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從新海誠《你的名字》談創作的取捨

月亮熊 | 2016-10-25 22:32:27 | 巴幣 1294 | 人氣 6379

這次的音樂可說是完美搭配。邊看邊聽吧。


前言


墜落的慧星,那正是一切事情改變的關鍵。

  這篇並不是《你的名字》的電影心得與剖析,更多的部份是在藉新海誠的作品成長,來談作品在大眾及自我展現之間的取捨。所以以下的心得非常個人非常主觀,務必慎入。
  
  不過還是簡短地評一下《你的名字》,這部我覺得是好看的。
  重要的是他漂亮地說完一個很難講好的故事,尤其中間的片段與時間差,真的是差一步就做壞了,整體看起來有點像是新海誠驚險地滑壘成功,替故事完美俐落收結。
  高潮也有、驚人的轉折也有、主軸明確、節奏與表現手法有所突破,當然也少不了音樂與剪接的完美助攻。讓這部電影整體看起來,是一個清晰的、穩紮穩打的好故事。

  在尾巴高潮的時候我哭了一次,不過看完整部電影後,我幾乎是崩潰大哭,情緒激動到連話都說不清楚的程度。

  並不是因為新海誠這次的作品太優秀,而是我沒想到他在《你的名字》加入了大量商業化的要素,而且成功吸引大眾的同時,也保留了新海誠以往的特色。整體來說並不是我看過的新海誠電影裡第一名,但絕對是他一路成長與自我挑戰的關鍵成功之作。

  以下會分三個部份進一步說明我的感想。
  可能還是會有點捏它,如果完全不想被劇透的人還是請小心慎入。


《你的名字》是否偏商業化了?



今天醒來之後,身體裡的人會是「瀧」還是「三葉」呢...?

  首先,我不敢說自己是新海誠迷,看過的片只有《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秒速五厘米》、《追逐繁星的孩子》跟《言葉之庭》。(貓那部內容我已經忘光了,就暫且不算。)

  但如果要我說新海誠最高傑作,以及我心中理想的第一名,絕對是《秒速》無誤。

  《秒速》是我的最愛。
  《秒速》是我的最愛。
  《秒速》是我的最愛。我絕對要強調三次!

  《秒速》用小遺憾堆疊起寂寞,再用寂寞製造出遺憾,相互交疊成一道難以癒合的心靈缺口,將鬱悶細膩地推到極致,不管是在大雪中卡了數小時的電車、還是最後那該死的平交道、亦或是象徵注定錯失的「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片尾推向情緒高潮,成就了本作「完美的缺憾」。
  
  就算有人嫌它自說自話、強說愁,也無法抹滅《秒速》在我心中的地位。



就是那趟遲了七小時的煎熬旅程,讓《秒速》成為我心中的神作。

  回到《你的名字》,我在看的時候一直有微微的違和感;除了搞笑的方式更加通俗之外,其實也多了很多商業要素在,例如揉胸、妹妹提議的口嚼酒廣告、騎單車時的內褲視角、大場面爆炸......等等的。

  我本來以為是我的錯覺,沒想到上網搜了一下,的確也看見好幾篇討論,都是在爭論新海誠這次是否更加商業化。也就是說,這並不是我多心,而是這次的作品裡,新海誠真的做出有所不同的改變。雖然只是小細節上的變化,整體下來卻讓他的電影明顯親切、淺顯許多。
  這次他花了更少的篇幅讓角色自說自話、演內心戲,而是用更多的時間去說劇情,並且讓角色以行動展現出雙方交錯的思念。


  當然,也出現了像上面這樣的討論串,其實有幾位網友在想的事,也是我想知道的。
  我走出電影廳後,一邊激動大哭,一邊問閃光:「為什麼?
  

為什麼商業化?



新海誠以往的故事,被部份觀眾認為太自說自話?

  嚴格說起來,那句「為什麼」裡頭包含了我非常多的疑問,甚至是這幾年來不斷創作時所產生的自我質疑。

  新海誠在做出《秒速》之後,雖然引起一定程度的話題性,但他並沒有馬上接出作類似的題材,而是以宮崎竣為目標,做了一部王道奇幻動畫《追逐繁星的孩子》。
  那時我已經看了《雲彼》跟《秒速》,所以對《繁星》也有一定的期待度;然而結果是失望的,不論是設定、故事、角色言行都有著很大的破綻,喪失了新海誠原有的感情優勢,也看不到特別亮眼的表現,過程中我們還反覆確認《繁星》是新海誠的片子,而不是吉卜力的。

  「我想要試著拍出一部真正的王道動畫電影。」雖然新海誠當初這麼說,但無法否認,《繁星》的表現並不出色,甚至也不少人認為「你就回頭繼續作本來的風格就好了嘛,那才是新海誠擅長的啊!」

  所以下一部再推出《言葉之庭》時,我想很多人心裡大概也是覺得「剛好而已」。


《追逐繁星的孩子》算是嘗試轉型的作品。

  不過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新海誠在創作上的野心,他想說自己想說的故事,但是也想面對讀者、走向大眾。


