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6 GP

「南北朝梁朝戰神」陳慶之,書生型的將領

作者:任孤行│2009-11-11 19:31:07│巴幣:6│人氣:6186
 
 
 
 
 
 
 
 陳慶之。這個名字恐怕是中國歷代名將中,名氣和人氣最不響亮的一個人物。但當你把『梁史』
、『梁書』、『資治通鑑』,有關陳慶之的事蹟讀完後你會發現,祖逖、桓溫、劉裕的北伐根本不算什麼。

 慶之(484─539),字子雲,為梁武帝蕭衍家中所培養,以供雜用的小童,後來因為機緣,
使蕭衍認知了他獨特的破解能力,雖然惜於陳慶之竟無任何武術素質,但由於蕭衍的幫忙協助,使陳慶之得以飽讀兵書並成為南朝的重要將領。
 
 公元五零二年,蕭衍攻入建康當上皇帝。年僅十八歲的陳慶之被任命為主書,這個職務主要是傳達赦命一類的工作。陳慶之雖然任文書工作,但對軍旅之事表現得頗有興趣,在任上常把所得的俸祿分給一些將士。不過史書上說他「射不穿紮,馬非所便」,可見他臂力很差,騎術也不怎麼樣。古代選拔武將多以勇猛為主,憑他那那種身手,就算生在不講究門第的時代,想要領兵帶將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一生經歷重要戰役:

 徐州之戰:
 順利地完成接應任務後,陳慶之又被任命為宣猛將軍、文德主帥,
率領兩千人護送豫章王蕭綜到徐州,接管新取得的領土。這個任務原本不困難,雖然早知徐州是南北必爭之地,蕭梁取得這塊地盤,
北魏方面絕對不善罷甘休,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北魏反應相當快速,馬上派出了以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領兩萬兵力奪回徐州。陳慶之頭一次作戰就是在絕對的劣勢下進行,安封王元延明為了阻止梁軍
,派遣部將丘大千築起營壘,阻斷梁軍前進路線。可是這個營壘在陳慶之的攻擊下很快就覆沒了。
 
史書上對這一段記載很簡略,只說陳慶之「進薄其壘,一鼓便潰」,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逼近敵人的營壘,僅一通戰鼓便將敵人完全擊潰。一通鼓的時間到底多長沒人說得準,不過總不會超過一小時。
以兩千軍隊一小時內擊潰兩萬名守在璧壘後的軍隊,這場仗很難理解怎麼打的。中國史書在談戰爭時往往只重大戰略的描述,對作戰過程與佈署都只一筆帶過,讓後事讀史者只能自己發揮想像力,卻無法詳細了解戰術的運用。最後徐州之戰的結果讓人更不可思議,梁軍統率蕭綜居然懷疑自己的是蕭齊的末代皇帝寶卷的兒子,因此扔下軍隊投奔到北魏去。主帥投敵一事造成軍中大亂,軍士潰散而逃,陳慶之只好連夜斬關整兵退卻,徐州又落回到北魏手中。

 壽陽之戰:
 公元五二六年,蕭衍再命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
以陳慶之假節負責全部軍事行動,可見去年徐州之役讓他對陳慶之評價完全改觀。這次戰役北魏豫州刺史李憲,派遣他的兒子李長鈞築起兩座壁壘來抵禦梁軍的攻擊。陳慶之到達後隨即展開猛烈進攻,李長均的壁壘一下就垮了,李憲看到根本無法承受陳慶之的進攻,不得不舉白旗投降,陳慶之率部佔領了壽陽城。這一戰梁總共得到了壽春地區大約五十二個城鎮,豫州大部分歸入南朝的統治區。陳慶之也因此被賜封為關中侯,在當時算是個中級的將領了。壽陽之戰中雙方兵力沒有記載,但單就一天之內擊垮對方的防禦來看,無論兵力對比如何,
絕對可稱為「完勝」。

 駝澗之役:
 公元五二七年,南梁再度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蕭衍命曹仲宗攻伐渦陽。
陳慶之在此役大概是擔任監軍角色,並沒有實際帶兵,不過卻有皇帝親賜的節仗,必要時有便宜行事之權。北魏聽到梁軍北伐,派征南將軍常山王元昭等率馬步十五萬來援,先鋒部隊先出發,到達離渦陽大約四十裡的駝澗。陳慶之聽到北魏前鋒來到的消息,主張應該馬上前往迎戰。
 但參軍韋放認為北魏前鋒部隊必定是精銳的騎兵,戰勝了不足以作為功勞,失利了則會影響整個軍隊的士氣。他引用兵法上以逸待勞的道理勸陳慶之不要出擊。
陳慶之自信的說:「北魏軍隊遠道而來已經非常疲憊,離我們距離又遠,不會想到我們敢主動發動攻擊,現在趁他們尚未和大隊人馬會合前去挫挫他們的銳氣,出其不意下一定會被成功。而且北魏軍隊駐紮的營寨林木豐盛,夜裏必不敢出來巡視。如果你們再有疑惑的話,那我一個人率軍去攻擊他們。」
 當時的領軍曹仲宗和韋放都不同意陳慶之的意見,不願派兵給他
陳慶之一火大乾脆獨自率領直屬的二百多名騎兵進攻,四十裡的長途奔襲,一舉擊破北魏的先鋒部隊,使得當時北魏援軍士氣大跌,人人震恐,援軍部隊停滯不前。陳慶之戰勝後回到營寨和大主力部隊會合,連夜將軍隊開至渦陽城下,與北魏的援軍形成對峙局面。
 十五萬軍隊的前鋒至少也有一萬人,陳慶之以兩百多人竟然敢夜襲一萬人。勇猛的已經不只是陳慶之一個人,那兩百多名直屬騎兵也讓人佩服。話又說回來,在這種比例下還能一舉擊破敵軍,以後陳慶之下的命令恐怕沒有人會再懷疑了。

