  解釋一:殲滅了對方三分之一的數量,但還是攻不下城,攻城之災。
  A:翻書到現在,反而沒這種說法。

  解釋二:耗費了己方三分之一的數量,但還是攻不下城,攻城之災。
  A:主流的說法。











  ---

  <我的想法>

  孫子的學說有個特色,喜歡陳列成本對比利益。


  謀攻篇的重點在於分析各各攻法的成本...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
  這中間必然的軍糧和出征之後損失的耕田人力,不在話下。

  既然如此,『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套在孫子的文字脈絡,最好的解釋方法,是「我軍成本」。

  [-- 花了三分之一的軍力,還不能達到目的{拔城}
  [-- 幹掉了對方三芬之ㄧ的軍力,還不能達到目的{拔城}

  我想1的成本勸諫的語氣,比2強烈。
  儘管兩種解釋都通順。

創作回應

光暗謙休泰程天地
孫子ちゃんの兵法...很好很強大啊 XD
孫子在下應會覺得很欣慰才是啊
2011-03-01 01:15:18
兔二:滾你奶奶的
孫武:萌上萌化後的自己的我,到底怎麼了!?
2011-03-01 10:18:17
光暗謙休泰程天地
孫武曰: 萌死吾也
2011-03-02 08:58:42
兔二:滾你奶奶的
孫武:我居然在對著自己OGC,NO!!!


善攻者,抽插於九天之上
善受者,總受於九天之下(咦???
2011-03-02 11:51:59
光暗謙休泰程天地
啊~~ 宇佐美信兔壞掉啦 氣質! 氣質!! (じゃない
2011-03-02 12:00:32
OrkBusta!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百戰百勝不是真正的強,真正的強是兵不刃血,不費一兵一卒、一槍一彈就使敵人屈服。

因為孫武在第一篇始計篇的開頭就有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說明了"戰爭,除非逼不的得已,否則不要輕易挑起戰爭"。
2011-08-18 14:34:57
兔二:滾你奶奶的
  感謝回應=]

  但可惜許多專制君主認不清這點,認為一國之天下,乃自身一家之天下,窮兵黷武,導致滅亡。雖拿破崙參透了這點:「所謂戰爭,除了錢,還是錢、最後仍是錢。」儘管如此,其自身亦因戰爭走向滅亡,只能說當戰爭的意義從自衛而走向自我滿足甚至膨脹,滅亡是必定的。

  三國的嘴砲家馬謖那句話很中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世上許多道理也是這樣,但很多人看不清自己擁有的資源卻硬拼,最後失敗,我想這些人犯了最基本的「不知己」,那知敵與否,已經不這麼重要了。
2011-08-18 14:48:34
語焉
「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
對我來說這很簡單,如果你了解任何軍隊的體系就曉得了。
不管哪個國家,哪個軍隊,都是由不同的單位所組成的,有
偵查、前鋒、主力、後勤、司令部‧‧‧

所謂三軍?三軍?指的就是這個。

假設一個軍團人數一萬兵力,那麼戰鬥單位實則可能為六
千兵力。

前鋒亦前線的部隊,算三千好了,大約是這個軍的三分之一,
攻不下來?那麼你還要賭上你的主力嗎?全死光的話,就變成
是光棍將軍。

打戰有時候都會做預測形勢圖的戰略分析,手中的前線部隊是
往往決定勝敗的關鍵,如果賭輸前線,後續的動作就要轉攻為
守,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才是上上之策。

就像花錢買東西一樣,書店賣一本五百塊的書,而身上剛好只
剩下五百塊,這五百塊是一天三餐的錢。你可以買這本書,不
過代價是一整天沒有飯吃,你必須餓肚子撐過這一天。

這麼解釋應該很簡單吧,也就是說,要留一些本錢來作為戰爭
的勝算,否則全部賠光那可不好了。

孫子兵法舉的那些例子,只是將兵法五行串起來運作罷了。這
點倒是迷惑許多自認學兵法多年的學者。

《將苑》攻於軍事,《便宜十六策》攻於政治。
軍政不可劃分為二,如同陰陽之真理。

諸葛亮寫得這兩本,倒是將孫子兵法細分在說明,可以去讀讀
看,有不懂的地方我們在互相研究研究。

以上是我的看法。



2012-07-29 10:42:00
兔二:滾你奶奶的
謝謝!這番心得對我而言參考價值很大。
2012-07-29 14:58:37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