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7 GP

十秒簡單讓舊筆電、電視棒或NUC取代你家中階以下NAS(202110更新)

作者:方│2016-11-13 11:39:25│巴幣:54│人氣:42934
一、個人需求的初衷:
在不斷的繪圖、CODING等等工作凌虐與LOOP下,我創造了不少資料,這些資料說重要不重要,但是就是留一個備份比較合宜~
其實起始需求有兩個
1. 定期自動備份特定資料夾差異化檔案,最好能壓縮
2. 隨時能讓其他裝置讀取資料
省電是必要的...

建議要有電腦基礎知識的人來看這篇,或者願意自己GOOGLE~

各人自寫這篇到現在一共擁有4台NAS,
  1. 4Bay=> DELL MFF(G3250T) + 伽利略4 Bay 成本 $6000
  2. 6Bay=> 舊電腦+SATA擴充卡 (PS:想換新殼 Fractal Design Node 304) 成本 $1500
  3. 2Bay=> buffalo nas 220 別人不要 成本$0
  4. 2Bay=> synology DS720+ 成本$13000


二、何謂NAS?:
什麼是 NAS? 他的英文是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簡單來說就是網路儲存的硬碟...
他並沒有特別的定義一定要什麼功能,
名字就很明確地告訴你~就是能用網路存取資料~
一般採用的協定就兩種
  1. SMB/CIFS & samba
    SMB最常用的也就是俗稱的網路芳鄰,更進階一點就是DFS或者各種管理計畫,
    而samba就是LINUX為了能跟windows做網路資料交換的協定
  2. APFS
    也就是APPLE的資料分享技術,現在有些NAS也有支援。

至於媒體功能、RAID與資料回溯之類的,都是附加價值的東西,這些一般電腦都做得到,而且就算沒有也是能勝任NAS

如果你是要安全保存資料,甚至有個人隱私的資料,NAS絕對不是好的選擇,
因為NAS會需要完全暴露在網路環境中,
你應該去買陣列硬碟外接盒

其實將NAS拆解之後,簡單來說就是一個 LINUX + ARM(或X86) 架構的小電腦,
這種小電腦很省電,然後將她的LINUX客製化之後,可以無腦的使用。
LINUX是什麼呢? 就是像WINDOWS一樣的作業系統...
他被廣泛應用在工業與資訊業,他的背後是從UNIX發展出來的,通常需要穩定性都是以這類作業系統發展出來,以前複雜度比WINDOWS高,但現在慢慢散布在各種應用上,包括你手機的IOS跟Android都有這個基因。
ARM ? X86?
X86比較簡單的說法就是一般我們在用的個人電腦,其實要回朔的IBM最早的協助,但他的設計有著CISC的缺陷,其中以功耗限制跟成本考連,是都不太合適做NAS這種基礎功能,但是是能勝任NAS工作的。
ARM就你手機經常使用的CPU,早期省電為主,近年因為所有最TOP的技術發展都朝向行動裝置,金錢潮流的轉向,因為時代的變化,讓INTEL不得不低頭面對,目前看起來,微軟很重視ARM,畢竟ARM還是很具有未來性。

三、NAS應注意的資訊安全問題

首先大家必須有兩個非水嶺的認知
  1. 區域網路,LAN。簡單來說就是不向外連線,更精準而言就是指在Router內的虛擬網路連線。
  2. 網際網路,WAN。簡單平白地說就是你能連上google這類網際網路的服務。

一般網路都是掛上WAN,不過你也可以強迫設定電腦就是不對外連線,除非你的個人電腦或裝置被當跳板,要不然躲在LAN裡面比較難被try到攻破,有些無線基地台還自帶防護,雖然效果有限但有總比沒有好。

一般市售NAS也具備防毒功能,不過通常需要定期掃描硬碟才有防毒作用



其實任何掛在網際網路上的設備都不安全
所以其實NAS在上全上並不是什麼很好的東西...他是方便,但不算安全,
真的要認真管理起來,絕對不是廠商所謂的...他家有多安全,或者實體擺在你眼前這麼簡單,
連上網路就有可能外流資料外,
當病毒散佈時,這類NAS都可能會變成主動傳遞的問題源,
這不是惡意攻擊NAS設備,而是本來就存在的問題
通常防毒是沒用的...無論哪家,因為你的微軟作業系統就會主動散布跟接收,
而且當時來源不一定要是windows的系統,換句話說LINUX也能在Samba下幫你傳遞,
按照過去經驗...就算windows直接更新你家電腦也不一定來得及堵住漏洞,所以更不要期待由open source轉變而來的NAS能有多麼快速的防護,
所以如果只是備份資料跟網路方便拿資料,請善用外接硬碟跟google drive之類的作法,
後面會講一些詳細...
不過因為我是需要的~所以會就建~平常沒用也是關起來port
而NAS這類設備,建議就是在封閉的區域網路下使用,
不建議NAS對外開放。

四、最基礎的事前準備,你家網路有多快?:
既然知道是網路分享的工具,就要好好理解網路,
雖然你完全不注意也是能用,但是其實就不必特意花錢做NAS,
要使用高速的NAS,大致上你必須先確認幾點,如果都沒有,其實根本沒買NAS的必要,因此開始討論NAS前,你必須先注意下列幾點。
  1. 你的路由器是否具備最基本的GIGABYTE的連線速度
    主要分兩塊,一是線路的內部速度,二是WIFI
    一般來說,WIFI有AC (常見分為A、B、N與AC四種,2019之後還有AX)就達到基本要求,實際上,做得優秀的N級的無線網路就有機會維持在最大30~40MB/s的傳輸...不過早期還有A跟B...A跟B則是慢很多。
    內部這點就要看你買的時候,乙太網路是否存在Gigabyte的速度,有些則會標示 10/100/1000 的寫法,2020年之後市售還有多一個2.5G較為常見,大致上這個要很注意,因為有線網路其實還有在賣10/100的,速度是慢很多。