 渦陽之戰:
 圍攻渦陽的戰役因為陳慶之不是主將所以持續了大半年的時間,
其間梁魏雙方打了大大小小數百仗。
到後來梁軍士氣已經衰竭,北魏援軍又一再移動到梁軍後方築起營壘,威脅梁軍的補給線,主將曹仲宗和韋放在這種不利局面下終於計劃撤軍。
 陳慶之聽到撤軍計劃後,拿著梁武帝賜給他的節仗(類似後來的尚方寶劍),
在軍門前大聲說:「大家來到此地,經歷了約一年時光,耗費了大量的糧草和金錢。但是大部分軍隊都沒有鬥志,只會謀劃退縮求全,這怎麼是想要立功報效國家,相聚在一起討伐敵人的表現呢!我曾聽說兵法上,只要將自己置之於死地,不畏懼死亡,就有獲得生存和勝利的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共同討伐敵人,如今你們商議班師退卻,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如果違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來行事。」
 陳慶之既然抬出皇帝來,曹仲宗等人只能依從他的計劃繼續作戰,而且乾脆由他領軍,反正勝負的責任都讓陳慶之自己扛。
 北魏援軍在交戰期間一連築起十三道營壘,以皮繩將橫木圍住,並在營壘前設下鹿角和攔馬樁。陳慶之率領部分精銳部隊,口中含著紙片,半夜對北魏營壘發起夜襲,一口氣就攻陷四個營寨。史書上說渦陽守將王緯為陳慶之的勇毅所折服,請求歸降。其實王緯應該是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和陳慶之對抗,所以趕緊投降保命。
 王緯投降後,剩下的九座城寨仍然兵力雄厚,防衛森嚴。陳慶之將俘虜的首級列在陣前,恐嚇守軍,然後擂起戰鼓奮力進攻。不知道是被陣前的首級嚇破了膽,或是陳慶之所部攻擊太過猛烈,九座城寨中的魏軍迅速崩潰一敗塗地,車甲狼藉,屍橫遍野,史載連渦水為被魏軍屍體所阻塞。
曹仲宗和韋放在渦陽打了一年多,搞到要撤兵,陳慶之一接手沒幾天就把北魏打到屍橫遍野,由此可以看出天才與普通人差異的巨大。

 睢陽之戰:
 公元五二八年,北魏發生「河陰之變」,大將爾朱榮屠殺北魏皇室近兩千人,並擅自另立新帝,元氏宗族人人自危。北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為由,率部隊向南梁投誠,並請求蕭衍幫助其復位。蕭衍認為這是一個向魏土拓境的大好時機,於是欣然同意,命陳慶之以假節的身份奉命送元顥北上洛陽。這本來應該是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可是蕭衍似乎將主要目標定在收復淮河以北,不願花費太多精力在元顥,僅讓陳慶之率自己本部七千人前往。
 公元五二九年,元顥於渙水邊即位稱帝,命陳慶之為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幾乎把所有重要軍職稱號都加到他頭上。不過這些名號根本沒什麼用,因為兵力還是只有那七千人。
陳慶之先從銍縣出發,隨即攻克滎城,進逼睢陽城下,守城的魏將丘大千有將近七萬人馬。丘大千雖有十倍於對方的兵力,但上次徐州之役似乎讓陳慶之打怕了,所以不敢攻擊,而是築起九座營壘,企圖阻擋陳慶之的前進。
 陳慶之一到睢陽就展開攻勢,從早上打到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已經攻陷了三座營壘。丘大千在北方也算赫赫有名的將領,以七萬大軍對七千人一天防線就報銷三分之一,嚇得他不敢再戰,馬上率眾向陳慶之投降,北魏邊防軍七萬人一日之間全軍覆沒。

 考城之役:
 睢陽大敗後,北魏趕緊派出征東將軍濟陰王元暉業率皇室近衛隊二萬人阻擊陳慶之。元暉業基於陳慶之以往的戰績,不太敢和他打野戰,於是將部隊移入考城駐紮。
 考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城的四面為河水所包圍,理論上以三倍兵力和堅城為依靠應該是沒有問題了,至少也可以牽制敵軍很長的時間。結果陳慶之命令屬下在水面修造浮壘,隨後借助浮壘乘筏順流攻城,竟然一天內就攻陷了這個水上城堡,生擒敵方主將元暉業,擄獲戰車七千八百輛。元顥大喜之下晉升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
 考城勝利後陳慶之繼續揮師北上指向洛陽,沿路不少城池看見他的旗幟就請求歸降。平心而論,連以三倍精銳防守堅固要塞都撐不了一天,沿路城池不投降還有其他選擇嗎?

