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籠鳥絕唱後記

作者:夜嘯荒星滅│2019-01-31 16:34:45│巴幣:0│人氣:65

後記<天命囚徒的輓歌>

嗯,又一部小說寫完了呢,一如既往我自己寫得很愉快,這也是寫小說唯一的理由。當然,同樣一如既往,多多少少出現了一些劇情上的偏移,尤其是角色上的設定有了不少變動。從最初,確定一定不會死的其實只有希珀,緋翼照理說在決戰前就該死了,而雛芍則是多次斟酌到底要不要弄死,最後則都活了下來。然而,要說起角色變動最大的,肯定屬雪鵑莫屬,原本她的角色定位正如神之所言是因忌妒而投入禍璃旗下最後死於魅藍之手的標準反派,卻因為第二次出場時不小心多加了一些元素而越寫越偏,不但戲份增為數倍,連整個故事的架構都因此出現的些許晃動。當然,最後在命運的影響下還是扭回了符合大綱的路線,雖然大綱經過多次修改但雪鵑的結局不曾變動過。
關於熾韻與懷特的角色設定及其偏移也跟神的說法相同,當然,事實上神這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這應該是再明顯不過的事了。只是,因應雪鵑戲份的爆炸性增加,萊布尼茲成為了苦主,被大幅度地削減了戲份,他與深淵六君王間的友情戲碼也被全數刪除。這是沒辦法的事,為了把劇情聚焦在主角禍璃身上,在雪鵑大量搶戲到連懷特都分不到多少篇幅的情況下萊布尼茲當然也削了不少戲。總覺得這檔事每一部小說都在發生,應該是要角的人莫名地成了布景板,而路人則篡位搶光戲分,奇也怪哉。只是,即使如此我還是相當喜歡萊布尼茲這個角色,不只是因為他在劇情上很方便,也是因為我一向喜歡這種導引主角的師傅角色。
有一些角色的名字是擺明抄襲······喔不,是致敬的。凱因謝爾和亞謝里德是致敬<<魔域英雄傳說>>,「魔劍」萊斯達爾是致敬<<機動戰士GUNDAM鐵血的孤兒>>,蒼鋼軍是致敬<<蒼藍鋼鐵戰艦>>,灰燼使者是致敬<<魔獸世界>>,霄血原本是要致敬<<破戰者>>但第一次打就打錯字便乾脆不改回來,萊布尼茲是致敬寫出<<La Monadologie(單子論)>>的哲學家,考克多是致敬寫出<<La Machine infernale(地獄的機械)>>的劇作家,都是基於好玩才故意選擇了他們的名字。否則,萊布尼茲按照其原型應該最虔誠的人,也是最樂見神旨與命運的人。
傑佛瑞、割怨跟深淵六君王屬於從一開始就可有可無的人物,從設定上就幾乎是工具人般的存在,事實上存在完全是為了服務劇情的需要。也因此,我一度要把深淵六君王改成深淵四君王好達到縮減角色數量的目的,但後來發現直接讓剩餘的兩個深淵君王不要出場就好了。所以,就出現了深淵六君王其實只有四個的笑話,但其實即使是有出場的四個也毫無存在感可言。本來,是想要描寫深淵君王與萊布尼茲間既為君臣亦為戰友的關係,但描寫起來卻有點困難而放棄,想想還是挺可惜的。
說起角色縮減,其實在序章中發覺深淵再臨預言的紀錄者烏瑟原本是個要角,是安排在後期要指引懷特去取得天槍的神明使者。只是,他的年齡在設定上太高了,並不適合戰鬥,不是每個人都跟萊布尼茲一樣老而彌堅的。也就是說,烏瑟原本是安排在正義陣營中導引方向的長者類型角色,但為了減少戲份的分散所以關於烏瑟的劇情基本上都移給了亞謝里德,然後將烏瑟這個角色直接刪掉。
道格拉斯的角色設定只改動過一次,就是他原本沒有結婚,他的妻子馨泉從頭到尾沒有真的登場也是因為這樣,大綱上本來就沒有她的位置。之所以要這麼寫其實沒什麼意義,勉強要說的話就是為了強化最後神感到意外的地方,那些設定上應該不重要的人很容易就會闖入身居高位者的內心占據重要地位。除此之外,道格拉斯一直都按照大綱在活動,自始至終都沒發現熾韻暗戀自己這件事就與熾韻互相廝殺並一同死去,理論上的結局也如同神之所言。這個角色最奇妙的地方,大概就是禍璃對待他的方式,事實上,禍璃從一開始就發覺道格拉斯是神所準備的棋子,知道他必然會死,這種誤上賊船的正經人在劇情編排上是難逃犧牲的存在。所以,禍璃雖然對他抱持正面的情感,卻總是把他推往滅亡的方向,或許是寧可讓他早一點結束作為籠中鳥的生命。
禍璃的妹妹設定上一開始有兩人,一個是身為凡人的希珀而另一個是身為魔法師的祈玉,而祈玉原本才是跟布拉德里克勾結的第一王儲,平時一直都在北方國境上防備冰霜之國的入侵。不過,因為一直找不到時機塞入希珀的登場情節,所以就索性把兩個角色合一,也因此刪除了祈玉的存在,好安排希珀的登場事件。祈玉也曾考慮設定為弟弟過,事實上我為了這件事掙扎了很久,結果最後連角色都刪除了還管什麼性別。基本上,希珀是安排為給予禍璃最終救贖的角色,只有她是一定會活到結局的奇蹟之子。
