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劍道】發展和介紹 中冊

作者:ズシ│2010-01-25 21:29:53│巴幣:0│人氣:785
請先過目
 
 
 
 
 
 
 
 
 
 
 
 

劍道簡介

一、起源

  發源於中國的劍術,在隋、唐時期傳入日本,再經日本人的研習修改,揚長補短,形成獨特的刀法技術,古代用來保家衛國,防禦外敵的侵犯及維護社會秩序與和平。直到十九世紀末科技日益發達後,才漸漸成為一項武術運動,改用竹刀、穿著護具的對打演變成為現今的「劍道」運動。目前,在日本及韓國劍道已是警察的必修訓練課程,法國、巴西的警界也極為重視,除此也普及於世界各地約有四十餘國,台灣的技術水準約排二、三名內。 

二、需要的配備

  現代的劍道運動,是使用竹刀、穿著護具進行真實的各項招式的格鬥。所以,在器材上也有特別的研究;竹刀是用四片竹板外加刀尖皮及握柄皮組合而成。護套有面具、護胸、腰垂、手套及穿著棉質衣褲。場地通常在木製彈性地板上,赤腳對打。因而,保護措施做得很完善,所以,比其他武術運動所發生的傷害率較低。

三、訓練的方式

  劍道是屬於武術的運動,初學時較需要使用體力來施展劍技,當技術成熟後,則較多以智能謀略取勝,所以教學時需因人而異,給予適合的練習時間與次數。但是,學習的態度必須嚴格認真,才能得到實質的效果。

  訓練的方式,對初學者,應先以分解動作開始,再由單擊動作做到連擊動作,然後,逐漸進入連鎖式的練習,再轉入密集型的衝擊訓練。訓練間倘若發現個人有不易學習的動作時,再給予各別指導。如此演進到全盤性的練習,並且將反擊動作巧妙地合併應用在練習當中,再擴展成互相對峙到心對心的攻守對抗。

四、有效打擊的部位與判決認定

  劍道的有效打擊部位為面部(包括正面、左右面)剌喉部、腹部(左右腹)手部(左右手腕)以上均為身體的要害部位。判決認定:所謂有效打擊的認定,要依打擊時的氣勢、間距、機會、打擊位置、打擊力量等條件的符合,來認定是否為有效打擊。

五、學習的功效

  劍道具有運動和武術的本質,長期修習,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增強精神活力外,同時能培養出堅強的意志力、專注力和果敢進取的性格,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冷靜自信的態度,這些優點不袛用於武術,對各人處事的理法或事業的經營都助益良多。所以習之不輟,終身受益。

六、如何去欣賞和觀看劍道

  事實上劍技袛是一種手段,雙方出手前的對峙;則是心對心的交戰,因此,欣賞和觀看劍道可從外在的技術和內在的心理兩方面來看。就技術方面,動作俐落姿勢優美,氣勢及精神飽滿,顯現強而有活力的表現。就心理方面而言,觀看其臨場情緒表現是冷靜或浮燥,交戰中是否能有敏銳正確的判斷力,如何採取妥適的因應對策,如「先發制人」、「以逸待勞」或「反擊致勝」的戰術運用等,便可看出習劍者的智慧與修練。

 

劍道的特性

一、現代的劍道是藉由竹刀及穿著護套,進行真實的擊、打、刺、避、擋等各項招式的格鬥,由於須穿著防身護具,保護措施較為完善,所以,較一般以身體直接碰觸的運動,所發生的運動傷害為低。

二、劍道具有運動和武道的本質,初學者較需要用體能來施展劍技,當技術成熟後,則多以智能運用策略取勝;通常年輕時較易用體能,以快速與密集攻擊為主的技法,年長後即可利用冷靜穩健的智力,參插適時的攻、守技法來克敵制勝,因此,是不受年齡的限制,男、女、老、少皆可,衹要手能持刀即可學習。

三、劍道是一種自律自主的活動,格鬥時必需專注、認真的應付,更以堅毅不拔的精神來抗衡對方的攻擊,以期能在逆境中磨練成長。並且,練習時常有孤注一擲,捨身攻向對方的動作,因此,不僅能培養出堅強的意志力,也能培育出專注、果敢的性格,以及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