    (圖片源自:電腦王)
  2. 網路線是否具備Cat. 6 以上
    一般來說,Cat. 5e就足夠了,不過因為你不知道品質如何,可以向上拉高一點,到Cat. 6,不懂就問店員...簡單來說就是要有gigabyte的速度
    http://ithelp.ithome.com.tw/m/questions/10107265
  3. 電腦乙太網路要有支援Gigabyte或至少ac以上的網路卡
    建議有,才能發揮性能。
    一般近2015年以後電腦通常有gigabyte乙太網路,但是ac網卡則是2018之後才真的比較普遍。
  4. 你的NAS或作為NAS的電腦的乙太網路要有支援Gigabyte傳輸
    市售NAS應該沒有不是gigabyte,甚至有不少已經支援到2.5G,
    但如果你拿2010以前的電腦做NAS,要很注意有沒有支援。
  5. 硬碟速度
    大部分超過500G的3.5吋硬碟都能在70MB/s以上,一般超過80MB都能發揮大多數NAS價值,而通常Gigabyte的網路最大速度上限是120~130 MB/s,
  6. 若要外接硬碟,要注意USB與晶片組
    USB基本需求市3.0以上版本,但3.0有沒有發揮理論值也要注意,
    例如NUC,通常INTEL N跟J系列搭配的晶片在傳輸的USB 3.0性能,都不會太好,最好的還是買U系列。
  7. 建立伺服器與資安相關的知識

如果以上都沒有的情況下...其實速度大致上不可能超過30MB/s多少....
也沒談NAS的必要,不過坦白說,一般放資料20MB/s就足夠了,中高階的無線基地台都能做到取代一些市售低價位NAS主機,換句話說,你挑NAS最基本需求要上GIGABYTE的內網,但同時你也可以看看自己需求,或許用無線基地台外接硬碟就能滿足你,後面還會再提到一些。

後面我還補上資安知識,雖然現在建立外面購買NAS非常容易,廠商在資安上面也做得不少功夫,但一般人的NAS接上Router,而這Router又肯定接上網際網路,這種情況下,NAS就變得很好攻擊,NAS說穿了就是裝著UNIX相關衍伸出來的作業系統的小電腦,所以本身也很適合被破解,就算是大廠Synology 跟QNAP 都爆過嚴重資安問題,即便他們後面有緊急上版,但是不免有被攻破的對象...
所以NAS沒事就應該斷開,需要再打開比較合宜,但是一般市售的不一定容易做網路斷開或關機,因此一般還是買普通PC,沒事就關閉網路共享比較好。


五、可以作為NAS的主機有哪些?
先分清楚~兩個方向
  1. 市售的獨立NAS主機
  2. 自己用電腦做NAS
稍微研究之後,市售獨立出來的NAS之價值,主要在缺乏IT關聯的小企業可以發揮,因為這種公司通常請不起MIS,但是卻又有自己一定程度的需求,除了很多NAS廠商會提供不錯的服務外,報帳核銷,公私分明下,會出現價值。
不過外面賣的獨立NAS主機對於個人使用的而言...就顯得不怎麼聰明...
怎麼說呢?

  1. 市售獨立NAS主機能做什麼?
    NAS說穿了,就是限制到只剩網路存取資料的簡易型電腦,有些廠商會給他更多的附加價值。
    大致上能做的事情如下...
    (1) 網路資料存取
    (2) 基本定時備份存取資料、資料回復
    (3) 進階附加價值,通常有RAID 0、1跟5或串接
    (4) 更進階附加價值,BT、SMTP Server(網路郵件)、WebServer、SQL Server,以及近期很流行的Docker。
    (5) 外部網路連線服務,例如synology會有QuickConnect服務,這種服務對於外面辦公的人有幫助,當然這也意味著你的資料會有嚴重的資安風險。
    (6) APP功能,很多人是為了APP功能,通常一般人會把照片、影音檔當成資料庫放在家中某台電腦,而這時候NAS就能隨時取用,其實很多APP都有這個功能,只是廠商提供優點是無需用腦。
    .
  2. 所有功能Windows 早就有了,如果你不喜歡也能用FreeNas
    NAS的功能其實只要熟悉電腦都很容易達到。
    實際上所有的NAS基礎都是基於大家常見的作業系統,市售NAS通常是Linux轉變而來,所以其實你裝Linux,加一些套件跟設定也能做到NAS同樣的功能,
    而Windows作為NAS BASE的NAS其實已經上市一陣子了,例如 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19
    可看 MIS之IT基礎建設(11)Windows Server 2012 R2檔案伺服器(檔案存取規劃設定)
    反過來說,既然windows server能做NAS,
    其實一般家用windows 10、windows 11甚至未來的系統也能這樣用,只是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他們能做到這麼多事情。
    (1) 網路硬碟
    簡單來說,讓你家電腦變成NAS分享資料只要右鍵內容使用 "共用" 就解決了(設定教學在後面),整個過程可能十秒鐘都不到,若花錢買獨立的NAS主機,你卻要花時間挑選NAS跟幫她挑硬碟...重灌、重學...,而且NAS $2900~10000通常大部分你只買得到兩個硬碟的($2900只有特價時才會發生,一般都要$4990),雖然也能外接硬碟,但能到多少個沒有絕對數字,但一般電腦的主機板可以掛六個硬碟,外加USB 3.0又可延伸四顆以上硬碟,NUC或電視棒,除了NUC I系列能裝兩個硬碟外,通常兩者也能用USB外擴張4~6個硬碟,而USB 3.0的6Gigabit也足夠應付網路,只要你USB線跟port別太爛。
    因此如果你買NAS是用在公司...那很OK...但用在個人...傻傻滴...除了更麻煩,便宜的NAS穩定性也不一定可比電視棒或NUC,因為板子都是差不多的。

