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9 GP

更生與輪迴~淺談社會工作與青少年輔導~

作者:壞人│2010-04-08 16:50:45│巴幣:10│人氣:6917
更生與輪迴
淺談社會工作與青少年輔導
 
導論:
  近來由於艋舺這部電影的風行加上媒體的渲染,對部份年輕族群造成相當的影響,導致原先就已不得安寧的學校與社會倍受衝擊,不由得讓我回想起曾經投入青少年輔導的日子。由於我的年少也一度輕狂,但是幸未偏離正途,即使如此對於不良的率真與強悍仍一直有著憧憬,但是在真正進入第一線工作後,才知道叛逆的代價不是青春,而是人生。
 
 
、社會工作
意義與目的:
  社會工作在台灣開始成為一種專業,並且受到重視仍是近年才逐漸成熟的現象。社會工作面對的往往是人類生態中的底層、政治經濟中的弱勢與社會資源的最末端,因此必然存在著相較其他職業更多的混亂、複雜性與風險,而為許多人所迴避。但即使如此,社會工作仍是我相信深具人性的工作,也是極具深度的工作。諷刺的是,社會工作的成長即意味著家庭、社群與人際功能的萎縮。現代社會的爆發性變化,讓人與人之間逐漸失調,自古以來可由這些基礎團體完成的根本功能也隨之弱化,最後需要國家或民間的專業團體介入來提供照顧、輔導或服務。
  社會工作本身,同樣也是有著相當程度的矛盾,作為一種助人者,需要有積極與熱情來進入你的服務領域,也需要有奉獻與投入來面對你的服務對象;但是同時,你仍必須保有客觀與批判來慎思每一個處遇,也必須維持距離與冷靜來分析每一個個案。在理論與務實、投入與抽離、工作與生活、個案與自我、信念與妥協之間,社會工作的第一線是充滿著掙扎的,這和許多助人工作者一樣,最後往往都必須面對自己的抉擇,而不是教科書上古典學派的論點。
 
 
二、社會工作者
愛心與專業:
  通常大家聽到你幹社工,都會認為你很有愛心,然後吃飽太閒去當沒薪水的義工,不曉得有社會工作者這種正式職業,但是社工作為一種專業助人者,其實不能夠愛心過頭,過寵你的服務對象終將導致惡果,尤其以我面對的青少年為最。幾乎所有的社會工作都是以培養個案獨立自主為服務前提,過度的保護導致依賴便會是災難的開始,大部分的人很容易會將前來提供協助的社工當成是撒嬌或耍賴的對象,為避免這種狀況產生,有時社工也不得不收起笑臉,扮演嚴厲的角色。
  由於我投入的是少年安置機構,面對的幾乎都是未成年的青春期少年,可以說是終日風波不斷,每小時都有處理不完的大小事,光是面對突發狀況就可以搞到日常既定業務完全荒廢的地步。而由於社工界絕大多數是女性,因此男性員工可說是相當寶貴的重要資產,「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每天看女社工們也是處理小孩暴動、說教狂飆樣樣來、來揮奔波政府與案主家庭,一邊啃飯糰一邊趕報告,拼到晚上9、10點才回家,若是重要時期如活動、結案或最要命的評鑑,數周都凌晨才爬出辦公室則是必然的事。從事社工者,當然沒有愛心是絕對做不來的,至於在評鑑或督導時第一線社工常常被學界詬病的專業性,主因還是在於人員不足所造成的業務壓力龐大,加上日益複雜的報告系統使然。專業出不來?手頭上三四十人的個案,還要承接機構其他業務,加上活動支援企劃,以及眾多的開會、分享、交流、協商、開庭、家訪、職訪…專業要怎麼出來?至於男生呢,當然是繼續通宵了。
  社工有一分支專業為生活輔導員,其職掌便是陪伴小孩、管理作息、安排課程、輔導情緒等,可以說是扮演安置機構中小孩的兄長與家人的角色。在維持機構安定上,良好的生活輔導員可是至關重要,其能提供的第一時間危機處理、小孩需求反應、控管生活必需品、建立維繫情感等許多大小雜事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就如同職星班長一樣,我大概是因為背值星帶背上癮了,因此退伍之後就成為一名生活輔導員。良好的機構分工乃是社工處裡對外協調與個案處遇,而生輔對內管理與執行處遇計畫,並隨時反映個案身心狀況給社工,以便隨時更新安置計畫。而這其中需要細膩的協調與配合,而幸投入社會工作的大都是深具包容與耐心加一點傻的好人,因此大都是合作愉快,辦公室的氣氛雖忙碌但也總是歡樂,畢竟這是個雖有著沉重壓力,但不會有太多競爭的業界。
 