 滎陽圍城戰:
 陳慶之在攻到榮陽時再一次受阻。北魏下定決心保衛洛陽城外圍的重鎮,集結了左僕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和滎陽駐軍混合編成將近七萬人的大軍,以十倍兵力阻止陳慶之的前進。理論上有十倍的兵力加上異常險固的城池為依靠應該是萬無一失了,但這只是讓陳慶之創下他生平最輝煌的勝利。
 陳慶之一開始因為孤軍深入,人員得不到補充,所以不願強攻大城。他發動幾次小規模的試探性攻擊,都未能攻下滎陽。此時,北魏打算一舉殲滅這支深入的精銳部隊。爾朱榮加派大將元天穆率領主力軍十八萬人,繞到梁軍東、南面截斷陳慶之的退路;再派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率胡騎五千,騎兵將領魯安率領夏州步騎混合軍九千多人來支援楊昱,使得滎陽城內兵力增加到八萬多人;又命右僕射爾朱世隆、西荊州刺史王羆率領一萬騎兵,占據西面的虎牢關使得陳慶之無路可退。這幾路大軍總人數達到二十八萬人之鉅,以四十倍的兵力將陳慶之團團包圍住。
 元天穆、爾朱吐沒兒一前一後對陳慶之形成夾擊之勢,旗鼓相望,聲震百裡。當時滎陽城還沒有攻陷,四面又全是敵人,一直跟隨陳慶之出生入死的常勝軍也感到了死亡的逼近,軍中布滿絕望不安的氣氛。陳慶之看到這種情況就把軍士們集合起來說:「我們出發至今,攻陷城池侵略土地已經不少了﹔你們一路上所殲滅的敵軍中有的是他人的父親,有的是他人的兄長弟弟,元天穆的部隊都把我們當作仇敵。我們才七千人,敵人卻將近三十餘萬,今日事已至此不要再考慮如何求生了。我想和敵人的騎兵不可以在平原上一決高下,必須等他們還沒到來之際,攻克眼前這座城壘,大家不要再猶豫惶恐,那樣只能是自取滅亡啊!」
 陳慶之的話讓軍隊認清所處的險惡局面,唯有奮死一戰才有生機。於是他親自擂鼓,以敵人十分之一都不到的兵力展開進攻,結果一通戰鼓下來士卒奮勇登城,來自東陽的勇士宋景休、和義興的魚天愍首先登上城樓,隨即攻陷了天下巨城榮陽。

 滎陽之役:
 滎陽被攻陷後沒多久,外圍的北魏援軍就集結包圍了榮陽城。令人驚訝的是陳慶竟然不願守城,而是選擇在城外決戰。更誇張的是他沒有將七千人全部投入戰場,為了預防萬一,先把四千人放在城中,然後親自率領區區三千名騎兵背城迎戰魏軍。
 北魏軍隊主要由游牧的鮮卑族組成,騎兵的戰力自然頗為可觀,南方騎兵傳統上比北方弱很多。因此平原上的正面作戰一向都是北方穩占上風,更何況這一次兩軍在數量上有著六十倍的差距。
但陳慶之讓北魏的騎兵神話一下子破滅了。是役,陳慶之以三千騎兵大破元天穆麾下十五萬軍隊與三萬人的騎兵隊,騎兵將領魯安在戰陣上投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僅以單騎逃生。戰役結束後收繳滎陽的儲備,牛馬穀帛都不可勝計。此後陳慶之繼續進攻虎牢,爾朱世隆聽到陳慶之來了不逃才怪,洛陽外圍的重鎮又落入陳慶之手中。
 這次戰役的兵力配置與常理不合,以七千對十八萬都屬誇張,陳慶之為何還要留四千人守城,僅以三千人出戰?我猜可能是滎陽剛打下來,城內俘虜太多,或是民心不穩,所以必須留人看守。

 虎牢之戰:
 北魏皇帝元子攸聽到虎牢失陷,馬上放棄洛陽逃奔並州。留下的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領文武百官百僚,封了府庫,奉迎元顥入洛陽宮,並且改元大赦。至此,陳慶之的入洛之行算是大功告成。
 不過北魏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個由南梁扶植的政權,到處都有反抗的勢力。大將軍上黨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率領將近四萬人攻陷大梁城。而後王老生和元天穆各領兵二萬,採取分進合擊的戰略占據了虎牢關。並讓刁宣、刁雙兩人率領部隊進入入梁、宋一帶阻止梁軍北上。陳慶之得知後馬上從洛陽出擊,大多數敵將聽到他的威名還沒怎麼交戰就趕緊投降,元天穆又一次很沒面子的衹剩下十餘騎向北渡河逃走。
 《梁史》上記載,陳慶之從銍縣出發到洛陽,十四個月內攻陷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戰全部獲得勝利,並在三日內陷落要塞虎牢關,進入洛陽,他那僅僅七千人的「白袍隊」幾乎沒有損傷。陳慶之四大戰就打垮三十多萬人,四十七戰少說也打垮五十萬人次吧!居然七千人幾乎沒有損傷,真令人難以想像陳慶之到底是如何指揮軍隊。