    (2) 定時備份存取資料資料回復
    定時備份更簡單,你只要GOOGLE "定時備份軟體" ,然後工具很多,例如重灌達人提供的小工具,XP就很多人在用了...如果你專業一點,就用BAT或Powershell就更能靈活使用。
    我個人推薦是使用FreeFileSync。

    (3) RAID 0、1跟5
    你可以買外接硬碟盒,這是最簡單的作法,通常也比外面NAS主機便宜不少,
    例如我買的PROBOX HFR2-SU3S2,他具備4Bay的空間,
    連接電腦用USB 3.0也非常穩定,可以達到150MB的傳輸量,內部資料互傳是由內部晶片傳輸,所以速度也能維持在一百上下,整體來說價格也只需要NAS的一半。
    當然最好的做法是電腦直接做RAID,如果你不懂電腦,說鏡像就沒意義了~PC這塊很厲害...做很久了。
    電腦分兩種做法
    A. 軟體RAID
    軟體RAID非常簡單,他在windows上面進行設定就能做到了,非常便利
    可以參考akitio寫的akitio
    B. 硬體RAID
    大部分主機板都有這個功能,可以看最近寫的 AMD X570主機板做NVMe RAID0 (ADATA SX8200 +ASUS TUF)

    (4)
    BT、SMTP Server(網路郵件)、WebServer、SQL Server、Docker
    所有功能都是PC能做到的。
    這就是沒錢的小企業愛用的部分,撇開多餘的BT功能,SMTP Server(網路郵件)、WebServer、SQL Server都是一般小企業裡,老闆坑殺支線員工,例如會計或美術員之類的工作,建議還是用專業的主機XD

    (5) 外部網路連線服務
    這個部份我個人很不推薦,但如果非得要用,一般個人電腦可以透過Teamviewer跟Chrome Remote做小規模的控制與傳輸,但資料要大量存取的話,就要往一些付費服務考慮會比較好。這點是市售NAS特有優勢,不過能支援的是少數,而就算支援,你也要小心他資安上的問題。

    (6) APP
    實際上,很多人都不熟悉電腦,
    像iPhone搭配MAC,能用家庭共享快速取代NAS功能,而且更無腦簡單,穩定性跟背景處理效率會更好,我用過的NAS所有在背景同步照片上,都會遇到停住的問題,畢竟那是手機OS層級的問題。
    一般Android手機搭配windows也有很多方案,只要google一下是很多。

    額外補充Btrfs
    Btrfs是Linux裡面一個常見的儲存檔案系統,已經推出很多年了,他是能夠對檔案進行回復作業,Btrfs採取的恢復資料的策略是快照,實際上windows已經有這種功能,叫做 "系統保護"
    可以參考 T客邦的文章
    windows同樣可以建立鏡像並且選擇時間點回復當時資料。
    .
  3. 整理優缺點
    以成本而言,不划算這句話...是 "個人" NAS使用的想法。
    大前提是因為我對電腦還算熟悉,所以沒有什麼障礙
    簡單來說幾個的原因