四、心靈的鍛鍊,一般都認為「劍道」衹是外表的手腳功夫,事實上劍技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其實,行為的動機,起源於內心意念的決定,而對方出手前的對峙即成為心與心的交戰。因此,仔細觀察對方的心態和培養敏銳正確的判斷是很重要的。所以為怯除內心的驚懼與雜念,須訓練培養自我於應戰時,始終能保持鎮定的心靈與冷靜自信,始能達到知己知彼的優勢。況且,劍道是實際真實的格鬥訓練,經過長期的鍛鍊後,容易培育出敏銳透視對方的心理,採取因應對策,如「先發制人」、「以逸待勞」或「反擊致勝」等,這些方法不衹適用於武術,也可應用於處事的理法及事業經營的謀略。

 

劍道與品德的陶鑄 

  許多的技能,只要能夠透徹理解,融匯貫徹後,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內在人格及德性的提昇將有一定的助益。就劍道而言亦然,在練習過程中,除了劍技的精進,同時也能培養出各種涵養與品德。茲將長期薰陶後所陶鑄出的高尚品德略述如下:

一、禮節涵養

  在現代社會裡,個人務必要與各類型的人發生接觸,至於如何應對彼此的關係,就視個人表現而有差異,所以能保持優良的人際關係,首先必須尊重他人,以誠懇、禮讓的態度善待別人,而劍道是心對心、體對體搏鬥的武術運動,因此更須要互相尊重,彼此以禮節來克服粗暴的行為,否則將演變成搏鬥般的意氣之爭,因此學習劍道應心存感激,感謝當下的人、事、物給予良好的學習機會,以禮開始,以禮為止。 

  劍道在師長的薰陶,學生確實的遵守,長期修練的結果,在潛意識中,禮節與尊敬的觀念自會油然而生,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再經過長久苦練後,縱然技術面已凌駕師長,但在道德面上,仍應尊師重道,繼續修練自我,並應銘記「教導」一詞,其最終目的為「育成」,更應該明白此為一項長年辛勞的教導與培育的偉大結果。

二、信義相待

  在合群的社會裡,彼此為共同推行和諧的生活,必須相互尊重,尤其是文明社會的構成乃基於彼此信賴的基礎上,因此一旦與他人有約在先,則務必履行,不論其犧牲多大,屆時都應該信守承諾,以維護個人的信譽。

  然而,遵守信譽、講求義氣,並不意味犧牲個人權益,也不是為討好某人,而是每一位文明人皆應具備的本份,同樣地在劍道社會裡,人人彼此亦依信義互相對待,並尊敬彼此的人格,進而依據公平的比賽規則做好公正的競賽,也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三、廉恥之心

  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即是能自省又能悔改,一旦發生過錯時,應深悟反省,改過自新,不斷的修正改進自己,並把自己一生所學貢獻社會,如此,才能符合一個人生存於社會上的價值與意義。

  就以劍道訓練而言,每次練習後,除檢討自己的技術外,尚須反省在對打過程中的一舉一動,是否光明磊落,如有投機取巧或不光明正大的行為時,必須下定決心痛改前非,不然在劍道社會裡,將難獲得認同與支持。

四、沛然勇氣 

  為了理想能付諸實現,面對的危機與阻礙,必須以大無畏的精神與勇氣克服困難堅持到底,此種無畏的精神與勇氣,卻是透過劍道在長年的堅毅苦練中所逐漸培養出來的。例如在對峙之際,能夠敏捷的把握瞬間發生的機會,斷然處理,鼓足勇氣採取猛烈的攻勢,如此反覆不斷地訓練自己,就能逐漸培養出沛然勇氣,個人擴及於整個社會,即為達成大眾之利益,能做到「犧牲小我,成全大局」,這就是大無畏的精神與勇氣。
 
 
 
 
 

劍道與中國( 轉載:台灣劍道網)

「劍道」這個名稱世界最早出現是距今二三00年戰國時代的古書「吳越春秋」越王勾踐向劍客問「劍道曰:夫劍之道則如之何?」劍客答:「劍的形狀簡單,任誰都能很容易學習,劍的揮舞振動輕靈,有如見到美女優雅的舞姿一般,然而劍之道甚為幽玄深奧,相當難以領悟體會,但能達到劍之道的人,精神充盈,一旦行動,就如猛虎獲物般敏捷勇猛,可以寡擊眾而無懼…。」如此學習「形而下之劍術」發展到最高境界,可成為「形而上之劍道」,因道是順天理,是大自然之理法,能超越時空,中性而永遠不變的「中庸之道」真理。於二千年前之漢書第三十卷藝文誌之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中又有劍道三十八篇等詳細目錄,可惜其內容失傳於台灣。然日本下川潮著「武道史」報告現在仍殘存有十餘種之多,或許有些遺留在日本,值得我們注目追蹤研究。