 身受猜忌:
 攻陷洛陽後陳慶之深知本身兵力不足的弱點,於是對元顥說:「如今我們遠道而來,沒有平定的地方還很多,如果人家知道我們的虛實,就很麻煩了,我們應該早作打算。最好盡早稟告武帝,另外派遣精兵前來協助我們﹔並且通告各州,如果有南人經過當地須加以護送。」元顥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想按照陳慶之的話去做欲從之,元延明卻對他說:「陳慶之兵不過數千人,已經所向無前,難以節制,如今還要增加他的部隊,他怎麼還能再為我們所用?到時候大權在他手中,我們都要聽他的,北魏的宗社恐怕要毀在你手裏!」元顥因此開始猜忌陳慶之,甚至怕陳慶之會密奏蕭衍請兵,就搶先上表梁武帝說:「河北、河南已定,衹有爾朱榮還在跋扈,我和慶之能夠應付他。如今州郡剛剛納入領下,正須要安撫,不宜再增加士兵,以免驚動百姓。」於是梁武帝就命令本來准備馳援的各路軍隊都停在邊界地區。
元顥話雖說得很滿,但洛陽城中南梁的軍隊加上收編的宮內的近衛軍還不足一萬人,根本無力控制局面。而北魏主力天柱將軍爾朱榮、右僕射爾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榮長史高歡已經率領鮮卑族、芮芮族南下,並挾逃往並州的魏主元子攸前來攻打洛陽,號稱百萬之眾,實際上大約三十萬人左右。這一仗北魏可謂傾國而出,元顥原先所攻陷的城池,聽說爾朱榮親自來攻,一時之間紛紛反叛。
 陳慶之的副手馬佛念看到這種情況私下對陳慶之說:「將軍立下高過魏主和梁帝的大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可見將軍已經遭到了猜忌懷疑,這是何等危險的事啊!況且廢立昏君,另立明君,或幫助君主解決困苦疑難的很少有善終的。如今將軍威震中原,聲動河塞,不如殺了元顥占據洛陽,這可是建功立業千載難逢的機會啊!」我們不知道陳慶之聽了這番話後是否動心,不過史書上記載陳慶之是個性格偏於內向溫和的人,也就是沒什麼野心的傢伙,所以馬佛念這個建議自然沒有被採行。
 陳慶之雖然不願稱王,多少也怕被元顥所害,所以藉口元顥曾任命他為徐州刺史,堅持要求前往徐州赴任。元顥聽到陳慶之要走留下自己面對爾朱榮十萬大軍,自然是不肯放人。並且對陳慶之說:「當初主上把洛陽的防衛重任全權委托給你,你卻突然要離開前往徐州,有人會說你是急於貪圖富貴,而不為國家考慮。主上的敕令在我手裏,你這樣做恐怕將來會受到主上的責難啊!」元顥既然抬出梁武帝來,陳慶之自然也就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光榮失敗:
 爾朱榮的勢力已經越過黃河以來對洛陽形成包圍,陳慶之為了減輕洛陽方面的壓力,遂主動率七千人渡過黃河去守要塞北中郎城。爾朱榮看到陳慶之背水前進,馬上兵臨城下企圖一舉消滅陳慶之。陳慶之也不願守城,於是領著自己那七千人出城決戰。史書上對這次交戰記載很簡略,只說「三日十一戰,傷殺甚眾…...榮意欲還北,將圖後舉。」也就是爾朱榮在三天內和陳慶之打了十一仗,爾朱榮的軍隊死傷慘重,幾乎打不下去準備要撤退走人。七千對三十萬,居然是三十萬的一方死傷慘重,幾乎要主動退軍。
 不過爾朱榮也不愧是北方當時第一名將,四十倍的優勢雖然死傷慘重,至少還沒像元天穆六十倍優勢還被打到逃亡。而且他知道打不過陳慶之,馬上就改變策略。仗著人多,爾朱榮不再與陳慶之作正面接觸,而是撥出十萬人,製作許多木筏渡過黃河,直接抄襲元顥大本營。元顥哪是爾朱榮大軍的對手,一戰即潰,他在逃往臨潁的路上被抓獲,洛陽隨即失陷。
 洛陽既失,沿路的城池又大多反叛,陳慶之只能帶著他剩下的部隊選擇退回南梁本土。史書說爾朱榮親率領大軍追擊陳慶之,不過恐怕還是跟在後面走的成分居多,要打還是不敢的。否則以當時黃河兩岸都在爾朱榮控制下,豈能讓陳慶之安然渡過黃河。陳慶之一直走到嵩河,沿路不斷打敗阻擋與追擊的北魏軍,簡直如入無人之地。不幸的,在渡嵩河時,竟然遇到山洪暴發,陳慶之那身經百戰的軍隊一下子死散無數。陳慶之因為親自負責殿後,沒有被洪水沖走,但後面爾朱榮緊逼而來,陳慶之在當地僧人的幫助下剃度裝扮成僧人,抄近道到達豫州,在豫州人程道雍的幫助下陳慶之被暗地送出汝陰回到了建康。
 關於陳慶之回國還有另外一說,陳慶之渡河時雖遭損失,但還有三千五百人左右,陳慶之就靠這三千五百人打回國去。理論上這一說應該比較合理,總不可能渡河時全部七千人都在河裏被沖走吧。
陳慶之最後的失敗並不是敗在敵人之手,而是敗於大自然的力量。以他的戰績恐怕也只有大自然才能打敗他。

 江淮平匪:
 回到建康後,後悔沒有派軍支援陳慶之的梁武帝對於陳慶之全軍覆沒一事未給與責難,加封其為右衛將軍,委以都督之職,負責沿淮河一帶的防務工作。
 這時正好有一個法號僧強的和尚自稱皇帝,當地的土豪蔡伯龍起兵響應。他們募集了將近三萬人,攻陷了北徐州,濟陰太守楊起文棄城逃走,鐘離太守單希寶被殺。梁武帝命令陳慶之討伐,並親臨白下城,為陳慶之餞行,他對陳慶之說:「江、淮一帶的賊兵十分厲害,他們的鋒芒令人難以阻擋,你要運用計謀,不要輕易決戰。」。梁武帝的這番話不無道理,但對陳慶不太適用。三萬土匪算什麼東西?如果陳慶之還要用計的話,那被他打敗的北方名將都去跳河自殺算了。陳慶之一到馬上展開決戰,數天後蔡伯龍、僧強的首級就被送到了建康城。

