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一旦開始幫自己解套,人就整個學術起來了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14-11-20 15:30:11 | 巴幣 12 | 人氣 228

  今天聽到學長分享一個東吳大學的學友考上台大博士生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加深我相信問題往往都是階段性的:當他以優異成績拼上台大博士班,但伴隨的是激烈的同門師兄弟的競爭,以及「歧視」。

  故事中出現這樣的情境:每次的上課,都是當著教授與同學面前的semilar。第一,課程進行中,只要教授稍微不滿意,就會當著全班面前羞辱你,最經典的話語是「你要不要考慮回去讀大學部?」。第二,同學們的座位分布井然有序:台大碩士出身的博士生,以及「非」台大碩士出身的博士生,而且前者會戲稱後者為學術血統不純的「雜種」。

  陳述這段故事,並不是阻止大家別念台大,或是影響認知這間台灣第一學府及其成員的聲譽,似乎不這麼的友善和光明,而是「高處真的不勝寒」。茶餘飯後,笑談之間,總覺得可以把天下英雄褒貶:瞧不起、更看不順眼許多事物,實務者瞧不起理論家,認為空談;理論家瞧不起實務者,認為缺乏反思;門外漢笑門內者當局者迷,但他自己置身處地,也不見得能處理好一切。

  在統計數字上,大學、研究所門檻並不看似以前這麼高的狀況下,其實仍有一些事情不是這麼想當然耳。當你正辛苦酬庸於自己的考試結過或畢業時,或許人家的文憑是用更多血淚殺出;或許可以質疑對方為何選擇升學,這種行動又不保證賺得了甚麼錢,還不如直接工作或考公務員。

  我想這是一種態度上的雙重標準之問題:當我們分析他人時,總能「嚴格解釋」,把活生生的人當作檔案庫的案例,從目標、手段選擇、執行過程.....彷彿上帝般看得一清二楚,剖析得清清白白,評論得不留情面。而對自已的,或自己支持的所作所為,總特別科學,視作「動態的過程」,每一刻的結論總能為下一刻的修正而推翻。

  外人瞧不起考公務員的人,認為只是讓國家多一位米蟲,而自己不考不是因為「考不上」,卻是比考的人「高尚」。也許事過境遷,自己不得不考,卻不中的時,卻可以解釋「離開書本已久」或「工作繁忙、時間不夠」,若是消滅這些原因,則自己能考上......云云。這種態度上的雙重標準,似乎是造成此現象的一種元素。

  無論念研究所、考公職、學個技能都好,難道人有價值與否,決定於他們的學校、科系、技能及執照?我想這種說法僅是一種假設,或部分事實,若要證明是核心原因,恐怕要更多樣本證據。不然,隨意評論和批評他人,除了貽笑大方,在證明假設對之前倒是證明了一件事情:「下限別秀太大」。

創作回應

niat
這就是人性啊~

對人嚴苛,對己寬容。

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客觀看待一切?

至於人有沒有價值,往往都取決在那個看你的人怎麼想,怎麼看你,所以,這價值從來就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這也是人性。
2014-11-20 17:13:27
likwueron
嘛,我之前有緣近距離的觀察公務員。
基本上,基層的人我覺得是及格的,但是官越大的,真的有越混的傾向。
比如上班滑手機看FB,之後加班才開始處理公文。
不過因為他們是大官,民眾根本看不到他們怎麼做事。

而對我來說,當公務員後失去很多罵人的機會,除非外面闖不出名號,不然真的不想去。
2014-11-20 18:11:12
八雲紫
還以為古代才有自視甚高的存在(課業 出身等等) 沒想到現代也在玩這套

在下只知道 這樣的存在無視她就好 不用想太多 當別人批評或指責自己時 試著吸收裡面有用的部分就OK

舉例來說 問 對在下而言幽靈是存在的 你們覺得呢? 答 你白癡阿 現在大家都在手機電腦 哪來的幽靈阿 之類的

這裡就直接取這些人不相信幽靈跟確認他們過於依賴手機跟電腦之類的情報就足夠 不停的追求知識是很有趣的喔
2014-11-20 18:24:32
白白安
的確有這麼一說:台大法西斯主義論。不過,台大經濟系主任學術表現令人搖頭,還可以這麼自負,這也是台大一絕。
2014-11-21 01:05:07
兔二:滾你奶奶的
畢竟,「骨董功能」。
2014-11-21 02:13:16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