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6 GP

怒海猛犬:二戰英國艦隊驅逐艦(系譜篇)

作者:回歸歐洲的提督炎飛│2016-07-20 17:58:36│巴幣:15│人氣:2530
文章來源: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系谱篇)_图文_百度文库

(文章當中有經過修改的,請注意)


(來源:無糖白蓮RX的微博)

怒海猛犬:二戰英國艦隊驅逐艦(系譜篇)   
 
一戰型老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海軍的宿敵—帝政德國海軍覆滅了。但長期戰爭中國力的消耗,英國海軍不得不放棄世界第一的寶座,在1921年華盛頓條約中,也只能滿足與美國海軍並列前位、平分秋色。在一戰終結時,英國海軍曾擁有驅逐艦447艘。由於戰後經濟蕭條、財力據拮,在1924年以前,英國海軍在大量淘汰老朽艦隻的同時,除繼續完成約50艘一戰後期投建、尚未完工的驅逐艦外,一直沒有提出新型驅逐艦的建造計畫。當1939年9月二戰爆發時,這些一戰型老舊驅逐艦還有74艘在役,現分述如下。
 
海軍部R級(以下簡稱為舊R級)是1915年戰時應急計畫投建的首樓型、三煙囪艦,全長84.1m,正常排水量1,040噸。此時,帶減速齒輪的蒸汽渦輪機(轉速約350rpm,為直聯式蒸汽渦輪機的一半)以其高效率(比直聯式提升約10%)、低燃油消耗率(比直聯式降低10~36%)受到英國皇家海軍的青睞。1915年7月英國海軍部要求以後投建的驅逐艦均是以帶減速齒輪的蒸汽渦輪機為動力的雙軸推進艦,舊R級就是第一批。它有3座亞羅式(Yarrow)重油水管鍋爐和兩台帶減速齒輪的布朗•寇蒂斯(Brown Curtis)蒸汽渦輪機,總功率27000馬力,航速達36節。續航力3,000海裡/15節。武器為3座4英寸Mk.IV單裝主炮(前、後和第二、三煙囪間各1座),1座2磅(40毫米)Mk.II單管砰砰炮(裝兩座魚雷發射器間平臺上)和兩座雙聯533毫米魚雷發射器。舊R級在1916~1917年完工36艘,大部分在1930年代退役,在二戰爆發時只剩下鰩魚號(HMS Skate)在役,它也成為二戰英國海軍中艦齡最老的驅逐艦。
 
海軍部S級(舊S級) 是1917年度計畫的一種價格低廉、建造期較短的驅逐艦,其尺寸、排水量、武備、動力、佈局與舊R級差不多,但只有兩個煙囪,其首樓上甲板帶龜背狀拱起,而在艦橋兩側各加裝1門45.7cm魚雷發射管。它們在1918~1922年共完工55艘,在二戰爆發時尚有11艘在役。
 
海軍部V級(舊V級) 是1916年4月,英國海軍得到德國海軍建造淩駕舊R級的大型驅逐艦情報後,投建的首樓型、雙煙囪艦。它比舊R級、舊S級更大(全長95.1m) 、武備更強,其4座4英寸Mk.Ⅴ單裝主炮前後各2,在首尾中心線上高低梯次配置的佈局被認為是驅逐艦設計的革新。為了防止高位炮射擊爆風對低位炮炮手的影響,在它們(B、X位主炮)所在的甲板室端部均裝有外伸的一體化爆風防盾,英軍驅逐艦的這種設計一直保持到全封閉炮塔出現才消失。為對付德軍齊柏林飛艇和飛機這些新出現的空中威脅,在緊靠粗短的後煙囪後小平臺上,裝備1門原陸軍用艦載化的3英寸(76mm)高射炮。原準備裝兩座三聯裝53.3cm魚雷發射器,但由於生產延誤只能裝雙聯的(一戰後才改裝三聯裝發射管) 。在增高一層的艦橋頂配置光學測距儀,以往艦設在此處的探照燈移到兩座魚雷發射器間小平臺上。這種佈局成為後來英國驅逐艦的標準形態。老V級首樓幹舷外飄,既提升了抗浪性,又增加了上甲板水手作業面積。因為排水量略增而動力依舊,其航速降為34節。老V級於1917~1918年共完工28艘,在二戰爆發時有18艘還在服役。
 
1917~1918年完工的19艘海軍部W級(舊W級) 的大小、佈局與舊V級一樣、但武備更強,它們在完工時就裝備兩座三聯裝53.3cm魚雷發射器。除1933年賣給澳大利亞兩艘、1938年因海難損失1艘外,餘下的16艘都參加了二戰。  

桑尼克羅夫特(Thornycroft)V/W級(舊V/W級) 是桑尼克羅夫特公司與舊V級、舊W級平行建造的特別型別。其尺寸、外形和佈局相似,武備也相同,主要是動力系統總功率增加到30,000馬力以上,航速提升到35節。在1918年完成4艘,其中,兩艘裝雙聯裝魚雷發射器的艦名首字母為V,另兩艘裝三聯裝魚雷發射器的艦名首字母為W。它們二戰爆發時還在役。
 
