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金山活佛神異錄 (六)

作者:愛吃洋芋片的金魚│2012-10-21 08:19:00│巴幣:0│人氣:333
十七、活佛感化道人

這件事,要算是活佛在佛國行道當中的一個插曲,也算是一件奇特的事,當活佛初來仰光時,在龍華寺一同掛單的當中,有一老一少兩個道人(道教),江蘇人,那兩個道人在俗時,原本是叔侄,那個老道人本不是正當修道的,而是專門跑江湖為活計,因為他年歲大,身體衰老,需要有人隨身侍候他。乃跑回俗家,把他十多歲一個侄子騙了出來,說上海,南京,杭州地方是如何繁華熱鬧,又有許多好喫的東西,年輕小孩,怎經得誘惑,也就願意跟他溜出來,他把侄子帶出來後,就將侄子裝扮成一個小道人,實際就是僕人,不計粗重的事,都命小道人去幹,並且管得很嚴,不讓小道人離開他一步,稍有差錯,非打即罵,小道人跟著他喫盡了苦頭,然而覺得老道人是自己的叔叔,倒也甘心領受不發怨言,老道人帶著小道人在國內跑了很多的地方,已經好幾年了,後來又跑到暹邏,這時,小道人已經長大成人,智識也開了,幾年來,他看見老道人專門幹些欺騙人的勾當,不行一點道德的事,心裏難過,很鄙視老道,又想到這樣的騙術幹下去,無非造孽,卻把自己的光陰白白葬送,因而就想脫離老道,另謀生路,可是轉念一想,此時離開,只是自己尚無獨立的本領,而外面道路不熟,又沒有親人,向何處依靠?何況手邊又沒有錢,離開了老道,是寸步難行,只好把這個念頭暫時蓄藏在心裏。

同著老道一起走江湖的,還有十幾個人,其中幾人看著小道人年輕,又聰敏,相貌亦頗端正,覺得這樣一個青年跟著跑江湖太蹧蹋了,看老道又常常打罵小道人,生起了憐愛之心,有一天,老道喝多了酒,醉了,與他的同伴說笑話,那幾個心腸好的人就乘機勸老道說:「小道人年青又聰敏,可以給他尋個出路,或者學生意,或者習手藝,將來可以有前途,像這樣跟著咱們吃白飯,未免可惜!何況常常受打挨罵,想必小道人是很難過的。」那知老道聽了同伴的話,非但不同情,反而說出令人驚心寒膽的話語,老道說:「你們以為他跟著我是吃苦嗎?老實說,我帶著他跑,還是看在他的爸爸情面上,要照他的媽媽待我的刻薄情形,我把他殺了還不甘心呢。」這話說出,卻被小道人偷聽到了,打了一個寒噤!小道人心想,上一輩的人做錯了事,下一輩是完全不曉得,就算我的媽媽對你不起,也不該在我身上報復,這種念頭,多麼惡毒,愈想愈怕,由是脫離老道之心更切,但是恐防不測,不敢顯露形跡,表面上還裝著無事一樣,照樣侍奉老道,只一心等待機會。