(1) 一般NAS優缺點
優點:
    1. 省事
      大多數NAS接上硬碟,點一點步驟就能用了。
      至於附加功能要看廠牌,好的很多設定都會簡化,並且會推出對應的APP給手機,但是實際上你搞懂檔案分享原理,就不會覺得好用。
    2. 穩定性正常而言會好一點
      其實也要看廠牌,我買過幾個很爛的NAS,有時候整台找不到,因為不能外接螢幕跟接滑鼠,所以也不知道死活,不過大多數NAS安裝好之後就能穩穩使用。
    3. 通常比較小台
      雖然不是小非常多,大大多數一定會比較小台,主要是集成的優勢
缺點:
    1. 硬體而論,通常沒有性價比
      市面NAS存在價值,主要是軟體而非硬體,但通常使用者要自己做功課,也是都能被取代。
      NAS通常比原料成本更貴
      通常NAS建議買X86,主要是因為NAS的CPU通常都搭配非常爛的晶片,例如J4025可以賣到接近一萬,一萬元你可以組出非常好的DeskMini,而ARM版本的市售NAS也是同理,就算4代PI性能通常比NAS好又便宜不少,給NAS用的等級而言,整台弄起來約1500以內,或者拿台舊電腦也能用,而且一般家用電腦通常都具備4Bay的外接能力,那如過你買省電主機板,例如J1900,則通常是2Bay。
      當然如果你以花費時間加入考慮,那麼確實一般市售NAS確實就簡便很多。
    2. 安全性
      以2020年來說,NAS九成是OPEN SOURCE改良,而每家NAS公司不一定有成本回頭幫你維護舊款的NAS,除了幾家可能還可靠之外,大多安全性是不可能比你裝WIN10(有開自動更新的)+防毒好,要不錯的,你就得花不少錢。
    3. 資料救援
      一般廠商都會跟你說硬碟壞掉,NAS可以怎樣救援,但從沒說NAS突然壞掉怎麼辦。當你NAS突然某天壞掉時,NAS格式化的硬碟通常不能直接拔給window用,你必須灌LINUX嘗試,而且並非都能成功讀取資料,這時候如果你是很古老的NAS機種,有可能就會救援失敗,反而是種麻煩。
    4. 極度建議要花錢額外配在線互動式UPS或穩壓器
      一般電腦的電源供應器,只要不要太爛,通常有防突波與穩壓,
      但是NAS通常小小變壓磚,是完全沒有這項功能,
      雖然理論上,交流轉直流,必須有一定程度的穩壓,但是小小變壓磚能做的極限很明顯,通常只做得到降壓穩壓,也不會有足夠空間塞更多保護設備,所以電力保護很有限,甚至完全沒有,這差異其實非常大,
      這不是你買NAS專用硬碟能解決的問題。
      或許有很多人會有經驗,NAS大概兩三年後,總有人會遇到硬碟壞掉,
      一般人可能會以為長時間開機導致硬碟壞掉,
      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個人電腦很多硬碟開了七八年都不會壞,
      電壓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
(2) 自己組NAS優缺點
優點:
  1. 彈性很大
    如果買過NAS會知道,
    一般市售NAS在剛買回來塞入大量照片後都會很LAG,
    因為NAS正在作例如掃照片產生縮圖,
    這時候那奇爛無比的CPU就有很多困擾,
    無論在金錢,裝備選擇上,因為就是一般電腦,所以彈性非常大。
    當然對於更進階的電腦使用者而言,
    軟體使用上更具有完美的彈性。
  2. 區域使用時,安全性稍微強一點
    如果你是一般的正版windows 10,除了有微軟的強迫更新保護之外,
    市售的防毒與防護都是針對windows為主,
    當然反過來說攻擊比例也會增加~只是相對於各家NAS工程師單薄的維護,
    windows 被發現問題而快速改善的機會也高出不少。
  3. PC的電源供應器,相對一般NAS電源保護好非常多
    一般電源供應器的轉換率跟保護機制是不差的,除非你UPS購買在線式,UPS在線互動式的模擬AVR通常是無法跟電源供應器比擬,一顆正常500瓦的電源供應器只是供電就起碼兩千多元是有它的原因,當然電源供應器品質也是有很多落差,如果太便宜的電源供應器,他雖然同樣有保護措施,但是品質就會有落差。
  4. 真正的Storage Server
    如果你是一個需要大量資料存取的公司,
    實際上應該還是要朝向Storage Server去做。
缺點:
  1. 如果要分享給手機,你需要自己找軟體
    問題點通常在於你手機找軟體這段,電腦設定是很簡單的。
    先說APPLE生態鏈除外,MacOS的家庭共享,搭配Apple TV跟iPhone很方便。
    windows一般家用版本,其實就右鍵分享就解決了,後面會教,
    Freenas就跟一般NAS使用方式差不多。
    現在回到手機這邊,
    APP大多數大同小異,不過使用上就看個別設計原則,你需要自己研究。
  2. 透過網際網路連線,相對需要知識
    Synology其實只要註冊就有,但是PC你需要透過Router跟ISP業者。
  3. 網際網路的資安不差,但是保護機制不多
    當然,NAS我個人完全不建議對外使用
    PC作為NAS最大資安優勢是漏洞彌補,尤其windows跟MacOS只要你有正常更新,都能避免很多資安問題。
    不過一般市售NAS主要針對對外服務做設計,
    所以通常有兩層是檢驗設計,例如OTP或手機簡訊,
    當然OTP跟手機簡訊都無法彌補系統漏洞,
    所以NAS最大考驗還是資安保護機制。
  4. 若沒有精心挑選主機會比較耗電
    如果你用I7 11700做CPU,自然就會比低電壓CPU耗電,
    另外桌上型電腦RAM也比較耗電,所以要自己評估。
  5. 通常比較占空間
    市售NAS通常有非常優異的集成,這不是你組ITX能做到的,
    當然你可以自己組DeskMini,用2.5吋硬碟做NAS,那就另當別論..



普遍迷思:
  1. 市售NAS比較省電?
    既然NAS就是小電腦,那麼一般人只要有這套小電腦的元件,那麼自己製作出來的NAS電力使用是不會差太多的,而且這些元件不難購買。
    不過網路上有很多測試,實際上你用I5 2400這麼老的CPU搭配兩個硬碟 ,通常做NAS最大運算也是50W上下,平時可以壓到30W待機,如果你找t或s結尾的省電CPU,可以低到20w,實際上就跟一般NAS差不多,但性能卻好非常多,所以不需要擔心電力問題。
  2. 市售NAS的APP跟附加套件更方便?
    實際上,我經驗發現有很多手機APP是遠比他們附贈APP更好用,也能自動找到NAS跟連線當一般硬碟。
    唯一不同的點在於,NAS有些會自動建立影音伺服器,例如Synology可以自動抓你硬碟中的影片並且建立線上影音的伺服器,這點確實在家中是很方便,尤其搭配各種設備,只要有瀏覽器多半都能看或聽。

雖然這麼說,相信很多媒體從業人員還是會買NAS,
除非像我公司影像處理還滿大的,2019年10Gbp就覺得不太夠用,
我看我公司的資訊人員最終都走向買Server主機並且自己建置傳統檔案伺服器系統,
他們同樣會用windows server或者FreeNas來裝,
然後讓我們的肆無忌憚的製作檔案蹂躪,
也認識到,實際上一般電腦還是很適合做檔案伺服器。

不過要自己做一個NAS
對電腦知識還是門檻...

六、UPS 與 電腦的電源供應器

最近幾年,全台灣大停電已經好幾次,
我住的這邊又連續跳電幾次,電力也很不穩定,
這讓我關注起這個部分。

說到NAS你是逃不開UPS的花費
UPS在購買時,有三個功能是建議補足NAS變壓器沒有
1. 過電流保護(突波)
2. 低電壓保護(需要升壓)
3. 斷電

基本物理知識...我們都知道 電壓 X 電流 = 瓦數
雖然在物理上,電力的圖形在計算下是一個波形
實際上你只要知道,電壓跟電流就是要注意的兩個關鍵

電流的部分最怕瞬間增加,例如打雷,突波保護裝置很好找,有顆電容就能解決,
一般電流的增減就相對有機會靠電壓補償,
而般市售NAS的變壓器,都具備穩壓功能,但設計上他是降壓把交流轉換直流,
然而最大問題通常是升壓,
不要小看硬碟用電,
硬碟啟動時會有大量的功耗,而且消耗量非常大,
好的NAS或多槽外接硬碟,通常也不會全部同時啟動硬碟,
以免電壓不足帶來壞軌的傷害,這影響你的資料存活率。