英國海軍1918年計畫投建52艘的海軍部改進W級(改W級) 的佈局與舊W級相似,但換裝4座威力更大的4.7英寸Mk.Ⅰ單裝主炮,排水量因此也略有增加。由於戰爭結束,改W級在1919~1924年只完成14艘,它們均參加了二戰。
 
桑尼克羅夫特公司分別在1920和1924年完成了兩艘改W級的特型—桑尼克羅夫特改W級。它們大小、武備、佈局都和改W級相同,但艦體幹舷較高,動力系統功率更大(30,000馬力) 。外觀上與前幾級前細高、後粗短的雙煙囪不同的是,該級的雙煙囪為前粗扁、後細圓,前後煙囪的高度差也較小。
 
1913年,英國海軍將2,000噸級的、由於造價昂貴只建造一艘的迅速號(HMS Swift)驅逐艦擴大艦橋、增設通訊設備後,取代輕巡洋艦擔任支隊領艦(Flotilla Leader)的任務,成為英國海軍的第一艘驅逐領艦。1916年,英國海軍考慮與舊V、W級驅逐艦對應的領艦,此時得到德軍裝備150mm大炮S-113級驅逐艦的情報,於是決定由桑尼克羅夫特公司建造5艘全長100.3m、標準排水量1,481噸、裝備5座4.7英寸Mk.Ⅰ單裝主炮、1門3英寸高射炮和兩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器的、動力總功率40,000馬力的新型驅逐領艦,它們被稱為桑尼克羅夫特型,也用首艦艦名稱為莎士比亞級(Shakespeare-class)。它們在1917~1924年完工, 1917年完工的兩艘艦成為一戰中英國最強大的驅逐艦,但在1936年拆毀。而戰後完工的3艦參加了二戰。
 
1916年英國海軍部還投建8艘大型領艦,此時桑尼克羅夫特公司生產已達飽和,無力再承接任務,逐交其它船廠建造。這批全長101.3m、正常排水量1810噸的首樓型雙煙囪艦的武備、動力和莎士比亞級相似,被稱為海軍部大型級,亦用首艦名稱為斯科特級(Scott-class)。它們於1917~1919年完工,二戰爆發時有5艘在役。
 
英國是一個島國,海上航運可以說是它的生命線。接受一戰的慘痛教訓,在1939年9月二戰剛爆發,英國海軍的護航體系就開始運轉,出航的商船均組成由軍艦護航的船團了。而此時對於護航軍艦嚴重短缺的英國海軍,這些過時的一戰型艦隊驅逐艦無疑是亟寶貴的財產。實際上,其中的一些艦在戰爭前夕就己開始改造,而後在殘酷的戰爭中,它們都進行任務不同、程度不等的改造,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1930年代己拆去後主炮和後部魚雷發射管,改作佈雷艦的鰩魚號和5艘舊S級在1940年初拆除全部魚雷發射管和中、後部主炮以及2磅單管砰砰炮,在後部加裝8座深彈投射器(K炮) 和兩條深彈投放軌。同時在中部裝備1門3英寸高射炮和4門20mm奧立岡(Oerlikon)機關炮。以參加大西洋的船團護航戰。其餘幾艘未進行改裝的舊S級派赴遠東艦隊,其中一艘返回本土在40年10月因海難沉沒,3艘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對日軍作戰中沉沒,1艘1941年12月24日在香港受損擱淺後被日軍擄獲。
 
早在1937年,英國海軍就認識到船團防空的重要。並己建造一些裝備4英寸雙聯高射炮的護航炮艦(Escort Sloop),如麻鳽級(Bittern-class)、白鷺級(Egret-class)和黑天鵝級(Black Swan-class),但遠不夠用。於是在1938年,8艘老V級、7艘老W級開始改裝為快速防空護航艦。它們拆去全部主炮和魚雷發射器,前後各裝一座4英寸Mk.ⅩⅥ雙聯高射炮,中部則分別加裝12.7mm維克斯四聯機槍、2磅四聯砰砰炮或20mm奧立岡單管機關炮之類高射速防空武器。此外,尾部加裝深彈投射器和兩條深彈投放軌。大部分改裝艦擴大的艦橋頂裝上帶雷達的對空方位測距儀,前桅頂也裝對空警戒雷達。在1940年5月德軍閃擊西歐,英法聯軍從荷蘭、比利時和敦克爾克撤退行動中,這些防空護航艦兩沉三傷。除進入地中海作戰的3艘(其中被德機炸沉1艘) 外,其它艦始終在本土水域和大西洋作戰。
 