付出與制度:
  社會工作是以人為出發點的工作,因此在許多民間機構也不太侷限於制度規範,深具活力與彈性的職業,我在高雄上班時,除了正式場合外,都是T恤、球褲跟拖鞋,其他人在辦公室也是換拖鞋趴趴走,沒有硬性的制度。當然,該有的專業仍要表現出來,因此大家仍是義務加班至深夜、周旋於家長與保護官之間、自掏腰包買禮物給小孩、規劃活動陪小孩散心等,若以社會上大多數職業來看,這早已超出了一般工作的範疇,社工沒必要深夜騎車在路上徘徊尋找逃走的小孩、行政人員沒必要帶自家的點心給全機構小孩當零嘴、會計也沒必要在假日抽空來陪小孩烤肉,但是在社會工作裡,這卻都已是理所當然。社會工作是一種燃燒生命的工作,很容易受傷,但卻又如此容易沉迷。
  社會工作的待遇並不豐厚,雖然足以糊口但是卻很難維繫家庭,因此投入社工的大都是熱血青年,而加上必然的長工時與高業務量,隨之而來的便是生活品質明顯的下降與人際關係的嚴重匱乏,因此社工的流失量一直都非常的大,往往剛帶的新人沒兩天就消失,而願意投入的勇者,仍必須經歷滿月、三個月、半年、一年等周期,一年之內機構人事大換血是司空見慣之事。社會工作是種理想的工作,但絕不是夢幻的工作,但是其理想必須是對於服務工作的信念,而非對工作環境的要求。而面對人員的高流失與高變動,使得咬牙撐下來的人負荷更加沉重,因為承接政府專案的社工離職,所以我必須全力支援這個業務,因此我白天當社工,晚上當生輔,24小時全天待命,一周執勤5天,光是按表一個月就上班超過480小時,如果再加上早收晚退交接的時間,說不定直逼500也說不定,我當兵在營都沒這麼長。加上六日又趕去台東進修生輔員資格,周日下課再衝回來值晚班,現在想想,沒暴斃在火車上真是萬幸。
  社工與NGO相關法規其實都還未臻完備,因此對於投入社會工作者的福利也相當不健全,遠遜於許多先進國家,但是大眾對於服務單位的要求仍然是高標準,這彷彿是「有愛心的」社會工作者所必須背負的原罪一般,必須無限付出、無盡投入、無私奉獻,缺乏正向充能的結果只會造成大家都難以避免工作耗竭,死的死,逃的逃。社工們無不寄望能夠考到社工師證照,有了這張證照象徵著專業的保障,但是諷刺的是,相較於社工師異常的考試難度,有了證照後薪水也頂多加個兩三千元,在那之後除了走主管便幾乎沒有再爬升的機會,也難怪幾乎沒有人能成為資深社工、資深輔導員。因此可以說「貪生怕死莫進此門,升官發財請走別路」,橫批「大愛者來」,真的要有愛,習慣單身,而且家裡沒經濟壓力的鐵人才能做得下去。
 
 
三、服務對象
天真與無邪:
  我先前帶過身心障礙、自閉症、家暴與家扶的個案,但是後來最主要還是受法院保護管束的安置少年為主。也許會有人問,那些生來身心有缺陷,或是家庭環境不好,甚至受暴的青少年不是比較讓人願意付出關懷與照顧嗎,為何要去管理那些少年犯?我年幼時也幹過偷東西的蠢事,當然少不了一頓痛揍;而年少時也沉迷於暴力,不過由於起碼還是會念書,以及後來體認到以暴制暴越制越暴的道理,所以沒有走上歪路。即便我不認同這些非行少年的的行為,但是我仍舊可以理解他們的許多憤怒與失落,而這種共通的叛逆記憶,也正是與他們氣味相投之處。
  家庭,是人行為、思想與情感的核心,是人對於追求生命完滿的原型。這些少年卻大多是在家庭缺憾的環境下成長,在他們的慘澹記憶中,家庭是破碎的圖像,不願去回想,但是卻不停的複製其中彷彿無限的辱罵、咆哮與毆打。
  他們是很單純的,但是單純不等於無邪。他們單純的以為,只要不停的竊取,就能滿足其空虛的匱乏感,但是由於沒有被珍惜過,因此也不懂得如何去珍惜與保護,以致於偷來的東西很快就會被破壞,所以不停的順手牽羊。他們單純的以為,只要對弱小者施暴,就能滿足其深處的自卑感,於是為了減少自己的恐懼,帶給他人更多恐懼。他們單純的以為,只要在跟隨在強者身邊,就能滿足其內在的不安全感,於是為了爭奪地位的高低,互扯後腿。
  他們是很天真的,但是天真不等於純真。他們天真的以為,日子就會跟以往一般過下去,因此每日只在乎誰看誰不爽、要整太囂張的菜鳥、要如何躲著老師抽菸、要如何藏菸藏錢,他們天真的不會也不願去想明日要如何過,不願去上學、不想去上班、不想做任何事,反正日子一樣過。他們天真的以為,他們的小策略可以瞞天過海,即便老師們都在等著成熟收割的時機;他們天真的以為,可以隨意欺瞞大人搬弄是非,即便社工都一一把事實記錄在報告裡;他們天真的以為,世界可以用他們的那一套來擺布,只因為他們都是這樣活過來的,卻未理解他們已經登記有案且身陷囹圄。他們往後的世界,已漸漸隨著他們自己現在的每一步而更加狹窄。
 