 鎮邊名將:
 公元五三○年,陳慶之被任命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軍事,幾乎包括了梁朝北方邊境線的三分之二。陳慶之剛到義陽赴任,就率兵包圍了懸瓠,在溱水一帶大敗北魏的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史雲寶,又在楚城擊敗了前來增援的行台孫騰、大都督侯進、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
 這幾仗打得北魏元氣大傷,不敢再有一點動靜。陳慶之遂減免義陽兵役,停止了水運補給,在周圍的郡縣實行了一系列的休養政策,開田六千多頃。兩年後各州的糧食儲備大為充實。
 公元五三六年,北魏再派遣大將侯景率領七萬人進犯楚州,楚州刺史桓和被殺,侯景進軍淮上,寫信勸陳慶之投降。這時陳慶之手下不足一萬人,梁武帝怕陳慶之不敵,就命令湘潭侯、右衛將軍夏侯夔等去支援陳慶之。梁武帝和侯景都低估了陳慶之,援軍剛剛開到,陳慶之早已經把侯景打得一塌糊塗,七萬大軍全軍覆沒。侯景原本準備長期作戰帶了許多輜重,結果什麼都沒拿走,孤身一人逃回北魏。陳慶之戰後把戰利品全都拿來救濟豫州災民。
 想想侯景也真是不自量力,他老闆傾全國之力,以四十倍兵力都被陳慶之打敗,他居然敢寫信勸降,沒死就算命大了。
 
 英雄隕落:
 公元539年10月,陳慶之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六。他被追封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給與鼓吹一部(九錫的一種)。謚號武侯,這對於他而言的確是當之無愧的稱號

 
---------------------------------------------
另外找了一些資料,縈陽之戰以三千戰二十萬,也有資料是五千戰二十萬,
越後面牛皮就吹越大了,可是不能抹滅的是,以極少兵力戰勝十倍二十倍的兵力,
不管怎樣,兵力都是十倍以上實在差太多了,但是他的戰略並沒有實際的記載。
只能得知他的一生戰役幾乎無敗,每次出戰以不到萬人的軍隊擊破倍數以上的軍隊,
但當時的梁武帝沒有積極進取的想法,喪失了北伐中原的壯志,
而且陳慶之在四十歲才初展才能,出門寒門的他沒有出頭的機會,在唏噓中過世。
 
晉書和史料也太過稀少了吧,陳慶之幾乎只有勝戰的記載,沒有任何太多關於他的情報。
雖然史書記載有點吹牛的嫌疑,但不能否認陳慶之有過輝煌的戰蹟。
 
下面不想看的就快轉吧!!!!!!!!!!!!!!!!!!!!!!!!!!!!!!!
 
---------------------------------------------
以下是梁書的記載:
陳慶之,字子雲,義興國山人也。幼而隨從高祖。高祖性好棋,每從夜達旦不輟,等輩皆倦寐,惟慶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從高祖東下平建鄴,稍為主書,散財聚士,常思效用。除奉朝請。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內附,以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諸軍應接。還,除宣猛將軍、文德主帥,仍率軍二千,送豫章王綜入鎮徐州。魏遣安豊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率眾二萬來拒,屯據陟□。延明先遣其別將丘大千築壘潯梁,觀兵近境。慶之進薄其壘,一鼓便潰。後豫章王棄軍奔魏,眾皆潰散,諸將莫能制止。慶之乃斬關夜退,軍士得全。普通七年,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除慶之假節、總知軍事。魏豫州刺史李憲遣其子長鈞別築兩城相拒。慶之攻之,憲力屈遂降,慶之入據其城。轉東宮直閣,賜爵關中侯。

  大通元年,隸領軍曹仲宗伐渦陽。魏遣征南將軍常山王元昭等率馬步十五萬來援,前軍至駝澗,去渦陽四十裏。慶之欲逆戰,韋放以賊之前鋒必是輕銳,與戰若捷,不足為功,如其不利,沮我軍勢,兵法所謂以逸待勞,不如勿擊。慶之曰:「魏人遠來,皆已疲倦,去我既遠,必不見疑,及其未集,須挫其氣,出其不意,必無不敗之理。且聞虜所據營,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諸君若疑惑,慶之請獨取之。」於是與麾下二百騎奔擊,破其前軍,魏人震恐。慶之乃還與諸將連營而進,據渦陽城,與魏軍相持。自春至冬,數十百戰,師老氣衰,魏之援兵複欲築壘於軍後,仲宗等恐腹背受敵,謀欲退師。慶之杖節軍門曰:「共來至此,涉曆一歲,糜費糧仗,其數極多。諸軍並無鬥心,皆謀退縮,豈是欲立功名,直聚為抄暴耳。吾聞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須虜大合,然後與戰。審欲班師,慶之別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詔。」仲宗壯其計,乃從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慶之銜枚夜出,陷其四壘,渦陽城主王緯乞降。所餘九城,兵甲猶盛,乃陳其俘馘,鼓噪而攻之,遂大奔潰,斬獲略盡,渦水咽流,降城中男女三萬餘口。詔以渦陽之地置西徐州。眾軍乘勝前頓城父。高祖嘉焉,賜慶之手詔曰:「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硃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

  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自拔來降,求立為魏主。高祖納之,以慶之為假節、飆勇將軍,送元顥還北。顥于渙水即魏帝號,授慶之使持節、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發自銍縣,進拔滎城,遂至睢陽。魏將丘大千有眾七萬,分築九城以相拒。慶之攻之,自旦至申,陷其三壘,大千乃降。時魏征東將軍濟陰王元暉業率羽林庶子二萬人來救梁、宋,進屯考城,城四面縈水,守備嚴固。慶之命浮水築壘,攻陷其城,生擒暉業,獲租車七千八百輛。仍趨大樑,望旗歸款。顥進慶之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仍率眾而西。