針對舊型艦隊驅逐艦的續航力不足,難以完成在浩淼的大西洋上為船團全程護航的任務。從1941年初開始,英國海軍把它們中的一部分改造為遠端護航艦。主要改造工程是拆去前面一台鍋爐,這個空間下部為可容80噸重油的燃油艙,上部用作居住艙,以解決艦員增加後對空間的需求。這樣,儘管減少約三分之一的動力(由27,000馬力降到約18,000馬力),航速降到25節,但續航力延伸了700海裡。到1944年,共有21艘完成改裝。其艦面武器、雷達觀通設施因改裝時間先後略有差異。主要是:拆去前甲板的A主炮,在此處換裝一座「刺蝟」反潛迫擊炮;拆除全部魚雷發射器,增設深彈投射器和投放軌,並加大深彈儲備(110~140枚) ;在艦橋側和艦中部增設20mm奧立岡機關炮以強化防空火力;艦橋頂裝一座271型對海搜索雷達,前桅頂裝對空警戒雷達,有些艦還在後部加裝無線電高頻測向儀(HF/DF) 的短棒桅。從外觀上看,這些遠程護航艦隻留下遠離艦橋的、低矮的後煙囪,特別容易辨認。它們一直在大西洋上護衛船團,在戰爭中有一艘被U艇擊沉,一艘觸雷損毀。
 
除戰爭初期損失的5艘外,其它未進行上面所講的兩種改裝的18艘舊V、舊W、改W級也隨戰局需要,程度不等的進行有限的改造,如以「刺蝟」取代A主炮、以3英寸高射炮取代後部魚雷發射器、增設機關炮和雷達……。用作大西洋護航船團的短程護航艦。在1943年護航戰中損失3艘。
 
3艘莎士比亞級和6艘斯科特級領艦中,除在1939年改裝為快速防空護航艦的沃利斯號(HMS Wallace)外,其它各艦在二戰爆發時沒有進行過改裝,基本上保持完工時形態。但不久,各艦都拆去兩煙囪間的Q主炮,在這個位置裝兩座2磅單管砰砰炮(後換奧立岡機關炮)。截短後煙囪以改善3英寸高射炮的射界……以後各艦又進行過內容不同、程度不等的改造。它們主要用大西洋和北極海區的護航戰鬥,也參加過地中海海戰。其中布羅克號(HMS Broke)在北非登陸戰中被岸炮擊毀。
 
兩次大戰間建造艦
 
1924年,在驅逐艦建造上沉寂了六年的英國海軍,開始新型驅逐艦的建造計畫。比較了丹尼等五家公司的設計方案後,分別向高速艦的名門—南安普頓的桑尼克羅夫特公司和格拉斯哥的亞羅公司各訂造1艘艦隊驅逐艦。海軍部只提基本要求,具體設計兩公司有一定自由裁量權。
 
桑尼克羅夫特公司在1927年完成的亞馬遜號(HMS Amazon)是桑尼克羅夫特改W級的改進,佈局類似,其主炮和魚雷武器的佈置也一樣,但防空武器為兩門2磅Mk.Ⅱ單裝砰砰炮。船體較大(全長98.45米,標準排水量1,352噸) ,主機功率達39,500馬力,航速增到37節。燃油儲備增加20%,續航力增大(2,950海裡/15節)。全鋼的方箱形艦橋頂敞開的羅經平臺後方有一座新的小型射擊指揮塔和光學測距儀。
 
亞羅公司發揮其輕型高速艦的建造技術,于同年完工的伏擊號(HMS Ambuscade)的佈局、武備酷似亞馬遜號,但較小,主機功率也只有33,000馬力。
 
從1927年開始,英國海軍以亞馬遜號和伏擊號兩艘試製艦為基本艦型,成批建造新型的艦隊驅逐艦,從這個意義上講,亞馬遜號和伏擊號開始了英國艦隊驅逐艦建造的新里程。它倆參加了二戰並在戰後退役。
 
英國海軍1927~1935年間共建造9級75艘驅逐艦,基本上是為每年1級、每級9艘(含一艘支隊司令艦領艦) 。英國人的想法很簡單:每一級艦入役後就可以組成一個由海軍上校統率的驅逐艦支隊(Destroyer Flotilla) ,而由同型艦組隊也有利作戰的指揮和協同。由於經費問題,英國海軍沒有過分追求強武裝的大型驅逐艦,而是適度地控制單艦的造價,以建造更多的軍艦。

1927年計畫投建的實用型的首批艦A級的大小、外形和佈局酷似亞馬遜號,其標準排水量1,375噸,全長98.45m(323英尺型) 。但首樓稍短,兩個煙囪大小一致。主炮改為4座4.7英寸Mk.Ⅸ單裝炮,這種鎖式炮栓、帶裝填槽的火炮裝彈省力,射速提高,其Mk.ⅩⅣ型炮架加大的防盾也能較好地保護炮手。兩座魚雷發射管改為四聯裝,艦尾有兩個布放掃雷具的吊杆。A級燃油儲量390噸,續航力比亞馬遜號提升40%,作戰區域可延伸到北大西洋。有旗艦設施的A級領艦科德林頓號(HMS Codington)艦體較大(全長104.54m,標準排水量1,540噸) ,在雙煙囪間多1座120毫米主炮,而兩門2磅炮移到後煙囪後。8艘A級於1930年、另1艘在次年完工。
 