後來,那個老道又帶著小道人跑來仰光,這時,小道人心裏就盤算了,覺得老道既然他心裏有那個仇恨,自己的性命終久難保,隨時都有給他害死的可能,越想越難受,精神痛苦極了!因為老道帶著小道人一同住在龍華寺掛單,小道人不時跑到大金塔上去玩耍,也就常常同活佛見面,活佛好像知道小道人心中隱情,一天,活佛對小道人說:「我看,你還是出家當和尚比較好。」這句話觸動了小道人的心靈,再看活佛那種苦行和他的慈悲,深受感動,仔細一想,自己的身世太淒涼,倒不如出家當和尚,可以得個好的結局,於是就決心想出家,活佛又告訴小道人說:「你如果聽我的話決心出家當和尚,那就是你的福氣,我看你也是與佛門有緣,所以我要你當和尚,不過,開口奶要吃得好,必須尋一個有修行的和尚跟他出家,要緊!要緊。」小道人從此就在中國出家和尚當中冷眼觀察,看看那一個是真有修行的?不久,被他看上一個人物,乃是普陀山大乘庵當家師,他是來拜大金塔的,住在塔上,天天到龍華寺趕齋,兩人一談,十分投緣,樂意收他做徒弟,說完之梭,小道人就回去告訴老道,說他要出家當和尚,不願再做道人了,老道聽了,當時覺得小道人已經長大成人,再用威嚇是沒有用,乃悶在心裏轉念頭,面上卻不表示甚麼,一面通知龍華寺當家寶筏,說他把小道人帶出來時,曾經同小道人的父親說過,如果將來小道人在外尋不著手藝,還得要把小道人送回家去,現在小道人要出家當和尚,他就沒有臉去見小道人的父親,乃求寶筏一定打消這件事,寶筏不明白他們的淵源,以為是大乘庵當家勸小道人當和尚,就辱罵了大乘庵當家一頓,那位當家也就不敢收他了,還是小道人說不要錯怪人,是我自己要跟他出家,一面又悄悄地把老道的所行所為待他的一切情形和盤託出,這樣,寶筏才明白,可是,老道就打主意了,逼著要小道人同他一道去昆明,並且用甜言蜜語騙小道人,說到昆明後,決定替他去尋個好手藝做,不再過流浪生活了。然而,這時小道人已經看出老道的神色不懷好意,不計老道如何說,怎樣也不願去昆明,後來老道又轉了話頭,叫小道人同去山芭,小道人也不願同去,表示就住在龍華寺,甚麼地方都不去,老道無法,只好對小道人說:「你既然不與我同去山芭,住在此地可以,可是,絕不許你出家當和尚。」說過之後,老道就離開了龍華寺,待老道走後,小道人竟把道冠取下,剪掉頭髮,又打出家當和尚的主意了。

一天,大家正在吃午齋的時候,由山芭勃固地方來了一個有聾病苦惱的老和尚前來趕齋,活佛向小道人拍拍巴掌笑嘻嘻的說:「你的師傅來了!你要出家,可以拜這位老和尚做師傅,他就是你的師傅。」那個聾和尚(就是後來仰光觀音山達本寺開山達本和尚),正想收徒弟,所謂「一個尋鍋補,一個要補鍋。」因緣湊巧,一拍即合,那位老和尚歡歡喜喜把小道人帶去勃固玉缽寺小廟剃度,小道人當了和尚(就是現在達本寺住持永進和尚),當年就回國去昆明華亭寺受戒,又轉回緬甸,若干年來,在仰光修做了好些功德,頗為佛教爭光,這是緬甸地方眾人皆知的一件希有公案。我想,小道人如果不遇著活佛,結果說不定是很悲慘的?看來活佛救了小道人一條命,據說那個老道後來在半路上得病死了。

 

十八、活佛用火媒子剃頭

活佛,他做的事,在普通人眼光看來,往往有些是不近人情的,也都是人們所想不到的,這個用火燃燒頭髮的動作,乃是他來仰光後的新花樣,在國內他不曾有過的,他初來仰光,掛單在龍華寺時候,一天,同住的師傅們沖「殼子」(聊閑天),談到緬甸和尚剃頭的事,說緬僧都是不進剃頭店,各人都是自己剃頭,緬僧認為在家人的手甚麼都摸,齬齪不乾淨,因為不願意在家人的手去摸他們的頭,所以他們自己剃頭,不進剃頭店,有的自己不會剃,就彼此交換著剃。

活佛在旁聽得這話,他插嘴說:「緬甸和尚自己剃頭,好倒是好,但不算得大好,雖說是有能為,卻不算得是真本領,我有一個剃頭方法,要比他們高明得多,緬僧剃頭,他們還要用刀,用水,用肥皂,我的方法一概不用,也不花錢,可以一下使頭髮精光。」大家說:「你是怎樣剃法?」活佛嘻嘻哈哈地用幽默又帶神秘口吻說:「我這個剃頭方法,是祖上秘傳,我俗家祖宗好多代都是這種方法,並且祇傳男,不傳女。」旁邊一位師傅笑說:「自然嚕!女人根本就無須要剃頭髮。」活佛說:「不是這話,因為我出生的地方,只有和尚,沒有尼姑,人家都不願意見到尼姑,所以這種剃頭秘密方法,只傳男,不傳女,恐怕女的學得這方法去當尼姑......」說到這裏,大家哄然大笑!

