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蔚來(NIO-US)全戰略藍圖分析(四)電池技術

作者:幻翔靈空│2021-10-03 09:32:57│巴幣:2│人氣:130
一、蔚來電池技術的發展

    在談梯度利用之前,先花點時間科普電池技術,畢竟談電池梯度利用,不講電池技術的進展,有點瞎子摸象之感。

(一)電池小科普

    在談蔚來的電池技術之前,先做些常識普及。

    目前電動車電芯的正極主要有兩種材料:磷酸鐵鋰(LFP)與三元鋰電池。

    三元鋰電池常聽到什麼NCM/NCA811,前面是取元素符號的第一個英文字,後面是比例。

    NCM,分別是鎳(Ni)、鈷(Co)、錳(Mn),NCA則是把錳換成鋁(Al)。

    811就是鎳80%、鈷10%和錳/鋁10%。

    為什麼811容易自燃?這是由三個元素在電芯中的作用不同所決定。

    鎳:提升電芯體積能量密度

    鈷:穩定結構,延長電芯壽命

    錳或鋁: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材料安全性

    可以看到811的能量密度高,但穩定性跟安全性欠佳,如果熱控制做不好或短路,容易熱失控,電池自燃就發生了。

    磷酸鐵鋰的能量密度低,但較安全,充放次數優於三元鋰,價格更為便宜,不過在低溫環境下,SOC會雪崩式下降。

    而電芯的形狀可分為三種形式,優缺點如下:

    目前電動車電芯用圓柱的,主要是特斯拉,大多電動車電芯用的是方形(包括蔚來)。

    圓柱的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雖高,但電芯排列天生會有較大空隙,注定模組後的效率較低。

    以特斯拉的Model 3長續航版(77度電池)為例,特斯拉電芯的單體能量密度是257Wh/kg,電池包能量密度只剩161Wh/kg,效率只有63%。

    雖然單顆圓柱電芯價格不高,但連接成串,對電池廠工藝要求很高,況且為防止熱失控,需要的絕緣與散熱組件很多。

    要監控電芯,需要很強的BMS調控能力,目前特斯拉BMS技術領先全球,才敢用圓柱電芯。

    軟包大多用在手機居多,因為形狀自由,模組的單位能量密度理論上可以很高,但加工工藝複雜,成本高,使用車型很少。

(二)100度電池包

    1.改良模組(CTP)

    蔚來推出的100度電池包,技術並沒有太多革新之處,100度電池包究竟改良了什麼?

    首先改良模組的能量效率。

    採用CTP(Cell to PACK),將本來的小模組變成大模組,原本蔚來的70度電池包有32個模組,100度電池包只有12個模組。

    蔚來官方宣傳體積利用率提升19.8%、能量密度提升37%和配件簡化40%。

    簡單講同樣能量密度下,更省錢了。

    原本70度的電池包,電芯單體能量密度是206Wh/kg,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只剩136Wh/kg,單體能量密度只有特斯拉的80%,模組效率卻只贏特斯拉5%,可謂慘不忍賭。

    改成12個模組後,體積利用率的增加跟減少的配件,都能增加模組的能量密度。

    原本被配件占據的空間,現在能塞入更多電芯,重量增加卻不多(多塞的電芯要減去原本配件的重量,才是額外增加的重量)。

    100度的電池包能量密度變成186Wh/kg,模組效率提高到80%左右(70度跟100度電池包採用的三元比例很相近,單體電芯能量密度差別不大,但電壓往上提升,能量密度也跟著升高)。

    模組效率到80%,之後再靠模組優化的進步空間有限。

    2.高鎳單晶的試驗

    要提升電池包能量密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鎳的比例提高,可是比例提高,安全性有很大疑慮,蔚來自燃差點把自己也燒掉,對安全深有體悟。

    要把鎳堆高,可以,但一定要安全,蔚來經不起再燒一次。

    所以100度電池包特別強調安全,很多改良針對安全進行,此處對150度電池包發展最重要是──採用單晶

    單晶技術不是什麼黑科技,只是結晶過程控制的區別,量產較為容易,而單晶的三元前軀體合成比多晶複雜,價格較高。

    在三元材料比例相同下,單晶的克容量(mA·h/g)稍低於多晶,但單晶電壓可以更高,整體上兩者能量密度相差無幾。

    蔚來採用的高鎳55(鎳55%、鈷12%、錳33%)跟普通的NCM523有何不同?