 

一、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四七九年)之劍道精神

距今二五00年前在春秋時代,孔子已注重武力與經濟在國家之重要性,於論語:子曰「無兵與食不可以為國。」孔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文武合一為教育之目標。又在論語中: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即君子對武藝之比賽應客氣,如有必要始作之,而競爭時,應以拜禮開始,下台時勝者敬敗者酒,亦以禮結束。這亦是論語所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在中庸第十章說到武勇:「寬柔以教,不服無道…衽金革,死而不厭…」即武人須以寬容柔雅之修養待人,但對不仁道的事絕不可屈服,甚至不辭穿著戰甲奮勇待戰。不顧自己生死擁護正義,這才是人文哲學儒教下真正的武勇。因孔子對中華文化貢獻莫大,世人尊為「萬世筅師」,祀於文廟,在國外亦受敬為Confucius孔夫子。

同時期的釋迦牟尼亦在印度創始代佛教。說明生死如一,能量不滅,輪迴再生的「佛光普照、引渡眾生」之自然哲學為經,使人類,即靈長類之精神力量快速開明。

孔子亦說「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而不變,強哉矯。」即與人能和諧共存,但不同流合污,立場公正不偏。國政上軌道,應多支持,國家陷入混亂無道時,死守正道不變。如此自強不息方可,矯正他人,也是今日劍道人士所遵守的。

劍道活動須付出個人之能量,而人之能量來自大自然,而大自然的能量呢?孔子論易經曰:「立天之道曰陰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子又曰「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是易經中的至高名言。假借現代科學,我們可想到一個陰(電)子和陽子之結合謂之道(合理)。但碳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時,尚會發光及發熱,即發生光線及其他熱線,即「陰陽不測謂之神」。光子或量子等不屬陰陽之不易測的微粒子,即中性,但其能量之放射守大神速就可謂神。如此養成大自然即天地之浩氣,使其氣和劍、體一致為道。

 

二、孟子(公元前三七一年至二八九年)之劍道精神

孟子生在戰國時代,性豪邁不羈,幼時受慈母三遷之教,長後私墊孔子為師,強調恩師之學說而曰:「惻隱之心為仁之端」,又創造「人之初,性本善」等世界聞名的性善大學說。對劍道亦特別留意,警告「撫劍疾視乃匹夫之勇」,認為練劍須養成浩然之氣,體會大仁大勇的劍道精神。

 

三、老子(公元前六0四年生,死不明)之劍道精神

老子生在春秋時代,他對「修道習劍」,與世上一切事同,必順自然之天理。而天地宇宙,均屬於其本體「道」之內。道不受時間、空間之因果律,道是「虛」而悠久無邊,生是「道之發現」,死是「歸真於道」之理。得道就可超越喜怒哀樂等情緒,肯定現世人生自由的價值。自然主義是道家修心養性之目標。因此重視在空氣清爽、寂靜無人的深山林木中打坐。以靜坐法,以餐霞飲露之心,和捨清俗慾之意,瞑想入靜,以達到無念無妄之妙境。用靜坐法將自我忘,致力於氣納丹田,可培養靈敏的身心,修得劍法真髓「劍與身隨」「劍氣合一」之劍道。

丹書中又記載「靜坐要最初還虛,不還虛不能見本性,丹道須仰呼吸之功,使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靜而悉化…」。「最初還虛」意為初生之時未受俗染,天真爛漫的嬰兒狀態,又如胎兒,或許能歸以前的腹中胎兒狀態屬一種不生不死,無覺、天真的境界「天心」,由此靜坐將得道即「開悟」。科學發展物質文明躍進之今天,回想二千五百八十八年前的老子,對生命能量恣謝想像力之強,而今日有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之「光圓錐」(Cone of Light)的時空世界及超光速的迅子(Tachycon)的虛數世界之出現等,證實中國古代人以哲學予言物理之深。儒學的「大學」書中亦有「致知在格物」之理念。如此劍道之「道」是順天理、合自然的。所以練劍得道者,可超越時空之限,死生之念。