1928年計畫的B級的尺寸、武備、佈局和A級幾乎完全相同,只是排水量多10噸。它沒有掃雷具,艦尾裝備的是兩座深彈投射炮和一條深彈投放軌。8艘B級在1931年完工。而次年完工的B級領艦“凱思”號與“科德林頓”號不同,是除艦橋略大外,其尺寸、武裝與僚艦一樣的小型領艦。  
 
二戰中在挪威、大西洋和地中海戰區,A級和B級分別損失了6艘和5艘。
 
1929年和1930年計畫的C級和D級的分工和A級、B級一樣,C級帶掃雷具,D級裝反潛深彈武器。它們的外形、佈局也酷似,但艦體全長增至100.28米(329英尺型),標準排水量因多儲燃油增至1,397噸,其續航力達5,800海哩以上。由於動力總功率提升到36,000馬力,航速也由35.25節提升到36節。它們一些艦在雙煙囪間以1座3英寸高射炮取代2磅砰砰炮。和B級一樣,它們的領艦是與僚艦尺寸、武備相同的小型領艦。
 
由於財政緊縮,C級到1932年只完成領艦和4艘僚艦,它們於1937~1938年轉讓給英聯邦的加拿大(戰爭中損失3艘)。9艘D級全部在1932年完工。它們戰運不佳,8艘僚艦在二戰前期就戰沉5艘、失事損失2艘。
 
1931年和1932年計畫的E級和F級是C級、D級的改進。它們329英尺型艦體稍寬、吃水略深,排水量也稍大。燃油儲量470噸,續航力超過6000海裡。4座主炮的仰角由30增至40度,雙煙囪間的3英寸高射炮被兩座12.7mm維克斯四聯機關槍取代,這種上下縱列的四聯機槍雖然射速快,但口徑小、射程近,所以防空能力並不理想。動力區的鍋爐室由分隔兩間改為三間以改善抗沉性。E級中的最後兩艦埃斯克號(HMS Esk)、快遞號(HMS Express)的後桅為輕三足式(G級以後都是這種後桅),它們在需要時可改作高速佈雷艦(類似美軍的佈雷驅逐艦Destroyer Minelayer) ,為此救生艇集中到首樓甲板,以便安放水雷滑軌。不過當佈雷艦用時,要拆去後面兩座主炮以平衡水雷的重量。與E級不同的是,F級裝備與水中聽音機並裝的音響測深儀,採用比Mk.Ⅳ魚雷炸藥量更大、射程更遠的Mk.Ⅸ魚雷,並開始在建造中大量使用電焊工藝。 英國海軍在E、F級上又決定採用大型領艦。於是這兩級的領艦埃克斯墨思號(HMS Exmouth)、法克諾爾號(HMS Faulknor)的艦體又像科德林頓號(HMS Codington)一樣大,也多1座主炮。E級和F級都在1933年鋪龍骨,分別在1934年1935年完工入役。E級在戰爭中損失了領艦和5艘僚艦(2艘在太平洋)。而F級表現特出,在大西洋屢屢獵殺U艇,自已損失4艘(2艘在地中海) 。
 
1933年、1934年和1935年計畫的G級,H級和I級的外觀、武備、佈局基本不變。但艦體又縮小為與A級一般的323英尺型(98.45m) ,續航力下降。三級的領艦是比列,艦大,但比科德林頓號(HMS Codington)小的中型領艦,也多1座主炮。根據夜間攻擊演習的經驗,英國海軍認為要加強驅逐艦單艦魚雷攻擊能力,G級的螢火蟲號(HMS Glowworm)(後因捨身撞擊德重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而英名永存)的兩座魚雷發射器改為五聯裝試用(I級全部裝備五聯魚雷發射器) 。H級(第一次納爾維克海戰的英雄)的排水量比G級稍大。其領艦勇敢號(HMS Gallant)採用三足式前桅。列艦英雄號(HMS Hero)和赫裡沃德號(HMS Hereward)首次採用帶裝甲操舵室的角型艦橋(Angled Bridge) ,這種艦橋成為部族級以後英國艦隊驅逐艦的標準設計。“赫裡沃德”號在1937年前後還拆去前方兩座主炮,在B炮位置裝1座4.7英寸Mk.Ⅻ雙聯炮塔進行實用試驗,這種雙聯炮塔也成為部族級(Tribal-class)和大部分標槍級(J-class)的標準主炮。I級是兩座五聯發射器的重雷裝艦,它們的主炮彈藥的1/4(200發)為高射炮彈,但仰角只有40度的主炮是很難對付空中目標的。這也顯示了英國海軍裝備高平兩用炮的滯後,造成軍艦防空能力薄弱。I級也是第一種搭載聲納(ASDIC) 的英國驅逐艦。G、H、I三級27艘在1936~1937年全部完工。它們在戰爭中表現出色但損失慘重,G、H級各損失7艘,I級損失6艘。此外在二戰爆發後,英國海軍在1940年和1942年還分別從英國船廠得到6艘巴西訂造的H級和2艘土耳其訂造的I級驅逐艦。在戰爭中分別損失3艘和1艘。
 
