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轉貼x2】溫柔 = 堅強

作者:艾莉緹│2013-03-07 07:29:42│巴幣:4│人氣:113
 
孫兒在突然喪母之後,
還要忍著悲傷,
照顧經常逞強、發晦氣的外婆。
 
他自問:
「我的心情也不好。為什麼外婆還找我當出氣筒?
她可以找我出氣,那我可以怎麼辦?」
 
那個故事(無論真或假)所觸動我的,
又何止一個在夢幻天地裡的愛情承諾?
 
 
 
 
無法冷靜時更要冷靜!
  
一名署名約翰衛斯理的人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寶。男孩兩歲的某一天,丈夫在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藥瓶打開了,不過因為趕時間,他只揚聲妻子把藥瓶收好,然後就關上門上班去。

妻子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就忘了丈夫的叮囑。男孩拿藥瓶,覺得好奇、又被藥水的顏色所吸引,於是一飲而盡。藥水成份厲害,即使成人服用也只能用少量。男孩OD (Overdose服藥過量),被送到醫院後,返魂乏術。

妻子被事實嚇呆了,不知如何面對丈夫。緊張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非常傷心,看兒子的屍體,望了妻子一眼,然後說了四個字。作者叫讀者猜,這丈夫說了四個甚麼字?  
 
------------------------------------ 
 
答案是:「I love you darling。」(我愛你親愛的)作者說,這反應是Proactive的( 即反過來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控制)。作者亦盛讚這丈夫是人類關係的天才,因為兒子的死已成事實,再吵再罵也不會改變事實,只惹來更多的傷心,而且不只自己失去兒子,妻子也失去兒子。

這故事,主旨是彰顯人類選擇的自我層次, 同一件不幸事,你可以怨天尤人,痛罵社會,甚至自責無窮,但事情卻不因這些而改變 , 這一切只改變了你和日後的生活,負著疤痕的活下去。

反之,放下仇怨恨和懼怕,放下過去,勇敢的活下去,事情的境況原來並不如想像中壞,這就是作者所說的Proactive Behavior,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由人轉境 , 而不是被外界事物牽走 。

這個故事很有道理,能做到的沒幾個,人們通常會被外界事物或情緒牽著走,事後總是後悔不已……大家可以想想看,這個故事帶給你們什麼樣的省思呢?
 
 
 
 

老天給考驗,你要接招
 
平日沉重的工作壓力已經使人喘不過氣來,若再碰上家庭內有人生重病或發生急難,心理上無形的壓迫以及各種問題也都會接踵而至。

在花旗銀行房貸專案部工作的黃珮琳,兒子在1歲半時不慎將手夾進珍珠奶茶的封口機中,機器180~200℃的高溫,使得小小的右手當場血肉模糊,動了5次刀並進出加護病房多次後,最後不幸截除右手中指之後的3隻手指頭。想起當時的情景,黃珮琳還是心疼地淚流滿面。
 
在事情發生後,她不僅無心於工作,壓力大到整個人瘦了一圈,還數度哭到昏厥,先生更一度崩潰地哭喊:「幫他剪指甲的是我啊!」而她每天只能問著自己:「為什麼會是我的小孩?」
 
自己堅強,才能安慰病人
 
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平常人的反應是震驚、痛哭、絕望,但唯有周圍的人充滿希望,也才能讓病人感受到正面能量。
 
人間衛視電視台的新聞主播楊玉欣就是這麼鼓勵姊姊活出新生命。
 
楊玉欣,在19歲那年被檢驗出罹患「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這種罕見疾病無藥可醫,身體功能將日漸退化,直到最後癱瘓、死亡,而她的姊姊、弟弟竟也罹患同樣的疾病。
 
已記不得當時她被醫生宣判時的心情如何,但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姊姊還沒走出診療室就當場放聲大哭。
 
罹病頭幾年的某個深夜,她的姊姊打電話沮喪地說想自殺、對於任何死法也已無所畏懼,「你是連死都不怕的人了,怎麼會害怕活著?」她靈光一閃,如此告訴姊姊,因為人最恐懼的就是死亡,如果她連最恐懼的東西都不怕,還有什麼好怕?她的姊姊沉默5秒鐘後,決定試著活下去。
 