活佛接著一股正經說:「我說我有這個剃頭的秘法,是不假的,出家人不說妄話,你們不信,等待我的頭髮長多了,我剃給你們看,那時你們自然明白了。」

活佛說過之後,大家以為他說笑話,都不以為意,過了許久,一天,看見活佛手裏捏著一捲草紙,面現笑容,走進廟來,悶聲不響,一直向佛殿前蒲團上坐下,雙腿一盤,打開那捲草紙一張一張裁成一個一個小紙條,又把紙條搓成一個一個「紙媒子」(中國吸水煙用的物色),大家望著活佛搓,不知他搞甚麼把戲?只見他搓完之後,站立起來,在佛燈上燃上一根「紙媒子」,然後把他那件非僧非道的圓領長衫脫了下來,露出赤膊,提高嗓子,大聲叫喚:「同住的師傅們,請來看我剃頭啊!」大家都擁了出來,懷著好奇的心,看他怎樣剃頭髮?

這時,活佛蹲在地下,好像不合式,又站立起來,右手捏著燃燒的「紙媒子」,左手不住在頭頂上模著,一邊摸,一邊用點燃「紙媒子」去燒,這樣,摸著!燒著!燒完了一根「紙媒子」,又換上一根,又摸著,燒著,站在旁邊的人,見他耍這個把戲,都看呆了,有人在旁驚叫道:「天哪!這那裏是剃頭啊?活像那些賣武的人『跳火圈』顯武功一樣喲!」有的說像受火刑,不計旁人說甚麼,他全不理會,照舊摸著,燒著!

不多久,看看活佛頭上的頭髮,居然燒個精光,奸像刀剃一樣,接著,他又照樣燒嘴上的鬍鬚,鬍鬚燒完了,又燒臉上的寒毛,越來越險,使人看了害怕!看的人心驚肉跳,他自己卻一點不感覺疼痛,好像要變「魔術」一樣。

完事之後,活佛捏起一根「紙媒子」,向大家笑說:「這個剃頭的秘法,你們說好不好?不用剃刀,又不用磨刀,又經濟,又簡單,而且經火燒之後,又非常衛生,不會得傳染病,頭上可免長癩痢,你們看我這個剃頭方法是不是高明?你們往後可學我這樣剃頭。」旁人說:「高明!高明!真有本領!不過,這種剃法,我們卻不敢領教。」活佛諸如此類的怪誕動作很多,都是人所不敢做,做不到的一些事。

 

十九、活佛圓寂現神奇

活佛,他自從龍華寺被緬政府關閉,在大金塔上長住下來之後,他的生活,更加堅苦,一切動作,也都不像從前,都有一個很大的轉變,這個轉變不平常,他竟斷絕煙火,不吃飯食,每天只在塔上拾些瓜皮,果皮,花生殼,瓜子殼,鐵銹,和地上的草紙一些亂七八糟東西充飢,同時,又因他長時間不沖涼洗澡,又是在熱石板上拜佛,沒有正當的營養,加之受了熱毒,各種因由集在一道,於是就在民國二十三年陰曆四月間,他的兩腳背上生長了毒瘡,他還是照舊爬在熱石板上拜佛,卻不知身有病苦。