UPS種類繁多,詳細我建議看這個影片不多說明。

有了影片中基礎概念,
你會發現如果要達到我前面說的三項保護,
最起碼要是在線互動式或者在線式,
其中在線互動式,說穿了就跟電源供應器的APFC機制很接近,
但效率通常差很多,市售的1000VA通常轉換率0.6,僅能保留600W電力,
而電腦供應器通常最差0.8,1000VA電力流入,通常還能轉換出800W電力,
所以通常好的電腦供應器,在電力保護上就比起UPS的AVR要更厲害才能維持一定電力品質。

目前普遍電腦則是採用的策略則是晶片控制,
APFC是目前電源供應器普遍重視的項目,他主要作用是主動補正電壓,
APFC是一套電源供應調整的可計算原理,實作方法很多,
更好的則增加DC-DC,
簡單而言電腦內部具備各種電壓的供給,DC-DC能做得更好,
具備APFC的電源供應器普遍就具備各種保護,
建議細讀他的保護有幾項,
先無論做得好壞,其實每個都有它的重要性,
通常是七項:
過負載保護OPP、低負載保護UPP
過電壓保護OVP、低電壓保護UVP
過電流保護OCP、短路保護SCP、
過熱保護OTP。

OPP、UPP整體瓦數保護
OVP、UVP是電壓,OCP、SCP是電流
OTP就是溫度。

好的電源供應器可以在電腦上看到即時的電力監控
當然這只能意味著他能做到時時電力的品質保障

一般UPS還是不能少
雖然一般電腦能買離線式
但建議還是買在線互動式,因為這樣能透過軟體關閉你的電腦
APC跟cyberpower都有對應的軟體,我覺得APC寫得不錯,不過我個人主要是用cyberpower

一般市售的NAS在挑選UPS的時候則要事先做功課,
不是每個都UPS支援USB關機,

七、如何快速設定?

性能上我認為不必擔心~
只要你符合前面說的硬體條件
以個人的裝置來看,USB 3.0外接一個Gigabyte的乙太網路線,實測傳輸讀寫都可上110MB/s

不過用軟體去測試極大檔案,Write部分就會有硬碟本身速度的極限了


其實以前也有其他人寫這類文章,
例如
不過時代確實有在變...
現在電視棒就能超越當時$6000組的電腦或NAS速度...


八、設定教學-讓PC成為你家的NAS
很簡單...
STEP 1 選擇你要分享的資料夾右鍵>內容
這是一個掛在我電視棒的外接3TB硬碟


STEP 2 點選共用

STEP 3 簡單設定
如果你沒有對自己WINDOWS設定帳號...是可以另外設定一個
EVERYONE就是誰都能用,建議刪掉,以免網路上人人能用

STEP 4 完成
其他windows電腦使用時...
用網路芳鄰就行了,這個windows 95的年代,是一堆公務員都會的基本技術...
也可以在檔案總管的路徑列上面輸入
\XXXXXX-PCMovie_教學
登入帳密後,就能直接使用你的硬碟...夠簡單了吧!!! 比NAS還簡單!


如果使用USB當作NAS硬碟
請至 控制台\硬體和音效\電源選項\編輯計劃設定 底下
點開
"變更進階電源設定"
1. 別讓USB選擇性暫停
2. 別讓硬碟停止運作 (這個自由心證,基本上NAS都是禁止停止的,這樣才能隨時連上隨時啟用,不過我都習慣讓他自動停止,等一下是OK的)


如果你還是看不懂
可以看這個


九、讓其他裝置連上你家的PC

1. ANDROID
STEP 1 請先裝ES 檔案瀏覽器


STEP 2 自動搜尋區域網路內共用的資料夾


STEP 3 輸入你PC的帳密


STEP 4 連上使用


STEP 5 就像一般硬碟一樣的使用



2. 第二台 WINDOWS PC
方法一
檔案總管 > 本機 > 右鍵 > 連線網路磁碟機

輸入你的NAS位置與資料夾然後確定,接著輸入帳號密碼就行了


方法二
STEP 1 檔案總管 > 網路

STEP 2 開始當一般硬碟使用


STEP 3 當作一般硬碟使用


IP固定問題
有些比較昂貴的NAS會幫你用軟體解決IP固定的問題,低階通常做半套,一樣會遇到。
其實,在PC使用上並不困難,但是有些低階的電腦技術需求
因為各家的無線基地台設計不同,所以會有落差
可以看這個影片學習一下基本的


使用USB 3.0外接硬碟作為NAS的建議
如果你使用電視棒的時候
一定是採用USB 3.0,撇開每家電視棒USB 3.0的品質
建議外接應碟不要單純用電腦本身的USB Port
而是買個有外接電源的USB 3.0 hub 來解決
因為外接硬碟通常都會吃額外不少電力,尤其是USB 3.0
所以外接電源的USB hub是必要的
例如
當然還有比創建這個更好的
我就以這類作為介紹

十、除了用電腦當NAS,還有別的方法建立雲端硬碟麼?
答案是有的

因為數量太多了,所以就舉例我有的
  1. DLINK: 在無線基地台或路由器有做mycloud的設計,免費
  2. ASUS: 則能使用無線基地台提供的 AiCloud,免費
  3. TPLINK:他要透過TP-LINK雲轉出你共用存取的資料

以2019年寫這篇的角度來看...
若要能好好使用,通常價位都偏高($2999~10000),
不過2020年我發現一堆1000出頭的就有不少基地台都有。
比較大的缺點就是,你不能遠端遙控太多功能,
大致上功能層面同等於他3000元左右的NAS而已,
速度上則完全不能跟一般電腦或者NAS相比,4000元以下大部分TOP速度想必就是30MB/s以下,因為他只能用USB 2.0,除非你願意花超過5000元以上去用USB 3.0,不過整體來說,存放資料是足夠應用的,但實質上已經能滿足大部分的網路硬碟最底線功能了,你想想,你INTERNET家上傳速度才幾MB/s,當然,區域內的傳送就很不足夠了。