  從這篇專訪裡,就可以看見新海誠的野心:「除了男女關係以外,自己也在不斷挖掘自己能創作的其他主題,新海誠故事的題材範圍能夠擴展到哪裡,自己現在也在思考這件事;雖然目前還沒有頭緒,但是我想要有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東西出現。

  「想知道自己能走多遠」、「想確定自己的故事有走向大眾」,我也一直是抱著這種心情在寫作的,走向大眾並不單純只是為了人氣,而是想瞭解自己的作品究竟做得多好、多深植人心、或是是否真的有將自己的情感成功傳達給別人?不管怎麼說,票房就是最能印證這些疑惑的客觀數字。

  我想這也是新海誠想拍一部王道動畫的原因,《秒速》票房雖有7.7億,新海誠卻覺得評價十分兩極;《言葉》觀影人數只有十萬、票房一億多,這些作品當然都是新海誠想做的故事,但是,想要挑戰創新又想保留特色的他,究竟要怎樣的作品才能超越這幾部電影,成為能夠熱賣又能得到眾多好評、同時又是自己想說的故事呢?

  《你的名字》我認為就是新海誠成功摸索出來的答案。


如何成功在商業中取捨,又能維持風格?



身體交換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的劇情轉折更加驚人...!

  上面雖然我說《你的名字》有許多細節要素都偏向商業,但最重要的還是故事本身。
  從身體交換的老梗裡頭,故事也做出一些大膽的轉折,例如時間差、城市轟炸、這些都是超出觀眾意料外的部份;然後節奏明快、設定也不像以往的《雲彼》模模糊糊,而是以最低限度清楚地說明出來。最後的電車橋段則根本是給老粉絲的特別福利(X

  雖然我說過自己的夢想是硬奇幻,就連千晴也曾經說過,比起寫輕小說或許我更適合像《斯德哥爾摩情人》那樣的病態愛作品,但是,就像千晴也喜歡嘗試寫各類題材的小說,我也希望自己除了以往擅長的文類外,能再多挑戰不同類型的創作形式。

  一開始的轉型肯定是容易失敗的,友人跟我說,羨慕《你的名字》成功之餘,也別忘記新海誠也是踩著《繁星》的屍體(誤)累積經驗,成功找到說故事的方式。雖然《你的名字》做了許多轉變,但是在情感傳達上,仍然充滿新海誠式的特色。這點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過。


《言葉之庭》最後片段中,女主角的坦白,是將情感堆疊到最後一刻的精華與高潮。

  最後我得說,新海誠這次的電影真的很成功。

  成功在於他的創作方式找出一個平衡點,這說起來簡單,其實我覺得很難很難,通俗的作品包含許多要素,每個細節都要做好其實很不容易。
  例如我這次新寫完小說之後,作家朋友告訴我:「妳放了太多自我在裡面了,這可能不是件好事...」,其實,想在作品展現自我並沒有錯,問題在於我要如何說服讀者,不被他們嫌太過刻意,或是太過說教、甚至讓讀者感到刺人?

  雖然我也在這個方向上努力,但總覺得自己走得跌跌撞撞,有人跟我說「你要完全為讀者著想」、但也有人希望我「做自己就好,回歸初衷」。
  我想新海誠在《你的名字》上大大地激勵了我。特色很重要,但是其他的努力也不能少,證實了筆尖對我說過的話:

  「絕對有一個方法,讓每個人創作自己所愛,同時又能讓大眾喜愛」



努力走到最後,這隻手能抓住的究竟是...

  哭完之後,我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奔回家裡寫作。好想寫好想寫啊。
  如果不去行動,不去嘗試與失敗的話,我就不會朝理想的作品更加邁進。

  只寫自己擅長的東西,是不會成長的。
  
  感謝新海誠,讓我有幸目賭他的成長與躍進,或許《你的名字》在我心中仍未勝過《秒速》,但這部電影仍是他重要的里程碑,未來我也不介意看見更多這樣的作品出現。
  而我也要努力地挑戰與失敗,以我敬愛的新海誠做為道標,繼續勇敢前進。


  以上:)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山梗菜
先前為了避免被捏到所以沒看,今天看完終於能說感想了。
自己也感覺得出來這部用的搞笑梗比較通俗化,跟以前不太一樣。如果要把這個解釋成商業化我也覺得可以這麼說。
不過已經踏入商業寫作圈的您應該明白,有時妥協本來就是難以避免的事。而且就故事而言我還是覺得還是讓我很感動。
總之……我個人看完的感想是,看完之後好希望兩人接下來也能迎來幸福的日子呢[e38]
2016-10-29 19:00:35
月亮熊
嗯嗯~這次有合作編劇,味道就很不一樣了
看完這部之後心情其實還是很開心~!還想二刷呀>/////<
2016-10-31 15:16:50
空を超えて
這次結局是快樂的,雖然看到電車的時候心就一直在痛
秒五的那段現在回想還是很強勁,看完這部的時候,只有滿滿的感觸
可能跟年紀以及自身所經歷人事物,有所關聯也說不定[e28]

想去二刷但目前沒有錢,看完得當下也決定將收入藍光跟小說以及公式集
到時候就可以一個人盡情的回味了

之後後續應該是,瀧跟三葉說出彼此名字,然後正式交往以及結婚了[e16]
2016-10-31 21:56:32
月亮熊
我也是!我已經準備存錢買藍光跟小說!
我也好希望之後就是正式交往與結婚啦,看完之後還是很滿足W
2016-11-02 16:24:29
馬桶蓋猴子
推「漂亮地說完一個很難講好的故事」這句!