既身為病患,又是病患家屬,楊玉欣的雙重身分,讓她能夠用同理心安撫病人。

老天賜黃牌,不代表出局

楊玉欣雖屬於特殊案例,但一般人也可以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進而幫助生病的家人走出陰霾。

去年母親罹患乳癌,因為單親的緣故,26歲的葉怡君,必須擔負起照顧的責任。陪媽媽化驗腫瘤、辦理住院開刀、照顧手術後的生活起居,她都一肩扛起,甚至連搬家都自己一個人想辦法。

在這段過程中,天性樂觀的她沒有掉下一滴淚,並堅強地面對一切,「相對於別的癌症,乳癌已經是比較不嚴重的,」她成熟地表示:「而且媽媽已經很軟弱了,我就更不應該軟弱。」

在她的母親得知罹癌前幾天,心情蕩到谷底,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哭泣。篤信基督教的葉怡君告訴媽媽:「很多病都會死,但現在上帝只是給你一張黃牌而已!」她鼓勵母親走出低潮,要媽媽看勵志的書籍,並藉由宗教的力量穩定情緒。

同樣地,兒子發生意外後,黃珮琳每天在醫院看護,聽著醫院24小時不間斷的救護車鳴笛聲,以及看到隔床口腔癌病患的痛苦,她才發現比起其他人,他們已經很幸運,不應該如此絕望下去,「我要讓小孩子看到堅強的一面,」她開始每天催眠自己要樂觀,「我們不勇敢,就沒辦法養出勇敢的小孩!

黃珮琳承認,自我催眠很困難,卻務必要做,「告訴自己要幸福快樂,就會往那個方向走。」她的兒子似乎也感染到這樣的積極能量,總是以微笑回應她。
 
在工作與照護中做選擇

因為長期接觸病人及其家庭,楊玉欣認為,工作崗位有一定的要求,事實上很難寬容病患家屬的處境。「當兩邊的負擔都很重的時候,我建議要做出抉擇,」如果兩邊都卡著,只會使情況更糟。

從小由外婆撫養長大的陳意婷,得知外婆得了癌症時,每個星期都請假兩天回家陪外婆,「雖然主管對我很體諒,但佔了一個缺卻常請假,對主管也不好意思,而且心也已經不在工作上了,」她最後放棄高薪的工程師工作,決心在家中陪伴外婆剩下的半年時間。

楊玉欣建議,如果有經濟上的考量,也一定要跟主管清楚表達困境,並在這樣的困境和公司能接受的限度當中,找到一個平衡的方式,「也許是降低薪水標準,降低工作量,也因此降低工作責任。」

再者,有主管和同事的支持,對於碰到家庭急難的上班族來說,是很大的信心加持。

「我真的很慶幸能在一個溫暖的地方上班,」黃珮琳的同事為了她的小孩昂貴的義肢費用,主動號召同事捐款,幫忙出錢出力,大老闆更囑咐她的直屬上司「給她更多的假,處理完再回來上班。」

「我沒有提或是還沒想到的事情,他們都幫我想到了,」黃珮琳哽咽地說,在留職停薪的3個月當中,沒有一個同事打電話問過她公事,所有的事情完全幫她處理得宜。

讓壓力有宣洩的出口

不過,在照顧病患時,為了避免自身因為情緒和身體上的壓力而累出病來,最好找到讓情緒宣洩的管道。

楊玉欣選擇安靜,因為安靜可以讓她沉澱

她每天晚上都會祈禱1小時,白天要下重要決定前,也會利用去洗手間的時候,讓自己獲得片刻的安靜,「因為跟大家處在一起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專注問題的核心。」或者用彈琴的方式,讓自己瞬間進入另一個世界,將自己暫時抽離壓力大的情境。

剛得知外婆罹癌時,陳意婷會找朋友聊天宣洩,但一直丟給朋友負面情緒,久了卻可能造成他們的負擔,「當時覺得,為什麼人的命運無法控制,所以我選擇看佛教的書,想找到生與死的道理,也才讓我相信有些無法掌握的事情是注定的。」對她來說,宗教是一個有效的紓壓方式。


78期 做自己的王者
購買
 
訂閱
當時因為壓力過大而暴瘦10公斤,陳意婷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病人!」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92640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堅強|溫柔|愛人的能力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Rosary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喵影片] 舔毛最重要... 後一篇:[松貂] 草地滾球?...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6s8s6s詩詞
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