1934年下半年,英國海軍感到這些循規蹈距建造的驅逐艦已不是其它列強新造的大型驅逐艦(如日本的特型、義大利的航海家級(Navigatori-class)、法國的超級驅逐艦……) 的對手。決定招標建造威力更強大的艦隊驅逐艦,在8個競爭方案中,選中A•P•科爾的設計。新艦的排水量控制在倫敦條約規定的上限1,850噸以內,動力也和A~I級一樣,是三座鍋爐、兩台帶減速齒輪的蒸汽渦輪機的兩軸推進艦,也是最後的雙煙囪艦。4座120毫米MkⅫ雙聯炮使它具有兩倍的火力,另外,它還裝備1座2磅Mk.Ⅷ四聯裝砰砰炮(後甲板室前端) 和2座12.7mm四聯裝機槍(雙煙囪間平臺兩側) 用作防空(不過這兩種高射速武器的射程、殺傷力有限,只是那密集的彈幕和乒乒聲可鼓舞士氣和威懾對手) 。魚雷裝備較弱,只有1座四聯裝發射器。科爾認為美觀的軍艦將提升艦員的士氣,在接受一位海軍高官意見加大首柱前傾角後,這種外型勻稱的軍艦成為二戰最漂亮的艦隊驅逐艦之一。它被稱為部族級(Tribal-class) ,級內各艦均以部落民族為艦名。這種全長114.9m的軍艦在完工時超重,標準排水量接近1,900噸。 1935年,英國海軍訂造了7艘部族級,次年又追加9艘。它們在1938~1939年全部完工後,組成兩支精銳部隊—駐本土波特蘭(Portland)的第6驅逐艦支隊和駐地中海馬耳它的第4驅逐艦支隊。自部族級以後,英軍不再訂造專門的領艦,各級只建造8艘。16艘部族級中,有4艘裝備司令部設施,以用作支隊或分隊(Division)領艦。部族級參加了大西洋、北海和地中海的著名戰役和慘烈戰鬥,在二戰結束時,只倖存4艘。
 
部族級單艦計畫造價34萬鎊,實際耗資51.2~52.3萬鎊。英國海軍要求後續艦是造價降低、魚雷武器增強的較小艦型。為此A•P•科爾提出新的設計:他認為由於鍋爐的進步,新艦隻要兩座鍋爐、一個煙囪就夠了,這樣,較寬敞的艦面可安排兩座五聯魚雷發射器、3座4.7英寸Mk.Ⅻ雙聯炮、1座2磅四聯乒乒炮和兩座12.7mm四聯裝機槍,並取消後桅以改善對空射界。為了增加強度,科爾設計的艦身除首尾部分外,都採用一般巡洋艦以上大艦才有的縱骨架式構造,這種構造重量輕,有利內部艙區佈置,但工藝較複雜,建造成本較高。儘管新穎的設計引起種種非議,但由於蒙巴頓勳爵等有識人士的支持,英國海軍1936年、1937年和1939年計畫投建的J、K和N級(各8艘) 就是這種外形精練的單煙囪艦,也有人把這三級統稱為標槍級(Javelin-class) 。這種佈局也成為以後戰時應急艦的範本。在1939~1942年24艘標槍級全部竣工, J、K級組成的兩個支隊開戰時屬本土艦隊,以後不少艦損失在慘烈的地中海戰場,標槍級在戰爭中損失了6艘J級、7艘K級。N級在二戰前期交給英聯邦澳大利亞(5艘,戰沉1艘)、荷蘭(2艘)和自由波蘭海軍(1艘) 使用。
 
1937年、1939年計畫的8艘L級、8艘M級是標槍級的擴大改進型。全長110.5m,標準排水量達1920噸。它們佈局酷似標槍級,但3座主炮換成具有碩大全封閉炮塔的4.7英寸Mk.Ⅺ雙聯炮(仰角50度,勉強意義的高平兩用炮),為了平抑炮塔的增重,兩座魚雷發射器減為四聯裝。它們在1941~1943年完工。由於Mk.Ⅺ炮生產的延誤,半數的L級只能用4座4英寸Mk.ⅩⅥ雙聯高射炮為主炮。而後完工的L級和全部M級,接受戰爭初期的教訓,在完工時已拆去後方魚雷發射器,代之為1門4英寸高射炮。在二戰中L級損失6艘,M級損失3艘。上述兩次大戰間計畫投建的英國艦隊驅逐艦大部分在戰爭爆發前完工,它們成為二戰前期英國艦隊驅逐艦的核心力量,承擔著水面交戰、反潛護航、佈雷掃雷、對岸炮擊、撤退兵員等多種任務,也遭受慘重損失。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空反潛能力不足。1940、1941兩年英軍損失的61艘驅逐艦裡,就有27艘毀於空襲,占44%;9艘被潛艇擊沉,約占15%。防空方面的改進通常是拆去後部魚雷發射器,換裝1門3英寸高射炮。部族級則把後甲板室上的X位主炮換成102毫米雙聯高射炮。雙煙囪艦還截短後煙囪、拆去後桅以改善對空射界。以後逐漸用20mm奧立岡機關炮、40mm博福斯自動炮取代四聯裝機槍和砰砰炮;反潛方面則拆除Y位後主炮,增裝深彈投射炮和投放軌。以後有些艦還拆去前部1座主炮換為「刺蝟」反潛迫擊炮,後期有些艦還裝備「烏賊」三聯反潛迫擊炮。在戰爭中,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一些艦也加裝或換裝各型對海、防空、射擊指揮雷達和測向儀。
 