------------------防--雷--------------


這陣子爬了下各方心得分享,大部分的劇情疑問似乎都集中在「兩人莫名其妙就喜歡上」這點,但對照兩人同親友間的互動和彼此「留言」,個人感覺還是有脈絡可循,並不會太過突兀;只有不再互換後,直接切到瀧準備出發找三葉那覺得轉有些硬而已──畢竟在故事前段瀧的戲份並不多。

然後......個人比較偏好「大眾化」的講法,商業化在一般聊天的用法上似乎有些從中性用法稍微偏向負面用法,感覺比較適合用在《星を追う子ども》上面(從新海誠目前的創作來看,這部大概可以算黑歷史了@@)。文中舉例的部分,個人感覺比較像是刻意安排讓觀眾放鬆的──即使在分身之時結束後,接下來的歌詞和配樂也是偏向輕快的曲調。

如同內文所提到,新海誠之前的作品喜歡用獨白、留空的方式及緩慢的敘事節奏,營造出特有的故事氛圍,套句鄉民用語就是:誠哥拍的不是動畫,而是寂寞(印象他早期的作品也被人質疑過「是否能算是動畫」),雖然能營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氣氛,但也出現劇情不足的問題,變成能接受的人很喜歡;無法接受的人覺得無聊。這次《君の名は》真的是新海誠走向大眾的代表作!(回望去年細田守的《怪バケモノの子》@.@

PS:話說取捨這部分,個人覺得這部很適合拿來討論故事章節安排: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及不影響劇情流暢、脈絡清楚的前提下,放進雙主角(與親友)的羈絆、「結」的意涵、糸守拯救行動等劇情 [e15]
2016-11-02 17:46:39
月亮熊
好久不見!!
「兩人莫名其妙就喜歡上」這點的確是鋪陳不夠,無法讓每個人都覺得合理。我自己是覺得已經足夠了(畢竟新海誠想表達的意念很明確),瑕不掩瑜~

「大眾化」的確比較中性,在講的時候沒有思考到這點@@
另外你的PS也說得很棒,這部以商業作而言,可參考性非常高,而且如何捨去小部分的合理性、多留一點時間來擴大感動,其實真要討論的話確實可以寫一大篇長分析呀!
如果猴子有看到類似的文章也請歡迎分享,我不大會分析節奏,所以很好奇其他人的看法~
2016-11-05 00:06:53
湛藍琴海
是說,雖然之前就看過這篇文章了,但因為還在思考就沒有回,現在來簡單回一下好了><

其實熊說的很多部份我也認同,也給予我相當多的啟發,因此前幾天發的《你的名字》的專題,其實也有談到創作方向的問題,不知道熊有沒有看過那篇?有什麼想法的話都歡迎交流,若要針對那篇文章,也歡迎去底下回XD

關於大眾化還是商業化的問題,其實我那篇也主要是用大眾化,這確實是比較中性的用詞吧。雖然為了強調該作的商業性質,我那篇文章也有用過就是了XD
2016-11-10 23:48:50
月亮熊
喔喔!你那篇我有看過,其實我覺得說得很不錯啊,分析得很仔細,有些細節我其實沒想過邏輯問題,但至少我的感覺是瑕不掩瑜啦!
用詞部份我其實沒想那麼多,因為網路上大家都用了這個詞,所以我也順勢用了XD
2016-11-12 12:46:21
史瑞克
我個人是覺得挺好看的啦!至於那些批評否定的我是懶得去鳥他們(反正嘛!這是民主社會,你爽怎麼說都行,別弄到自己上法院就好)
個人很喜歡這部的劇情、音樂跟結局,如果給我弄成錯失彼此相遇的劇情我絕對不會喜歡他(我就是討厭悲劇!)。不過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個缺點就是兩人到底為什麼會喜歡上彼此啊?我真的看不出日常那些小互動能讓彼此愛上對方啊!(可能我神經太粗線條?)
至於向觀眾愛好迎合.......也沒什麼不好,他終究要靠文創賺錢,如果不稍微迎合下觀眾口味怎麼行?況且朝向多方向發展也很好啊!而且他那些通俗梗(摸胸部、口嚼酒等等)對我這20出頭的阿宅來說挺對味的(糟糕,不小心透露出自己喜歡看哪種類型的動漫了)
2016-11-14 01:56:02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