像是ASUS 的RT-AC66U ($2999)
就有提供兩個USB孔,

(圖片源自:macuknow )
詳細教學可以看這篇文章
http://www.macuknow.com/node/19627

個人目前使用的應該是這台
大致上這種Router還能提供BT等功能,大多數的NAS功能都有了,就接一個硬碟就能工作了。



資料就一樣透過網路芳鄰獲得


大致上我只測過以下可以
(1) BT的.torrent
(2) Magnet連接typeI
(3) Magnet連接typeII
(4) 一般URL網址
其他還有驢子之類的,我就沒測試了

當然,通常這種東西就是盜版為主,連我測試都不知道要BT什麼東西...無論NAS或者無線基地台的BT功能,還是少用為妙~

傳輸速度就不可恭維...大致上反應很快,可以當一般硬碟,但是讀寫都只剩16MB/s,也有可能我用2.5吋小硬碟...導致的...畢竟是個七八年的硬碟了呵呵

測試工具則是比較悲觀一點
換算大概寫入就是9MB/s,讀取則可以達到22MB/s,
七八年的硬碟就別計較了XDD


總之看影片跟檔案是足夠的...如果你不刻意的苛求FULLHD那種,30分鐘1GB的影片那種...

ASUS提供的程式,就是能簡單作為一個對外的NAS使用了...不過誠心而論,對內的NAS還是建議用電視棒或NUC,舊電腦也好,對外用GOOGLE這類網路硬碟,對於一般人管理網路安全也比較便利。而這種無線基地台,簡單來說就是當個下載機器就行了。

如果要更便宜,也能選擇
Totolink A2004NS....($1400)
聽說可以建立FTP SERVER
於文章中...USB檔案分享介紹 那個段落
使用SAMBA也可以從網路芳齡上直接做連線
http://t17.techbang.com/topics/33641-entry-80211ac-solution-totolink-a1000ua-usb-a2004ns-wireless-router-wireless-card-test-introduction
擁有這種分享器的人,可以試試看。

至於小米路由器之類的...也是可以...我覺得別買比較好...比較算個人偏見

十一、更進階的做法,利用免費VMware + Windows Server(or FreeNAS)建構NAS
如果你懂電腦~而且習慣長時間開啟一般電腦時,你可以用自己的常規電腦做VMware + Windows Server建構NAS。
詳細的方法本文就不進一步解釋或教學...
你必須具備兩種知識:
(1) 安裝Windows (or FreeNAS)
(2) VMware (若你會ESXi,那會更好)

為什麼要用VMware + Windows Server(or FreeNAS)?
(1) 現在真正主流的Server模式皆使用這種模式(VMware+Linux or Windows..)
大致上VMware你夠熟悉的話,他其實鏡像、防範、還原等等都比起直接硬體改造強...尤以Server最為合適,而NAS說穿了就是最基本的存取Server。
(2) 靈活性更高
VMware下,更合適更換到新的平台,你只要硬體能使用VMware,大致上資料從windows移植到Linux的電腦都不是什麼問題,而且因為儲存用.iso,所以傳輸速度會比你NAS零碎檔方便快速。

取得方式
(1) VMware 免費版本 : 參考文章
(2) Windows Server 2012 免費版本 : 參考文章
(3) FreeNAS + VMware 教學: 參考文章
大致上免費版本都很足夠使用了...


十二、沒事最好關閉網路共享:
說真的
NAS如果弄越清楚,你就越不會拿它來備份太過重要資料,尤其個資要避免
真正重要的資料,尤其是隱私資料
還是外接硬碟,或者用一台專門的PC做RAID放置比較好
一個問題就是 "資安"
我記得有位資安專家說過...『連上網際網路,就沒有資安』...有點誇大的笑話,但真的要小心
就作業系統角度,不是所有資料都會公開,
但是NAS在網路上的協定很容易被公開,因為他預設就是要被能造訪
加上我們一般人也沒時間去管資料流動的狀況
而且就算專門做NAS的廠商,他們都是Free Nas OS或windows OS改造出來的,
除了windows OS之外的,上安全更新都不是立即的,也很難百分之百保證安全,
所以
市售的一般NAS,我建議是採用斷開硬碟或者資料加密的方式處理
沒事可以乾脆關機
雖然windows病毒不會對非同微軟系統的NAS影響
但NAS可以主動分享病毒

"市售NAS說穿了就是共享方便的平台,別當重要資料(隱私或個資)備份機"

如果真的要使用
例如...公司要備份重要文件,除了公司裡有個專門的資訊人,網段限制在某區域網路,使用者連上備份過程斷開網際網路
或者這個文件還不至於非常重要,那就是區域內分享可讀取

我使用Router、NAS跟PC到現在
最後我採用還是PC去做資料分享,而且是必要時才開機

如果你用PC建立共享
沒事建議就是關閉網路共享








十三、對外的雲端硬碟?
拜託,個人建議請用 GOOGLE硬碟
GOOGLE硬碟才能省去你一堆對外存取的麻煩...包括安全性...




以下是硬體部分

2016-----------------------------------------------------------------------------------------
以下2016研究
(1) 若中規中矩的買NAS
就拿最近跳樓的幾款NAS來討論吧...


2Bay的意思,就是你能裝兩個硬碟。
而這兩個槽一般NAS是不會幫你裝任何硬碟的,換句話說,你還要另外花幾千元買硬碟...
從$4999降價到$2999,看起來非常讓人感到激動的下降幅度...
其實,就像前面所說的,你把它切開來看吧!!