活佛的大弟子陳清韻居士,見到活佛在塔上生病,無有人照拂,乃親自用汽車把活佛接到十七條街家裏去調養,並且把自己的臥床讓給活佛睡,殷勤侍奉,就是在家人的兒子,孝敬父親,亦不過如此,看著活佛兩腳背上長有一個很大的瘡,就要請醫生來給活佛診治,卻被拒絕,過了幾天,瘡口更加潰爛,並且生了蛆,活佛還是不肯醫治,天天他把瘡口上的小生命一個一個捉了下來,叫人送到青草地上放生,陳清韻看到這個樣子,心裏很難過,向活佛說:「師傅這個毛病,我看,非醫不可,如果不醫,那是不會好的,請你接受弟子的要求吧,只要師傅病體痊癒,那怕一天花上一百二百元我都是心願的。」這樣勸說,不止一次,每次活佛只是搖搖手,不要醫。後來,陳清韻看到瘡口更加潰爛怕人,膿血不斷外流,又勸請活佛就醫,活佛嘆了一口長氣說:「弟子,你雖有財,有捨心,怎奈不能轉變我的業力何!豈不聞古人說:『罪不重不生娑婆』,須知凡是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有罪業的,人人都是來受罪報的,你見到生病的人是痛苦,要曉得平常那些不生病的人,未嘗沒有痛苦哩!這個身體,就是報身,果報受完,就得大解脫,佛說『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一切是受,一切要受,修道的人得病,只應當平心靜氣忍受,不能勉強,要聽其自然,如果此報不盡,則又扯上來世葛籐,你不要難過,讓它去罷!說到生死,那是不足牽掛,無始以來,我們不知生了多少回?也不知死了多少次?修道的人但求有『安身立命』的把握,死又算得甚麼呢?」不計怎樣勸說,活佛始終不肯醫治,陳清韻看活佛態度如此堅決,也就無有辦法了。

舊曆 五月初八 那一天,陳清韻想到活佛的病,完全是不沖涼受了熱毒所致,心想要是沖洗個冷水澡,也許會好一點,於是乃要求活佛沖涼,那知這回一說沖涼,活佛便點頭答允,對陳清韻說:「你要我沖涼很好!我看今天也正是我沖的時候了。」(禪語雙關)說著,就爬下床來,大家把他扶到沖涼房裏,原來沖涼房頂上,安置有一個水蓮蓬頭,放開水管,水從蓮蓬孔裏細細流下,可以不緩不急,他們引著活佛站立在蓮蓬頭底下,並且告訴如何開水管,又向活佛說,你許久不沖涼,要多沖一下,方可除掉熱氣,活佛笑嘻嘻答道:「我知道,一定要多沖,只沖這一下,就不須再沖了。」(又是禪語雙關)沖涼時候,是下午七點光景。

陳家的人,把活佛送進沖涼房後,都走了出來,關上房門,過了好一會兒,不見活佛出來,大家以為活佛是要多沖一下,只好等著,聽牆上掛鐘敲打九下,沖了兩個鐘點的水,仍不見出來,走到門邊一聽,還聽得裏面有水聲,他們都在心裏好笑,覺得活佛真有點怪!幾年不沖涼,一沖就好像要沖幾年,於是又等,又過了很久,還不見活佛出來,家裏人都有點詫異,就在外面喊叫:「活佛,沖了許久,不要再沖了,可以出來。」卻不聽活佛答話,把門推開一看,只見活佛仍然直立在那裏,蓮蓬頭的水,還是在活佛頭上淋著,叫喚,活佛也不答應,即走到活佛身邊一看,見活佛面色大變,拉他,他不動,再摸他的心口,已經停止跳動,大家慌了!馬上派人把一位名醫鄭淵洲先生請來一看,把活佛脈搏一按,才知道已經斷氣!鄭醫生說在兩個鐘點之前就死了!大家覺得奇怪,為甚麼死了許久時間,屍體還不見倒下來呢?太神奇了!太神奇了!真是了不起的一位高僧,活佛這樣圓寂,陳家裏人又驚喜!又感嘆!世上的人,只聽說有睡著死的,坐著死的,從不聽說有立著死去的,陳清韻看見這個樣子,乃跪在活佛面前讚歎道:「師傅,你這樣死法,正是佛家『坐脫立亡』境界,非了生脫死證果的聖人,不能做到這個地步。」一面感嘆說:「像這樣一位高僧圓寂了,離開了人間,從此我們再沒有親近的機會了。」