禍璃作為主角十分令我滿意,十足地裝模作樣,時時刻刻都要保持從容不迫,就算心裡已經慌亂無比也要佯裝無事發生。所以,收到雪鵑戰死消息的時候她會企圖說服自己的動搖只是工作過量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即使事實明確無比,她還是經常會選擇逃避。比起永遠堅定的萊布尼茲,禍璃這樣有些逃避現實的傢伙還是很有趣的,畢竟沒有弱點的角色根本就不好玩,以故事角色來說也會顯得過於蒼白。
基本上,我很慶幸自己把禍璃設定為女性,不然我可能會受不了這個成天感嘆與糾結的主角。基本上,禍璃的設計以瑪莉蘇概念為核心,特殊的髮色和瞳色、獨有的魔法、擁有奇幻的寵物、特別的出身以及不尋常的慘痛過去,最後加上非比尋常的美貌,堪稱是按照樣板設計的主角。與之相對,包含懷特在內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弱小得不堪一擊,這是一個主角無敵的故事。勉強要說有什麼比較特別的地方,就只是這個主角有著自覺,知曉自己一定會不斷地成功,同時,也明白每一次的成功都讓她距離失敗更靠近了一些。
這小說的篇幅總共五十萬字,略多於上一部小說<<敵神狂想>>,應該我寫過的小說裡最長的一部了。<<魔王遊戲>>雖然有七十萬字但那其實是由四個不同主角不同世界觀組成的小說,要當成單一一部實在太勉強了。與我自己寫過的其他小說相比,<<墮天劍魔>>只有八萬多字,<<秩序闇神>>十八萬字,<<淨土追憶>>九萬多字,<<獸之獸>>十二萬字,<<敵神狂想>>四十幾萬字,這麼說來這部<<籠鳥絕唱>>確實是目前我寫過最長的小說了。雖然字數很多,但我自己覺得劇情密度還是要比<<敵神狂想>>這個灌水灌過頭的小說要高的,有戲份的登場人物也多得多,<<敵神狂想>裡單純拿來打怪升級的物件實在太多了。但即使如此,還是有太多派不上用途的角色,而且這小說應該要按照進度逐漸讓重要角色逐漸退場,但結果退場時間還是集中在最後十幾章,多少有些不盡人意,而且還有一些應該死亡的角色找不到退場的機會而隱去了描述。不只如此,還有各角色的登場時間有些拖沓,找不到適當的地方盡快插入戲份。雖然第二章就有出現一下,但懷特的真正登場要到第三十一章,而希珀則是在十四章就有提到,可實際登場卻拖到了三十三章,這兩個要角在劇情中可謂是舉足輕重,但卻因為初期的事件過於緊湊搞得沒機會登場,也影響到了角色塑造的可用時間。除此之外,紅蓮跟魅藍也是一樣,她倆原本也算是正義方的要角,但被過度擁擠的人物數量擠到戲份稀缺,倒是海斯廷維的出場戲份一如預期。
一開始本來是要把小說名應該是<<深闇的女帝與地獄的機械>>,不過基於我大部分小說名都是四字,所以想一想還是弄成更易懂也更符合主題的<<籠鳥絕唱>>了,把原名換成副標題。顧名思義,這部小說是關於籠中鳥的天鵝之歌,是受困於牢獄的囚犯在死前綻發歌聲的故事,也就是壽定之人與命運為敵的抗爭詩篇。
我最喜歡的篇章應該是第七十八章<凋花散華的遺影>,作為本篇主角的感情對象,這裡才是真正描述禍璃對於雪鵑之死的感受的劇情所在。
這部小說到「落下帷幕的舞台<籠鳥絕唱>」算是全篇完了,不過稍後還有一個短篇外傳<<籠鳥絕唱~上主的聖所與浸禮的罪徒~>>,屬於假想性質,我不打算真的讓那樣的劇情接在這小說後面,有嚴重破壞小說主題之虞。換言之,接下來的外傳僅僅只是「如果變成這樣應該很令人愉快吧」的可能性,切莫當成真正的後續,不過是鮮少去寫快樂大結局的一種嘗試。回想起來,我寫的小說中男女主角中幾乎都會死掉一個,或者兩個都死掉的也所在多有,已經算是習慣了。所以,我試著寫了這個外傳,其實感覺還挺神清氣爽的,連我自己都稍微有點受到治癒的感覺,如果不是因為會破壞故事結構的話把這個外傳當結局或許也不錯。但是,不符合邏輯的部分確實存在,至少我沒能解釋整個緣由,因此「落下帷幕的舞台<籠鳥絕唱>」便是真正的結局,<<籠鳥絕唱~上主的聖所與浸禮的罪徒~>>不過是如夢幻般的if結局。