 
同儕與家庭:
  非行少年常常來自高風險家庭,以及許多看似結構正常但是疏於管教、過於嚴厲或過度溺愛的家庭。在缺乏正面引導的支持之下,他們慢慢失去了動力與抗壓性,因此在重新教化他們之前,首要的就是協助他們發現興趣,從而藉由輔導來給與方向跟激發動力,他們才能重新成長邁向明天。由於他們在早年的學習經驗中因為龐大的負面經驗而失去動力,因此做什麼都不起勁,也不願意認真面對每一件事;而由於他們強烈的自卑感導致的低抗壓性,使其一遇到難以處理的狀況就是逃避,或者是選擇無視、沒差、無所謂。
  但是無論他們如何逃學逃家,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仍舊對於父母有著複雜的情感,混合著依賴與排斥、愧疚與不屑、恐懼與愛戴等矛盾。「孩子是父母的縮影」是深刻到令人發毛的真實,無論是外顯或內斂,當然並非子女的思想言行必然都是家長造成,也絕非高風險家庭必定造成教養問題,而是父母的一絲疏忽或是任何縱容,對會對成長中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重大影響。比起父母高薪但不常在家的名校小孩,自小在夜市擺攤的單親媽媽身邊幫忙的小孩可能還更加穩定,父母在成長中子女身邊的每一分鐘,其身影、聲音、溫度對他生命的影響都是永遠的。孩子本身及反應了該家庭內部行為的大成,許多家暴的孩子會完全複製其暴力行為並視為理所當然,因為那就是他童年的生活方式。有的孩子會因為無法承受家中的恐懼與不安全感而逃家,失去家庭這情感依附的根基,他可能就此失去穩定性,與他人交際都是表面,在任何地方都待不久,遊蕩行為本身成為他唯一感到慰藉與逃離恐懼的寄託。當然更多的孩子選擇承受,子女不願意離開施暴父母,孩子寧願被打也不願被遺棄,這一點許多受暴婦女也是同樣的,為了逃離不安全感,寧可承受相較短暫的恐懼與傷害。但是這些受暴者卻會將家中的控制者的行為內化,然後將暴力行為複製到更弱的對象身上。
  他們逃離不安的家庭背景與充滿負面經驗的學校教育,唯一能給與慰藉的便是具備類似背景的同儕,以及聚集這些氣味的場所。他們一方面信任著與自己有著相同經驗的對方,但一方面也同樣不相信與自己有著同樣困境的對方,有著強烈不安與深度自卑的人,彼此之間很難建立可靠的關係,他們一來害怕被欺瞞,害怕被痛毆,但是更害怕被遺棄。因為他們害怕一但落單、一但被遺忘、一但被人所注視時,自己就什麼都不是。匯聚成團體,讓他們感覺完滿與溫暖,讓他們膨脹到認為自己從無能到無所不能,極大的反差導致他們感覺錯亂,一件件暴力事件幾乎都是在集體行為之下產生,但是對他們而言,被背叛包圍也遠比孤單好。
  控制少年犯罪的是成人,培養出不良少年的,也同樣是不良成年。他們利用學生作為夜店公關拉人入場、利用學生賣藥、勒索、鬥毆爭奪地盤與通路、而脫離家庭與學校的中輟生更是他們最好利用的工具。
「義氣」這個詞,是他們用來美化犯罪以掌握少年忠誠的利器。
「義氣」這個意涵,象徵的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菸給你抽、有藥給你嗑、有錢給你花、有女生給你玩、有人給你打、有事給你擋、有罪給你扛,從頭到尾皆為非義之事,「義」字何在?「義氣」何在?
  徬徨的青春需要同伴,但是應當互相扶持而不是互相沉淪,但是義氣的夢幻雖為人所稱道,但是現實所見則是遍地破碎的義氣。在警察的斥喝之下、在少年隊的盤問之下、在社工的勸導之下、在藥頭的利誘之下、在組頭的命令之下、在仇家的威脅之下,到處都是血淋淋的義氣殘骸。這些尋求認同、充滿不安的孩子,在壓力之下一如往常的潰堤,為了避免自己被恐懼所溺斃,他們隨時會從這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他們沒有錯,他們只是害怕而已,他們的不安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幾乎會願意做任何事來告訴自己很夠種、強悍、無懼。但是一但當銬上手銬,那浮誇的囂張與氣燄便會隨風消散,而畏縮的身影仍舊是那一句話「是別人叫我做的」。到頭來,他們巧妙的相互的利用彼此的恐懼來牟利,因此也無法逃離自身的恐懼。
 