活佛圓寂那天,是民國二十三年舊曆 五月初八 日下午七時,享壽八十四歲。(他在生之時,國內外僧俗知識們,都不知他究竟有多少歲,這個真實的年紀,據陳清韻的公子式福君說,是活佛剛要圓寂之前,親口告訴他的哥哥建福的)。活佛圓寂在陳家,自然在家人家裏不便料理出家和尚喪事,活佛的屍體,應當要搬到寺廟中安置,那時正是英治時代,死屍抬在街上走是犯法的。這件亭,大費躊躇,據林葆華居士說,後來還是豹兔地方一位居士曾雙堂出主意,把活佛屍體裝成一個病人,由他背到大金塔下十方觀音寺去(曾雙堂係活佛弟子),因路遠,一人背不到,乃另外又請出一人幫著背,這樣,才搬去廟裏。

把活佛背到觀音寺後,臨時在空地上搭蓋一座棚子,安置靈櫬,各方活佛的弟子聞訊,都如喪考妣,哀慟非常,咸來弔祭,且有抱著活佛屍體痛哭的,可見活佛在生之日感人之深!在觀音寺中停放了五天,受各方弔祭,然後於十三日送往九文臺舉行「茶毘」火化。

主持活佛喪事者,是陳清韻,吳文舉,林葆華,陳宗珍等幾位聞僑(煮雲法師文中說是慈航法師經手料理云云,乃係誤傳不確,不過在活佛火化時由慈航舉火而已。)

當舉行火葬之日,前往執紼者,竟有一二萬人之多,汽車有一二百輛,結成一條廣長人流,行列中,僧俗老少婦孺皆有,還有印度人,緬甸人,也還有幾個英國人跟著看熱鬧,那種希有場面,自非偶然,當活佛火化時,非但沒有臭氣,在場的人,反而都嗅到一股蓮花香(此是雷太聲居士對我說的)。火化後,得很多「舍利」(堅固子﹀,其中最大「舍利」有六顆,顏色不一,事後,他的弟子們發心,將那六顆大「舍利」請人塑成七尊偶像(六尊佛坐像一尊比丘托缽像)供奉作為紀念,現在,只有一尊坐像和一尊托缽像供設在陳建福家裏,此外五尊,不知何方請去?其餘那些小「舍利」,都被南京、鎮江、星洲、香港、上海、廈門各地寺廟、活佛弟子請去供養。

據陳建福君說,他家裏活佛「舍利」塑的兩尊像,談說起來,其中還有一段不可思議的故事,當日軍侵入緬甸當兒,陳建福慌忙中避難逃往山芭,那兩尊像不曾攜帶去,後來回來,卻不見那兩尊像,一時無從去尋,不知何人取去,各方探聽,都無消息,一夜,他在夢中見到活佛告訴那兩尊像在仰光海邊街觀音亭中,他醒後,馬上跑到觀音亭去看,果然見兩尊像供在那裏,為了要請回那兩尊像,頗費唇舌,幾經交涉,才得請回來,這樣說來,又有一點神奇了。

關於活佛得病,乃至圓寂,以及分「舍利」等經過情形,全是根據最近陳建福君談話記錄,前次所寫的情況,係出家同道中的傳聞,與這次陳建福君所說,大有出入,特此順便更正。

 

二十、活佛死後醫病

這又是一件近乎神奇的事,世上那有一個人死後還能起作用?從來不曾聽說當醫生的死後,還能夠替活人醫病,這話,叫誰相信?然而,卻偏有此事,豈不是神奇嗎?