硬體規格
*中央處理器: Marvell ARMADA-385 1GHz (Dual-Core) Processor, 內建硬體加密引擎
*記憶體大小: 512MB
*內部硬碟數: 3.5" SATA II/ III x 2
*外接硬碟介面: USB 3.0 x 2
*網路: Gigabit Ethernet x 1

你知道,他這個規格,實際上成本是多少呢? 接下來就看看開發板~

(2) 買ARM晶片的開發板
其實Pine A64 只要花$19美元就能達到一定水準的網路硬碟功能了...
前提是只要你會LINUX
所以...換算一下600元的硬體(這價格Pine A64還有賺錢),廠商針對USB 3.0+SATA晶片+處理 500元,1000元的軟體設計(APP+OS改良),加個500元的殼...$2600...所以她賣你$2999 便宜麼? 我認為初期他賣4999很合理,不過過了這麼多年了,是該降價了,在我眼裡,這樣2bay水平東西,2016年底早應該降到低於2000元才合理,沒降到這個價格,很明顯大家沒這需求,需求不大,自然降價競爭少,有另一種延伸的可能,就是大家很聰明,知道取代NAS的實際方法,所以實際方法是什麼呢?



(3) 買Windows開發板
另外開發板還有Windows 系列,例如LattePanda
不過成本上,2016年最低階版本要到4000初,算是超標預算。

(4) 買電視棒或自己組迷你電腦
同樣3000元,你能用什麼?
客廳電視棒最適合做這件事情....
這種電視棒價格在2900~4900之間 (2016年)
例如
已經幫你裝好作業系統,NAS還沒有,外接一個擴充的USB PORT你就能一直加硬碟上去。


當然你要更快的速度可以選擇
雙頻802.11ac Wi-Fi + USB 3.0,如果你外接硬碟跟基地台夠快...理論上區域網路可以到100MB傳輸

另外就是自己組迷你電腦
Mini-STX應該是目前自己組能最迷你的電腦,
http://www.asrock.com/microsite/DeskMini/index.tw.asp#Options
不含硬碟的情況下,搭配最便宜的CPU跟RAM
2016年=>約成本6000
2019年=>成本一樣約6000

(5)舊電腦、二手主機
如果是舊電腦,你的成本幾乎是0,除了電費高了點,還有就是網路卡速度要評估一下之外,
大多數都很夠你用了~
當然,你也能乾脆買台二手電腦,
尤其是小電腦那種,通常價位3000以下都能做文書機用了,當NAS完全沒問題~


2019-----------------------------------------------------------------------------------------
以下2019回顧與額外更新補充

事隔三年再來看,這台推出二代
硬體規格
*中央處理器: Marvell ARMADA-385 1.6GHz (Dual-Core) Processor, 內建硬體加密引擎
*記憶體大小: 512MB
*內部硬碟數: 3.5" SATA II/ III x 2
*外接硬碟介面: USB 3.0 x 2
*網路: Gigabit Ethernet x 1

最大變化就是,CPU從1.0GHz升到1.6GHz,但是同一個CPU...
換句話說,原本可能追求穩定省電,
但後面這一代,追求反應速度,
同一個CPU時脈提升頂多增加20~40%運算,但時脈高最大好處還是在於反應速度...
除此之外其他硬體沒變,
價格卻變貴了...

(2) 買ARM晶片的開發板
反過來看,開發版這邊有重大進展,
主要還是樹梅派
Raspberry Pi 4
這代相對上一代改變很多,已經可以說進入微型電腦真正的水平了
首先CPU採用四核心的Broadcom 2711,這顆cortex-a72架構的ARM能以1.5GHz運作,
搭配記憶體可以達到4GB,
此外網路也終於進入True Gigabyte的世界(這之前的3代就算到B+也只有300Mbps)
如果只是灌Free NAS,
使用1GB版本就足夠了,
該板子只需要你35美元,大約1000初頭,
搭配一些周邊,1500就能入手,就算你買最貴的,台灣網頁有不少約在3100以內就能(4GB版本、有盒子有散熱器有電源有一堆有的沒有的)

擁有微電腦的性能,並且IO擁有不錯水平
這時候,就有人拿來做NAS,還真的就有,
當然以速度來說,跟ATOM或者J1900這些來說,弱一點點(因為我有J1900的NAS,讀寫速度跟影片中差不多慢XD),但面對Gigabyte網路是剛好。

(3) 買Windows開發板
另外開發板還有Windows 系列,同樣是LattePanda
硬體上,用Free Nas OS不需要太好,實際上用Pi 4組是最划算的
不過windows就是相對簡單,搭上2G 32GB為基礎外接應碟就行了
當然,台灣還是比較貴一點...但沒有貴AMAZON多少

搭上一個殼,滿可愛的

國內拍賣網站看得CPU還是三年多前的ATOM,
但國外已經是Lattepanda alpha m3-8100y,不過價格也滿恐怖的

LATTEPANDA使用M3主要是有PCIE等功能,就像上面影片,你可以做更多各種奇怪的實驗...包括測試東西之類的
就性能上,因為INTEL沒什麼進步,所以INTEL M3 M5 M7等系列雖然貴不少,實際上也不能當成一般電腦用,但是都比很多台灣買得到的電視盒或電視棒快不少,不過做NAS不需要CPU太好,ATOM就行了...所以這個開發板就是看看而已,除非你想讓BT機同時又能掛網小遊戲。
不過X5跟M3比較可以看這個
總之這是很有趣的小電腦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工業級的
也就是目前我看到最好的選擇

工業級的通常都接近24*7,一般公司很可能是連續運作的,
穩定性是基本的,
其中有些工業板,非常合適作為NAS跟小Server,也很親近一般使用,例如
IEI HYPER-BW 2.5"
他優點有什麼呢?
1. 省電:CPU使用 X5-E8000,4核心,性能合適而且極端省電,只有5W
2. RAM大:記憶體可以自己擴充到8GB,也就是使用筆電RAM,隨便贏過一堆開發板
3. SSD優異:使用 M.2 SATA 2242,128GB 2019年底600~700買得到,也比eMMC好很多
4. 硬碟擴充好:硬碟可以用SATA擴充一顆,並且外接USB 3.0一個,這串裡面擴充算很強的
5. 穩定、耐用算是工業主機板追求的

