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動畫一出,小說缺貨!從SAO「刀劍神域」聊起

作者:DieInFlowerSeason凱恩│2012-07-29 10:32:41│巴幣:4│人氣:465
先來聊聊「刀劍神域」吧。
 
「刀劍神域」是一部以「虛擬實境網路遊戲」為主題的輕小說。
台灣可能已經有很多讀者看過以網路遊戲為主題的小說。
不過,一般網路遊戲小說偏重的「遊戲歷程」,對「遊戲玩家」可能比較有吸引力,一般讀者或許會比較無感吧。
「刀劍神域」則是建構在「人性衝突」上。
因為這個「網路遊戲」是會死人的。
(人性衝突當然是萬年老梗,但只要我們還有人性,這是永遠不會退流行的。)
小說中網路遊戲使用的「虛擬實境系統」,是身體進入沉睡狀態的系統,小說一開始,遊戲開發首腦就綁架了第一次進入遊戲的一萬個玩家,讓他們無法登出系統。
只要在遊戲中死亡,系統就會發出微波,把腦袋烤熟。
小說開場的第一個月就死了好幾千人。
好個殘酷的設定啊~
 
這個設定當然不算是非常嚴謹,畢竟在無損狀況下破壞硬體救人的方法很多(網路上還有很多救人方法的討論),其實這不是重點。
就好像「大逃殺」的重點不是背景的合理性。
重點是「極限狀態下的人性衝撞」會怎麼爆發。
 
有人自殺,有人不能接受現實躲起來不知如何活著。
有的人希望早日破關,在前線冒死突進。
有的人無法承受死亡的恐懼只能在城市中求生。
有的人則企圖在一片混亂中謀取私利。
作者的情節推演基本上也非常合理(雖然主角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算是威能不低),頗真實的呈現出各種衝突的張力。
 
真的是.....這篇輕小說給我一個啟示,一個好的設定可以讓你的衝突與張力無限爆發。
最重要的是把那個點找出來。
 
我自己也寫過網路遊戲小說,也曾經想過死亡懲罰,甚至最後斷尾就因為我想不出比較適當的處置方式。
直接讓玩家死也太狠了,輕小說的話,這會讓讀者受不了吧?(顯然我多慮了。)
而且我當時寫的目標是放在網路遊戲過程的樂趣分享。(說實話當時是有點藉由那個作品來揣測主流市場。)
 
「刀劍神域」一開始是在網路上發表,後來作者為了應出版社之邀才整理出的小說。
這個第一部實際上縮減的非常厲害,只用了一本就把設定的一百層遊戲破關完結。當初我看完的時候有點傻眼。
因為這個設定可以導引出來的衝突點好多啊!!怎麼這樣完結太可惜了!
而且為了一部完結很多內容都被簡化,還有好多東西可以寫啊!太可惜了!這麼好的設定!
我看完的時候心裡大聲的吶喊。
 
而後面的幾個續篇主角還加入了其他遊戲。後面就比較傾向一般網路遊戲小說了。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還是在「SAO」裡的這一部份。
後來作者寫了很多篇短篇,去補充SAO的內容,這些補充當然多多少少會有點衝到第一部的劇情。
所以據說作者有打算重寫SAO的劇情。這真是非常可喜可賀。
說真的,要是他浪費了這個好題材,我一定拔出七星劍起壇詛咒他!(氣人嘛!
 
動畫的劇情,則是把後面補充的短篇,全部按照時間軸,一個一個從頭敘述。
看著小說裡的虛擬實境在動畫中動起來,說實話有點讓人想掉淚的衝動。
 
這部作品的動畫一上映,日本那邊已經出的九本輕小說加上後來新出的第十集,銷售量每本都以一週兩萬本往上飆,陸陸續續衝進前三十名的週銷售榜單,衝破了單集二十萬的銷售量。
(真好奇本季播完的總銷售量會是多少)
台灣這邊已經翻譯的幾集也開始大量被收購,網路書店更是賣到缺貨。
賣翻譯作品的好處之一,就是在作品本國的週邊商品出品的時候,可以帶動買氣。
不管是動畫、電影、偶像劇.....而且被製作的機會非常大。
看看魔戒、涼宮春日、冰與火之歌、交響情人夢、羅馬浴場(據說電影一上系列漫畫就破500萬本)....
 
國內自己拍外國的作品也有相同的效果,比如前一陣子的大發主演的「華麗的挑戰」,國內「華麗的挑戰」漫畫也是銷售量激增。
當年「流星花園」大賣就更不用說了。
 
可是台灣自己的作品被再製成動畫、電影、偶像劇的機會好像不多?
像中好像.....瓊瑤.....侯文詠.....廖輝英.....幾米.....?
而台灣蓬勃發展的大眾言情市場幾乎沒有劇組看上眼??
席娟的花嫁系列反而是對岸拍的,痞子蔡的作品也是香港拍。
更不用說奇幻作品或輕小說。
 
金庸武俠一拍再拍,小時候也超愛倪匡的科幻影集.....
香港作家的深雪作品也上電視了.....
現在看看二分之一王子,或者蝴蝶的作品,他們有機會被作成其他媒體產品嗎?
 
上次看到新聞,說某單位申請多少補助金,拍了一部似乎有點.....的動畫作品,自栩為藝術,票房似乎頗為....。
在下認為要稱為「藝術」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是一個「藝術」作品花多少心思或多少經費下去作,其實大家都心裡有數。
高層的目的真的是要創做出一個「藝術作品」嗎?或者只是......經費.....?
我看到新聞的時候想,如果這筆錢拿來拍「吾命騎士」動畫第一集多好。
 
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出版社與電子媒體、電影人的距離這麼遠?
我們在看偶像劇、看電影的時候,有時不免抱怨,怎麼都沒有好劇本。
但明明我們的出版社每年都出了不少有趣的東西,很適合改編成劇本。
我好好奇日本美國出版社與媒體間的互動是怎麼辦到的,他們的創作產品線是怎麼延伸的。
 
這種事情不就是「利潤」嗎?
明明有「利」,為什麼不去「圖」呢?
問題在哪?
大家都太忙,沒時間看小說?
還是怕翻拍會惹到小說迷?
我想「惹到小說迷」,這種事情大可不用擔心,只要劇組用心去理解作品,甚至是像飢餓遊戲直接找作者合作,粉絲們也不會說什麼。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或許,出版社可以辦一個「年度最受歡迎小說獎」,刻意去凸顯暢銷作品,以達到「喂!我們這裡有暢銷作品可以拍唷~很多讀者會收看喔」這樣?
看SAO動畫上映後沸騰的銷售業績,看著國內的作品,心中有感以作此文……(啊啊~感覺好老派~)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68036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kainmoon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從PTT「台灣輕小未來」... 後一篇:沒看到的人看這邊~~20...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rung0808大家
畫了新圖 歡迎來看看~:333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50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