 

四、莊子(戰國時代)之劍道精神

莊子楚國人在墨子五十年之後和孟子略同時,代聞名劍道。所著劍篇中提到「…夫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等劍道操作之心要。在互相爭鬥生死之關頭,動作絕對不能遲滯落後,即「刀搖敵頭落」「白刃一閃,身首異處」「劍斬已鞘中」,人眼難信迅捷制敵,至今仍是劍道最高之要訣。

莊子在老子之後,以宇宙之能量叫之為「道」而能量之細小擬近零之量子,即稱「虛無」之大。莊子刻意篇中:「吹嚮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古之真人其息深以踵,眾人之息以喉。」主張靜坐中之呼吸須將污濁的廢氣吐出輕緩地吸滿新鮮的空氣,充滿至體內深處,行深呼吸有若以腳踵呼吸一樣線長細密,可如熊如鳥般保持身體機能旺盛,達成長壽之目的。

以後倘有「武藝至于極境,能拒敵于未料之時,蓋如靜坐之功,丹田之氣始動,心中神意已知」,亦有「因靈根動心老武藝也,養靈根靜心者修道也。」等文獻,承認靜坐對劍道修練之益處。

 

五、孫子(公元前五百年生於春秋時代之齊國)之劍道精神

中國最早的兵法家,提起「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吳王闔盧之名將,征楚脅齊、晉,奉吳王稱霸。史記中有孫武傳、為武書,分十三篇「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他集當時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成為軍用,係一兵法之名著。其軍爭篇中有「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也。」…即示敵人以迂遠,敵意已怠。復誘敵人以利,使敵心不專。待敵對吾不專時突襲,雖在後人發,但我們可先制敵人之要害。

又謀略戰中有:「不用嚮導者,不能得地利。」即不能任用敵方鄉人為我導軍者,不能得道路之方便。

「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即詐騙敵人使其不知我本情,方能立勝。因此我們須以分或合惑敵人,在變幻無常中量敵可擊即擊,仍可取勝。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即兵之移動要如疾風一樣迅速,擊敵之虛,行軍排列如林之森然不亂。攻入敵國時,勢如猛火燎原,只有前進,不可有往復。駐軍時不信敵誘,須安固如山,如元雲蔽天,陣容幽隱莫測。出擊如雷,閃迅不及避。攻敵制勝後進而抄鄉,兵分數道預防不測。得手敵地,必須郭度所據地利,分兵守利。待量確知敵情之後,始能下令動戰。如上先知作戰之遠近,迂直者可勝,此為軍爭之法也。

在孫子兵法之「始計」篇中有:「經之以五校之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這五校之計中的第一條之「道」是道德,戰時以武道精神即「仁義」為管道,可使上下一致,同生死,民亦不畏危。

 

六、墨子(公元前四五九年至戰國時代)之劍道精神

二四五0年前魯國之墨子著書有七十一篇之多。現存有五十三篇,有關兵法之二十篇中,有記號令、典範、技擊、攻守、戰術等。但技擊遺失未傳,漢朝以前儒家和墨家是思想界的二大勢力。墨子否定宿命論,倡導「博愛重義」,反對世襲制的貴族制度,批評儒家過份重儀式,輕忽實際行動。以嚴格紀律,絕對服從,視死如歸的實踐行動主義,形成任俠性的集團,唯能成功不得失敗之奮鬥精神,留下不少的壯烈事蹟。失敗時自盡謝罪以祈萬古流芳之敢死精神,後世劍客尊奉墨子為武聖。

 

七、三國時代之劍道精神

諸葛亮(孔明)(公元一八一年至二三四年)是三國時代蜀漢之丞相,系一位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他呈劉備之子「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受命以來,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忠心耿耿,感人肺腑,後世讚以讀孔明出師表而不哭者,非忠臣也。正是一千七百年前的劍道精神,一死報國之發揚。

關羽(公元二二0年至二六五年)出生於蜀之解。三國史中蜀漢劉備之最忠義和有節氣的勇將。曾被曹操封為漢壽亭侯,但拜辭未接受,後世尊為武聖,於民國三年和岳飛共受奉祀於武廟,與文廟(孔廟)相題並論。關羽閒暇常閱左氏春秋,熟能頌。武聖的遺像,常見身穿甲冑、手拿春秋書,是文武雙全的象徵。