排斥與淘汰:
  非行少年們的團體內外分明,排外的意識非常明顯,充滿著對世界的輕視與敵意,但這種情緒依然是源自於自卑,產生了「在被這個世界拒絕之前先拒絕世界」這種防衛心態。在我初任職之時,當天立即便感受到了這股敵對意識,畢竟是管人的人與被管的人,彼此間的身分是不對等的,而且也不能對等。少年團體間的分工是很鮮明有趣的,有負責裝乖來貼近刺探我的、有負責扮黑臉對我落狠話的、有負責扮白臉好心警告我的、有負責暗中搞破壞的、有負責實際包圍我的。有趣的是,在他們想挑戰老師的同時,其實內心卻是很清楚自己的理虧與弱勢,因此他們常採取生物本能的包圍網,即「三角陣型」-右方一人嗆聲,左方一人摩拳擦掌作勢攻擊,然後才是死角後方一人衝上來突襲。無奈的是,這些孩子同樣完整保持著本能的原始智慧,即張牙舞爪的示威,因此像是高舉拳頭、直線衝來擒抱或是出手前先喊叫等這些攻擊模式一目了然的行為,不要說學過武術,當過兵或是正常成人都可輕鬆應對,我沒有正式拜師,體格也算單薄,但是勉強算是格鬥技愛好者,因此幸而可微笑面對。當左手扣一隻,右手鎖一隻的時候,明明我此時是較無餘裕去應對的,但第三個孩子卻會因兩名先發選手的哀嚎與困境而不敢出手,在他下定決心之前,受制的兩人便因受痛喪失戰意倒地,我便可好整以暇去追那猶豫者。
  此類的狀況屢試不爽,但每次發生我心裡都會泛起一股苦澀,難道這就是我所期望,強悍而叛逆、衝撞體制、在逆境與異樣眼光中挺起背脊的不良少年嗎?雖然我在吼過「在你們他媽的還沒被生出來之前,老子就已經在路上扁人了」、「你們幹過的我十幾年前就幹過了,被抓是你們自己笨,活該不讀書嘛」等充滿他們熟悉符號的次文化宣言之後,感情熟稔了很多,但是在扁過他們罵過他們念過他們勸過他們後,會發現即便是他們最親的同伴之中也有著疏離。因為他們深知彼此都不過是被暫時管制在這裡,彼此都是過客,彼此都是各取所需。權力的地圖每天都在變動,團體的成員每天都在更換,到頭來孩子們最信任得還是社工與生輔老師,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會完全按照老師的要求來進行。因為根本上,成長記憶的創傷讓他們不相信也無法承諾任何人,包含他們自己,而他們也深知這一點,因此社工與生輔最怕自我放逐與自我欺瞞的孩子,因為他們的無從立足,讓我們也無從施力。而任何孩子只要仍有個能讓他抓住的重要他人存在,就明顯的有著很大的機會可以回航,避免被社會完全拒絕的命運。
  儘管他們背負了許多的異樣眼光,但仍有著許多人在對他們關心與付出,但是他們卻無法習慣這種溫情,因為他們將來必須面對的社會是無情的。他們身上歪歪扭扭的刺青、學歷欄位上的空白、與相較於同年齡者的怨憤,將會是此生最大的障礙,他們現在正值青春,意氣風發,不曉得只要具備以上任何一種不良符號,就可能被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列為拒絕往來戶,成為在生活邊緣掙扎的赤貧者。而他們現在仍自認為是強者,比誰都強。
  因為家庭、經濟等因素而失學、輟學、逃學的孩子,在知能上遠不及正常學生,他們自己深知此點,因此對他人有著敵意卻又不敢與之競爭。在我接觸的孩子中,就有三位幾乎完全文盲,難以想像在國民教育施行幾十年的現在,仍然有著要成年了卻連注音符號都記不全的孩子,他的往後要如何謀生?照著朋友或大哥說的作?因為不會算術所以被叫去賣藥也不會汙錢?因為不知道朋友的真名所以被抓也供不出來?這些孩子被社會給貼了標籤,或許因為年幼、或許因為無知、或許因為被人刻意誤導,他們驕傲的認為那是與眾不同的光榮符號,彷彿是戰士的圖騰,但是他們要多久才會知道,身上那些宛若塗鴉的粗糙刺青,是背負一輩子悔恨的詛咒?
  更生輔導中,最遺憾者莫過於個案重蹈覆轍,再次進入司法體系。但是在社會拒絕他們,他們因此也拒絕社會,於是唯有犯罪才能給予他生存機會時,代表著是整個機制的失功能與錯亂。人是否能淘汰他人?當然任何人都無法拉拔自甘墮落者,但是仍必須永遠保留機會給願意嘗試者,勇於改過與勇於接納的勇氣是同樣需要的;任何人都會犯錯,但是絕非意味著要給予錯誤機會,而是給與自新機會,唯有如此,才是一個具備包容與活力的成熟社會。若是一昧的恐懼排斥這些受標籤者,那麼則與受暴者反過來施暴無異。
  這些孩子是恐懼的,他們也許會嗆接近自己的人,傷害幫助自己的人,而這都是源自於強烈的不安,他們想確認你究竟是不是真心的想伸出援手而不是利用他們,他們也想測試你是不是夠堅強能依靠而不是放棄他們,於是他們就像是為了測試這一條唯一支撐的救生索究竟夠不夠牢固,而不斷的拿刀子割它一般。而這種愚蠢,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有過。
 
