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小說】《半場無戰事》

陸坡 | 2015-06-18 02:48:09 | 巴幣 1002 | 人氣 1732

和平的虛偽比戰場更險惡,最悲慘的成年禮
當兵這件事是一生回憶,當退伍後談起當兵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和故事。部隊就是這樣,笑著帶淚,滿腹幹意又懷念。這點不管在任何國家幾乎通用,畢竟這過往永無替代之時。《半場無戰事》就是一部以從伊拉克戰爭歸國的小兵眼中看到的,那些過度愛國主義追崇者,媒體操弄風向,與政商高階人士嘴臉,極度諷刺、熱血、又令人傷感的小說作品。這個大時代什麼時候開始崩壞的?沒有它一直是壞的。



當讀起這本書時我腦海中只想到兩部作品,一個是在求學時代讀過,直到現在還依然經典他媽的這世界《麥田捕手》;與另一由海軍陸戰隊員的波斯灣戰爭回憶錄所改編而成的極為諷刺的電影作品《鍋蓋頭》。我覺得這兩個經典攪和一塊所打出的汁液就是這部關於美國軍事,和過分愛國者的有趣之作《半場無戰事》。老實講比起描寫打仗戰爭的軍事題材,我向來就比較偏於軍人間互動的部份,我常覺得這就是一群出生入死的大男孩團體生活,一種大家都一樣爛的沒得選,只得苦中作樂的軍中生活。對於這點我覺得才是真正了解到「軍人」一職。

《半場無戰事》小說故事背景敘述在恐怖攻擊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總統小布希對伊拉克發動反恐戰爭,時間其實離現在不遠。故事以因恰巧被新聞捕捉到擊潰敵軍戰役的勝利鏡頭,而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十九歲下士比利,與他的B班小隊成員通通受邀從伊拉克返回國內接受總統授勳。比利一行人不但受到表揚,更要在九天內跑完許多地方接受邀請,最後還要在德州感恩節美式足球大賽接受地主隊老闆的招待,不管是親朋好友、政商名流、媒體記者、好萊塢等都爭先恐後想要見他們。

九天如同巡迴演唱會的招待之旅,只因為那意外拍攝到他們打勝仗的瞬間,而這之中比利想起與他出生入死,在這勝仗前死去的同袍,與殘廢的成員。

但在自己眼前的不是戰場,而是一場虛偽的盛大嘉年華會,這天比利突然間發現原來這個世界,真的可以假,假的都可亂真……雖然是以硬實的戰爭與軍人作為基底,但作者班.方登的手法卻相當玄妙,有時敘述的像首詩詞,但又冷不防突然間操出一句髒話來,淘氣的有如故事裡的這些一刻也靜不下來的大兵。



《半場無戰事》經典之處在於主角比利無意的一句話,帶出整個美國對於伊拉克戰爭的矛盾。

「這感覺其實滿怪的。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

這些勝利的獎賞,與慶祝的宴會,在比利與B班大夥眼皮下與耳朵內是重溫當時失去弟兄們和不斷殺人與飽受被殺虐威脅的虐待。他們被迫再次放映出自己腦袋那些戰場的記憶。政府利用他們來證明自己的出兵正確、政商人士想從他們這熱潮中壓榨出掙錢的價值、人民急需要他們扮演美國新的救世英雄。每有人在乎這些士兵究竟需要什麼,他們缺乏什麼,比利他們就像是展覽品和明星藝人一樣被到處擺放,揮手致意。

更幽默的是《半場無戰事》將記者無腦和商人小氣的部份寫得相當寫實。一群記者纏著大兵問,在殺人時候的感想;伊拉克平常都做些什麼。同樣商人只想確認這群士兵對自己的事業有無賺頭,不惜擺出勢力的嘴臉跟軍人談判利用的籌碼。更用擁有完善設備,每個牛高碼大的運動明星,這些球場的「英雄」,比對設備匱乏,在生死一瞬間真實戰場上賣命的真英雄,那些虛偽不堪的矛盾感。這本小說不止一次,而是多次的跟讀者強調出傳播媒體的力量,跟戰場的子彈相同有如無形的砲彈。

沒有上過戰場的指揮官、宣揚愛國精神的政客、說話空泛的有錢人……於資本社會下來寫實的讓人揪心,荒謬的令人發笑。台灣目前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越來越多人不再隨政客名嘴和新聞報導起舞,自己用各種不同的管道去監督那些不公不義之事。《半場無戰事》一個脫離戰亂的平和之地,卻比任何戰爭地點更加令戰士畏懼。那是看似和平才是最殘酷的社會本質啊!

轉載網址:班‧方登-《半場無戰事》
註:《半場無戰事》以決定由李安改編成電影作品,英國舞台劇演員喬艾爾,《浪蕩世代》的蓋瑞特荷德倫,《幕光之城》克莉絲汀史都華,《玩命關頭》馮迪索及《尖峰時刻》的克里斯塔克都確定加入演出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小刀
我想起來自硫磺島一封信,歷經戰爭苦難,回國時看見光鮮亮麗的姑娘第送茶水,不知道是作秀,還是爭版面,男主臉色差到不行,真像其中一段。
2016-10-07 18:37:03

更多創作