  魏左僕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率禦仗羽林宗子庶子眾凡七萬,據滎陽拒顥。兵既精強,城又險固,慶之攻未能拔。魏將元天穆大軍複將至,先遣其驃騎將軍爾硃吐沒兒領胡騎五千,騎將魯安領夏州步騎九千,援楊昱;又遣右僕射爾硃世隆、西荊州刺史王羆騎一萬,據虎牢。天穆、吐沒兒前後繼至,旗鼓相望。時滎陽未拔,士眾皆恐,慶之乃解鞍秣馬,宣喻眾曰:「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並是仇讎。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余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吾以虜騎不可爭力平原,及未盡至前,須平其城壘,諸君無假狐疑,自貽屠膾。」一鼓悉使登城,壯士東陽宋景休、義興魚天湣逾堞而入,遂克之。俄而魏陣外合,慶之率騎三千背城逆戰,大破之,魯安於陣乞降,元天穆、爾硃吐沒兒單騎獲免。收滎陽儲實,牛馬穀帛不可勝計。進赴虎牢,爾硃世隆棄城走。魏主元子攸懼,奔並州。其臨淮王元彧、安豊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庫,備法駕,奉迎顥入洛陽宮,御前殿,改元大赦。顥以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魏大將軍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眾四萬,攻陷大樑,分遣老生、費穆兵二萬,據虎牢,刁宣、刁雙入梁、宋,慶之隨方掩襲,並皆降款。天穆與十餘騎北渡河。高祖複賜手詔稱美焉。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初,元子攸止單騎奔走,宮衛嬪侍無改于常。顥既得志,荒於酒色,乃日夜宴樂,不復視事。與安豊、臨淮共立奸計,將背朝恩,絕賓貢之禮;直以時事未安,且資慶之之力用,外同內異,言多忌刻。慶之心知之,亦密為其計。乃說顥曰:「今遠來至此,未伏尚多,若人知虛實,方更連兵,而安不忘危,須預為其策。宜啟天子,更請精兵;並勒諸州,有南人沒此者,悉須部送。」顥欲從之,元延明說顥曰:「陳慶之兵不出數千,已自難制;今增其眾,寧肯複為用乎?權柄一去,動轉聽人,魏之宗社,於斯而滅。」顥由是致疑,稍成疏貳。慮慶之密啟,乃表高祖曰:「河北、河南一時已定,唯爾硃榮尚敢跋扈,臣與慶之自能擒討。今州郡新服,正須綏撫,不宜更複加兵,搖動百姓。」高祖遂詔眾軍皆停界首。洛下南人不出一萬,羌夷十倍,軍副馬佛念言于慶之曰:「功高不賞,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將軍豈得無慮?自古以來,廢昏立明,扶危定難,鮮有得終。今將軍威震中原,聲動河塞,屠顥據洛,則千載一時也。」慶之不從。顥前以慶之為徐州刺史,因固求之鎮。顥心憚之,遂不遣。乃曰:「主上以洛陽之地全相任委,忽聞舍此朝寄,欲往彭城,謂君遽取富貴,不為國計,手敕頻仍,恐成僕責。」慶之不敢複言。

  魏天柱將軍爾硃榮、右僕射爾硃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硃吐沒兒、榮長史高歡、鮮卑、芮芮,勒眾號百萬,挾魏主元子攸來攻顥。顥據洛陽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時反叛。慶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戰,傷殺甚眾。榮將退,時有劉助者,善天文,乃謂榮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榮乃縛木為筏,濟自硤石,與顥戰於河橋,顥大敗,走至臨潁,遇賊被擒,洛陽陷。慶之馬步數千,結陣東反,榮親自來追,值蒿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慶之乃落鬚髮為沙門,間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潛送出汝陰。至都,仍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邑一千五百戶。

  出為持節、都督緣淮諸軍事、奮武將軍、北兗州刺史。會有妖賊沙門僧強自稱為帝,土豪蔡伯龍起兵應之。僧強頗知幻術,更相扇惑,眾至三萬,攻陷北徐州,濟陰太守楊起文棄城走,鐘離太守單希寶見害,使慶之討焉。車駕幸白下,臨餞謂慶之曰:「江、淮兵勁,其鋒難當,卿可以策制之,不宜決戰。」慶之受命而行。曾未浹辰,斬伯龍、僧強,傳其首。

  中大通二年,除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余並如故。慶之至鎮,遂圍懸瓠。破魏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是雲寶于溱水,又破行台孫騰、大都督侯進、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于楚城。罷義陽鎮兵,停水陸轉運,江湖諸州並得休息。開田六千頃,二年之後,倉廩充實。高祖每嘉勞之。又表省南司州,複安陸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將侯景率眾七萬寇楚州,刺史桓和陷沒,景仍進軍淮上,貽慶之書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衛夏侯夔等赴援,軍至黎漿,慶之已擊破景。時大寒雪,景棄輜重走,慶之收之以歸。進號仁威將軍。是歲,豫州饑,慶之開倉賑給,多所全濟。州民李升等八百人表請樹碑頌德,詔許焉。五年十月,卒,時年五十六。贈散騎常侍、左衛將軍,鼓吹一部。諡曰武。敕義興郡發五百丁會喪。