 
、服務困境
教育與法治:
  對於這些孩子,我們投入許多時間、精力與情感,目的就是能將其導正其行為,也許無法在短期間內治癒內心的缺口,但是起碼建造一個停損點,同時也是讓他們再次起跑的跳板。我們能扶他推他,甚至是在後頭激他踢他,為的就是要讓他們往前走,但若是他們自己不願意站起來,不願意踏出那一步,甚至是走回頭路,那誰都救不了他。對大部分的中輟生而言,正統學校教育已經宣告失效,要重返校園必須面對眾多同學、老師、校方甚至家長會等眾多壓力,社工往往成為抵抗火線的先鋒與砲灰,而當少年在被嚴重標籤化、被校方以顯微鏡觀察的環境中,常常受不了壓力而復發其非行行為,因此成為壓垮社工立場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大部分的學校都會盡可能阻絕特殊學生的進入,因此建教班或是具備同等學歷的學分班對這些孩子來說可是一大福音。但是即便拿到國中甚至高中學歷,也只是讓他們具備就業的基本資格,就受教育而言,他們其實是被隔絕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拒絕了這個環境,學校這個場域對他們而言象徵著失敗與挫折,除非他們真正發現求學才是未來工作的穩定管道,遠比朋友介紹去打工地零工來得可靠時,才能回到教育體系。
  而唯有回歸教育體系,他們未來的生活才能具有基本的保障,在講求專業證照的現在,無論是土木、汽修、餐飲、美容美髮或資訊,往後要就職都必須依靠學歷與證照,而不是傳統的學徒制。在輔導他們就學或就業的同時,也希望著藉由讓他們與人群、與市場接觸,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而產生危機感,來增加向上求生的動力。更生教育的目的,最終仍必須讓他們與正常社會接軌,而不至於永遠隱藏在陰暗的小圈子中,受有心人擺布利用。
  未成年犯罪的問題,其實法規可算是相當寬容,畢竟對這些少年而言,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也缺乏獨立的思想及判斷,跟他們講法律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家庭、環境與教育才是根治非行問題的藥方,但同樣的,這些核心因素也大都是滋生非行問題的溫床,而且常常是難以改變的。法律的效用對他們而言,嚇阻性是有的,但往往又會變成少年犯罪進修的地點,爆滿的少觀所成為幫派份子開展負面連結的大會堂。近年來少年問題的激增,已經讓相關單位瀕臨處理效能的負荷極限,只能以各種替代方案來不斷舒緩壓力,因此即便是國家系統,對這些孩子們能做的也很有限。但是即便大人們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到頭來仍必須端看孩子們自己的決斷。
 
組織與社會:
  平心而論,國家資源花在少年犯身上的資源遠高於成年犯,而少年犯再犯的機會仍然驚人,這些衝動、暴力、充滿憤怒的青春期少年,是很多社工不願意投入的領域,大多數寧願協助更具市場的老人、婦女、外配,或是更弱勢亟需協助的身心障礙、傷殘、低收、家暴受虐、孤兒,或是較穩定的環境如政府機關、學校跟醫院等。相較於其他領域,更生輔導這一塊的成功個案比率確實遠不如其他領域的漂亮,承受的壓力與負面情緒也高,因此社會大眾願意投入的人力物力都相當稀少,趨近於零,應該說沒有明顯排斥或厭惡就已經是最大程度的包容。這也理所當然,大家願意捐款給災民、願意去孤兒院當志工,但是誰要掏錢捐給少年犯?社會會以長久以來的價值判斷與輿論來看待事物,但這也是經過集體思維後產生最符合投資報酬率的行動,但弔詭的是,社會問題其實是環環相扣層層相疊的,階層與族群是絕對沒有明顯的分類,但是對於對象的好惡親疏卻依舊是我們第一時間判斷的標準。未成年犯罪、非行少年、家暴、隔代教養、單親家庭、低收入戶、中輟、家庭犯罪、外配、身心障礙等許多群體都具有極高的重疊性,許多孩子也因此無法跳脫這種惡性循環。
  在政府已經無法處理眾多未成年受刑人的情況下,許多情節輕微者都將保護管束在民間承包的機構中,這些安置機構將同時負責安置、輔導與教育的任務。這些機構為了保護少年與機構本身,幾乎都是保密保護性的,以避免外來的誤解、干擾與排斥,但是這又成為少年自我認同及回歸社會的矛盾。而機構中的社工、輔導員、諮商師等專業人員則必須承擔內外的壓力下,提供專業服務。但是在人手不足、資源有限加上責任重大的情況下,維繫機構的生存本身已接近極限,開天窗是家常便飯,能順利完滿交接業務則是普天同慶,在缺乏完善法規保障之下,人才的不斷流失也同時意味著經驗無法傳承的遺憾。即便如此,此時此刻仍有著無數人員正在混亂、繁忙、汙濁、不受重視的角落與孩子、業務、環境搏鬥、奉獻出他們寶貴的專業、熱誠與生命。
 