說到男女主角,我根本沒預期要讓雪鵑跟禍璃變成那種關係的,早知如此或許該把雪鵑設定成男性會比較方便,至少設計成偽娘也好,這樣雪鵑就不會因為性別與如何被他人認同的問題而一直在掙扎痛苦,應該可以省下不少篇幅去描寫萊布尼茲跟道格拉斯。說起那種關係,希珀跟狄奧多理交往這件事讓我自己相當驚訝,不知怎地就安排他們兩個在一起了,有一部分是因為希珀負責在最後擔當獲得幸福的人所以才需要一個對象。不過,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禍璃的性傾向讓她跟希珀間的關係可能會有點詭譎,所以至少要讓希珀有男朋友,這樣才不會產生她們之間的感情到底算不算親情的困擾。
順帶一提,其實最初版大綱的男女主角是懷特跟禍璃,也就是說,那是個關於一對戀人因為命運捉弄而被迫彼此廝殺的故事。不過,這樣在故事結構方面會很難安排,所以就放棄了。之後,本是用來擔當魅藍戰果的雪鵑不知怎麼的就開始追求禍璃,最後居然還追成功了,連我自己都覺得很驚奇,不知道為什麼會寫著寫著就變成那樣了,可能是被不明電波給侵蝕了也不一定。
最後,必須提及這部小說的主題究竟是什麼,一如同萊布尼茲所說,這是個關於對抗命運、獲取自由的故事。也正因如此,禍璃、雪鵑、熾韻、萊布尼茲、道格拉斯都非死不可,因為他們的命運如此注定,而對抗命運的結果自然是失敗。之所以要這麼安排是必要的,任何人都可相信持續成功的事物,但卻要失敗才能強調出意念的堅定,始終一帆風順的人沒有資格談論什麼勇氣與堅韌。正因如此,如同眾多傳說那樣,唯有遭遇痛苦與失敗也不放棄、直到最後一刻都要抵禦不可反抗的命定之物的人才稱得上真正的英雄,徹底的失敗反而能凸顯出反抗者的覺悟與尊嚴。
有人說:「人會成長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竭力爭取的時候。」
這個故事也就是這樣的結構,知曉自身能力的有限而痛苦,但到了最後仍然知其不可而為之。雖然這小說的缺陷多得不計其數,但我至少希望不要讓主角過度一帆風順,好歹得要遭遇一次挫折。必須要遭遇令主角痛苦不已的失敗,無法守護想要守護的生命,被迫犧牲不願意犧牲的事物,這樣獲取的勝利才會耀眼。如果是輕易取得的勝利、如果是唾手可得的成功,那麼理所當然就會缺乏說服力,此種情況下的勇敢、溫柔與善良根本一文不值。有太多故事的主角所遭受的挫折與艱辛都只存在於回憶裡,那樣可不行,從登場開始就隨著作者的安排不斷地獲取成功與取得認同,這種主角嘴裡的努力與永不放棄只會顯得可笑而荒謬,就像一個富家子弟靠著萬貫家財與家族人脈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那樣欠缺力量。生而為勝者是不行的,所以禍璃前期才會經常自嘲,因為她知道自己的成功其實是神的安排,自己根本沒有多少功勞。因此,禍璃後期所遭遇的一切挫折與苦難並非是來自道德高地的批判與懲罰,並不是因為罪有應得才遭受報應,而是為了彰顯出她的脆弱、膽怯、努力與強韌,惟有透過失敗才得以展示人性的可貴。
關於神的性格,原本的設定是一個完全享受於玩弄人類的邪神,但這樣就跟<<魔王遊戲>>第一部的主角太類似了,有點無聊。而且,把神設定為單純模仿人類編劇行為好消磨時間的無情感機械似乎更適合,更能凸顯出「命運」是毫無價值、毫無理由地剝奪人類選擇意義的恐怖存在。無關選擇、無關意志、無關努力,將勝者生來即為勝者、敗者生來即為敗者的哀嘆化為故事,將那些從誕生到這世界上的一瞬間就已經劣於他人者的悲泣寫成小說,雖然距離完善可謂是遙不可及,但我自己已經滿意了,已經滿足了。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27875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qzwx3216549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籠鳥絕唱(完)... 後一篇:籠鳥絕唱~上主的聖所與浸...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in881205大家
小屋不定期更新冷門西洋歌曲推廣與Reddit鬼故事翻譯唷!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5:4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