  慶之性祗慎,衣不紈綺,不好絲竹,射不穿劄,馬非所便,而善撫軍士,能得其死力。長子昭嗣。

  第五子昕,字君章。七歲能騎射。十二隨父入洛,于路遇疾,還京師。詣鴻臚卿硃異,異訪北間形勢,昕聚土畫地,指麾分別,異甚奇之。大同四年,為邵陵王常侍、文德主帥、右衛仗主,敕遣助防義陽。魏豫州刺史堯雄,北間驍將,兄子寶樂,特為敢勇。慶之圍懸瓠,雄來赴其難,寶樂求單騎校戰,昕躍馬直趣寶樂,雄即散潰,仍陷溱城。六年,除威遠將軍、小峴城主,以公事免。十年,妖賊王勤宗起于巴山郡,以昕為宣猛將軍,假節討焉。勤宗平,除陰陵戍主、北譙太守,以疾不之官。又除驃騎外兵,俄為臨川太守。太清二年,侯景圍曆陽,敕召昕還,昕啟雲:「採石急須重鎮,王質水軍輕弱,恐慮不濟。」乃板昕為雲騎將軍,代質,未及下渚,景已渡江,仍遣率所領遊防城外,不得入守。欲奔京口,乃為景所擒。景見昕殷勤,因留極飲,曰:「我至此得卿,餘人無能為也。」令昕收集部曲,將用之,昕誓而不許。景使其儀同範桃棒嚴禁之,昕因說桃棒令率所領歸降,襲殺王偉、宋子仙為信。桃棒許之,遂盟約,射啟城中,遣昕夜縋而入。高祖大喜,敕即受降,太宗遲疑累日不決,外事發洩,昕弗之知,猶依期而下。景邀得之,乃逼昕令更射書城中,雲「桃棒且輕將數十人先入。」景欲裹甲隨之。昕既不肯為書,期以必死,遂為景所害,時年三十三。

  蘭欽,字休明,中昌魏人也。父子雲,天監中,軍功官至雲麾將軍,冀州刺史。欽幼而果決,篸捷過人。隨父北征,授東宮直閣。大通元年,攻魏蕭城,拔之。仍破彭城別將郊仲,進攻擬山城,破其大都督劉屬眾二十萬。進攻籠城,獲馬千餘匹。又破其大將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別將范思念、鄭承宗等。仍攻厥固、張龍、子城,未拔,魏彭城守將楊目遣子孝邕率輕兵來援,欽逆擊走之。又破譙州刺史劉海游,還拔厥固,收其家口。楊目又遣都督范思念、別將曹龍牙數萬眾來援,欽與戰,于陣斬龍牙,傳首京師。

  又假欽節,都督衡州三郡兵,討桂陽、陽山、始興叛蠻,至即平破之。封安懷縣男,邑五百戶。又破天漆蠻帥晚時得。會衡州刺史元慶和為桂陽人嚴容所圍,遣使告急,欽往應援,破容羅溪,於是長樂諸洞一時平蕩。又密敕欽向魏興,經南鄭,屬魏將托跋勝寇襄陽,仍敕赴援。除持節、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諸軍事、光烈將軍、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戶,進爵為侯。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禮、大將薛俊、張菩薩,魏梁州刺史元羅遂降,梁、漢底定。進號智武將軍,增封二千戶。俄改授持節、都督衡、桂二州諸軍事、衡州刺史。未及述職,魏遣都督董紹、張獻攻圍南鄭,梁州刺史杜懷瑤請救。欽率所領援之,大破紹、獻于高橋城,斬首三千餘,紹、獻奔退,追入斜穀,斬獲略盡。西魏相宇文黑泰致馬二千匹,請結鄰好。詔加散騎常侍,進號仁威將軍,增封五百戶,仍令述職。

  經廣州,因破俚帥陳文徹兄弟,並擒之。至衡州,進號平南將軍,改封曲江縣公,增邑五百戶。在州有惠政,吏民詣闕請立碑頌德,詔許焉。征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尋改授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廣州刺史。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廚人置藥於食,欽中毒而卒,時年四十二。詔贈侍中、中衛將軍,鼓吹一部。

  子夏禮,侯景至曆陽,率其部曲邀擊景,兵敗死之。

  史臣曰:陳慶之、蘭欽俱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慶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預舊恩,加之謹肅,蟬冕組珮,亦一世之榮矣。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7257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陳慶之|南梁|魏晉南北朝|歷史|武將|

留言共 34 篇留言

蜂蜜蔓越莓
好多,頭好痛

11-11 19:34

任孤行
去吃藥11-13 04:28
紅蓮亂舞
還真的沒聽過這號人物....

回家再詳看a_a

11-11 19:36

任孤行
對你有幫助的11-13 04:29

看不完~不過好詳細~

我推~

11-11 19:39

任孤行
慢慢看11-13 04:29
零式
我先推再看

11-11 19:44

任孤行
好的11-13 04:29
夢姊
沒看完喔~

11-11 19:47

任孤行
夢姊欠打11-13 04:29
HK
我真的都快轉了...
回來再看

11-11 19:50

任孤行
好的11-13 04:30
AIR'湯圓
孤,你好辛苦。

11-11 19:52

任孤行
還好吧11-13 04:30
فريد - 笨笨魚
陳慶之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三國志武力只有6......