 
、苦與難
人之苦:
  「菩薩心,霹靂手段」是一位老經驗的院長告訴我的話,當下讓我差點噴飯,但是反覆咀嚼,卻是字字血淚。缺乏惻隱之心的人,很難從事輔導工作,因為即便是深具愛心與耐心者,都很容易在極緊繃的環境下被引爆。
我簡述一下每日歡樂的工作流程:
 
0500:叫最遠上學的小孩起床,他得趕0615的火車。
0515:再去晃一下,以免他褲子穿一半又趴在床上。
0530:叫負責做早餐的小孩起床,看著他閉眼睛躺著不動說好好好。
0540:把他給拖下來盯著他做大家的早餐。
0600:叫早上要上學的小孩起床,一喊二搖三踢床。
0610:所有人都只翻身然後就不動了,開始抽棉被。
0615:去廚房看一下早餐的狀況,材料掉滿地。
0620:只要有一人起來就會有良性的連帶效應,但還是有人躲在棉被裡跟我說他醒了,然後講一些不知所云的話。
0630:對最後一個賴在床上死不動的小孩使用單腳蠍式固定。
0645:看他們吃早餐的狀況,像是穿衣服的呆猩猩在邊睡邊啃甘蔗。
0700:趕上學的小孩出門,社工開車接送以免他們亂跑。送走之後可以喘口氣,一個人巡一下辦公室,順便瞄一下早報。
0720:把所有的小孩叫起床。其實園內規範是說0730起床,但每個老師沒那麼傻都會提早叫,快20個小孩當你叫到最後一個時,前面的15個早就又躺下去了,每個小孩花半分鐘一輪叫完就10分鐘過去了。
0730:由於鈴聲或音樂都是無用的,只能採取手動,光搖就搖到手快斷掉。這時候都會幻想值班生輔員能配發軍用電擊棒。
0735:開始用腳踩,省力又有效率。
0745:帶著小孩做晨操,暖身、伏地挺身、開合跳等。對趴在地上不想做的人使用臉部十字固定。
0800:讓小孩去整理房間內務、盥洗等,再去踢又偷溜回床上的人。
0810:吃早餐,一定有人會多拿,所以都要有備份。
0820:廚房一團亂,地板油膩膩,碗盤堆在水槽裡,廚餘桶滿出來,怒火中燒,叫所有人開始打掃自己的掃地區域。
0830:白天班生輔員上班,救兵來了,把孩子交給他,然後聽到他上樓進廚房後大叫。
0831:跟社工與生輔交接一些狀況後,開始進行社工業務。
0850:由於承接青輔會專案,因此前往我們機構本身讓學員實習的店面。
0900-2100:顧店、算帳、點物料、督促小孩監守自己的店面與崗位不要跑來跑去、阻止小孩吃掉商品、抓小孩偷抽菸,去倉庫廁所搜他們藏的菸、客人多時幫忙出餐、監督小孩保持店面清潔、管理他們的值勤態度跟服儀、聯繫授課教師、安排課程、聯絡翹班學生…抽空打那永遠打不完的報告。
1700:催促上夜校的學生準備用餐上課。
1730:日班生輔下班,交接園內發生事情,誰跟誰起衝突、誰情緒不穩、誰上課不專心、誰偷抽菸被抓、環境打掃哪邊需要加強等。
1800:社工送夜校生去上課。
2100:結帳,仔細核對以免有人手賤,盯著小孩收店、刷洗工具與店面。
2130:叫負責的小孩把衣物集中拿去洗衣機洗,小孩們在客廳看電視,要是有小孩在樓上打架男老師們便會立刻衝上去,拉開來各別問話。
2200:叫負責的小孩將脫水的衣物拿去晾,陪他們一起看美摔,有時為他們講解動作,順便摔一摔今天鬧事的小孩。
2230:熄燈就寢,開始巡房。
2235:把一堆嚷著要刷牙洗臉曬衣服拿東拿西屎尿多的人通通趕去床上。
2240:夜校生下課回來,然後趕他們去盥洗。
2300:聽夜校生們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檢查作業連絡本、陪他們聊天安撫情緒。
2330:所有小孩熄燈躺平,想辦法讓所有人都失去意識。
0000:巡視全機構、檢查水電門窗、看看有沒有小孩偷跑到別人房間串門子或偷換床睡、順便看看廁所有沒有菸味。
0010:打每日每名小孩的評比分數跟工作日誌,因為打瞌睡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麼,分數一直算錯。
0030:自己洗衣服、盥洗、刷牙。
0100:睡前最後巡一次房,看看有沒有小孩在搞鬼。
0130:掛了。
0500:起床,巡看看小孩有沒有少掉。
 