人們開口閉口都是講「理」,一切要合理,可是,要是認真仔細推敲起來,這個「理」就難說了!卻沒有絕對的標準,比如往往我們中國人做的事,說的話,我們認為有「理」,在外國人看來,卻沒有「理」,反之,外國人認為有「理」的事,我們中國人認為非「理」,我想,這個「理」字,只不過是人類智識上假定順乎民情的一個準繩罷了,畢竟人類的智識有限,宇宙間超乎吾人智識,為智識所不能了解的事多矣!廣矣!那些不能用智識衡量的事,隨時隨處都有,凡是那些「理」上說不過的事,佛有一句說話,名曰「不可思議」。

像活佛一生的事跡,其中就有許多不能用「理」去衡量的,平常人看他的作為,有些是不近人情,近於怪誕!其實,在他本人卻很平常,因為他的精神上另有一個境界,比如活佛在他活著的時候,常常用他的口水鼻涕給人醫治一些宿疾怪症,要說「理」,那是不能做的事,也絕對不可能醫好毛病,可是,他卻能夠把人的病治好,這就是證明他另有一種本能,像他這樣的人,在生時既有這個神秘的本能,死後,他的精神上也未嘗不可以生起作用,現在,流行的一句「精神不死」的說話,不是大家都承認的嗎?這裏,我不妨把活佛死後給人醫病的這個故事寫出來,這故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是雷太聲居士親對我談說的,其中內容,也含有一點發噱的笑料。

前文中不是說過活佛在陳清韻家裏圓寂後,由活佛的弟子曾雙堂同另外一個人,把活佛屍體當做病人背到觀音寺嗎?這件死後醫病的事,就是出在那另一個背死屍的人身上,說來是很有趣的,因為仰光街市距離大金塔觀音寺有幾條很長的路,曾雙堂一人的氣力背不到,乃商量另外再請一個人換著背,可是許多人都不願背死人,結果,尋得一個一隻手有用一隻手無用的殘廢人,他願意背活佛,他心裏想著,我本是個殘廢人,今天我能夠背這個道行高深的和尚屍體去到廟裏,也是一件功德事,那時因為請不著人,看到這個殘廢人願幹這件事,也就罷了。

原來那個殘廢人並非天生的殘廢,三年前因為下樓不小心,失腳滾跌下來,把左手骨節跌挫了,也醫治好久,雖不疼痛,終不能活動用力,也就成了一隻右手作事,想不到那隻廢手竟因背活佛變成好手。

他們兩個人,一直交換著把活佛背到觀音寺,因為曾雙堂先趕到廟裏去安頓,由殘廢人背進廟,當把活佛平放下來的時候,背屍的殘廢人把身體偏歪一下,剛歪過一邊,忽聽左肩骨節「磕」的一聲響,頓時覺得有熱流在週身滾動,那隻殘廢左手,竟能伸縮活動起來,並且可以用力了,那個殘廢人這一喜,非同小可,馬上爬在地下向活佛屍首如搗蒜不住的磕頭,邊磕頭口裏唸著:「活佛,你是我的恩人,你是我的恩人,我感謝你。」

那個殘廢人,就這樣變成了好人,他回去逢人便說,他那隻殘廢手,是活佛死後給他治好的,大家都認為是奇事,據雷太聲居士說,此人現尚健在,就是仰光十八條街前街長鄭逸民君,華僑中多有識者,本來,往往是有些巧合的事,我想,這件事未必有如此之巧?姑且不談它的神祕,但就佛法上說,那就是「行善有善報」了。

 