11-11 20:08

任孤行
= =不同人吧11-13 04:30
藍屁
推死你A_A

11-11 20:12

任孤行
@@11-13 04:30
ミルク猫
看完了
不過我的疑問只有一個
你的文字都超出格子…

11-11 20:15

任孤行
不知道為什麼- -11-13 04:31
尼才肆肥熊
三國志11

裡面有他

顆顆

11-11 20:19

任孤行
他是南北朝的人11-13 04:31
搔手潮吹毒龍鑽汁
這篇真長=ˋ=

11-11 20:22

任孤行
是啊11-13 04:31
medicine
真的是很厲害的一位名將
不論三千或五千人對二十萬也是很驚人的戰績

那時代不是比軍時科技大部份也是靠人力及策略
有城牆支援最多也只能防守對幾倍的敵人更何況是 10倍數十倍....


南北朝那時候真的打很慘
南北朝中段時人口幾乎是未開始前的1/10
中國史上死最多人的時代之一

南史
武將列傳卷61
也有陳慶之的解說@@~

11-11 20:26

任孤行
南北朝就是殺來殺去 殺11-13 04:31
*沉屍蚊子*
身邊沒幾個人知道陳慶之是誰.....囧

11-11 20:29

任孤行
應該很少人知道吧11-13 04:32
紛紛擾擾
我只是來給GP的。

11-11 21:08

任孤行
@@11-13 04:32
詠夏
歷史這東西好煩= =

11-11 21:19

任孤行
還好吧11-13 04:34
卯月
上了一課了……
這文說的,是我上過的課之中最不會教的類型。

想存錢買一套通史……
因為知道的,實在太少,
不過有些史料要找也不容易……

11-11 21:50

任孤行
南北朝亂又不好找11-13 04:34
風靈草
這位陳慶之將軍還真是厲害...(我也是第一次聽到他的大名)
一次以寡擊眾,或許還能說是運氣使然,
不過數次,那除了運氣之外,勢必也要極有實力才有可能。

從他的言行和舉措來看,的確是一代名將的風範。

之所以很少人提大概是因為南北朝時期太過混亂,(一直在改朝換代,換皇帝換得極其快速)
國、高中歷史不會詳提細節,(所以這位將軍就被省略了)
而大學非歷史系大概也不會刻意接觸的關係。

11-11 21:59

任孤行
南北朝有一堆超強的將領
亂世更出英雄11-13 04:35
氤氳
沒有提,還真的不知道有這個人...

11-11 23:02

任孤行
這下你知道了@@11-13 04:35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我是覺得真的史料太少,而且考證也不夠,最重要的是詳細的戰略佈置與戰法,所提到的都很少。

唯一可信的是他的戰功不是吹的,但戰績一定有問題。

11-11 23:07

任孤行
根本找不到史料啊- -11-13 04:36
月巴豆頁 楊伐善
我喜歡看書 但不喜歡用電腦看
只好歹勢了

11-12 00:02

任孤行
沒關係11-13 04:36
航海VJ.隼
好多好多字@@

11-12 00:20

任孤行
@@11-13 04:36
啊噴精
















好長

11-12 01:33

任孤行
-.-11-13 04:36
『安康.威』
我直接給= =

11-12 03:38

任孤行
-.--11-13 04:36
宏-
我們班上有個叫做陳慶

但他是打棒球的?

11-12 04:20

任孤行
不同人11-13 04:37
社區看門犬
好詳細的小歷史

11-12 08:45

任孤行
還OK吧11-13 04:37

雖然以前就知道這位人物,
但如骨灰大所說,並沒什麼詳細介紹戰略之類的,
說不定他是靠他身邊的無名軍師XD

11-12 09:28

任孤行
史料沒有記載 == ==11-13 04:37
Mr.V林佳樹
老孤這篇是甚麼洨!?

11-12 12:45

任孤行
南北朝歷史11-13 04:37
沃金黛兒芮
看不懂看不懂
去你家解釋給我聽



(酸~)

11-12 17:51

任孤行
不讓你睡11-13 04:37
Raynor
沒聽過這號人物
謝謝介紹~
一將功 萬骨枯

11-12 20:00

任孤行
那時代就是這樣11-13 04:38
尼才肆肥熊


那隻是破關送的 真實歷史人物 不是當代的

顆顆

11-13 07:21

蛇手
主要是那個時代普遍上大家不熟悉,或許因為國勢貧弱?
畢竟沒有像三國那樣的小說支持,在動蕩不安的時期要能出頭實在有點難吧

11-13 16:17

小奇奇
阿他是開外掛喔??
還是他其實是超級賽亞人
還有主角威能
有沒有那麼好洨=ˇ="
而且古代最讓人受不了的
就是功高震主
有很多有名的武將都因為太利害結果被自己的君主幹掉
真是不生唏噓阿..
像我之前有看一部港劇是寫越王勾賤的故事
因為那時候他被抓去當俘虜
什麼吃屎阿當馬的都做過~但還是有很多忠臣跟著他
結果等到他後來忍乳赴重成功了之後
竟然把所有知道他當俘虜的功臣全部掛掉..
當下就覺得..案!!殺小
難道一個君主成功了之後一定要把所有的功臣都殺掉
才能避免被威脅嗎= =?
那之前幫助那些君主的人不就跟智障一樣了..

11-18 15:16

銀月紅蓮
恩........其實這位看了那麼多也還覺得數字誇大的太重了=口= 應該是大部分都要少一個零比較合理...... 不過四十七戰全勝且幾乎已少勝多 拔城三十二座 也夠強了..

06-05 20:11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6喜歡★a5511867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連小說也是老的好…... 後一篇:[達人專欄] KTV的H...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ms0489223每天換一首的人
Blonde Redhead - For the Damaged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7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