張飛,三國時代生於蜀之涿,武藝超群驍勇善戰,萬夫莫敵之蜀漢名將。他出生於富豪之家,受過良好教育,寫得一手好字,善於丹青。曾在定渠之戰得勝後,在岩上刻下:「漢將軍飛率領精兵萬人,大破賊將張郃於定渠,立馬勒銘。」實一豪壯之詞。

 

八、岳飛(公元一一0三年至一一四一年)之劍道精神

岳飛出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之農家。未彌月時,黃河洪水忽然大漲,奔流衝岸,防堤潰決,波浪暴至,房屋淹沒。母親倉皇襁抱岳飛坐巨甕中,順水濤而漂流,乘流快要滅沒,幸流及岸地得救。飛年廿時喪父,家道不豐,其進德修業,得力於母教為多。天性至孝,自北境金兵紛擾,母命以從戎報國。但岳飛想從軍後家中無人可顧雙親,將患不孝,待結婚留妻可養母後,即從高宗渡河北征。他在軍旅中,修身齊家,敦尚道義,好學親儒,律身廉儉,盡忠報國。自廿歲從軍到卅九歲,戰金兵收復河南陝西之未朝所失廣大中國領土。金國宗弼從長城之北,調入最精銳的一萬五千「拐子馬」騎兵,向廣大河南平原中的朱仙鎮南方之岳軍衝擊。因未朝騎兵少,岳飛命步兵放去長槍士刀,改用麻札刀(馬刀)和大斧應戰。用此長柄之刀先掃馬腳,再用大斧破戰車,殺盡金兵之最勁騎旅。收復朱仙鎮,急追至離汴京只剩四十五里。眼看就要收復華北之時,不幸中其宰相秦檜之奸計,在一百中連接十二道金牌聖旨,令兵飛迅速班師撤兵回京。回京不久秦檜以抗命罪判刑岳飛,和義子岳雲被投入監獄。在受刑脫衣時審判人明見,兵飛背上所刺「精忠報國」四字,確是忠勇良將,但不頊一切秦檜竟把他冤斬。岳飛身死(公元一一四0年),然其武人之正氣、劍道之精神永譽人間,被尊為武聖,於民國三年和關羽共被奉祀於我中華民國之武廟。

 

九、文天祥(公元一二三六年至一二八二年)之劍道精神

文天祥是南宋時候江西吉州廬陵人,廬陵現改為吉安縣。幼少時受父於自家庭內「竹居」書房內薰育,廿歲赴南宋之京臨安(杭州),考上狀元。一二0六年外蒙成吉思汗,南征西夏(內蒙),又東進黃河以北之金,建立元朝。一二四一年向西遠征歐洲竟達今日之德國及匈牙利,而為其領土。遷都入燕京(北平)。一二七四年渡過黃河侵入南宋,近迫臨安。當時文天祥為丞相,帶兵出戰,但眾寡不敵,終被補。伺機脫出元營轉入游擊隊,決心奮戰到底。然南宋恭帝主張談和,命天祥為代表到元軍談判。遂被強押擄至燕京,禁於八尺四尋之地牢。經兩年之折磨,元朝皇帝忽必烈親自誘他以元朝丞相亦不降。此間天祥在牢中,更振作他生死一如的劍道精神,寫下正氣歌一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是氣所磅薄,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元確認文天祥對宋之忠誠不可變,終在他四十七歲時命斬殺。死後被發現袍帶裏書有壯烈愛國的辭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精神於公元一八五三年,由日本儒者藤田東湖宣揚於日本,並作「和文天祥正氣歌并序」,公元一八七六年日本明治維新時,芳野金陵又寫「讀文天祥正氣歌」之文,振作日本人的愛國心,對日本近代國家之建設,貢獻不少。

 

十、結語

上述自二五00年前我們的戰國時代至一三00年前之唐代,中國人實行孔子之「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文武合一的教育制度,提倡「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文章」,訊求「文武並重,知德兼備」,培養情操,鍛鍊體魄,進德修性。

如此傳至唐朝,詩人李白(公元七0一年至七六二年)蜀之昌明人,以道家思想之詩仙亦是劍客聞名,實踐文武雙全的劍道精神吟有「金鐏清酒斗十斤,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茫。」或「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等,留下豪壯且文雅的詩句。