二戰中的急造艦
 
二戰爆發後,海戰的規模之大、水域之廣遠遠超過英國海軍的予計。面對驅逐艦的大量消耗,英國海軍在1939~1942年共啟動14次“戰時應急驅逐艦計畫” ,急造了14批共112艘戰時型急造艦。每批8艘,依次稱為O~Z、Ca、Ch、Co和Cr級。
 
1939年訂造的第一批戰時型為O級。它的動力、佈局和標槍級一樣,但為了縮短工期,其艦體稍小(全長105.16m)並適當簡化構造。它們在1941~1942年完工。其中4艘基本型主炮是4座4.7英寸Mk.Ⅸ單裝炮,只有1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後部發射器被1門4英寸Mk.Ⅴ高射炮取代;另4艘以4座4英寸Mk.Ⅴ單裝高射炮為主炮,卻有兩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它以約5,000海哩的續航力等性能成為戰時型適當的範本。同年訂造於1941~1942年完工的第二批戰時型P級稍大(全長107.9m) ,它以4座4英寸MkⅤ單裝高射炮為主炮,但後部魚雷發射管又換為1門4英寸Mk.Ⅴ高射炮,還首次在一體式(帶測距儀的)Mk.Ⅴ射擊指揮塔裝聯動的285型射擊雷達。在戰爭中P級損失了5艘,而O級全部倖存下來。
 
1940年投建了4批戰時型—Q、R、S和T級。Q級與R級艦體加大(全長109.12m) ,並改為方型尾。基本武器是4座4.7英寸Mk.Ⅸ單裝炮和兩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防空武器拆除後戰鬥並全部倖存。
 
1941年6、9、12月第7、8、9次戰時應急計畫投建的3批戰時型—U、V和W級和S、T級很少區別。1943年完工的U級和T級一樣沒裝防寒設備,由於供應不足,它們只能裝2磅四聯裝砰砰炮,次年才換裝陸軍用的40mm博福斯單管自動炮,以後才逐步換為艦用的40mm博福斯Mk.Ⅲ單管自動炮。除最先完工2艦為三足式前桅(後換高格子桅)外,U級其餘6艦是較矮的格子桅。
 
稍晚完工的V級又恢復防寒設備,以後由於加裝雷達、博福斯自動炮引起上部重量過大,降低了穩性才拆除了這種包括加熱管重24噸的防寒設備。
 
1944年才完工的W級為了增強防空火力,原計劃裝新型114毫米高平兩用炮。但由於新型炮主產的延遲,只好仍裝用4座仰角55度的120毫米MkⅨ單裝炮。W級採用與285雷達聯動的一體式MkⅢ射擊指揮塔,其前桅是高格子桅。  
U級V級和W級參加了大西洋之戰,其中只有V級領艦“勇敢”號護送援蘇船團時被U艇擊沉。二戰後期大部分開赴太平洋參加對日作戰,3艘V級還參加了擊沉日本重巡洋艦“羽黑” 號的戰鬥。
 
1942年初第10次戰時應急計畫投建的8艘Z級到1944年下半年才全部完工。到1942年2~9月的第11~14次戰時應急計畫的4批艦時英文字母已排完,海軍部想起全部給加拿大的C級,於是把這4批艦稱為Ca級、Ch級、Co級和Cr級,這也是它們艦名的頭兩個字母。它們和Z級都幾乎是W級的複製品,但4座主炮換用曾在S級野人號(HMS Savage)後部裝過的4.5英寸Mk.Ⅳ單裝炮。並裝備可遙控火炮聯動的Mk.ⅠK 射擊指揮塔。防空武器有1座帶雷達火控設備的、被俚稱為“多角怪”的STAAG(穩定測距) 型40mm博福斯雙聯裝自動炮和4座20mm奧立岡雙聯機關炮。這樣過多的裝備使重心升高,降低了穩性。戰後才完成的Ch、Co和Cr級就只裝1座四聯魚雷發射器並減少深彈投射炮和深彈基數。Z級和差不多同時完工的Ca級參加過北極護航戰和西歐登陸戰,以後Ca級開赴遠東對日作戰。它們都倖存到戰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後被冥河導彈擊沉的以色列“埃拉特”號的前身就是Z級的熱誠號(HMS Zealous)。
 