  懷著助人之心,但是若你的手段不夠強勢的話,那你的善行充其量可能只會被當成消耗品。溺愛與寵愛會摧毀孩子的獨立性,並嚴重拖延他的成長,以這些非行少年為例,他們有些被溺愛過,有些被遺棄過,有些被誘導過,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因此應對每個人的輔導方式與課題都不同,但是在面對群體生活時仍然必須講求公平性,尤其面對這些專長鑽漏洞的對象來說。當然在團體之中,必然會有一些較機靈、順從、體貼的孩子,會做較多的雜務,也會較受到老師們的疼愛,而較令人頭痛的小孩卻會占用老師們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工作人員之間的分工、看法分享、個案研討格外重要,大家才能看到每個小孩面對其他人時的面孔、對他們行為動機的分析,也才能完整制定對每一名小孩的集體分工輔導策略。如果大家抽得出時間來開這會的話,妙用是非常大的,也會讓新進員工了解孩子們的兩面手法而不會被各個擊破。
  在這個領域工作的人員,幾乎都有著積極、正向、開朗與主動的能量,但同時也有著多慮、猜疑、無力與冷感的職業病,因為夾在社會與少年中間,一方面要面對外界的閒言閒語與排斥,一方面又要與小孩玩勾心鬥角的遊戲。因此雙重壓力之下,唯一紓解的方式大概只有同事間同甘共苦的歡樂氣氛,在這種工作環境中,即便是身心健全的成年人也不免得有些瘋狂,更何況在與這些遠較同年齡幼稚的少年包圍裡,工作人員心智也不免開始低齡化。一般辦公室中的對話很少出現過,絕大多是充滿情緒、爆笑譬喻、惡毒諷刺跟瘋言瘋語在互動,大家一面口吐穢言一面打正式報告。工作同仁之間的緊密連結是維繫運作的穩定關鍵,但即使如是,傑出的成果仍然少之又少,但挫折與無奈卻始終籠罩。
 
事之難:
  「正事沒做完,鳥事不斷來」,孩子們天天想盡辦法測試制度、人力與精神的底線,正是第一線的寫照。雖然不是刻意將學界教授的建言當耳邊風,而是實務上有太多不穩定因素影響,而不是在無菌實驗室環境裡一樣可以簡單分析出有哪些問題可以解決。事實上,遑論分析,資料的補齊就已經十分困難,社工或輔導員一吐苦水可以倒個三天三夜,但即便如此,仍有著許多人在默默耕耘,也許灑下去的十顆種子中九顆會化作春泥,但起碼仍有一顆會發芽,也許不能開花結果,但起碼他能抬頭挺胸面向太陽。
  從事更生教育,不敢求有什麼大功績,只要這些孩子能夠感念有人願意陪伴、有人願意傾聽、有人願意責備、有人願意付出,不會對人失望、不會對社會失望、不會忘記人與人之間聯繫的那份溫情,保有一絲人性的溫暖,那麼也許未來,就可以少一件案件、少一位被害人、少一個破碎的家庭、社會上少一點傷害。
 
 
、結論:
  我們都是孩子,被侷限在名為成熟的負荷中,即便如此,我們仍然不斷的回首過去,找尋那段彷彿天真彷彿無暇的歲月。但是,與其緬懷過去的失落,不如設法挽回破碎游離的當下。更生,是一條漫長而苦澀,充滿挫折的路,但是這條路如果不走,終有一天會變得無路可走。每個人都曾在青春時徬徨失落,但是只要有人願意伸出手,就足以讓許多孩子脫離無助,從而離開偏旁的道路;只要有人用心拉拔,就可以讓許多幼苗再次迎向陽光;只要有人不畏髒汙勞苦,就可以洗去許多環境加諸在孩子們身上的塵埃。  
  青春的歲月需要同伴,有很多人能夠陪伴他們,讓他們在這條路上不致孤獨徘徊,但是要能夠真正的邁進社會,抬頭挺胸在人群之中,只有靠自己真正的去改正過錯、立定志向、實踐夢想,才能真正走出屬於自己,沉穩踏實的人生之路。今日也許他們會困頓、會挫敗、會倦怠、會厭煩,但是這些小小的情緒反彈就像是水面的漣漪,經不起社會現實狂潮般的考驗,他們必須學習去接納自己、接納這個世界,才能夠重新被社會接納。每個人都會犯錯,而每個都必須改過;我們都必須更生,才能夠獲得新生。陪伴著這些孩子,看著他們曾經犯過,甚至是正在經歷許多我們也曾經,甚至是我們也正在犯的錯時,我們也跟孩子們一樣,都是自我的更生人,為了讓自己明天能變成更好的人而努力、掙扎與超越。
  直至今日,我也仍然會不斷追尋「何謂強悍?」的幻影,但是無論拳頭多硬、肌肉多大、打倒再多人,仍舊無法救贖陰暗恐懼的自卑內心,藉由傷害他人來彌補空虛只是幼稚的自我滿足。真正的堅強,乃是背負起自己的責任與他人的寄託,不卑不吭的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真正的堅強是如此的平凡,以至於我們往往錯失了欣賞的時機,送小孩上學的父母、路邊攤賣麵的開朗阿媽、認真鋪水泥的師傅、仔細報站名的公車司機、切菜切得很仔細的小妹、各行各業堅守岡位付出專業的人們,都有著純粹的強。真正的強是自律、是自我期許、是上進與努力,是踏實著累積自己的價值,而不是趁機偷搶、恃強凌弱、譁眾取寵、囂張跋扈、唯我獨尊,因為那是最為露骨的弱小、自卑與空洞。
  溫柔乃是真正的強悍、付出乃是真正的價值,直至今日,我仍願意追尋。
 