但在一000年前,宋朝為避免戰禍,推行重文輕武的政策之後,中國文武分途,使「文人不知兵」,武人亦任俠粗魯,輕忽學問。世人正在陶醉太平夢時,北方蒙族發動中國之侵略,雖有文天祥等忠臣奮戰,但壓武榮文的宋民,不敵獰猛的元兵騎旅之攻擊,公元一二七九年南宋終滅於元之武寇鐵蹄下。至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據江南起義,北伐大都(北平)建立明朝之前,歐亞兩大洲之百姓受近百年之戰亂消耗。各國之歷史均可證明,重文輕武可積成國力不振之禍根。

明後中國又受滿清統治,中國傳統的劍道精神無異失傳。一八九四年 孫中山先生復興我國傳統文化及民族精神後,忠孝愛國之熱潮再起,依「灑熱血,拋頭顱」之尚武精神,我國傳統的劍道精神亦隨之興振。終於一九一一年北伐成功,建立自由民主,三民主義的中華民國,以民族主義保護我們的歷史倫理。至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廿五日台灣省光復週年紀念, 蔣中正總統伉儷蒞臨主持第一屆全省運動大會揭幕典禮時,懇切提醒我們,現在正是文武合一修身的時代,勉勵全體同胞,尤其是青年子弟們:「人人能認清自己的責任,共同一致,埋頭學習,鍛鍊強健的體格,恢復我們中華民族固有的道德,就是要明禮義,知廉恥,負責任,守紀律。如此才能確保我們國家主人翁的地位,鞏固台灣的領土,盡到身為國家主人翁的義務。必須如,此才能建設我們中華民國成為一個三民主義富強康樂的新中國。」此後歷屆台灣省光復節同時舉辦全省運動大會,為其宗旨:即在保障國家之安全及發展,理當必須推行全民之運動。

高雄市劍擊委員會於民國五十四年二月十七日下午三時在市議會議長室成立。公推議長王玉雲為主任委員,陳田錨為副主任委員,委員郭宗波、蔡景軾、廖伯庭、邱義雄、鄭禎祥、黃煥彬兼任總幹事。六十二年王玉雲當選為高雄市長後,鄙人被推為本會主任委員,改為高雄市體育會劍道委員會。兄弟自六十四年兼任台灣省劍道協會會長至六十七年高雄市改制為院轄市。

光復後在台灣,我們的劍道先覺們,多年努力想把劍道比賽列入省運,但很不幸都被否決。至民國六十三年十月第一屆台灣區運動會在高雄市開幕,本會負責籌備,而兄弟為高雄市劍道委員會主任委員,和黃煥彬總幹事、廖伯庭副總幹事,懇請前會長王玉雲市長,亦是當屆區運主席,為我們極力主張在區運中,採納劍道為正式比賽項目。唯有各方面反對意見,最後請體育專家們,直接到高雄醫學院,看學生劍道社之嚴格訓練實況,竟照案通過,即第一屆區運中舉行了第一屆台灣區劍道大會。為紀念此歷史性的節目,我們邀請了當時最高段的八段範士劉乾元和謝德仁兩位醫學博士做劍道模範賽,而兩位推我做其裁判,經一番激烈的龍虎鬥之後,終於以平手結束了台灣紀念性最高段劍道比賽。如此我國之劍道既得國家運動會之認定,即恢復了我們國技之一。今後劍道的優秀選手,可經台灣區運動會等全國性比賽,受保送到體育專科學校。此為我國劍道老師之培養,將受國法鼓勵之開始。今後我們必須繼續努力,重振我們「傳統之劍道精神」,以報二三00年前我們的祖先在「吳越春秋」書中,為人類創造「劍道」之偉大精神。


今逢高雄市劍道委員會建會廿週年謹述本文,報告「中國傳統之劍道精神」,闡明本會建會之歷史使命,以代祝詞。

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十日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0887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劍道|發展||介紹|中冊|

留言共 3 篇留言

孤狼沈宇
奇樂~
你怎麼忽然對劍道有興趣??
還收集這些資料~
你是想當劍客嗎XD

01-26 01:46

社區看門犬
劍客緋心

01-26 08:42

馬屁精
好文推推

02-17 00:1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fishboyf599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劍道】發展和介紹 ... 後一篇:【劍道】發展和介紹 下...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09335511大家
仙野縣的嶋上晴也 第十一章 更新囉!喜歡校園類的讀者們歡迎來看看!看更多我要大聲說7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