不過工業主機板也不是沒缺點,首先他針對性比較單純,例如X5 E8000這款GPU,有別於X5系列能上500Hz且能用2GB RAM做顯示,他只有320MHz,使用非常低階的N3000 所用的HD Graphics,所以你要拿他看影片,可能有很大難度,另外CPU固定在1.04GHz,這意味著他溫度不會有很大變化,反向來說就是如果突發大量工作他也無法應付,例如你要突然開一堆網頁或者打遊戲,他都不合適,他最合適的是持續性的既定工作,例如開機就自動載入BT工作與資料分享等等。
相對之下,LattePanda所使用的X5 Z3580,除了GPU相對較好,CPU也能Turbo到1.92GHz,在應付多媒體或者一般人有些小工作,就會比較合適,自然也就會一點,當然擴充性就相對工業板差很多,自己衡量啦...而且工業板或開發板也不只有這個選擇
總之,作為NAS他肯定是最合適的選項。

(4) 買電視棒或自己組迷你電腦

電視棒方面,平實價格是比三年前3990便宜一千,1111降1990,
不過除非1990要不然買來有點虧,
而且雖然CPU運算速度跟省電都很佳,
但他的RAM大小完全不適合跑windows,即便只是個儲存用的,
又以NAS角度對比PI 4而言,實在很貴。

如果自己組新的一台,並且是追求性能,目前還是Mini-STX最合適,
我看網路上販售,8000原就有完整組好的電腦,使用AMD 200GE,大概可以當作4~6代I3,
不過這麼高性能當成NAS說真的有點不合適。

(5)舊電腦、二手主機
如果是舊電腦,不管哪個時代,自己舊電腦就是成本低很多...
當然買二手電腦也是足夠的,3000元以下一堆很合適的

前幾天發現G530只要50...G1620只要100

不要小看這種CPU,無論G470、G530或G1620...
雖然標示50~60W,但實際上他們整台在跑只有60W以內
而且不做事的時候很容易不到30W...當NAS拷貝資料時,也不高...
另外這種電腦作文書機很穩定...相對於J1900...J1900真的非常慢
因為我自己組過XD

30W *24 *365 /1000 = 262度
一年 1051元,相對一般NAS多500~600元電費
就看每個人的盤算~

若不在意LAG,盡量挑省電型的CPU
例如INTEL有開頭編號為ATOM、J、N、Z
這幾款除非是2019年以後推出的,2018差不多是個分水嶺,尤其J系列的價格有變化不少...
但便宜就是舊款,舊款都是單個工作可以正常,多點事情就會很LAG的...但他們的出現就是省電跟便宜
這些系列幾乎被拿來做工業或持續媒體播放的工作,雖然可靠程度遠不如一般電腦,
像J系列以前的版本,J1900、J2900,看影片有時候會很順,有時候連540P的小影片都打不開...因為他會先當機,而且換SSD沒有太大幫助...
但是作為NAS卻是很足夠的,而且能發揮最大的省電優勢
整體瓦數不可能作為NAS看待,
他通常會在15~25W之間,換句話說大約一年電費也是6~700元跑不掉。

不過購買時,建議不要花太多錢,這類建議花費別超過3000。


尾巴編號為U的,例如I5 5200U ,則是更好的選擇,
耗電通常比前面提到的ATOM、J、N或Z高一點點,
但它的性能卻遠比前面的編號好上非常多,不容易當機卡頓,
如果你打算要讓NAS具備播放影片的水準,建議還是找U系列,會比較可靠...
這個系列最少都要3000起~但我認為做NAS別花超過6000元,
經常用在筆電跟NUC,筆電會便宜很多,筆電建議拔掉電池做長期開機
↓NUC非常小台,但通常都是準系統,RAM自己加



2020-----------------------------------------------------------------------------------------
以下2020稍微補充
雖然INTEL已經大多放棄ATOM
不過其實還是有存在的一些小PC

超迷你PC應該是2020年非常常見的
性能上,大致上受到AMD刺激,所以CPU有所進步,性能上都有不小的提升。
而且發展也相對於2019年滿意外的,還是一直有冒出來,
拿來工作也沒問題。

(1) Chuwi LarkBox,$4000~6000
這是我看過做得很不錯價格也不貴的,
他的J4115 CPU,看分數好像能當作I5 5300U使用,
不過J系列終究不能當作U系列看待,所以大概頂多是可用
只是至少有散熱器,所以大致上長時間開機應該不成問題~
RAM有6GB,並且預備EMMC 128GB,也有SSD版本,當然是使用2242,
畢竟很小台,
此外有USB 3.0,所以外接硬碟也沒什麼大問題。
拆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JZgMEabLc

(2) GMK NucBox ,$6000~8000
整體硬體規格高一點,J4125,大約等於I5 7200U
8GB RAM,SSD部分一樣可以自己裝,當然也只有2242塞得下,
模組大同小異,當然我想穩定性就是馬馬虎虎。



以上就是先初步簡單的教學~感謝觀看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38386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NAS|PC|NUC|電視棒|教學|舊筆電|便宜|無線基地台|PI 4

留言共 5 篇留言

御宅族腐蟲
方這篇文超實用的 ^^" 省錢很方便啊啊啊

11-29 14:13


感謝阿~
好久不見!!!12-02 00:18
大師兄
寫過類似的文章,二手電腦當Server很方便

02-28 16:38

路人TIM
很實用!

02-21 15:03

夠了吧,不要再繼續了
好厲害的文章

09-21 06:15

路人TIM
最近又回來看一次!

12-12 20:5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7喜歡★fanlongtice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為了FF14買的新顯卡 ... 後一篇:鉛筆稿上色技巧分享 (鉛...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mollusca576大家
小屋久久久違的更新了一下看更多我要大聲說6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