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7 GP

【分享】安寧照護=安樂死?

作者:金魚子│2018-12-12 23:17:00│巴幣:14│人氣:152
這學期修了門課,叫【生死教育】,理所當然提到了疾病與生死。
老師說,倘若心裡頭有些想不開,可以到安寧病房擔任一日志工。
醫院能嘗盡人生百態。
 

一、安樂死&安寧照護,不一樣!
前陣子,傅達仁先生遠赴瑞士安樂死,安樂死的議題再揭波瀾。
在他之前最廣受人討論的無非王曉民事件(*註1):年僅17歲的王曉民被一撞成了植物人,家人支付她的住院費直到散盡家財,在病床上躺了47年才離世......母親臨終前擔心女兒無人照護,提出訂安樂死法律的請願,卻未獲結論。
 
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周圍人的體貼,否則會變成他人的責任。
照顧久了統統變成折磨。
 
目前多數國家都尚未通過安樂死法案,轉而提出「安寧療護」。
究竟安寧療護是什麼?跟安樂死差在哪?
簡單列一下差異吧。
安寧療護(不積極治療) 安樂死
讓生命順應時程自然結束 強制縮短生命的時程
疾病末期 疾病末期或長期
 
★安寧療護不是什麼治療都不做!
它是以「患者的自主意志」決定用什麼藥──也就是給你選擇的權利。
 
★住安寧病房的條件:
1. 醫生認定剩半年以內
2. 必須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DNR)】
 
因為安寧病房不是每間醫院都有設立,數量又少,住兩個禮拜都OK的話基本上就會讓你出院回家了。相關電影:《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
 
相反的,倘若有重大疾病纏身、沒有簽DNR,在病房內就會插管,各種積極治療直到你離開病房。
 
二、放棄急救同意書DNR
DNR全名為Do not resuscitate,即「拒絕心肺復甦術」。
簽署者為意願人本身或其家屬。
此法生效的先決條件是病程進入「末期」階段,不是末期都不適用,末期通常身上都已經插滿了大大小小的管子啦……
簽署這份文件是幫助家人明白自己的決定,避免在未來陷入選擇「救」與「不救」的兩難、壓力與紛爭。

Q:如果簽了DNR反悔了,可以嗎?
A:可以反悔哦,它是人性化醫療,強調維護病人的尊嚴。
 
此外,《病人自主權利法》預計於201916日上路。
預定醫療決定(AD)簽署者為意願人,也可以由意願人指定其代理人。

三、生前預囑
 
我們永遠無法預測意外還是明天先到來。
該課的老師期末作業便是要我們立生前預囑(俗稱遺書),內容是「我的五個願望」:

1.在你無法作出醫療決定時替你作主的人
2.你希望或不希望接受的醫療方式
3.你想要的舒適
4.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
5.你想對心愛的人說的話

寫這個談不上吉不吉利吧,比起發生意外後請神拜佛去觀落陰,傾聽對方還有什麼事要交代,拉個保險更有效率啊~~每年寫一次也更能體會「珍惜」這兩個字!
緊接著不免俗地問一句──
 
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會怎麼做?
 
閒語:

近期開始寫編劇技巧、刷知識型app思考(<ゝω・)
有個發想模型說,要找出詞彙的家人、朋友(聯想)以及敵人(對比),再做整理。
想到以前的文章不夠客觀太片面了好想全刪啊
理解了老師總說自己作品不夠好、一定還有哪裡可以改進的心情了Orz

───
延伸閱讀: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22465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6 篇留言

威廉
安寧照護基本是在社會輿論和法條允許之前的妥協版本,因為安樂死完全符合加工自殺要件。
多看書是增加可以表達的內容,表達技巧本身應該還是在實踐中增加練度成長最有效率吧。

找出詞彙的家人、朋友(聯想)以及敵人(對比),再做整理。
這個是靈感的建構嗎,博覽群書的金魚素材應該很多吧。

12-12 23:52

金魚子
安寧療護只適用末期,長期像是植物人目前只有擬定要列入哦。
安樂死爭議多,配套措施不夠齊全,能參照的國家也不多,寵物安樂死都沒過了,人類的怎麼可能很快過...
是啊,你說得對,表達熟練度最快還是得透過社交實踐,「表達自我」也是從社交內延伸出來的界限。