廿一、活佛遺留下的神秘草扇

我最近從各方面證實,活佛是圓寂在已故仰光聞僑陳清韻先生家裏,並探聽陳清韻先生的九公子建福君家裏供設有活佛「舍利」塑成的佛像,乃邀約善友自由日報經理吳管書君一同到仰光第五條街去訪建福君,藉以探問活佛生病以及圓寂各種情形,一連訪晤數次,建福談說的非常詳細,他說:「那時我只有九歲,家父原本是信奉天主教的,同出家和尚一向不往來,只有媽媽一個人信佛,因為媽媽帶著我大哥的啞叭兒子,去金塔拜見活佛,喝了活佛畫的神水會說話了,因為這個原故,爸爸才信佛,拜活佛為師,我們一家差不多都做了活佛的弟子,活佛同我家有緣,尤其歡喜我,活佛未生病之前,我常同著爸爸媽媽上金塔去拜見他,後來活佛在塔上腳背生瘡,爸爸媽媽把他接到家來調養,我是天天同活佛在一道,那時我家是住在十七條街,他住在我家裏,顯得很快樂,每天講道說些佛教故事給我聽,活佛死在我家裏那一幕情景,至今尚映現在我的眼前,他是在沖涼房裏立著死去的,那個樣子我永遠忘不了,平常人家問他多大年歲,他從不告訴人家,在他快要死的前幾天,才說出來,我才曉得有八十四歲,他不但是我的皈依師傅,而且還是我的救命恩人哩!」說著,走到神龕前,在供桌玻璃盒中取出一柄很奇形怪狀的扇子給我看。

當建福君出示那柄草扇,又說出一段類似神話的故事,我不妨也把它寫出來,因為這是一個新發現,建福君說:「活佛在剛要圓寂的前幾天,把我叫到面前說:「弟子,我這個窮師傅一生不蓄長物,身邊只有這個草扇,是我自己做的,今天送給你,因為我看你心地良善,是個有福的人,所以我才交給你,作為師徒的紀念,可是,你必須記住,你不論走到那裏,千萬不要把它拋棄,一定要攜帶身旁,睡覺時,可以放在枕頭底下,自然會保你平安。』活佛圓寂後,我不時拿著這柄草扇玩耍,心裏覺得見到扇子,就好像見到活佛一樣,也把扇子當作是活佛一樣。

接著又說:「上次日軍侵緬之時,仰光地方不時遭日機轟炸,那時我家仍住仰光市區,一次,日機又來狂炸仰光,不幸有一顆炸彈落在我家屋頂上,當時我正在家裏,家裏另外還有九個人,炸彈落下之後,當即爆炸,那時我被炸彈的威力震昏了,倒在地下,待我醒後,屋裏那幾個大人小孩,全被炸傷了,只有我一人不曾炸著,大家保全這條命,全靠活佛這柄『草扇』,因為有這個原故,所以我們家裏把這柄扇子同活佛舍利塑的佛像供設在一處,早晚香花供奉,表示我不忘活佛的恩德。」

我聽到說那柄草扇有如此的靈感妙用,順便拿在鼻頭上嗅了一嗅,怪了!我嗅到扇子上有一股很濃香味,不是花露水香,也不像檀香,別有一種味道,我聞到那股香氣,心裏覺得非常清涼,同去的吳君嗅後,也辨別不出是何種香味,建福君說:「扇子上老早就有這股香味,」這又是一件奇事!活佛已經圓寂了二十五年,扇子上何以至今還有香氣?令人想不透!接著建福君又告訴我一件奇事,他說:「這柄草扇不但是上面有這股香味,它另外還有作用哩?」我問:「有甚麼作用?」他說:「我家裏小孩們,若是遇有傷風頭痛肚皮痛的小毛病,只用這柄草扇扇幾下,病就痊癒了。」真是越說越奇了!

我把那柄草扇拿在手裏仔細看了好久,它的樣式是扁圓的,並不大,像古時代的宮扇差不多樣子,其形狀與濟公活佛拿在手裏那個「芭蕉扇」相像,不過扇柄特別粗大,要一個巴掌才捏得穩,扇面,是一層穀黃色的薄綢包縫著,用手指一摸,裏面包的好像是草,據建福君說:「這柄草扇,是活佛住在金塔上時,他親手用針線縫成的。」這個物色,就算得是活佛遺留在人間唯一的紀念品了,難怪建福君把它當作珍寶般的藏著。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77694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yanami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金山活佛神異錄 (五)... 後一篇:金山活佛神異錄 (七)...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bingh21《鬼神之亂》
西洋呂布布萊克前往拯救夥伴,但夥伴的智慧堪憂,他會......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2:1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