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3 GP

『The News Lens』中亞局勢重洗牌,捲土重來的基本教義派?『社論推』

作者:赤紅時夜│2021-08-20 02:13:14│巴幣:75│人氣:259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攻佔大片阿富汗,塔利班想要什麼?
|國際大風吹|



  美國完全從阿富汗撤軍前夕,塔利班南北夾擊,攻下大量省會,他們想重新奪回政權,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遜尼派國度,讓這個命運乖舛的國家充滿不確定性。




  20 年前,大部分國家甚至美國都不反對塔利班政權的存在。塔利班當時的死因,在於後期與蓋達組織過從甚密,內部的務實派過於弱勢,結果組織被扯進全球恐怖主義的漩渦之中,直接令其倒台。

  20 年後,塔利班能否成功?視乎領導層有否汲取歷史教訓,放棄意識形態的包袱,以務實理性的態度處理國際關係。但是,就算組織領導層願意與其他國家妥協,內部不同立場的成員願以大局為重嗎?
  組織內部派系林立、光譜甚廣,前去莫斯科、杜哈、德黑蘭談判的組織大台,並不能代表塔利班全部人。

  外交是雙向的,塔利班苦惱如何爭取國際支持的同時,整個地區都在費盡心神思考如何跟塔利班打交道。又有誰知道,未來數個月阿富汗的前途會是如何?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參與,粗略可分成幾個五大階段:

  2001年開始的攻勢掃蕩階段,
  2004年開始的塔利班重整期,
  2009年開始的「歐巴馬大增兵」,
  2011年開始的北約退場,
  以及2019年川普與塔利班的最終和平談判。




  布林肯認為,阿富汗戰爭地目的就是懲罰並制裁「那些犯下911大罪的恐怖份子」,就反恐成果而言,這20年來的血淚汗水已經完成了該有的成績。因此拿西貢淪陷來形容阿富汗的撤退,對於美國而言是不公正也不正確的評價。

  但對此,美國政壇卻有不同的解讀與評價,像綠扁帽特種部隊出身、曾在阿富汗參戰並獲得銅星勳章肯定的共和黨眾議員沃爾茲(Mike Waltz,佛羅里達)就對外公開表示:

  「如果我現在是在台灣或烏克蘭,目睹阿富汗正在發生的這一切,我一定會嚇個半死,因為這就是拜登政府所展示出來的美國承諾。」

  相應的戰略批評,仍有待時間觀察,但塔利班在政治層面上確實「擊潰」了拜登政府——特別是在911事件20周年忌日前夕,讓塔利班重新打下整個阿富汗的「一夜回到解放前」——卻已成為白宮難以迴避,且極難自我解釋的重大外交災難。

  美國主流輿論當前的質疑,暫時仍鎖定在拜登政府對戰術選擇與情報層次的「災難性瑕疵」——在情報層次上,美國軍方與國防部對阿富汗的戰況評估「錯到離譜」,但CIA方面卻仍公開喊冤,強調前線情報都不曾指向:「阿富汗中央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土崩瓦解。」

  除此之外,白宮與美軍對巴格蘭基地的「偷偷撤兵計畫」,也在喀布爾機場擠爆癱瘓的同時,成為美方懊悔不已的重大失誤,「如果當初讓巴格蘭基地守到最後,今天在撤退、疏散盟友的時候,是否就不至於『逃得』如此難堪?」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24303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hocomint喜歡故事的你
OC的原創故事~Afternoon日文小說 個人網站公開中(`・ω・´)ノシ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4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