書內是寫發想模型,闡述一個詞彙懂得越多可以找出貼近例子讓人更有感。
像是蘋果,中華文化代表平安、披頭四的蘋果唱片公司、知名品牌apple...等。
我看的書大多落在心理學,它不是普遍認知的常識範圍,加上我習慣順手丟自己的看法混雜理論,就形成很微妙的日記型文章了。
多看一些常識型的書籍,就能把理論含量提高,更具說服力。12-13 00:39
深藍烈火
記得在下以前也修過"生與死"的課程,雖然在不少同學眼中,這門課營養的不得了,不過在下也的確在這門課中學到一些到現在都還記得的事就是了~(遠目)

12-13 09:25

金魚子
喔喔喔,是一起奮鬥過生與死的好夥伴呢,小深藍!
不介意的話,能不能分享一點事情呢?我很感興趣[e34]12-13 10:34
LOVe高橋李依
其實啊
當然你上面的我也有看
但是我最在意的是
到底安樂死是不是真的沒痛苦?
畢竟神不會讓你這樣擅自改變他的計劃吧

對於痛楚的疑問來自於一個實驗
美國那邊找了犯人做砍頭的實驗,然後去問問題,對的就眼睛合,錯的就開,去測試頭跟身體分離后有多少秒還有意識

首先我想説這是一定痛的,但是沒提到
然後意識維持了3~4秒就死去了
同樣,安樂死,會不會是在大家不知情的情況下(畢竟我們都不是當事人),然後把剩下人生的痛楚濃縮到3~4秒?

所以或許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畢竟有利必有弊

12-13 12:00

金魚子
我...我居然隔一年才看到!抱歉QQ!!
在瑞士執行安樂死,是使用一種名為「戊巴比妥鈉」的高速鎮靜劑,過去作為安眠藥,但只要服用超過1公克,就可能迅速致人於死。

(鎮靜劑是一種令中樞神經放鬆的藥物,能使人神經迅速放鬆,減低焦慮。)

依照上述安樂死的定義,就是打了針、這樣沉沉睡去再也醒不過來,應該不算痛苦(?)01-23 20:45
深藍烈火
  差點就"已讀不回"了......

  要問在下對生與死的課程還記得多少,簡單說是可以說出像是"人在發現自己必死無疑後,心態會會出現哪些階段性的變化","在痛失至親之後,活下來的人在心態上會有那些階段性的變化","如果你將在多少時間之後難逃一死,你會如何應用你剩下的時間做什麼事?".......等;不過要說在下印象最深刻的,應該還是期間看了一片"大病人",在下對於片中主角在將不久於人世的情況下尋短,卻在瀕死之中看見生命的神聖,進而決定把握最後的時間做到對自己最有意義的事......或許生命的神聖終究是人類自以為是的定義,但也因為能夠自以為是的下定義,我們才不至於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吧?

PS:到底什麼樣的畫面才能呈現出生命的神聖,在下倒想在這裡反問前輩呢?

12-27 09:44

金魚子
訪客留言我看了喔,因為不能刷貼圖就放著了:)

老師說臨床照護時,有一個全身插滿管的病人,他的兒子每天都來探望他,老師問其身體狀況,他說:「雖然很痛苦,但想為了他的期望活下去啊。」對我來說,生命的神聖是,「他人努力求生的意識」。

人類這種動物很特別,極力追求社交,但又因社交傷痕累累──撐下去的就在場上,人們看得到的光鮮亮麗;撐不下去的生病,只看得到自己;其餘的,有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適度的社交;有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站在場上任人宰割。
但最有意思的是,生病狀況下,若沒有他人作為支撐,這個人垮掉的機率爆高。

倘若無法為了自己活下去,為了他人活下去似乎是個不錯的想法(?12-27 10:50
深藍烈火
  敢問前輩,什麼是不能刷貼圖啊?

  另外說到求生意識,敢問前輩有看過"瘋狂怪醫芙蘭"嗎(重口味作品,如果沒看過就當在下沒問吧)?

12-27 12:37

金魚子
訪客留言無法刷這個:[e12]

我沒有看過,但一查好像很有趣啊,加書單OwO12-27 23:02
LOVe高橋李依
沒事,其實我過了幾天我也忘記了,想説有點離題被金魚skip也算是我自己的問題

01-23 20:47

金魚子
基本上我都會回...除非金魚腦發作忘記XD01-23 20:5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7喜歡★m551829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思考】因為社交,所以社... 後一篇:自由象限『天使與惡魔的聖...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p5147f86讀者們
會聖光的吸血鬼更新囉,伊凡這次在地下城裡又碰到什麼呢~ 追蹤什麼就更好了(≧ω≦)/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30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