  



 
 
~獻給許多仍在水深火熱中默默耕耘付出專業與愛心的社工、輔導員以及社福人員~
  壞人2010.4.8

ps:難得這麼正經,真討厭。
看更多投稿作品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92226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社會工作|社工|青少年|生活輔導員|輔導|艋舺|更生|少年安置機構|社會問題|中輟生|沉澱|

留言共 6 篇留言

月巴豆頁 楊伐善
挺嚴肅的
推嚕

04-08 20:01

壞人
偶而為之,大概是我醉了吧04-08 22:55
淺倉賢政
這不是壞人~
這不是壞人~
這不是壞人~
這不是壞人~
這不是壞人~

壞人文章都是很黃很暴力的~~

04-11 22:57

壞人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更具體的暴力04-12 22:35
曲蘿幻
好文

04-22 20:11

壞人
感謝~~04-22 22:16
希洛 唯
其實更生人在社會也算是某種程度的"弱勢",
或者可以說常常是在弱勢家庭中所呈現的負面結果...

只是一般人社會大眾所賦予的鄙視往往多於關心...
無論是非行少年還是一般的更生成人,
一般社會工作的領域往往還是最缺乏出了獄所之後,
讓個案得以與這社會或家庭之間做銜接的部分...
如果加上沒有脫離原本的"朋友圈",往往人生又將是"再一次的輪迴"
就如同每天新聞都會至少出現一條的藥癮者他們的生存模式是一樣的~
一但在人生天枰上沒有比"藥"更重要的生活重心或目標,
命運就即將再次失衡~

社工人的路程是相當辛苦的,從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您對孩子的用心~
無論是十個能救一個,甚至一百個才能救一個,這都是"改變"
您的工作以"充實"來形容都還不夠~真的是相當辛苦!加油~



ps:那幾招摔角招示融入您的文章當中還真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
忘了是去年還是今年日摔來台表演,在現場看到武藤還真是感動啊~

05-04 19:28

壞人
唉,聽說武藤的膝蓋好像不太行了,加上成為絕響的迴轉手肘(淚光),這幾年日摔真是沒好事...然後在幾年前美摔又是我喜歡的艾迪跟班瓦都掛掉...真不想看摔角了...幸好我最喜歡的Mysterio還健在...

不過這幾年幾乎都在看UFCXD關節技跟寢技在室內對付小孩超好用~~XD05-04 22:39
雅斯家
光有愛心還是不夠的
還要加點智慧
日子才會比較輕鬆
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
但有些人處理事情總是省時省錢高效率
那這種就是值得去學習的方法

不過一生有幾個10年
再教育這工作光是聽到就嚇死人了
教育自己小孩就夠挫折
哪還管得到陌生人呢
社會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屬於明哲保身

雖然這麼講很矛盾
不過人類的社會裡
就是存在一種大家都默認的事實.卻誰也不能說出口的矛盾

還是輕鬆做自己就好了

05-08 17:54

壞人
有時越是不找麻煩,麻煩越愛找上門來

要明哲保身,前提是拳頭要夠大,以及有一雙磨練過的明眼才行

沒有滾過泥漿,永遠不會知道純潔的可貴05-08 21:34
波妮
幫助更生族群的一些問題都看到樓主分享了,我本身也是從事遊民的相關協助工作,深深了解樓主所謂的資源不足,是啊,有誰願意將資源給與這些看起來就無法改變的族群呢,謝謝您為這群孩子們的付出,也期待未來的日子我們不只是在第一線工作而已,更能翻轉這些長久以來就不曾改變的,無奈的現況(學者專家真的該去第一線看看作死這兩個字是怎麼寫的=_=)

09-26 20:2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9喜歡★wolfinthedar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我的漫畫砸爆了我的硬碟.... 後一篇:【超級棒】這個人999...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badaopeter      
2024.06.03創作更新,歡迎大家指教!!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