最後的艦隊驅逐艦
 
由於在地中海戰區,囂張的德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使英軍艦船損失慘重。1941年3月,英國海軍開始設計強有力的艦隊防空驅逐艦,於次年訂造16艘以戰場(戰役) 名為艦名的戰鬥級(Battle),為了和續造的後期型戰鬥級相區別,人們稱其為前期戰鬥級。這種全新設計的軍艦繼承了標槍級的單煙囪佈局, 但是方型尾、飛剪首,首樓更長,艦體也更大(全長115.52m,標準排水量2,300噸以上) 。2座碩大的4.5英寸Mk.Ⅲ全封閉雙聯高平兩用炮塔集中佈置在前部,煙囪後是1門仰角-10~60度的4英寸Mk.ⅩⅨ單裝炮和兩座四聯裝魚雷發射器,在發射器間平臺和後甲板室上各裝2座帶RP50火控系統的40mm博福斯Mk.Ⅴ雙聯自動炮,還裝6門20毫米奧立岡機關炮(艦橋兩側各一座雙聯裝,艦橋前和尾甲板各一座單裝)。艦橋上帶275型雷達的Mk.Ⅵ射擊指揮塔在追蹤目標時還能搜索其它目標。為了風浪中的穩定性,坎伯敦號(HMS Camperdown)和菲尼斯特雷號(HMS Finisterre)在艦橋處艦體兩側水線下裝備了減搖鰭。雖然具備較強的防空火力,但相對較大的艦體,戰鬥級薄弱的水面戰鬥力還是受到人們質疑。除1944年9月完工的巴夫勒爾(HMS Barfleur)號到太平洋加入第57特混艦隊,參加對日最後戰鬥和東京灣受降式外,它們都在1945~1946年才完工。其中艦隊號(HMS Armada)、特拉法爾加號(HMS Trafalgar)和坎伯敦號(HMS Camperdown)3艘戰鬥級正趕赴太平洋途中,日軍已投降,失去了一展身手的時機。
 
1943年,英國海軍又計畫再投建24艘(後期型)戰鬥級,它們把煙囪後的4英寸炮改為1座仰角55度的4.5英寸Mk.Ⅳ單裝炮,並把兩座魚雷發射器改為五聯裝。射擊指揮塔也換裝美軍的Mk.37型。由於戰爭結束,只有8艘在1947~1948年完工。其中科努尼亞號(HMS Corunna)在1962年改裝了海貓(Sea Cat)短程艦對空導彈,成為英國海軍第一艘裝備導彈的軍艦。
 
1944年計畫的兵器級(Weapon)較小(全長111.25mm,標準排水量2,000噸) ,它有較強的魚雷武裝(兩座五聯裝) ,也比較注重防空和反潛能力,火炮是3座仰角80度的4英寸Mk.ⅩⅥ雙聯炮、兩座40mm博福斯雙聯裝自動炮和兩座20mm奧立岡雙聯裝機關炮。反潛武器有4座深彈投射炮,還有前投的「刺蝟」反潛迫擊炮(十字弩號(HMS Crossbow)和蠍子號(HMS Scorpion)的無後坐力主炮,加裝2座「烏賊」三聯反潛迫擊炮)。兵器級用兩座美制福斯特.弗伊拉式(Foster-Wheeler)水管鍋爐取代了以往英國驅逐艦使用的海軍部三體式水管鍋爐,並成為第一種採用鍋爐艙、機艙交替佈置的“單元”動力佈局的英國驅逐艦。這樣,它具有兩個相距很大的煙囪,前煙囪包在格子前桅裡,後煙囪在兩座魚雷發射器之間。計畫建造20艘的兵器級到1948年只完工4艘,它們在1970年代退役。
 
為了彌補戰鬥級主炮火力不足,1944年計畫建造16艘的、大小和戰鬥級差不多的果敢級(Daring-class) 裝備了3座4英寸Mk.6雙聯高平兩用炮(仰角80度) 、兩座五聯裝魚雷發射器、3座40mm博福斯雙聯自動炮和1座新型的「烏賊」三聯反潛迫擊炮。它和兵器級一樣採用“單元”動力佈局,也有同樣形式的雙煙囪。果敢級只建造了8艘,它們直到1950年代中期才入役。由於缺乏改造的餘裕,絕大部分在1970年代初出售或拆解。只有鑽石號(HMS Diamond)到1981年才拆毀,成為自1904年的E級以來,不斷發展革新的英國艦隊驅逐艦的終止符。

=========================================================

在此看到,英國驅逐艦的設計方針完全與

英國:為確保通商航路暢通,及封鎖敵國的海運路線

因為德國海軍主力都是U艇,水面艦實在寥寥可數,加上大西洋的天空有德國空軍的威脅為次,所以英國驅逐艦都是重視反潛和防空。所以英國驅逐艦都有很強的防禦性能,主炮和雷裝的性能不怎樣突出。不過,她們都為盟軍在歐洲各海域打擊德意兩國的海軍及海運的戰事中付出不少汗馬功勞。

