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謝長廷別被日當做「放心」的人

—— | 2016-05-06 11:49:49 | 巴幣 2 | 人氣 138

我國漁船東聖吉十六號在沖之鳥礁附近被扣押以來,引發台日漁權爭執;昨天東聖吉十六號返台,張揆不但親迎並表示將向日討公道。只是,準駐日代表謝長廷過去幾度的發言,讓人不禁懷疑,他是台灣駐日代表?還是日本駐台代表?

蔡英文首次向宋楚瑜請益時,宋拿出其在大學「中國外交史」筆記,結論是「近百年的中國外交史實在就是一部血淚國恥史……」以此做為與蔡談及兩岸人民心情,蔡表示領會。而該筆記論及外交官「徒有諳外語辦洋務之外交官,而無造形勢俱慧眼之外交家,無獨立奮鬥自主之外交政策,端看強國之顏色,故乃任人割宰……」或可提供謝長廷深思的。

台灣外交形勢艱困,但並不乏能造形勢,俱慧眼之外交官。如駐教廷前大使王豫元,本計畫返台休假;因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辭職,王大使認為如能促成馬英九參加新教宗就職彌撒大典,是成功外交突破;立即取消休假,呈報外交部,部裡怕失敗不敢決定,王一人擔起重任,終促成馬出席,使台灣在國際亮眼。

八年前,馬英九發表馮寄台為駐日代表,日本有大報標題是「馮寄台─馬英九的重要親信。但與馬一樣是外省人」,因日本人多認定本省人親日,外省人仇日,所以並不看好馮,但馮並不洩氣,以誠懇及勤奮,兼顧中日台三方立場,捍衛台灣權益,終讓日本人開始以兩代駐日外交世家,多國大使歷練的角度正面肯定他。

二○一二年四月,日本天皇夫婦在皇宮主辦春季園遊會;在台日斷交四十年後,首次邀請台駐日代表。宮內廳更認為「三一一」之後,日本有過對台灣失禮之處,所以一定要以正式的邀請函,邀請馮代表。這不只是個人榮譽,也是國家榮譽。

駐日代表不能以為只要通日語,巴結日本人就能搞好台日關係。要深深了解日本文化及外交禮儀,外交官不能失卻捍衛自己國家立場;日本人對台灣人仇日固然不滿,對台灣人沒原則的媚日更是不屑。

三百年前,日本江戶最著名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根據鄭成功生平寫出「國性爺合戰」劇本,深受歡迎。二○一一年還在東京國立劇場演出,據說因劇本許多劇情是作家憑空創造與史實不符,所以不敢用國「姓」爺,而用國「性」爺,但真的如此單純嗎?

劇中主角不叫鄭成功,而叫和藤內,「和」是大和,「藤」是唐的諧音,「內」在日語是「非」的意思;和藤內三個字,就是「非日非中的傢伙」之意。你看出日本文化是對立場有嚴格要求的,要麼就日本人,要麼就台灣人,別那麼兩面曖昧。

我曾問過一位日本官員對馮寄台的看法,他說:「馮不是我們『放心』的人,因他一定把台灣利益放在前面,但他會是我們『放在心上』的人,因馮有骨氣,有才氣,是稱職的外交官。」希望謝長廷不會被日本人看做「放心」的人,不會堅持台灣立場,卻是不「放在心上」的人,否則受辱的不只是謝個人,而是整個台灣。

謝長廷若自認能適任,則以宋楚瑜筆記自勉的那一段:「求他人之所以文明,以去我之粗鄙,求他人之所以強盛,以救吾人之危弱;求他人之所以開化,以革吾之拘泥譾陋」自勉,台灣在淺碟文化中,政治人物粗鄙譾陋習以為常,但外交工作,不能在外丟人現眼,外交官不能油腔滑調,尤其重視敬語禮儀的日本,必須正腔格調,正正經經談事,有品有格應對。

謝長廷別被日當做「放心」的人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