    首先是鎳的比例略高於NCM523,多了5%,能量密度會略微提升。

    不過鎳的提升不是那麼重要,重點是鈷的比例大幅下調,達到接近NCM811的水平,為之後無鈷高鎳的電池發展試驗。

    單晶比起多晶有什麼優勢呢?

    (1)更加安全

    由於單晶的庫侖效率比多晶高很多,界面穩定性更好,並且在高電壓下的產氣極少。

    越能抑制副反應發生機率,也就減少危險的機率。

    並且單晶峰值溫度比多晶高,熱穩定性更好。

    (2)循環性能更好

    單晶經歷充放電循環衰減比起多晶低很多。

    攝氏40度下,單晶NCM523電池經過300次循環後,電容保持率有98%,多晶NCM523電池只剩92%。

    攝氏55度下,單晶NCM523電池經過300次循環後,電容保持率在94%以上,多晶NCM523電池已經不足85%。

    充放次數越多,差異越大。


    既然有這麼多優點,技術難度也不高,為什麼各家廠商不全面採用?

    因為單晶材料高電壓狀態下,有個難以忽視的問題:

高電壓造成正極材料與電解液的界面壓力提高

    會形成表面缺氧(電解液產生的副反應)和晶界缺陷(界面阻坑增加)。

    另外,單晶應對界面壓力時,會導致不同單晶顆料取向不一致,可能會使正極的晶體結構改變,產生不可逆的體積熱膨脹。

    可以說這問題沒解決,單晶的高電壓優勢等於廢了,況且在熱膨脹可能發生的前提下,其他優勢蕩然無存。

    既然正極的單晶沒法動,那只有動電解液的腦筋了。

    3.電解液的解決方案

    當前電解液的溶質主流是六氟磷酸鋰(LiPF6),具有溶解度高、導電性好和電化學較穩定的優點,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鋰鹽,簡單講就是性價比高。

    但LiPF6有兩個致命的缺點:

    (1)熱穩定性不佳

    LiPF6在高溫下會分解產生五氟化磷,會使溶解分解,產生二氧化碳等副反應,影響電池安全性。

    低溫下易結晶,使SOC大幅下降。

    (2)對水很敏感

    遇水容易水解成氫氟酸,氫氟酸還會反過來促使LiPF6水解,水和鋰會生成氧化鋰,由於氧化鋰的低電子導電性,它的積累會造成電子的阻礙。

    這會導致電導率下降,使電池的電容和循環壽命變差,更嚴重會使電池過充,進而產生大量氣體,當電池無法排出氣體到臨界點,便會爆炸。

    LiPF6的缺點對單晶是不可忍受的,一定要尋找相對應的替代品。

    這時,雙氟磺酼亞胺鋰(LiFSI)橫空出世。

    LiFSI擁有全面輾壓LiPF6的性能,導電率跟熱穩定性比它高,又耐水解,此優勢使LiFSI在電池循環壽命、高/低溫表現和安全性都比LiPF6出色。

    唯一的缺點──

    LiPF6現在的價格大多在7─10萬元/噸,電解液的價格才3─5萬元/噸,LiFSI就算已經大幅降價,一噸也要45萬元

    LiFSI在電解液中的比例上升後,還要額外加鋰鹽使之鈍化,不然容易腐蝕正極集流體的鋁箔,這些添加劑的鋰鹽不便宜,也推升LiFSI的應用成本。

    現在大多做電解液添加劑,從原本加0.1%(LiFSI剛量產時,一噸破百萬元),到現在2─10%。

    好消息是近期LiFSI的產能會有數倍成長,天賜材料(002709-SZ)、新宙邦(300037-SZ)和日本觸媒(4114-JP),在近期都有擴大生產的計畫。

    其中以天賜材料最為激進,現有2300噸產能,2021年Q3預計擴產再加4000噸,2022年再加4000噸,有望把LiFSI的價格再往下殺。

    目前還不知道蔚來LiFSI添加比例到幾%,不過有BMS的電化學阻抗測算,越多數據反饋,會讓蔚來對電池包的效能與成本做更好的控制。

    不曉得高電壓單晶的試驗過程會發生什麼事,所以蔚來跟寧德時代合作的電池包,增加很多安全設計。

    為避免熱失控的情況,應對LiPF6的熱穩定性不佳和水解問題,在電池單體間,有更好的隔熱阻燃材料,還沒法解決就利用無障礙煙道,在熱膨脹時會迅速利用壓力排煙。

    為防止高電壓短路,有防高壓拉弧的製程,把腐蝕電芯的額外帶電去除,把可能短路之處包覆。

    並且有全天開啟的熱失控傳感器(由漢威聯合(HON-US)提供),能在感知異常第一時間主動開啟電池液冷降溫。

(三)150度電池包

    一旦高電壓單晶的測試數據夠多,LiFSI隨著更大產能降價,會加速更加安全、電池循環壽命更長的100度電池包量產。

    很可能蔚來的150度電池包到來的時間會比想像的快,到150度電池包後,蔚來不太會再把心思放在電池身上。

    從李斌公布的150度電池包數據,此時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已經到280Wh/kg以上,單體電芯能量密度到360Wh/kg,已經逼近QuantumScape(QS-US)的固態電池能量密度下限(380─500Wh/kg)。

    李斌公布的技術路徑,正極採用超高鎳材料,達到高克容量,缺點也很明顯,循環壽命隨脫鋰量會高速下降,需要在材料表層塗抗侵蝕材料。

    1.摻矽補鋰

    然而抗侵蝕材料過厚會影響鋰離子穿梭,因此要做到奈米級包覆,才不會影響電池充放。

    矽碳負極跟無機預鋰化,總歸一句話就是摻矽補鋰

    負極摻矽是降低負極使用量,同樣容量下,矽的理論克容量是4200mAh/g,遠比碳的克容量(372mAh/g)高。

    要達到360Wh/kg,勢必要摻矽提升克容量,減少的負極容量能填入更多正極材料,同樣容量下,越多正極材料,能量密度自然越高。

    不大量使用,自然是有問題。

    矽基負極在充放電體積會膨脹到320%,相較之下,碳基負極只有12%,過度膨脹會造成電芯結構缺陷,循環壽命大幅降低。

    所以矽只會少量添加,添加到滿足需求即可,謂之摻矽。

    而鋰電池首次充放電,會造成大量鋰耗損,且不可逆,採用矽基,會把問題放大。

    矽的膨脹率高,容易導致負極表面的SEI膜(固體電解質介面膜)不穩定,碳基的鋰耗損約5─10%,矽基高達15─35%。

    既然已知會耗損這麼多鋰,那預先補充鋰離子不就好了?此謂之補鋰。

    目前量產最大的問題:貴跟不安全

    不論哪種補鋰的方法,要求製程條件都很嚴苛,成本居高不下;要是製程出問題,鋰的活性大,危險度高,容易失火。

    2.原位固化

    最後是原位固化的固液電解質。

    原位固化是在隔離膜兩側塗覆固態電解質,在電池循環過程會與原本液態電解液起反應,生成SEI,向電極側延伸,形成:

正極─固態電解質─隔離膜─固態電解質─負極

    利用固態不易燃,解決熱失控問題;利用液態的高離子電導,保障電池的性能。

    目前在材料應用上還有許多難題,就看蔚來跟合作夥伴怎麼解決。

    150度電池已經足夠滿足普通車主的續航需求,再高的能量密度電池包,有,更好;沒有,沒差,之後蔚來要努力的方向是降低電池包成本。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28127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s8049480494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蔚來(NIO-US)全戰... 後一篇:蔚來(NIO-US)全戰...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aron109109《童話殺手愛麗絲》
XVIII、交易已更新,歡迎各位閱讀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2:18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