日本:以魚雷作為主武器,打水雷戰術為核心的艦隊決戰

視水雷戰術為傳統的日本海軍,從「特型驅逐艦」開始,長期地影響了日本驅逐艦的設計,全部都是以能裝備強力的九三式氧氣魚雷為主要的方針,打擊盟軍的水面軍艦,可是就是這樣令海軍嚴重忽略了航空和潛艇的威脅,令對空、對潛和索敵用的科技大大落後,就算以防空為主的秋月型的問世也未能改變戰局。

德國:用作破交作戰,快速襲擊商船船隊

毫無疑問,破交作戰需要的就是速度和火力,要又快又狠地擊破敵人的物資運輸船隊,可是因為過份追求火力和航速,導致艦身的居住性和可靠性大幅下跌,重武裝也令艦身上重下輕,適航性變差,就算做到1936年型的後期型仍毫無改善。都是因為鄧尼茨成為海軍元帥後,把大量資源投放在研發U艇上,以及德國海軍整體都在納爾維克海戰後對水面艦完全失去信心有關。

美國:由起初兩次大戰之間的「鍍金艦」(Goldplaters,即是由法拉格特級(Farragut-class)至辛姆斯級(Sims-class))們不斷加強對艦戰的攻擊力,由弗萊徹級(Fletcher-class)的開始改變作為主力艦的護航艦,亦能兼顧多種任務用途的多功能型。

初時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的驅逐艦都是為了追趕日本而造出為應對艦隊決戰用的艦隊驅逐艦,所以「鍍金艦」這幾級很多都是裝備重雷裝的(魚雷管多達12-16枚)。多虧珍珠港事件和珊瑚海海戰,令美國深切地從這些事件中汲取教訓,所以驅逐艦的設計方向改為著重「保護主力艦」的能力,加上裝備了各種先進的設備和武裝,令弗萊徹級成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可缺的「軍馬」。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26116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海軍|驅逐艦|英國皇家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

留言共 2 篇留言

幽影
弗萊徹級真的是二戰中非常成功的驅逐艦

在下最有印象的是美國海軍第41驅逐隊旗艦尼古拉斯(DD-449),雖然不是命名艦,卻是最早開工建造的弗萊徹級

第41驅逐隊號稱美國海軍最強的驅逐隊,在太平洋上戰果豐碩,還與密蘇里一同進入東京灣,她們僅在科隆班加拉島夜戰小輸雪風……這不算什麼恥辱,畢竟雪風可是號稱IJN練度第一

尼古拉斯的艦歷中,獲頒共計30枚戰鬥之星。建造於同一時間、同一工廠的雙胞胎妹妹奧班農(DD-450)也是第41驅逐隊的隊員,這對姊妹一同下水,也一同解體,見證了弗萊徹級的輝煌、奮戰,與美國海軍的世代交替

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她的歷史^_^

07-21 06:12

回歸歐洲的提督炎飛
二戰中獲得16枚戰鬥之星,排名僅次於奧班農(17枚)。我也希望《戰艦少女R》也能實裝她哦……07-22 10:29
幽影
最近正在讀『尼古拉斯』的事蹟,下午才考證了一則與她有關的軼事^_^

7月12~13日,『尼古拉斯』參加了科隆班加拉島夜戰: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604/5ad9493942ac23ce3fa593d1cebaa44c.PNG?w=300

譯註:這裡可以參考先前的【翻譯】美利堅巡洋艦史話:聖路易斯(CL-49)

由於『聖路易斯』那篇文章中,已有雙方陣容與戰鬥詳報,因此這裡僅就一則來源不明之軼事,稍加補充。

那就是盟軍驅逐艦向『雪風』發射魚雷,卻因定深設定失誤,本應重創或擊沉『雪風』的魚雷,竟從『雪風』艦底擦過後擊中『神通』……

參照上圖,盟軍艦隊最前方的是『尼古拉斯』,後面依序跟著『歐巴農』『泰勒』『拉德福』『詹金斯』。日軍艦隊方面,最前方的是『三日月』,後面依序跟著『神通』『雪風』『浜風』『清波』『夕暮』。

雖然盟軍前衛與後衛驅逐艦都有向『神通』發射魚雷,但由於後衛驅逐艦發射魚雷時,『雪風』已掉頭進行次發裝填,因此前述之魚雷與後衛驅逐艦無關。日軍艦隊方面,距離『神通』最近的驅逐艦是『雪風』『三日月』,因此的確有可能發生前述之魚雷事件。

考慮該時間點,『神通』打開探照燈突入、『雪風』發射魚雷後立即掉頭、『尼古拉斯』是距離『神通』『雪風』最近的美軍驅逐艦……結論是,這枚向『雪風』發射卻擊中『神通』的魚雷,極可能來自『尼古拉斯』。

07-22 22:39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6喜歡★Moeflyer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各國海軍官方進行曲(一)... 後一篇:[自言自語]《艦隊Col...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hreekingdon幸運看見的你
給你一顆紅心~讓你能保有一整天的好心情~祝你有個愉快的一天喲(<ゝω・)~❤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7:23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